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年中國人口可能將僅剩6億人,專家呼籲二胎補貼3萬,你怎麼看?

冰派正好的易水糖


我是70後,有強烈的生二胎慾望,要是生二胎,還能補3萬塊錢,想想都挺美的,估計在夢中也會笑醒。

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兒子剛出生,我就領了“獨生子女光榮證”,但這真不是我的本意,能不領嗎?敢超生夫妻雙方都會被開除。

等到國家放開二胎的時候,我跟妻子年齡都偏大,已經沒法要第二個孩子了。想到省城福利院想抱養個閨女,但人家領養的規定到現在也沒改變,不符合條件!大批量讓美國人領養,也不許你領養。你說這是啥事兒?

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很大,要二胎負擔確實很重,國家補貼三萬也不算太多,每年按二胎的出生人口500萬計算的話,這就相當於財政收入每年要增加1500億元支出,國家財政負擔這點錢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想生二胎的,國家即使不給補貼,其生育的慾望也不會減弱。假若不想生的,給30萬的補貼,生欲的意願也不會太高。當然了,有補貼,還是件不錯的事。

咱們國家是該在鼓勵生育方面做些什麼了。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將會嚴重製約咱們國家的發展,也必將導致咱們這個民族不會有美好的未來!




不曾輕狂


這樣算吧!我八年前有的我家姑娘,產檢小一萬,剖腹產六千,奶粉一個月1500,紙尿褲500,其他費用1000(包括輔食,衣服等)這樣維持三年這就是108000.

幼兒園就近找的私立幼兒園一個月當時是1080,這樣又三年,中間報了舞蹈興趣班一年是2800.合計40800.

上小學上的是公辦,學費是不要了,各種興趣班算下來一年在五萬左右這才二年級

家裡老人有各種問題不能幫忙帶孩子所以我就要成為專職媽媽因為學校15:50就放學了任何單位不能這個點下班啊!

這還不算房貸,保險,汽車燃油,吃喝拉撒。。。。

在中國,在西安,我們生活成本已然很高了,還不敢老人有個病痛孩子有個問題的,就這個月孩子發燒,我已經給兒童醫院捐了有兩千多了還不算自己在藥店買的藥੭😫੭

所以哪怕是國家就剩兩億人我也不會考慮二胎了,我也知道一個孩子的弊端因為我就是第一代獨生子女,但是壓力實在太大了!如果國家可以把孩子的教育醫療全部負責或者一個孩子獎勵三百萬的時候我可以考慮給國家幫幫忙,否則我請國家給我幫幫忙!

這是我第一次在頭條回覆這麼長的評論,真的是紮在心頭的問題,忍不住啊!


苦澀檸檬25562021


我是一個九零後,我現在結婚快一年了,但是我連第一個小孩都還沒有生,為什麼不生?因為我連養第一個孩子都有點怕!我現在每個月6000塊,老婆,每個月5500,兩個人,一個月11500塊,每個月房貸3000多,生活費,2000塊,然後一年到頭普通的開銷加上家裡人情世故,開銷就要花掉好幾萬塊,然後一年就沒剩下什麼錢,真的害怕懷上小孩連檢查的錢都沒有,真心有點累

給三萬塊錢生二胎是完全不可能的,我覺得可能好多像我一樣的,九零後都不會生二胎,壓力太大了,小孩子從懷上就就要花錢,檢查呀這些,以後奶粉上學生活費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學沒有二三十萬肯定搞不定,以後結婚買房買車又是100來萬,想想都嚇死人了,還三萬塊誰幹?

如果第一胎是個女兒,可以考慮一下生個二胎,因為女兒畢竟壓力會小一點點,如果第一胎生個兒子就不再考慮了,除非發財了,其實我自己也是個獨生子,明白一個人其實也挺孤單的,我也想多生一個小孩,可是現實不允許啊!現在高房價,高消費,低收入,讓多少人望而卻步,養兩個小孩子,那麼難,為什麼不就養一個?讓一個小孩子受到最好的生活待遇教育條件,


小強的平凡生活


其他人我不說,我就說我吧!在有二寶前,我活得個人覺得還是蠻滋潤的,想去哪裡旅遊,一個電話,說走就走,想去看個電影,手機拿出來訂票,想去哪裡吃點兒什麼特色菜,網上搜好,開啟導航說走就走……總之一句話,沒有生活的壓力,工作壓力。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生活過得還是安逸。自從有了二寶,現在就給我一個感覺:窮!窮得叮噹響的時候,傻乎乎的跑去問政府,生二胎有補貼嗎?人家笑嘻嘻的,很禮貌的鄙視我一眼說:沒聽說過二胎有補貼。現在說實話,真的有點兒後悔生二寶,再想想以後的各種花銷,感覺飯都吃不起了。說心裡話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不希望政府給什麼補貼,只希望政府能給老百姓減少一些負擔,比如學費(高中以上及幼兒園),油價,房價,特別是醫院的各種爛七八糟的收費等等。最後祝中國的老百姓都生得起二胎!



香鋒2


這根本就不是一個錢的問題,一些人有沒有錢都會生,而一些人給多少錢都不會生,因為他們不想承擔那麼大的壓力。

所以,年輕人不愛生孩子所導致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核心在於觀念

我們必須要明白,經過了一些發展,以及不同個體的親身經歷,很多年輕人都感受到了養孩子,以及要為孩子未來負責的壓力。這種壓力的存在,會迫使一個人在很長的時間內無法去追逐夢想,更無法去滿足自己對於生活的夙願。

所以,他們不愛生,也不想生。而如今有人提出來補償,用錢來促進生育,這種想法很不好,也不夠尊重年輕人。各位試想一下,什麼人會為了三萬元去生孩子?就算孩子生出來了,又會對孩子好嗎?

這種行為無異於把生孩子的事兒推向於功利,雖然勞動力有了,但是對我們未來的發展,將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所以,筆者反對這種帶有功利性質的補貼方式。

其實,想要促進二胎,不是沒有辦法

首先,解決教育資源壓力。如今學區房了年輕人巨大的壓力,在此壓力之下,他們一定擔心孩子未來的教育問題。說實話,誰也不想因為沒錢而讓孩子得不到好的教育。所以,希望基礎教育從學區模式轉變為競爭模式。

其次,解決孩子學習壓力。如今教育已然逐漸轉變為合作教育,對於家庭的壓力很大,尤其是小學,可能需要抽一個人不工作才行。這樣的話,另一半的壓力得有多大?除非教育問題上,學校可以獨立解決,讓家庭可以選擇雙職工,否則,養不起啊!

再次,解決醫療壓力,確保正規醫療。現在感個冒都要好幾百,這個成本是很高的。如果能解決基礎醫療壓力,很多人就沒有那麼多顧及了。而且,同時也要保障正規醫療,可放心的醫療,不要讓長生事件重演。

最後,解決房子壓力。不要說現代觀念停當如何,我們必須考慮到傳統觀念,如果不給孩子準備房子,他連媳婦都娶不起。可是,二十年後我們真的能給孩子買得起房嗎?我們連自己的貸款都沒還完啊!


綜上,只有解決了年輕人對於孩子教育、醫療、未來發展等等層面的壓力,他們才敢於生孩子。而這些不是補貼幾萬,甚至是幾十萬能解決的。


小言詹詹


為什麼要開放二胎?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出生人口1523萬人,較上年減少約200萬,為連續第二年下降,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創歷史新低。如果繼續這樣下去,那麼到2100年中國人口可能只有6億人了,於是專家開始出來呼籲二胎補助3萬,想要藉此提高生育率。

但實際上金十君覺得單純想靠二胎補助就提升生育率不太可能,專家們可能是不知道現在生養一個孩子成本有多高!

1、養育成本

生一個孩子,從備孕開始就已經在計算成本了,懷孕期間還有各種檢查費用,等到孩子出生了你以為就解放了?有人曾經算過一筆賬,僅幼兒出生階段,月支出就已經接近萬元,奶粉、尿片等嬰兒用品價格可不菲!

然後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加上補習班、興趣班的教育費用,新浪網教育頻道曾發佈了一份《2017中國家庭教育消費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中國家庭給孩子的教育支出佔家庭年支出的50%以上。

再加上畢業後工作,結婚所需費用,彩禮、婚房等等,補助3萬?夠用嗎?恐怕連個零頭不夠!

2、陪伴成本

養育照顧二胎需要付出時間、精力毫無疑問是雙倍的,如果夫妻雙方都是上班族,一個孩子照顧起來已經夠忙了,更何況二胎?之前一個孩子還可以送去託兒所幫忙照顧一下,兩個孩子總得一起親自照顧培養下兄弟姐妹情吧,另外二胎與一胎的照料都需要平衡,搞不好也容易互相敵視。

3、生育對女性不公平

雖然很多政策保障女性帶薪產假等權利,但對於很多在私企的女性來說,這樣的規定能不能執行還是一說,削弱女性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力。

為了養二胎51%的女性成為全職媽媽,而企業也不希望職工因生孩子耽誤工作,但女性如果選擇全職帶孩子,就會跟社會脫節一段時間,對於企業來說生育過後的女性由於無法全身心投入工作,企業通常會避免招收已生育女性。

而女性全職照顧小孩也容易陷入喪偶式育兒,孩子只有母親陪伴,丈夫又無法體諒妻子,認為這是應該的,但實際上是女性犧牲了自己的就業,這也是家庭不和睦的一個重要原因。

據相關調查結果數據顯示,凡是符合生二胎政策的人,有生育二孩意願的為20.5%,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為53.3%,並且城市家庭想生育二孩的意願明顯低於農村,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生育意願明顯下降,這也意味著未來我國隨著經濟發展,全國的生育率也會隨之下降。

但常言道:自己都養不活,還養小孩?自己都過得夠苦了,就不要拉著孩子一塊兒遭罪了。這就是年輕人的生育觀。

因為生孩子既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繁衍後代的使命,而是夫妻二人在確認自己從身心到物質條件,都已做好了迎接新成員的充分準備,從而衷心做出的行為。

生孩子這件事情,應該是很神聖的。所以年輕人不輕易生孩子,非但不是因為他們不重視孩子,反而是因為他們極其重視孩子,才會顯得這麼小心翼翼。因為他們想給自己最好的生活,也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活。


金十數據


那就讓我介紹一下日本鼓勵生育的一些措施吧!日本籍、永居者、外國籍在日本工作簽證、勞務簽證之類的人包含在內(不包括研修)。

懷孕後去區役所領取一個手冊,每張紙都有錢數,拿著這個手冊去檢查基本不用自己花錢,每次檢查後醫院會撕掉一張代替檢查費;

只要生一個孩子就給42萬日元、生N個就是42萬日元xN;

孩子生下來0-3歲每月給1.5萬日元,3-16週歲每月1萬日元,每個孩子一份;

日本保育園好像快要免費啦!一個月伙食費1千日元;

16週歲內孩子看病去醫院500日元封頂,開藥很便宜一般1、2百日元。如果一個月內去醫院5次達到2500日元之後,這個月在去醫院就免費;

國內鼓勵二胎就要拿出真金白銀來,否則呵呵


錦曦旅行


先不說給生育二孩的家庭補助多少合適,專家說中國2100年人口可能將剩下6億,這個預測可能性極大。

來看一組數據。2016年新出生人口:1786萬,2017年:1723萬,2018年:1523萬;2015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96%,到了2018年,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至0.381%,(如果保持這個速度人口自然增長率將很快為零);另外,目前90後比80後人口少3100萬,00後比90後少4100萬。這些數據充分表明,中國新出生人口呈逐年下降趨勢,未來人口銳減是大概率事件。


迴歸主題。專家呼籲給生育二孩家庭補助3萬,首先對這一提議給予肯定,不管未來能否實施,總算有人發出了鼓勵生育的呼聲。雖說現金和實物獎勵是提高生育率的最直接和最有效措施,但是補助3萬元,對那些農村困難家庭來說,可能會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而對城市家庭來說,這點補助影響有限,無法調動起那些不想生、不敢生的年輕夫婦積極性。


現在生個孩子不是說生下來完事那麼簡單,養育成本比過去多多了。從孕期體檢到孩子出生,再到小孩長大成人,期間要面臨養育、教育、就業、買房、結婚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費用都讓父母非常頭疼。當年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現在很多家庭成員為“421”結構,90後夫婦要供養兩對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和一個孩子,如果再生育二孩,一塊錢要掰成多半去用,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生完二孩首先要面臨的是小孩教育問題。從小孩4歲開始入托,直到20多歲大學畢業,或者出國深造,期間還要參加各類興趣班、補習班,沒有幾十萬、上百萬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區區3萬元連奶粉或學前班的費用都不夠,不要說是補助城市家庭,農村家庭也不夠,真的是杯水車薪。


其次要面對的是小孩結婚買房問題。在房價與收入比嚴重失衡的當下,不談一二線城市房價,買套三四線城市的房子不吃不喝也要20~30年,多生一個孩子意味著需要多買一套房子,如此高的天價房如何讓年輕夫婦想生、敢生、多生?

因此,補助錢款只是解決生育率下降問題的措施之一,想要提高生育率更要從治本做起,需要創造良好的生育環境,比如擺脫對房地產的過度依賴、減免二胎家庭稅費、降低教育醫療成本、健全社會養老保障機制等。


抽時間來看看


小時候羨慕我爺爺,兒孫滿堂,四世同堂,實乃人間之樂。

長大後,看著父母含辛茹苦的養大我們兄弟兩人,為了我們能娶上媳婦,四處奔忙掏盡家底。

等我結婚後,才發現別說生兒育女,就連養活自己都夠嗆。每天為了生存,朝九晚九,披星戴月,沒有雙休沒有補貼,還時時擔心工作不保。

為了生命的延續,我和妻子決定就生一個,如果是女兒的話,今生就幸福。

好不容易十月懷胎,當妻子送入產房時,我拿出手機裡存的菩薩像,跪地就拜,萬望菩薩顯靈,賜我一個女兒,讓我下半輩子能輕鬆一點。

忐忑中,護士抱一孩子出來,大喊一聲:9床的,男孩!

頓覺眼前漆黑一片,心中血往上湧。耳中聽著旁人恭喜聲,悲從腳底起。

因為,我的同事、朋友、親戚,只要是男孩,都是過得辛苦,哎,菩薩都是騙人的。

自從媳婦懷孕起,錢就如水一般流淌。

現在兒子已讀三年級,他老師三天兩頭髮微信:你兒子該補習了!

現在你專家讓我生二胎給我補貼3萬,那好,我給你6萬,讓你專家再生兩個,你可願意?


閱盡人間冷暖


27歲,90後,剛結婚不到半年,兩人都沒想過小孩的問題,有著避孕措施。

小孩肯定是要的,和媳婦兒都不是丁克族,但二胎是萬萬不會要的(除非一次來個雙胞胎或者龍鳳胎)。

“專家”是在搞笑麼,補貼3W,多生一個。我身邊有一個同事,今年他老婆剛懷上小孩,就昨天還在群裡閒聊,很難受,媳婦兒只是做了一個無創產檢就是2500,現在才兩三個月,前期各種檢查之類的已經花費了5、6千了,後期還有這麼長的時間,他說至少也是25000以上的檢查費用。

我們的工作不算好也不算差,到手就是6000+吧,在現在的成都屬於一般水平,暫時沒有更好的出路,能夠因為懷孕及時提升自己的薪酬,關鍵是還有房貸3000,他媳婦兒懷孕後,反應還特別的大,搞得現在經常請假,收入本來就少,現在還打折,以後還會長期請假,這些都是花銷。

我和我同事都是農村出來的,所以還是想把孩子放在成都教育,畢竟大城市,各方面的教育資源是老家不能比的。而且給大家講一下我們的農村老家的教育,我本人7歲才上幼兒園,只讀了一學期的幼兒園,然後因為村裡一年級隔一年才有一個班,所以讀了一期幼兒園之後,立馬就讀一年級,整個年級只有一個老師,老師交所有的科目,當然我們學習的比較少,只有語文,數學,思想品德和社會4個科目,到了三四年級的時候,又多了一個音樂,不顧也是一個風琴老師給大家彈一下,聽一聽。我是到了初中才開始知道原來一個老師只負責一個科目,語文一個老師,數學一個老師等等的,然後我在初一的時候才開始接觸英語,才開始學習音標等等,而且我們的老師那時候都是中專之類的學校畢業吧,英語發音現在感覺也不是很專業。我的英語到現在都不好,除了自己不喜歡學的差等主觀原因,學習的環境老師的教育,起步很晚肯定也有一部分的原因。

儘管現在可能可能生了小孩把孩子放在縣城,也比我們之前的教育好很多,但是我和我姐姐打聽了一下費用,一年和成都的比較也就少花費一萬多點,這樣的比較下來,肯定是原因把還在放在成都了。

自己也常常說,不用報什麼興趣班,培訓班之類的,自己當年啥都沒有報也長成這樣子了,也不賴。但真的到了那時候,肯定不會這麼想,孩子都是心頭肉,怎麼能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呢。這樣而言,各種各樣的花銷,一個小孩,一年都不止3萬,還不要說到他們成年,而且中國的環境成年之後,也還會給予孩子幫助的,所以一個小孩就已經千難萬難了,不要說二胎了。

可能專家們只看到大數據下人口減少,他們的經濟能力可能不差,但中國大部分人都是經濟不可觀的人,不給他們解決問題,是不能夠放心生出二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