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七岁男孩不堪批评跳桥寻死,这是父母的教育问题,还是如今的后代都是玻璃心?

化妆品OEM代加工小赵


【非悟非非悟】用心回答,欢迎关注支持!


4月17日晚上22时许,上海卢浦大桥上一名17岁的男孩因为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然后被妈妈批评后选择了跳桥自杀。一条鲜活的生命,因为同学间的一个矛盾,因为妈妈的一通指责,因为男孩一个冲动,就那么彻底消失了。悲剧已经发生,伤痛已经铸成,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悲剧的背后到底隐藏了些什么问题?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一、孩子方面

如今的孩子,从小就是家中的宝贝,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几乎就是家庭的核心,家里的所有成员都在他的周围围绕。大家对孩子疼爱有加,倍加呵护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如今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太顺利了。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打击,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和磨难。

一个人的忍耐能力和抗压能力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在生活的经历中不断被挫折和被打击之后逐渐形成的。而承受度也是从低向高发展的。在孩子的成长期如果没有经历过打击和挫折,当他一旦遇到问题,或者问题超出了孩子的承受度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极端的情况。

在孩子的成长期间,没有人管和管太多都是有问题的。农村的留守儿童是没有人管,就好比一颗小小的幼苗就要独自去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就要独自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一旦遇到复杂的事情,因为没有足够的知识去判断,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去商量,所以很容易因为判断失误或处理不当而出现问题。而城里面的孩子就好比温室里面的花木,生长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不知道什么是风吹雨打,不知道什么是严寒酷暑,一旦他们离开温室的庇护,遇到问题也同样会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和如何处理,也同样容易出问题。

孩子的年龄在成长,知识在成长,但是孩子抗压能力、抗击打能力,忍耐能力、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等并没有随着年龄的成长而成长。以前在温室里面,时时刻刻都生活在父母、家人的视线之中,当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父母、家人都会直接给孩子处理意见或处理方法,甚至直接代劳将事情处理掉。可当孩子逐渐长大,离开温室去到另外一个没有时刻庇护的环境的时候,当有事情出现自己却又没有了处理事情的能力与经验时,就很容易出现意外的情况。

抗压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从低向高逐渐增强的一个过程,当一个人经历过一些打击和挫折之后就会逐渐提高抗压能力,当生活中再出现新的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因为有过往的经验和经历,就不会那么恐慌和不知所措。当生活中碰到问题时,才会有经验去处理和有能力去承担,才会有战胜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可是如今的孩子,除了学习成绩是必须的外,还有多少东西是必须的?

当上述的男孩遇到的事情是他自己不能处理、也不能承受的时候,他的选择是在桥上纵身一跳,选择一了百了。他是想证明自己的委屈?是想抗议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还是想给母亲一个惩罚?还是对事情的反抗和愤怒?至于是什么原因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一个悲剧去认真思考,去反思总结,为的是尽量不要再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二、家庭方面

男孩跳桥自杀的事情发生,最痛苦自责的莫过于男孩的妈妈,因为她眼睁睁看见自己的孩子消失在自己的面前,而她知道孩子出现的这个结果是和她自己有很大关系的。一辈子她都将活在这件事情的内疚和痛苦之中,当然悲痛的还有男孩的整个家庭。

作为父母,我们一直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才是第一位的。只要好好读书,只要成绩好,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实我们都忽略了很多很重要的东西。

就像平原上的高速公路,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为了降低交通事故率,在明明可以笔直前行的途中一定要故意设计一些弯道,以免驾驶员在直路上长时间行驶容易犯困而导致交通意外的发生。作为父母的我们,从来不曾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去人为的设置弯道,我们都在想方设法的让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没有弯道,我们都希望自己孩子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孩子的人生是一马平川的。我们忘记了孩子学走路的时候是因为摔了太多跤才学会了后面的不再摔跤,当初的小摔是为了避免后面的大摔。

因为我们的爱护让成长挫折太少,因为我们的庇护让成长打击太少,因为我们的帮助让成长障碍太少,因为我们的关心让成长痛苦太少。

对于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来说任何挫折都是大挫折;

对于没有经历过委屈的孩子来说任何委屈都是大委屈;

对于没有经历过误会的孩子来说任何误会都是大误会;

对于没有经历过矛盾的孩子来说任何矛盾都是大矛盾。

因为没有经历过所以就没有经验,因为没有痛苦过所以就不能承受痛苦,因为没有委屈过所以就不能容忍委屈,因为没有被误解过所以不能承受误解。

希望父母们能够给孩子留一些风雨,让他们知道家的温暖;希望父母们给孩子留一些失望,让他们懂得得到的喜悦。

爱到极致即是不爱。爱到极致是放手。

三、学校方面

今天的学校基本上都是唯成绩最重要、升学率最重要,其它的都不那么重要。好学校和不好的学校最大的区别就是升学率,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升学率低的学校就是不好的学校。

以前的学堂,首要的是学做人,然后才是学问。今天的学校基本忽略了关于如何做人方面的培养。

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升学率第一位。

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升学率第一位。

学校与学校的竞争:升学率第一位。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只盯住成绩和升学率的时候,其它的东西自然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孩子们到了中学阶段,基本都处在青春叛逆期。情感的困惑,生活的困惑,情绪的困惑,矛盾的困惑……学生们有太多的困惑无处得到疏解,无处得到答案。

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与老师相处?如何与家长相处?如何与社会相处?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一切问题同样得不到疏解和答案。

当孩子遇到问题,自己又没有能力处理好,又得不到老师的帮助,得不到同学的帮助,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他们剩下的就是愤怒、委屈。再加上性格、脾气等自身属性的东西,综合聚集成一个极端的事情出来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个气球不想让它那么容易爆掉,可以在三个方面解决:一是加大气球的厚度和容量(提高自身抵抗能力);二是不要不停的往里面吹气(避免火上浇油);三是有一个出气口(不能蓄气)。如果能够在这三个方面调整和改变,这样的悲剧,这样的伤痛,这样的遗憾就会大大的降低。

以上就是我对这件事情的思考和总结,大家有不同观点可以留言讨论。


【非悟非非悟】用心回答每一个问题,希望得到你的关注和支持,谢谢!


非悟非非悟


不要去责备孩子,他已经用生命回答了世界,把躯体还给了父母。用现在的孩子都是玻璃心来解释现在的孩子难以教育是苍白的。也许这不是教育,也许这里有父母失败情绪的转嫁,也许是对孩子的过分要求。生命不堪重负,每个人都会害怕死亡留恋生命。奋不顾身毫不犹豫纵身一跃,留下的问题是需要父母社会来回答的:我们到底给了孩子什么?而孩子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幸福吗?为什么他们会不堪忍受?在为了孩子的名义下,在父母都是为孩子好的招牌下面。不知道有多少无奈的生命在无奈的叹息。任何时代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孩子,到底是我们变了,时代变了,还是孩子变了,孩子把问题留给了这个世界,而需要回答的应该是我们,应该反思的应该是我们,从父母社会方面找原因!到底是世界变了还是孩子变了?是父母留不住孩子,还是孩子不能需要不能够忍受这样的世界?孩子的生命确实是父母给的,但是孩子的生命也是他自己的,不是为了还给父母的。“因为孩子是父母生的,所以他的一切也是父母的,父母要你干什么你就应该干什么。。。。。。”,有谁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这到底是爱还是自私?也许孩子无法回答,所以他用纵身一跃的身体语言回答了这个问题。


大汉天子3327


常常听到这么一个观点,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玻璃心,真的吗?

在学校里没人爱,在家里感受不到爱。

自我懂事起,爸妈便常常吵架,我从不怀疑,他们爱着对方,但是我又常常害怕这种爱,父母以为的爱。

初中住宿,每周末回去,常常是吵个不停,初中三年,在学校我就想着,他们会不会又在家里吵架……

我从不质疑他们爱我,但他们只会问我,在学校钱够不够用。

终于,高中了,可他们还在吵,我每个月回去一次,可就着回去的几天,他们还是吵个不停……

亲戚朋友都说说,我从小便很懂事,从小学习,生活便不需要你们操心。我从小便属于那种乖孩子类型,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可他们常常只看到我的表面,我真的像表面过的那么开心和快乐吗?

小学时尚且不懂,初中呢,学习的不好有点烦,但没事,可以问;与朋友相处不好,没事,我从不是那种不好相处的人;但是,每个周末回到家,看到你们又吵架了,我能怎么办,劝了又不听……行吧,行吧,你们爱怎样怎样,我也爱怎样就怎样,学习,可以,从前面掉到末尾;你们只会说我不好好学习,哈哈,行吧,你们都喜欢好孩子,对吧,那我偏要做个你们不喜欢的。你们可能觉得我就是在把自己的不努力学习怪罪到父母身上,随你们怎么想。

回到原本问题,真的是我们太脆弱了吗?受不得一点委屈吗?

只是这一路走来缺少的理解与陪伴在亲人这关也丝毫感受不到,我从不惧怕这世间困阻重重,却败给至亲的人,所谓的爱。

我至今依旧不敢恋爱(我长的不丑),我害怕变成你们那样,没事吵个不停;就算是看到同学情侣之间吵架,我也会害怕的不敢说话。

成长的细节就不多说了

喜欢就关注下吧

若水


若水nnn


外来人口无止境的向上海泄洪造成上海学生考高中残酷竞争(50%上海人学生考不上高中)于此只能进入职校和外乡人孩子混在一起,造成内外无形压力巨大包括家长孩子。痛心!


sHRbdR


我来试试还原事情的经过真相。

母亲在车里数落孩子,没完没了,孩子顶撞几句,这时母亲突然停车桥上,说你有种跳下去,还下车去开车门,没打开又座回去,这是她可能说了一句一辈子会后悔的话,没腔调。孩子听了受不了了,下车一点犹豫也没有的跳了下去。


齐天大身


刚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莫名其妙的担心。随后又释然了,这是命运。我不怪孩子,也不怪母亲。这就是命。人尽一生,有些人注定就是来陪你走一程罢了,如果说是父母教育失败,而注定这样的悲剧。这个都是大神 学者专家的年代,如何教育都会有好坏结果。唉一声叹息


57003冰8341


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细节是怎样的,那孩子和父母在家庭里如何相处的,母亲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些,我们都不太了解,所以,不敢妄下评论。

逝者安息,愿这悲剧不要再重演。


父母研修班


两者皆有,最好从小父母给与教导,给与自由。不要一味宠溺。不然反而适得其反


小流流Lll


去责备孩子做什么,那些养狗养猫的把宠物当小孩养的,在外面打架有责备过宠物嘛,还直喊有没有咬伤呀,乖哦,妈妈抱抱,自己生的有必要那样吗?跳桥了,现在满意了吧,再去生呀,再去责备呀。


海鹰44836816


这还是一个问题呀。现在年轻人的玻璃心还不是被父母爷奶错误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