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样做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变得更强大?孔子说: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是一个成语,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理解,还是很容易的,克,就是克制,复,就是实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要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

这个礼,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礼貌、礼仪,而是周代的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礼”:《周礼》、《仪礼》和《礼记》,礼乐文化,是华夏民族重要的基础,人们要通过礼来克制自己,使自己达到“仁”的境界。

要怎样做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变得更强大?孔子说: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

原文出自于《论语·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仁义的人。

孔子说:要战胜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节,这就是仁。只要每个人自己做到了克己复礼,那么天下人都会成为仁义之士。仁义是靠自己去做的,难道你还想我来帮你吗?

颜渊说:老师您具体点。

孔子说:凡是不符合礼的事情,就不要去听、去看、去说、去做。

颜渊说:懂了!

要怎样做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变得更强大?孔子说:克己复礼


克己

实际上,这句话就是对孔子“仁义之道”的最好解释。

克,古文中是攻克、战胜的意思,克己就是要战胜自己。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咱们都问问自己,能战胜自己吗?我连早睡早起都做不到,温暖的被我埋葬了我的青春。

对金钱的欲望、对美色的欲望、对食物的欲望,国外有部电影叫《七宗罪》,也是西方人对人生罪恶的七中分类,分别是暴食、贪婪、懒惰、嫉妒、骄傲、淫欲、愤怒,概括起来,这都是人的欲望,有几个人能战胜自己呢?

要怎样做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变得更强大?孔子说:克己复礼


中国人讲“心魔”、“心贼”,《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一节讲六贼无踪,所谓六贼,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当孙悟空战胜了六贼,就是战胜了心魔,从而真正走上了心猿归正的道路。

明朝王阳明说:

“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

这也就是说欲望难除的意思。

要怎样做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变得更强大?孔子说:克己复礼


复礼

孔子回答,要战胜这些欲望,就要记住四句话,分别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克己的方式,重点在于一个“勿”字。

合乎于礼,其实就是合乎于理,克己的目的是复礼,实际上就是让事情归于合理化,世间万物,只要合理,那就是礼。

宋朝朱熹说:

存天理,灭人欲

这句话的争议在此不谈,但这是对克己复礼思想的一种解释,所以他又说:

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得人欲,乃能复礼。
要怎样做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变得更强大?孔子说:克己复礼


该怎么做

那么,要怎么做到克己复礼,从而实现仁呢?

前面说到“四勿”,既是非礼勿视、听、言、动,上学的时候,我就坚决地贯彻了圣人的思想:

我“非礼”同桌小红的时候,就会闭上眼睛,把魔爪伸向她红扑扑的小脸蛋,小红一惊,问我:你干嘛闭着眼睛?

我说这叫非礼勿视。

你看,我这就是曲解圣人的意思,这个看似和全文不相关的例子,就是为了抖机灵来的。

“非礼勿视”的真正意思是,不符合礼的事情,就不要去看。

自觉而自愿,自主而自动,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做到“四勿”,你就是个仁人君子啦!

要怎样做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变得更强大?孔子说:克己复礼




要怎样做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变得更强大?孔子说:克己复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