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概况

铁锋区隶属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位于齐齐哈尔市区东部,北邻建华区和富裕县,东濒乌裕尔河,南与昂昂溪区毗连,西靠龙沙区,是黑龙江西北部最大的商贸物流集散地。

铁锋区,原名 铁东区,意为“铁路之东”,后改为铁锋区。1992年,铁锋区为齐齐哈尔市所属的市辖区。

铁锋区幅员面积695平方公里,居住着汉、满、蒙、回等21个民族,总人口33.2万,辖1镇7个街道办事处,12个行政村、30个社区,拥有扎龙湿地、大乘寺等景点。[1]

2018年6月5日,被全国普法办公室评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铁锋区,原名 铁东区,意为“铁路之东”,后改为铁锋区。1945年“九三”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 齐齐哈尔市政府将全市原 伪满时期的11个区划为6个 区,今铁锋区所辖区域的大部分为六区。1954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以原六区的全部和五区一部分区域,设立铁东区。1958年1月,撤销 永定区,将其一部分区域划给铁东区。同年12月,全市实现“ 人民公社化”,将原6个区改建为10个公社。1961年8月,将11个人民公社调整为7个区,其中将铁锋、 火车头、和平3个公社合并为铁锋区。1974年将边屯公社由郊区划归铁锋区管辖。1978年将边屯公社所辖扎龙地区划出,增设扎龙公社。 1992年,铁锋区 齐齐哈尔市所属的市辖区。位于市境东部,北邻 建华区和 富裕县,东濒乌裕尔河,南与 昂昂溪区毗连,西靠 龙沙区。全区总面积695平方公里,其中 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全区辖7个街道: 站前街道、 南浦街道、 通东街道、 光荣街道、 龙华街道、 北局宅街道、 东湖街道铁;1个镇: 铁锋镇;1个乡: 扎龙乡。。1992年末全区总人口28.6万人,其中 非农业人口25.7万人; 满族、 蒙古族等 少数民族人口约占4%。区政府驻地龙华路东端南侧。

5

科教文卫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年底,全区有各类中小学校68所,其中中学19所,小学45所,职业学校4所;全区中小学在校生4.5万人,教职工324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区(不含地区)科技人员总数658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113人。近年来,全区共完成新产品和技改项目120项,增加产值1.3亿元,利税1536万元。共推广农业技术97项, 民营科技企业30户,全区科技 贡献率已达40%。区内现有文化馆13个;医疗机构42个, 卫生技术人员2656人,医院床位1874张。大型宾馆、饭店22个,娱乐场所110个。 铁锋区著名高中有 齐齐哈尔中学、 车辆厂1中等,初中有18中、29中、45、16、9中等,小学有 东方红、天齐、铁1、铁2、铁3、铁4、铁5、铁6、铁7、南浦、人民、光荣等。

铁锋区自然景观瑰丽,旅游资源丰富。闻名遐迩的全国第一大型珍禽保护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在本区境内,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丹顶鹤,每年吸引着大批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扎龙属湿地生态保护区,是 乌裕尔河河水 漫溢而成的一大片永久性 弱碱性 淡水沼泽区,由许多小型浅水湖泊和广阔的草甸、草原组成。沼泽地最大水深0.75m,湖泊最大水深达5m,该区生息繁衍的鱼类有46种,昆虫类达277种,鸟类260种,兽类21种。其中 丹顶鹤、 白枕鹤、 白头鹤、 闺秀鹤、 白鹤和 灰鹤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动物。每年4-5月份200余只丹顶鹤来此处栖息繁衍,白鹤数量近1000只,来此栖息逗留后继续北迁至 俄罗斯,为迁徙性停息鸟。扎龙自然保护区设有保护区管理局,建在保护区的中部偏西,主要任务是湿地保护水禽、鹤类科研繁育。几个小岛上有居民居住。 扎龙自然保护区中的" 扎龙湖 观鸟旅游区"长8公里,宽9公里,面积1550公顷,包括: 1、榆树岗, 观鸟者可以接待处听情况介绍,看有关扎龙自然保护区和鹤的录象电影,登望鹤楼远眺鹤类等水禽赖以栖息繁殖的湿地景观,及参观展览厅和鹤类驯养繁殖场; 2、龙泡子(扎龙南湖)大泡子(扎龙北湖)、 西沟子(系自然河道)和扎龙养鱼池,观鸟者可以 明水水面观察到众多的雁鸭类、 秧鸡类、鸥类等 游禽及在近水草甸栖息的小涉禽; 3、九间房、大场子,为芦草沼泽景观,观鸟者可以观赏到鹭类、鹮类的群巢区和 鹤、 鹳等涉禽及沼泽猛禽; 4、土木克 西岗,可看到大量农田居民区鸟类; 5、扎龙苗圃及其毗邻 草甸草原,可观察到林栖鸟类和草原旷野鸟类及大鸨、 蓑羽鹤等。在"扎龙湖观鸟旅游区"里,游客可观保护区和鹤的录象电影,登楼凭眺湿地景观,参观养殖场,在苗圃和林场内,可观察到林栖鸟类和草原旷野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概况

扎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