兰州盆地的桑园峡有什么历史故事?

1504316279陇右行思


兰州河谷盆地是指兰州市区的黄河谷地,它西起虎头崖,东至桑园峡,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2至15公里。该盆地受地层断裂和现代地质隆起的双重作用,被分割为三个葫芦形的小盆地。



桑园峡两岸石壁峭拔,岩层嶙峋,浑似神工鬼斧凿成,是黄河兰州段最为狭窄的地方,宽度仅75米,因此,也称为百峻口峡。黄河自十八家滩入峡,河面为之一收,奔腾折而北上,凭借木筏、皮筏可达宁夏、内蒙,实为兰州水上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桑园峡的来历,地方志记载,相传在东汉末年此峡名为蔡园峡。在明朝时期朱元璋第十四子改封为肃王后就藩张掖后迁至兰州。肃王来至江南婉约清秀之地,不忘江南习俗,命人在蔡园峡一带开辟桑园,从江南引来桑苗,养蚕缫丝。后人就根据肃王桑园遗址,将蔡园峡改称为桑园峡。


册小吏


在桑园峡水急浪大的中部地带,离岸边五、六米处有一块大石凸出水面,石面平整约有五、六个平方大小,当地人称之为“洋人招手”,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

据说在很久以前,桑园峡这段水道是十分繁忙的,从西域过来的商旅,要继续向北,好多商旅都是弃驼弃马,在兰州改水道乘洋皮筏子赶路,桑园峡是必经之道,当地有句俗话说洋皮筏子赛军舰,就形容了当时羊皮筏子的气势。这其中就有一位外国商人带着洋货要去银川、包头一带交易,听说水路极快便选择了乘坐羊皮筏子,洋商人从兰州码头上了筏子放好行李,筏子便离岸向东漂去,兰州一带河水平缓,自然坐着平稳,洋商人也很是开怀,可行不久便进了桑园峡,由于峡窄水急筏子象箭一般向前窜去,且前扬后跌,左右盘旋,洋商人那经过这阵势,直觉得头晕目旋,人好像漂在水浪上一般,筏子客(操作筏子的人)告诫他两手抓紧绳索,闭上双眼勿看,可洋商人胆战心惊不敢闭眼,忽地一个大浪打过,筏子被拋向空中,在极其恐惧之中,洋商人正好看到旁边一块大石凸在水面,便不顾一切,顺势一跳,落在大石头的上面,回头一望所乘筏子已变成了一个黑点顺流而去。退去惊惧之后的洋商人这才回过神来,想起上岸,可这石头离岸还有五、六米,跳又跳不过去,石下急流涌动,更是无法下水。

无耐的洋商人只好挥手向岸边行人求救,可那时的桑园峡一带过往行人稀少,也没有合适的施救工具,洋商人就这样日日招手求救,可最终也没人能救得了他,在绝望、饥饿、恐惧中结束了生命。

这个故事一代代的传了下来,这块石头也便由此而得名“洋人招手”。


松居士


桑园峡有桑树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