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不是和所有生物之間都有生殖隔離?這意味著什麼?

丹讀


很簡單 能和人類可以雜交的物種要麼被同化了 要麼被人類滅絕了 因為人類對自己有威脅的物種恐懼會不遺餘力的滅絕 對威脅小的和沒威脅的不遺餘力的去吃光 所以生殖隔離會越來越明顯 人類的進化史就是本能的殺戮進化 先滅絕有威脅的物種 再互相種族之間和種族內殺戮 近代是文明之間殺戮 再後來會和外星生命之間殺戮 以此推動文明 科技 思想的進化 宏觀上殺戮永遠是人類本能 別說文明人素質高愛小動物就不需要殺戮 一樣需要別人代勞 一個連本種族都互相殺害的族群不需要遮羞布 微觀上生命體內各種殺戮一直存在 就是殺戮進化 哪怕剩下一個人 也會殺戮直到時間盡頭 實在想不通造物主為什麼給予地球上這種進化方式 唯一的就是食物和後代因素吧 為此生物根據本能進化出各種實用能力 外星生物文明也許不是這種進化模式 殺戮的地球 吃素的動物也是殺戮 別抬槓


為國搬磚義不容辭


所有現有物種中,人類(現代智人)跟所有生物之間都有生殖隔離

在現存物種中,人類與黑猩猩的親緣最近。在20世紀20年代,蘇聯生物學家伊萬諾夫(Ilya Ivanovich Ivanov)就開始嘗試創造人類與黑猩猩的雜交後代。他進行了一系列實驗,試圖創造一種人類/非人類的猿類雜交後代,其中包括用人類精子對雌性黑猩猩進行人工授精和用猿類精子給人類女性授精的實驗,甚至將一名女性的卵巢移植到一隻名為諾拉的雌性黑猩猩體內,然後用人類精子給她授精,但都沒實現目標。

人類與黑猩猩兩個物種的染色體非常相似,但還是存在較大差異,如染色體數目不同,人類2號染色體是在其他類人猿中兩條染色體(2A和2B)融合的結果,人類1號、4號、5號、9號、12號、15號、16號、17號和18號染色體與黑猩猩的同源染色體相比,部分片段發生倒置。

人類(現代智人)歷史上曾經跟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有過基因交流

世界上所有人類都屬於物種現代智人(Homo sapiens),解剖學上的現代智人大約在30萬到20萬年前出現,現代智人是人屬中唯一倖存的物種,但人屬中至少有過14個物種。

不同遠古人類物種之間的雜交在整個歷史中司空見慣。隨著越來越多的早期現代人和古人類被發現並被測序,可以發現很多雜交現象。比如通過分析從西伯利亞一個洞穴中發現的大約10萬年前的趾骨中提取的尼安德特人基因組中的DNA痕跡,發現了其中包含了智人的一些DNA片段。

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關係非常密切,他們的共同祖先大約在40萬年前從現代人的祖先中分離出來。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大約在30萬年前分道揚鑣。儘管丹尼索瓦人和尼安德特人最終滅絕,但他們通過偶爾與現代人雜交留下了一些DNA遺產。通過比較基因組學顯示,現代非洲以外的人基因組中有1.5%到2.1%可以追溯到尼安德特人。

丹尼索瓦人也在現代人身上留下了遺傳痕跡,但只在澳洲人和亞洲人身上。根據早期研究顯示,澳大利亞土著人、新幾內亞人和一些太平洋島嶼居民的基因組中約有6%是丹尼索瓦人的基因。漢族和其他亞洲大陸人,以及美國原住民的基因組中,包含約0.2%的丹尼索瓦人基因。

生殖隔離是導致物種形成的主要機制,共同祖先的一部分種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地理上與其他種群隔離,種群之間不再在野外雜交,它們之間就不會有基因流動,每個種群都將遵循自己不同的進化路徑。隨著時間推移,不同突變會在兩個種群中累積,導致不同的進化路徑,最終導致無法雜交,形成生殖隔離。


科學閏土


生殖隔離實際上很強大,這個不僅僅人類有,各種動物之間也非常常見,當然如果是亞種之間,那麼生殖隔離就比較少見了,當然自然界還是一些例外,比如下圖這種暫時是不會出現的。

主要的原因,其他答主基本上已經答了

我在這裡舉一些打破這些隔離的例子吧

1.灰北極熊=北極熊+棕熊(灰熊)

2.鯨豚=海豚+偽虎鯨

3.斑馬+任何其它馬/驢=Zebroid

4.獅虎獸和虎獅獸

5.公驢和母馬=騾子








莫阿愚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生殖隔離通常是指不同種類的物種不能相互交配或由於繁殖原因難以成功交配的隔離機制。一般而言,生殖隔離用於定義物種,兩個沒有生殖隔離的個體最多以亞種為特徵。生殖隔離的演變即為物種形成。換句通俗的話講,沒有生殖隔離的話,物種之間就亂套了,人和動物的界限將不再清晰。

從學術上講,生殖隔離可以依其機制發生的時間點在交配之前或之後,或形成配子之前或之後,分為交配前隔離、交配後隔離,或配子前隔離、配子後隔離。

交配前隔離:

交配前隔離指的是兩個族群由於生理解剖結構上的差異不能進行交配,或者是因為行為上不能夠進行交配而引起的生殖隔離。

這種隔離產生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幾點:包括時間隔離、棲息地地隔離、行為隔離、器官隔離等。

其中時間隔離、棲息地地隔離和器官隔離還比較好理解,但是什麼是行為隔離呢?

行為隔離指的是兩個物種間由於不同交配儀式而產生的生殖障礙,也被稱為稱為性行為隔離。例如,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和 D. simulans由於它們的形態相似而被認為是兩個物種,即使它們在實驗室中保持在一起也不會交配。而果蠅(Drosophila ananassae)和 D. pallidosa是美拉尼西亞(Melanesia)的雙胞胎。儘管在實驗室中可以產生可育的後代,但在野外,它們很少產生雜交種。

交配後配子前隔離:

交配後配子前隔離是指交配後無法形成受精卵,即為交配後配子前隔離。

交配後配子後隔離:

交配後配子後隔離是指不同的物種之間的雜交的後代,雖然能夠形成受精卵,但是後代如果無法存活,被稱為配子後隔離。

當然,配子前隔離和配子後隔離的機制會涉及到很多生物學上的複雜關係,這裡就不更大家展開談論了,如果有興趣,可以關注本人的頭條號“科學多趣事”,和大家一起探討生活中的有趣科學問題。

那麼人和其它動物之間是否存在生殖隔離呢?

答案是十分肯定的。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生殖隔離,才創造出了人的獨一無二性和人的種群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壯大。

據國外的媒體報道,目前在國外,也有一些的實驗室,也在試圖打破人和其它動物之間的生殖隔離狀態,來創造一些人獸的混合體,並開展一些醫學上的研究,如人豬/人羊體細胞雜交,利用動物來產生人的器官,進而用於人類的器官移植手術。但是,就目前報道的信息來看,要想打破人和其他物種之間的生殖隔離狀態,產生人獸雜交體的難度依然十分巨大。這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大家知道,人的大腦通過不斷的進化已經變得非常的智慧。如果人和獸之間的生殖隔離狀態被打破的話,將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挑戰,這是我們人類都不願看到的事情,大家說對吧?


科學多趣事


目前科學界的結論是人類只和尼安德特人沒有生殖隔離。不過很遺憾,尼安德特人在三萬多年前已經滅絕!

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人是人類進化史中一個代表性群落的簡稱,因為在德國尼安德特山谷發現化石而命名。尼安德特人在12萬年前曾經統治者整個歐洲,非洲北部地區和亞洲西部地區,最終在3萬年前消失。在2010年的研究表明,除了非洲人外,亞歐大陸上現代人類均有1%-4%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關於生殖隔離的意義

生殖隔離簡單的來說事阻斷物種(種群)之間的基因交流,保護種群的穩定性,使得種群在自然條件與外界環境下更良性的發展!生殖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基本因素。

人類的生殖隔離對我們自身種群有很強的保護性,舉個例子,如果一旦沒有生殖隔離,人類與其他動物基因相差極大,而產生的後代將會破壞人類本身的穩定基因,此時的新物種會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而這些疾病幾乎沒有治癒的可能,這種恐怖的現象將會以難以控制的速度在散佈全球,人類在若干代之後絕對會遭受滅頂之災!


而生殖隔離就很好的保護了人類自己的穩定基因,讓人類可以更穩定的發展,進化,如果沒有生殖隔離,極大的概率,現在地球上還是跟數萬年前一樣,完全沒有文明···


武天老師


毫無疑問,是的!這意味著你不要妄圖將自己的某些齷齪注意力轉移到其它可愛動物身上!不管是河馬還是老鼠,都不是你的菜。美國小成本科幻電影《人獸雜交》,倪匡的科幻小說《精怪》都闡述過這個問題。

(美國科幻電影:人獸雜交)

《人獸雜交》講述的是科學工作者隱藏並培養了一個人類精子和動物卵子結合的胚胎,並導致生物變異,自己被幹掉的故事,屬於驚悚片。倪匡的《精怪》,講述了一個隱居的科學家用人類生殖細胞結合兩棲類動物的生殖細胞,合成了古怪的生物,最後自己變得瘋狂的故事,不過沒有拍成電影。


這些都是科幻片、驚悚片,不是實際情況。在此前,有不少科學工作者的確做過類似實驗(不要用倫理道德去衡量),企圖創造超級生物,不過都沒有成功。

動物之間一旦生成不同亞種,就很難再通過生殖來合二為一了。科學家在亞馬遜叢林有研究證明,分別居住在大河兩側的一種靈長類,就形成了不同的亞種,它們之間就沒辦法結合了,基因上發生了差異,毛色和行為都具有很大差別了,但是骨骼結構卻是一樣的,可能這部分變異較少吧。至於“獅虎獸”、騾子,那是人為干預的結果,其後代都沒有生育能力。


其實,生物的存在意義就是將自身的基因傳承下去,這彷彿就是基因密碼中的主控部分,所有的行為都為這個目的而存在和發生。有很多動物,比如食蟲目小動物鼩鼱,寧願失掉自己的生命,也要爭取交配權,所有的雄性鼩鼱都活不過一年,雌性生命大約一年半。

(鼩鼱,不要把我當成老鼠哦!)

產生升值隔離,就是關閉了基因汙染渠道,一個亞種,只能夠沿著既定方向發展下去,不會存在雞的爪子,馬的腦袋,蛇的身子這樣的組合動物。所以,那些盼望龍出現的人,可以死心了!


有想法的題主,務必六根清淨啊!

謝謝閱讀!


諸葛小村姑



確實,人類和地球上現存的其他所有生物,科學的表述應該是動物界的其他動物,都存在生殖隔離。這意味著什麼?——第一,意味著進化理論是科學;第二,意味著人類必須且行且珍惜了。

一,生殖隔離,發生在不同物種之間。

1,科學家們,對地球上的生物進行了分類,叫作林奈層序。見下圖——
這種分類,是以瑞典博物學家卡洛魯斯.林奈的名字命名的,因為他提出了一套雙名法分類系統。這一系統,將生物組合成越來越大的分類群,最後涵蓋了所有的動物和植物。

2,層序分類,是從特定物種開始的,比如貓,家貓和其他物種的貓都歸併於“貓屬”;加上獅子、印度豹等組成“貓科”;再加上犬科、熊類、鼬類、麝貓等捕食哺乳動物,組成“食肉目”。其他哺乳動物可分別歸入偶蹄目、奇蹄目、齧齒目、鯨目、翼手目、靈長目、有袋目等。這些目,組成了“哺乳綱”。

3,“綱目科屬種”這種分類層級,表明了生物相似性和關聯程度的遠近。人類,屬於哺乳綱、靈長目、人猿亞目、狹鼻次目、人猿超科、人科、人猿亞科、人屬。人屬中現在只剩目前生存的這一支——智人。

4,地球上的所有有性繁殖的生物,“屬”和“屬”及以上,已經完全不可能繁殖後代,徹底生殖隔離了。“屬”以下的物種之間,一般是存在生殖隔離的;個別的因為生殖隔離還不鞏固,有可能生下第二代,但子代一定不能生育,比如驢和馬生下的騾子;獅與虎生下的獅虎獸等。

二,生殖隔離是怎麼發生的。

1,生殖隔離是針對有性繁殖而言的。38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產生的原核生物,是無性繁殖,靠自身分裂和孳芽繁殖——對它們,沒有生殖隔離一說。27億年前,原核生物中進化出了真核生物,此時就是有性繁殖了;而且,動物和植物在這個時候開始分道揚鑣。21億年前,多細胞生物產生了,它們是有性繁殖,包括動物和植物,都有了專門的生殖細胞。

2,有性繁殖的專業術語,叫“減數分裂和重組”——就是子代分別繼承父母的各百分之五十基因,重組為新的“合子”基因。重組得好的,會繼續再分裂、再重組,一代一代;重組得不好的,就會被淘汰;基因相隔太遠的,根本不可能形成新的“合子”。這種有性繁殖,是在種群中實現的,一代一代“減數分裂和重組”,就形成了進化。

3,進化的另一個結果,是在自然選擇和生存鬥爭的作用下,形成了生物的種系系列。大約在距今5.6億年前,動物界種系大爆發,現存的35個“門”的動物,都找到了那個時代的化石。下圖是爬行動物之後的種系發生—— 前已述及,離的遠的物種,肯定存在生殖隔離,比較接近的物種,比如同在一個“屬”中的姐妹物種,為何也存在生殖隔離呢?

4,生物學的物種概念,簡稱BSC,是指“由相互配育的自然群體組成的類群,這些類群與其他類群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就是說,物種是一個生殖共同體。它與其他物種之間的生殖隔離,是為防止與其他物種個體進行配育不能成功,以致影響自身物種的繁衍。 生物學和遺傳學證明,有性繁殖中,若要配育成功,父母的基因型必須屬於非常平衡和諧的系統,必須很相似。否則,或者不能配育;或者產生的幾乎都是無法生存及不育的劣者。動物間的配育尤其如此。

三,總結幾句。

1,人類,“人屬”中現在唯一存在的種群,從生物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來說,離其他動物都太遠了,肯定存在著生殖隔離。

2,以上這些,從原核生物的無性繁殖,到真核生物的有性繁殖,再到生物的種系發生、成種事件和生殖隔離,都已經被科學和考古所證明,同時被證明的,還有進化理論——著名生物學家恩斯特.邁爾說,進化不僅是理論,更是歷史和事實。

3,現在的人類,可以說“獨步天下”了,但同時也“煢煢孑立,形影相弔”。孤單倒在其次,問題在於人類的“恣意妄為”。地球上,至少已經發生過9次大的生物滅絕事件。其中的4次,造成了76-95%地球生物的集群滅絕。這些事件,都是由地球火山長時間大面積連續噴發或者小天體撞擊地球造成的。不得不擔憂的是,人類相關活動如果不加以限制,可能會自己正在製造滅絕事件。


一老沈一


基本上是的,在如今的自然界當中,所有的物種都和人類有生殖隔離,哪怕是和人類最為接近的黑猩猩,也有生殖隔離的阻礙。

因為黑猩猩的染色體為24對48條,人類的染色體為23對46條,這個差異性會導致染色體無法成對的結合,所以生殖隔離這麼的產生了。

當然了,雖然說現代的自然界雖然沒有,但過去的自然界是有的,因為人屬當中一共誕生過14種人類,這些人類分別為尼安德特人,匠人,直立人,智人等其他人類。

那麼智人就是我們的直系祖先,且智人和其他的13種人類是沒有生殖隔離的,他們可以通婚並且繁衍後代。

那麼具體的例子可以參考尼安德特人,從某種的角度上來說,尼安德特人比智人更優秀,他們不僅更強壯,而且腦容量也和智人差不多。

另外他們也比智人更早的離開非洲,但尼安德特人卻在3萬年以前突然消失了,且消失的原因至今還是一個未解的謎題。

從現代考古學的研究上來說,尼安德特人的消失可能和智人有關,因為尼安德特人消失的時間,正好是智人進入歐洲的時期。

所以可想而知這兩個人種之間,肯定發生了某些衝突或者交流。而今天的基因檢測也證明了這一點,你我的身上基本上都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而且智人在擴散到全球的時候,都多多少少和其他的人種,進行了基因的交換,所以今天的人類,可以說是14種古人類的一種結合的產物.....


種植恆星


就目前知道的有限信息來說,人類確實和很多動物都有生殖隔離。但如果說所有,並不能夠100%保證,因為沒有人做過實驗。



生殖隔離是一種物種之間一種常見的現象,不僅僅人類存在,各種動植物都存在。生殖隔離使得具有親緣關係的物種之間無法得到後代或者無法得到可育後代,所以生殖隔離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物質基因的純正,為物種的穩定性和定向進化提供了保障。



如果沒有生殖隔離,那麼地球上將會出現很多亂七八糟的新物種,這些物種本身可能就是一種畸形,到最後會導致地球各個物種基因汙染,最終變得種屬不清,怪物頻出,破壞原有穩定的生物鏈,甚至有導致物種有滅絕的危險。



不論是人類和其它生物直接存在生殖隔離現象,還是其它生物之間存在生殖隔離現象,都不是什麼具有特殊意義的事情。生殖隔離本來就是生物種屬的一種防禦機制,並不是我們特有的。

其實人類在地球上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除了想的多點。


科學探秘頻道


這個提問,有很強的暗示性。是想說既然人類與所有物種都生殖隔離了,是不是意味著人類是特立獨行的?是獨立於其他所有生物之外的呢?

NO!這隻意味著我們把人屬裡的其它種都給幹掉了!

人屬下,包括我們智人在內,本有14種。當然,現在只剩下我們自己了。那麼我們和這些同伴,有沒有生殖隔離呢?如果你做過基因測序你就知道了,大致是沒有的。

比如歐洲人和亞洲人的祖先,就都和尼安德特人雜交過,所以歐洲人和亞洲人都帶有部分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大致比例是這樣,如果你是東亞人,那麼你體內帶有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比例大概在2.3%~2.6%之間;而如果你來自俄羅斯中部以西,那麼你體內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大概佔1.8%~2.4%;但如果你來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則完全沒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

(▲ 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弗羅里斯人)

這是因為尼安德特人主要住在歐洲,大約十萬年前,和離開非洲的智人發生交配,所以成為現代歐洲和亞洲人的祖先之一。現代人類的某些遺傳缺陷,就是拜尼安德特人所賜,比如皮膚過敏、Ⅱ型糖尿病和菸草成癮等等。

瘋狂原始人一家就是尼安德特人,而跟女兒戀愛的小哥,則是智人~

如果單說到我們中國,2017年的時候,《科學》雜誌曾發表過一篇題為《中國許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類頭骨研究》的論文。這篇論文稱,10多萬年前生活在河南省許昌市靈井遺址的“許昌人”,就很可能是中國境內古老人類和歐洲尼安德特人的後代。

既然人類可以和尼安德特人交配,是不是他們相處的比較友好呢?

當然不是,尼安德特人統治了歐洲15萬年,卻被智人在短短几千年時間裡逐步逼到歐洲西部的一個角落——直布羅陀,直到最終滅絕;

而最新的觀點認為,尼安德特人是智人的一個亞種,沒有最終滅絕,大約是被智人慢慢同化了。因為在葡萄牙曾發現過一具4歲孩童的屍骨,這具屍骨保留了很多尼安德特人的特徵,但他卻生活在尼安德特人已經滅絕的3000年後,所以他是智人;

更恐怖的是,智人曾攻殺尼安德特人,並把尼安德特人當食物。理由是,一塊尼安德特人的顎骨化石上留下的切口,與石器時代智人獵食動物時的切口極其類似。所以,科學家認為這個尼安德特人的肉是被智人吃掉了,牙齒則用來製作項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