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是不幸还是万幸?为何说没有清朝我国连汉地18省也难保?

静夜史


清朝的建立和清军的入关应该说都是历史的必然性,如果当时没有清军的入关,中国就不可能快速实现统一,也不可能快速从明末的混战中摆脱出来,尽管清军入关给南方带来了一些灾难性的事件,但比起农民起义军的屠杀,这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清朝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并且在明朝两京十三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东北,蒙古,新疆,西藏和台湾澎湖等地方,形成了一个幅员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也正是以清朝的版图为基础,才有了今天的中国现代领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清朝确实为中国奠定了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代意义。

清军入关时,已经是公元1644年。而在此之前四年,也就是1640年,英国已经完成了光荣革命,走向了一条君主立宪的新型国家道路。与此同时,工业革命的步伐随之而来,世界历史舞台上已经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而1644年的中国,大明王朝土崩瓦解之后,中国随之出现了多个政权林立的局面。东北有已立三世的大清,华北有李自成的大顺,南方有朱由崧的南明,四川有张献忠的大西等政权。如果中国当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完成统一,就不可能在后面挡住西方列强的入侵。



当时的中国外海,西班牙人占据了菲律宾,葡萄牙人占据了澳门,荷兰人占据了台湾,法国人也到达了台湾北部,英国人已经登陆印度,俄罗斯人也逼近了远东。如果中国当时也如印度一样是一个分裂的状态,很难想象中国是否有能力抵御住西方的强大攻势。


傅斯鸿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下,什么是汉地十八省。

明朝时期,全国一共设置了两京十三个布政使司,后来清政府将湖南和湖北从湖广承宣司分离出来,南直隶分为安微和江苏,陕西分离出甘肃,一共成为了十八个省。而这十八个省则是汉人的生活区。

回到题目,讨论清军入关是万幸还是不幸。

国人对这个问题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虽然清军入关对汉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清朝所做出的两个贡献。

一、确定了中国现代的版图

满清政府在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超过了1300万平方公里,即便后期割让多处土地,但依旧保持了1000万平方公里土地。

二、实现了真正的名族大融合

清朝政府将各名族的融合达到了新的水平,尤其是边疆等各少数名族,中央对其加强了联系,我们现在的各名族在清朝时已基本形成。

再继续题目,为何没有清朝我们连十八省都保不住

在清军入关之前,中原被分成了三个政权,南明政权、李自成的大顺和张献忠的大西。虽然农民军攻破京城,逼死崇祯帝。但南迁的明朝政府没有了关外的压力且盘踞在江南富裕之地,李自成不会那么容易攻破,按李自成的性格能和明朝分开治理土地,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

张献忠,在四川站住了脚,基本上蜀地全在他的掌控之下,传统的汉地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而这三股力量都没法打破其他两股势力,此刻的中原大地很快将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

这看似互不伤害的三角关系,只要再过些年就会被洋人打破,因为洋人处理好了欧洲内部的战争,就会在1840年腾出手来攻打中国。

为什么洋人会在这一年侵略中国。

原因无他,洋人在19世纪才完善非洲、印度洋、南亚和东南亚的殖民地,为以后大规模东进提供基地和补给。

但对于英国来说,他们对土地反而没什么野心,也没有那么好的胃口消化中国这么大的土地,所以英国在侵略中国后只要求中国让出点土地作为他们倾销产品的据点。

但不能因为英国没野心,就忽略了俄国。他们不同于英国只是为了销售商品获得利益,俄国是对土地充满了欲望,他们骨子里有着最为劣等的强盗基因。

贪婪的俄国

如果清军不入关,那么关外的满洲、喀尔喀蒙古、准噶尔汗国等这些小国,将被俄国各个击破吞并入俄国国土。以俄国人的贪婪,肯定会染指关内,历史上俄国干下三滥的事不是一件两件,他们对中国造成的损害比英美法等各国可是多的多。

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他们注重的是商业和中国庞大的市场,对土地他们并不感冒。但如果俄国染指关内,肯定会掠夺土地,到时候英国必定不许俄国独吞中国市场。那时候就不会只有英国和俄国了,还会有法国、西班牙、荷兰、奥地利等欧洲各国。那时中国的地盘必定会被瓜分的一干二净,这对汉人来说将是彻头彻尾的灭族灾难。

所以,清军如果不入关,就没有以后的开疆扩土;就没有今日的我国领土雏形;也没有内地和边疆的整合及各少数名族的融合。

因为大清打下来的地盘足够大,欧洲列强没有那么好的胃口吞并和消化,他们只能以殖民地为据点倾销商品,所以清军入关也算是一件幸事。

以上是红尘纯个人观点,如有不足之处还希望留下你的经常评论,我将改进。


挚滗画畫紅尘


不邀自答。

答案很明显,要是没有大清别说十八省,不用等到鸦片战争就被洋人瓜分成殖民地了。所以总的来说就是一句话,大清不入关,中国变斯坦。

先说一下洋人为什么会在1840年那会儿侵华,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直到19世纪洋人才完善其在非洲、印度洋、南亚以及东南亚的殖民据点,为其日后大规模东进提供了前进基地以及补给基地。比如英国就利用印度的物力和人力来为其侵华服务。

另外,欧洲内部还经常打的不可开交。远的不说,三十年战争、反法同盟等就打了几十年,而且英国佬还先后打了两次英美战争,一直到鸦片战争前才基本消停,此时才能腾出手来侵略中国。
三十年战争

但是就英国来说,其本身对中国本土没什么野心,而且也没有那么好的牙口去消化、改造,毕竟消化一个印度就让英国佬付出了很大的成本,所以历史上英国侵略中国,从来都是要求中国让出一块土地作为英国倾销商品的据点,比如说香港以及公共租界。毕竟以若干个殖民据点以点带面的去影响中国部分地区、扶植利益代理人才是最划算的手段,至于完全吞掉并消化中国,英国佬还没有那个牙口,毕竟中国比印度大多了。

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因素,那就是俄国。不同于英国以倾销商品和方便投资等目的,俄国则是对土地充满了野心,即便是今天骨子里也是劣等的强盗基因。
所以,如果大清不入关的话,那么关外就是小国寡民的满洲以及四分五裂的喀尔喀蒙古,还有那个新兴的准噶尔汗国,这样的话俄国会轻易将其各个击破,并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并强迫满洲人、蒙古人俄国化。而以俄国人对土地的贪婪,其必然会继续染指关内。俄国人不像英国那样讲究盗亦有道,还知道改造殖民地使其更好的为其服务,以俄国人强盗的本性,则不会像英国人那么讲究,而且历史上俄国下三滥的事干的一样不少,其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比英美多的多。

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列强,其以商业立国,重视的是市场,而非一味的掠夺土地。如果俄国染指关内,英国绝不会坐视这个庞大的市场被俄国独吞,必然要横插一脚进来。那时候来华的可能就不是英国了,还有法国、西班牙、荷兰、奥地利等欧洲国家,那样的话中国的土地绝对会被瓜分干净,那对于我等汉族人来说将会是亡国灭种的灾难。
所以,如果清朝不入关,就没有日后清朝大规模开疆拓土;如果没有清朝大规模开疆拓土,就没有今日至中国。清朝入关除了缔造现代中国的雏形之外,更是极大的拓展了古典中国的边界,并整合了内地和边疆为内地留下了足够的缓冲区。

正因为大清的地盘足够大,所以洋鬼子没有那么好的牙口去给吞掉,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去消化,只能姨殖民据点、扶植利益代理人这种方式。所以正如我所说的那样,大清不入关,中国变斯坦。大清能够入关,简直是中国之大幸。

而我们后人要做的,就是珍惜当下,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这个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有的人认为清朝拯救了中国,如果没有清朝,根本没有现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疆域,甚至原先的汉地18省也难保。

有人认为清朝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清朝统治者的不作为,使得中国在近代遭受了巨大的耻辱。


两种想法都有道理,尤其是第一种,原因在于这是一种具象化的直观表达。

首先,这个汉地18省是指明朝时中国的国土。明末,清军入关之前,中国被分为三个政权,分别是南明,李自成的大顺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大清建立后,平定南明,大顺和大西,逐渐掌握全国的政权。若是清军没有入关,那么中国可能会处于内部分裂状态,百姓将继续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清朝建立的前期,还是制订颁布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促进了国内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康乾盛世”这样的稳定局面。

总有人会介意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的发展落后于世界。清朝统治者自然难辞其咎,但这个问题不应该全归咎于他们,汉家王朝几千年来,也并没有发展出更先进的政治制度,更重要的是当时的社会限制了中国的发展,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问题的关键。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和人们心中天朝上国的观念,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了青年学生忙于四书五经,诗书礼仪,而不是去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及文化,1842年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著名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内容是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提高国民的综合能力,改变中国被压迫被侵略的社会。

清军入关后的少数民族政策,比如满蒙联姻、对西藏地区的统治管理,为中国的各大民族融合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清廷让满人学习汉族文化,统治后期,也不再禁止与汉人通婚,还大力发展儒家文化。

清政府后期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直为人诟病,不仅李鸿章是一个“补锅匠”,整个王朝又如何不是?

但这种补锅行为——签订一系列的割地赔款政策,也未尝不算是舍车保帅的无奈做法,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光打嘴炮亦是无用。如果不签订条约,中国可能会被各列强之国瓜分,这样下去,中国才会真正面临灭顶之灾,中国国土安全形势更加难保。只有借助列强之间的矛盾,才能虚与委蛇,尽力周全。最终的结果大家也能看到,直到清帝逊位,还是给民国留下了一千多万平方公里这般厚实的国土家底。

在当时的社会体系和国际形势下,这也是中国得以发展的断腕求生之策,清朝的前期统治者不断致力于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收复台湾,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签订《尼布楚条约》等等。虽然目的是为了维护王权统治,但客观上也给后世的国家遗留了足够的战略纵深。

至于有人所说的清军入关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这点当然也是实锤,但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早在秦朝时期,中国就进入了封建社会,到了清朝已绵延两三千年,封建制度和等级思想在百姓心中早已根深蒂固,清朝想要根除也有难度,君却不见,今日尚有遗毒?事实上,明朝正是清朝之前的君主专制的高峰,清朝也无非是从一个高峰,到达另一个高峰。

时代在变,历史在变,社会体制也在变,同一问题放在不同的时代,或许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不丹是清朝的附属国,不丹的国旗也是只把大清国旗稍微改了一下。但是,清朝已经灭亡那么多年了,不丹为什么还不换国旗呢?而且不丹至今也没有和中国建交。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清朝时不丹作为附属国,使用清朝的国旗很正常,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人家内部又没有发生革命乃至朝代更迭,不可能随意改变。我们往往喜欢把它与其它事情联系起来,再进行一些想象加工,最后得出自以为伟大新奇实际上却毫无意义的结论。



客观来讲,清军入关为中国后世大一统局面和各民族的大融合格局,具有难以磨灭的历史功绩,对清朝统治者抱以批判的研究态度当然也需要有,但不能只盯着他们的出身不放,因为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没有一个民族是多余的、带有原罪的、或超然于历史的存在。


历来现实


清军入关,对大明王朝而言,既不是不幸,也不是万幸。因为我们知道,推翻大明王朝统治的是农民起义军李自成。清军入关,纯属是混乱中的趁虚而入,连顺治帝坐上北京紫禁城龙椅时都在自叹自问,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可见,清军入关时的自信心是不足的。只是到了大清后二、三代统治者,才渐渐明白前辈们保家卫国是多么不容易,尤其是到了康熙年间,才深刻意识到开疆拓土比什么都重要,领土意识、国家意识才上升为大清立国的基本出发点。仅就这点而言,大清统治者比大明统治者要清醒得多。因此,伟大领袖毛泽东曾不止一次地告诫我们,我们今天所继承的这块版图,基本上是大清康熙帝时就牢固地确定了的。是牢固地确定,而不是曾经拥有。如果说当年清军不入关,汉地18省保与不保,谁能说清楚?!





王荣联1


这个问题,应该实事求是回答:清军入关对于我们领土和民族大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问题:前清的问题。

1、前清灭亡时,疆域面积仍有1135万平方公里。我国政府对外申明中,往往都有“自古以来‘’几个字,这不仅意味“自古”还要“一直以来”。对于前清以前的失地是很难再去找法理依据!

2、反对者有这么几个理由:那是祖先的,那是解放军浴血奋战而来的。这两个是事实,但不是否定前清的理由。阿三只有900亩地,自己没把祖先的土地开垦,甚至最后只有350亩地,但他反复强调阿四开垦的和阿四没关,都是祖先的,是前人的。当解放军真的收复失地的时候,却和前人一点关系没有???这种观点的人是选择性忽视。

3、西亚病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902年的面积是630万平方公里,最后只剩下七十几万,这个时间横跨明清两代的帝国,不能完全说明明朝延续300年会怎么样,但至少说明前清政府在最后的贡献!!!

4、有段历史不得不提一下,隆裕太后和溥仪,一个女流,一个童子,我们不得不庆幸。在最后的时间里,南方革命政府为什么要同意谈判,原因,而且最大的原因,就是对方还有资本,马云会和你谈判吗?假如遇到一个刚愎自用,不服气的,我可以说满清政府会输,但对双方来说就是一场惨烈的结局。不管满清政府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对我们的国家是件幸事。

第二个问题:汉人或明朝的问题。

铭记历史就是不背叛历史,就是尊重历史。喜欢明朝是个人的自由,但尊重历史就应该尊重历史事实!我是汉人,我也喜欢明朝,但这不是明朝伟大的原因。

1、明朝的内阁和西方的内阁根本不是一回事!西方的内阁权力来源议会,向议会负责。明朝的内阁向皇帝负责,是废除丞相后,对政治形式的一种补充,比唐宋的的丞相权力要小。只有票拟权,什么意思呢?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定好具体的处理方式,有时只是文字匠!拟定好之后,还要经过批红,也就是要皇帝修改或签字(最后要司礼监盖章),然后交付给六部执行。有张居正这样的人,皇帝小,有太后支持,还和司礼监关系好,所以权力很大。但大多数时候内阁首辅是比不上唐宋丞相的。因为内阁不是中央一级政府,说的更明白一点,在制度上,内阁不是六部的上级单位,只是皇帝的秘书班子。

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因为有网友认为明朝快要接近君主立宪了!

2、东西方比较上来看,明朝已经开始落后了,西方的文艺复兴、资产阶级的诞生,资本主义的革命都比明朝领先很多,而且基本上发生在明代这一个阶段。明成祖的神机营的火器原本是世界级别的,但明末的火器基本上都在澳门从荷兰葡萄牙人手里购得。这也可见一斑。

之所以说这两点,是因为封建制度已经进入了末期,而17世纪,明朝又进入了本身的周期末期。要一个快三百年的王朝中兴,这基本是不太可能。但纵观大明境内,没有一只新兴的,在政治文化上可以和大明媲美的汉族势力。

明朝之后,会发生什么,大家都不可以去假设。也许更好,也许更坏!但只有一个事实,前清在维护领土和民族统一上是有巨大贡献的。


zhuzhiyan614


客观事实没有必要否认。

清朝对我国疆域领土的历史贡献,是建国以来的领导人们广泛认可的。例如,周恩来总理在1957年的青岛全国民族工作座谈会上,就明确提到这点:清朝以前,不管是明、宋、唐、汉各朝,都没有清朝那样统一。

如果没有清朝,我们的国土肯定是远远到不了960平方公里。

以这张《大明一统之图》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天下是非常狭窄的,东北只统治辽东地区,更远处标注为“女直”的所在地。

不仅如此,北方还有兀良哈、北狄(蒙古),西面的最远处是哈密(哈密卫后来撤销内徙),再西边的西域(新疆)以及西蕃(青藏高原)都不在统治范围内。

总而言之,没有清朝的300年经营,我们肯定是远远凑不够960万这个数字的。

如果没有清朝,我们能不能守住十八省的地盘呢?

十八省也就是指内地中原,包括明朝的两京、十三布政使司。这个问题是无法假设,我只能说情况很危急。

譬如北方的俄罗斯,之所以在19世纪中期前无法侵略黑龙江流域,就是因为有清朝抵挡着。但如果没有清朝的武力,俄国出入东北恐怕就如无人之境,比历史提早两百年将势力渗透到东三省,下一步进军内地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17世纪初,新疆、蒙古和青藏高原都被各种各样的蒙古人占据。

像是准噶尔汗国这样的政权,会不会因为生存空间受到俄国挤压,而往内地大规模入侵,明朝能不能抵挡住,这也很难说。

当然,以上情况都不考虑其他西欧国家的影响因素。但是,即便如此,没有清朝想要保住十八省,其实也是十分困难的。


HuiNanHistory


为何说??谁说的?我没听过这种扯淡的说法,赤裸裸的清粉、清吹言论,说轻点这是“无耻”,说重点这是一种恶意的民族“挑衅”!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种无耻言论欲想拔高满清对中国的疆域贡献值,贬低汉人能力和成就,目的显而易见是想为满清入关所犯之罪和近代屈辱史进行漂白、覆盖、粉饰,然而这种贬汉扬满的挑衅行为只会更加招人厌恶甚至撕、怼!满清两百多年在中国历史中只占有很小的一部分,在没有满清之前,中国从来都是个世界级政治领土大国!


诚然,满清对明亡之后的中国有统一和巩固疆域的重大贡献,这是公认的。但没有满清,汉人就做不到吗?无知扯淡也要有个限度,以前汉人做得到,后面怎会做不到?!或许再一个汉人王朝领土可能的确没有满清这么大,但重新统一汉地、适度拓展和加强军事羁靡区的能力是不容许某些人怀疑的!更不能容忍恶意的贬低!

更何况,一个王朝的优劣不是只看疆域大小,更重要的是看民生,首要的从来都是国泰民安、经济文化繁荣昌盛,只谈满清疆域而回避清初的入关大肆屠杀、强制剃发易服、毁人衣冠等罪行和近代屈辱史及其长期不良影响是避重就轻、选择性讲历史!说实话,尽管满清于中国现代疆域有所贡献,但总的来说,对中国整体发展态势、文化民生与近代传承过渡而言,我认为清军入关是不幸的,弊大于利!这话可能会让满族人不舒服。至于没有清军入关会如何?


之前有看到某些人说,“没有清朝,中国就只有明末大小,没有西藏新疆内蒙东北”,这种观点已是浅薄无知,无视中国及汉族过往历史成就,更无视了之后200年的所有历史发展可能性,简直是十足的胡说八道、智商可议。而这里又冒出一个“若没有清朝,我国连汉地18省都难保”的言论就更是可恶的挑衅,更加吹捧满清作用不可或缺,否则连明末都不如的丑恶用心、无耻至极,让人听了愤怒难抑,直想骂人。这两种无耻丑恶言论尽管纯属扯淡,本不值一驳,但我仍然要压制这些无耻之人的嚣张气焰,让他们心服口服。我也有长期关注网上这类历史争论,这些人的论据或潜台词,我将之和在一起归纳,无外乎两点:1、汉人扩张欲不如游牧民族,看不上这些贫瘠之地,再换新王朝也必定只死守汉地18省不扩张。2、当时沙俄已经到达贝加尔湖和黑龙江流域,若不赶紧统一结束内乱、大面积开疆拓土,沙俄必定吞并我东北、蒙古甚至提早进犯瓜分长城以南,而除了满清有能力统一和抵御外,汉人做不到……
我们先冷静,先来粉碎第一点。说汉人扩张欲不如游牧民族,我不否认,但这不代表汉人没有扩张性。中国祖先最初从黄河流域那点地扩张到后来汉唐那么大能叫没有扩张性吗?尤其适合耕种的土地已完全被汉族牢牢控制掌握,虽然确实看不上18省之外相对贫瘠的土地,但是,历史王朝都有兴衰,每一个新兴中原王朝都会扩张、控制、设立一些外围羁靡区和军事机构那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一直都是如此,一样会称霸、争夺、延续到近代。每一个朝代兴起之初都会有扩张开拓行为,连狭小懦弱、重文轻武的宋朝也不例外,北宋末期还能努力开拓出一个“陇右都护府”来,是不是很打某些人的脸?退一万步讲,就算新王朝不想扩张,那收回故土、恢复前朝旧有疆域总算合情合理吧?明朝鼎盛时据有青藏、东北和部分新疆内蒙地区,约1000万平方公里,也不比今天少,中国人向来有故土情节,有追求统一、恢复前朝疆域的基因和传统,新王朝恢复到前朝明初版图、重纳羁靡部属、重塑宗藩体系之理由可还够充分?可还合理?何来汉人后一朝代只守汉地18省的无脑言论??
再看第二点,当时沙俄已经抵达贝加尔湖和黑龙江流域,中国若不迅速统一,恐怎样怎样,真是如此吗?

这一点分两部分来分析反驳,先说沙俄当时有没有能力吞并东北、蒙古,答案是没有!17世纪时,西方列强火器军备还不比中国先进多少,没有绝对战场优势,明末能打败葡萄牙、荷兰等西方国家、清初两次雅克萨之战能打败沙俄就是证明。而且当时的沙俄远东势力薄弱,还仅限于几百人的探险队来开拓发现建立据点的阶段,占领一些人烟稀少无人管制的西伯利亚等地盘尚可,但想侵犯人口众多、有强大政权和正规军队的中国东北及蒙古复地那是痴人说梦,就算用人海战术也能堆赢当时的沙俄和西方国家,明末清初的几场胜利就是这样打赢的,如此,更遑论进犯长城以南?



表面看似强大的沙俄,那时即使在对后来才出现的准格尔汗国和哈萨克汗国都尚且动不了!这还是距离他们老家最近的中亚!而哈萨克被灭已经是19世纪中期的事了,这中间近200年的时间沙俄还没有能力吞并任何一个东方中大型国家或政权(包括未入关的后金),为何?因为工业革命之前,东方国家的火器还算比较先进,西方人的火器并不领先东方多少!工业革命之后,军备技术差距才拉大,英国才敢打东方巨无霸清帝国、沙俄才完成吞并哈萨克等汗国。所以在此之前的十七八世纪,而且是军力薄弱的远东,又何来“汉地18省都难保”的狗P言论?
再谈汉人自己能否迅速统一和恢复实力的部分,我们拿历史来说话。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期不少,最长的是五胡乱华南北朝时期前后约300年的分裂期,第二长的是金宋对峙与元灭宋间的150多年(也有人认为唐亡之后至元统一之间都应算分裂,这也算另一种角度的分裂吧,但古代的中国统一基准都以秦朝疆域为参照,北宋大体上算基本统一了传统汉地是公认的说法,所以勉强算个“小”统一阶段),第三长的是五代十国时期72年,第四,是三国时期约60年。注意,前两个都有游民民族政权参与,而纯汉人间的分裂统一进程是没有超过五代十国的72年的,大部分时候都像楚汉争霸、隋唐交替、元末明初混战等等只有几年十几年的分裂。
像这样短则几年长则六七十年的分裂间隙沙俄有办法趁虚而入吗?恐怕做不到!几率渺茫!正如我前面所说,沙俄连第一关的准格尔、哈萨克、后金等国都打不赢,遑论吞并他们进犯长城关内?而即使最差情况下新王朝花了六七十年才统一中国、恢复实力,也才刚18世纪初(相当于康熙末年),工业革命也还尚未发生,沙俄又有什么能力和余力来侵略和应对远东之地兴起的强盛中国?呃?汉人新朝廷何时纳入了东北、蒙古了?我上面说了,辽东乃至东北作为明朝故土,该不该收复?收复时难保不会再次灭亡后金重新纳入版图?参考历史强国高句丽对上同样新兴不久的唐朝。而被沙俄压制南逼的蒙古诸部除了投靠还有点历史从属关系的中原王朝之外还有其他退路吗?所以了,历史机缘格局大体上与清初相似,那时或许不是沙俄吞并东北瓜分汉地,而是没有后顾之忧的中国反倒把沙俄完全驱逐出黑龙江贝加尔湖流域,甚至迫使沙俄吐出东部西伯利亚也不无可能,毕竟早期的殖民地争夺并不需要死磕,当时的沙俄也没有能力在远东与稍大的东方强国死磕!如此,又何来“没有清朝我国连汉地18省都不保”的弱智结论??我这分析可还有理有据?可还心服口服?

综上所述,若没有满清,后一个王朝会如何表现,疆域有多大,其实没有人会知道!可能性将会有很多,历史发展轨迹充满变数,而唯独题目所称的那个无知扯淡的可能性最渺茫和微乎其微!

中国现代疆域是几千年来各朝各代共同努力开拓、维护和演化的结果,满清的既有历史疆域贡献固然值得肯定,很大程度上也确实奠定了现代中国基础轮廓,但某些人想拿满清的贡献来贬低、抹黑汉人能力和成就,抹杀掩饰其他所有”历史发展可能性”,盖过其他时期中国人的贡献与努力,以拔高漂白满清历史功过的行为实是枉做小人、故意引战,且令人不快!


龙拳舞秀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如果没有清朝我国连汉地18省也难保”这个观点还是有道理的。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峙,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主旋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话题。

就我国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来自北方胡人的威胁,一直持续到传统时期的末期依然如此。

因此不能说游牧文明落后于农耕文明,游牧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域文明,不能因为汉人数量多,人口众,就可以小觑游牧文明。

农耕文明发展的一个顶点,就是明代,朱元璋驱除胡虏后,建立的就是一个标准的农业帝国,而这个帝国的大体疆域,我们都知道——两京十三布政使司。

在北方,明代为了抵御蒙古,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不惜成本的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再加上九边防守,屯兵百万,以守卫农耕文明的安全。

但是事实我们都看到了,大明像大宋一样,无法阻挡来自北方游牧势力的入侵,最终大清入关,一统中国。

康熙皇帝自信地说:“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这也是大清不修长城的经典说辞。且不说大清到底修没修长城,有一点是无法辩驳的,就是清朝大大扩展了中国的疆域。

东北、蒙古、新疆、西南、西藏,这些地方都在大清时期和中央政府紧紧联系在一起,这都是大清不可磨灭的功绩。

放眼中国历史,汉人主导的政权,哪一个有这样的眼光和魄力?

因此可以说,仅以十八省之格局守十八省,是比较难成功的,游牧与农耕结合,才是中国必由之路。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历史宝藏


清朝建立了一个广土众民的政权,而且辛亥革命后的和平交接,基本保障了今天庞大的国土。从历史后见之明评价,确实清王朝的贡献很大。

1、明王朝的疆域

相对于汉人王朝的宋朝,明王朝的疆域是很大的。但相对于前代的元,后世的清,明王朝的疆域确实不算大。

(明朝疆域图)

在明朝初期,明朝疆域最大的时候拥有安南、漠南、大兴安岭内外等地区。

但随着仁宣时期的战略收缩,明朝北部边疆退往长城一线,大体就是常说的九边;安南也撤兵放弃,疆土大幅度减少。

(明朝后期疆域图)

到了俺答汗议和后,蒙古人逐步向藏区渗透,明王朝在藏区的影响力也逐步下降,疆域进一步减少。

2、清王朝的疆域

清朝的疆域也经历了一个扩张与收缩的过程。

在1636年,雄才大略的皇太极建立大清的时候,疆土只有辽东与漠南,北部地域还没到达黑龙江。

(1640年的清朝)

在顺治时期,拥有了关内十八省。

在康熙时期,不仅将天下重新打了一遍,且统一台湾,控制了黑龙江、外蒙、青藏。

(平定准噶尔)

到了乾隆时期,平定新疆,将边界推到巴尔喀什湖,幅员万里。当然大清向缅甸、越南的扩张以失败告终。到这时候,清朝雄立于世界东方。

(清朝全图)

3、疆土的丢失与和平交接

1840年,鸦片战争,清朝丢了香港岛;1860年二次鸦片战争,清朝丢失外兴安岭与西北近150万方里土地。到甲午战争,更是丢了台湾。

至于租界区、租界地更是数不胜数。国家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

但这时候民族国家在行程中,更关键的是,清王朝与民国和平交接,继续保持了国家一统,没有因为王朝更迭而造成大的领土丧失。

(中华民国全图)

清朝对中国的疆域贡献是巨大的,这点不可否认。至于清王朝入关就能看出来未来的疆域,那就是胡说了。<strong>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