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机关已经去查奔驰漏油的事件了,结果会怎样?

果爸在奔跑


通过国家税务总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税务局调查取证资料发现,女车主支付的所谓“金融服务费”,实际是我们的车主与4S的第三方签订的垫资服务协议。车主要在银行贷款,银行的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第三方服务要向4S店来垫资、担保产生的费用。这是一份垫资服务协议,这就是我们一般在消费过程中俗称的金融服务费。

据调查,这次第三方公司为陕西元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女车主交的这笔“金融服务费”,实际是该公司派驻在西安利之星4S店的工作人员收取的,在这份维权女车主与陕西元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签订的垫款服务协议上,显示获批的贷款为419160元,其中3%,计12575元,为车主向元胜公司支付的报酬。目前,根据税务局初步掌握情况看,车主将钱打给第三方,即车主签订服务协议的这家单位,第三方收到服务费以后,又将部分的费用打给了利之星4S店,利之星4S店又想服务公司开据了发票,缴纳了税款。

根据无胜公司注册登录地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莲湖区税务局对元胜公司的进一步约谈发现,该公司的确与利之星签订了合作协议,他们公司派驻有工作人员在利之星进行服务费的收取。据税务局工作人员介绍,车主按照贷款金额的3%付给元胜公司,元胜公司只留贷款金额的1%,另外2%打入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的账户。而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以信息技术服务的服务费为名,为陕西元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开具发票。

通过税务部门的调查,这笔所谓的“金融服务费”对于车主来说就是4S店与金融服务单位之间的秘密交易,无疑增加了车主的负担。根据调查情况看,4S店只对这笔“金融服务费”的2%”开局了发票,缴纳了税款,那金融服务公司那1%就这样收了,也没有向车主开局发票缴纳税款。这就是一种偷税漏税行为,希望根据本次事件调查能对这种行为进行整治。

对于“金融服务费”,也不是这次购车贷款才听说,其实,我们在房屋中介买方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找第三方给你担保来从中收取费用。其实,这笔费用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些额外的费用。希望相关方能规范金融贷款中的一些行为。


车迷小唐


税务机关正式介入奔驰漏油事件,结果就是西安利之星4S店的金融服务费到底是不是违法行为,是不是偷税漏税很快就能得出最终的官方定论。一旦查明涉嫌偷税漏税,根据《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4S店将受到相关处罚,涉嫌犯罪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下面,我就简单说说税务机关查明后的结果,供你参考。

目前税务机关调查进展如何?

这次奔驰漏油事件,一开始只是普通的维权事件,主要还是市场监督局介入调查。但在4月13日的沟通会上,奔驰女车主抛出重料“金融服务费”,再次引爆舆论。因为涉及税务问题,4月15日,媒体披露,陕西省税务部门已密切关注西安利之星奔驰事件,正在积极核实调查西安利之星是否存在偷漏税或涉税违法行为。

目前税务部门最新进展:奔驰车主所交的“金融服务费”,实际上是第三方陕西元胜公司派驻在西安利之星4S店的工作人员收取的。在女车主与元胜汽贸签订的垫款服务协议上,贷款总额是419160元,其中的3%也就是12575元,是付给元胜公司支付的报酬。

元胜汽贸其实也只是截留1%,另外2%还是打入了4S店的账户。4S店是以信息技术服务的服务费为名,为陕西元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开具发票。

通过第三方洗白,这种行为合法?

看到最新进展,很多人还是比较吃惊的,原来4S店通过第三方倒手,通过信息服务费的名义将“金融服务费”进行洗白,可能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这其中的猫腻。

涉嫌偷税行为,信息技术服务费的增值税税率低,信息技术服务属于现代服务业,根据《关于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和免税政策的通知》,服务业的税率为6%,相比现在正常的16%的增值税税率,要低10个百分点,属于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的行为。

涉嫌逃税行为,元胜汽贸截留的1%估计大概率是没开发票的,也就是直接没缴纳税款。

根据目前税务部门的情况来看,4S店的偷税漏税行为是基本成立了。

最终的处理结果可能是什么样的呢?

金融服务费的处罚已有先例

2017年4月,合肥市工商局就对合肥通源丰田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金融服务费”进行立案调查。根据调查情况,2017年1月至6月,通源公司通过“丰田金融”按揭贷款销售汽车100辆,从100位消费者中收取金融服务费总额417,400元,扣除缴税及退还部分消费者金融服务费外,违法所得共计337010.66元。

合肥市工商局最后认定,通源公司收取金融服务费的行为,构成附加不合理条件的违法行为,开出70余万元罚单。

合肥的这个处罚,只是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角度进行处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经营者销售商品(本人认为同样包括提供服务),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但放到此次的奔驰漏油事件来看,税务部门已经介入,那更大可能还是从税法上来处理的。

  • 罚款是肯定的。根据《税收征管法》相关规定,纳税义务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刑事追责也很有可能。《刑法》的第二百零一条就是偷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应占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简单来说,罚款是跑不了了,如果数额巨大的,追究刑事责任也是可能的。当然,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官方的调查认定。


大家还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记得关注、点赞“大眼晓车”。

本文系“大眼晓车”撰稿,站外请勿转载,站内欢迎转发。


大眼晓车


第一,查出问题,查出问题奔驰虽然不会滚蛋,但是面临着巨额赔偿,且在人们心中形象一落千丈,未来很难翻身!(参考三星)

第二,没查出问题,有问题也是4s店的问题,与官方无任何瓜葛,奔驰官方最多会发个公告赔点钱罢了!

总结:结果已出,奔驰官方道歉,其余结果由4s店承担.


欣蓓说车


购买新车时必须要缴纳的费用包括购置税、交强险、自选商业险以及登记上牌等费用,其中商业车险可以自选对于购车成本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购置税却存在很大的漏洞。汽车从制造到销售期间有多种税收,有些是有些重复征收味道的,汽车销售商为避税则会引导消费者低开发票。

假设新车的裸车价是66万,同款车的中低配有56万款,两个版本的购置税差值按照限行标致【车价÷1.17*10%】计算,结果分别为:

  • 应缴纳购置税56410.25元

  • 低配购置税为47863.24元

  • 两个版本的购置税差价为8547.01元

接近万元的购置税差价对于消费者看似是很有吸引力的,殊不知销售商在这一差价中节省的经营成本会更高,但毕竟双方获益所以看似还是“双赢”;不过这种行为是实实在在的逃税,所以两方双赢背后亏损的是国家利益。

其次这种逃税行为看似消费者节省8.5K,但如果车辆出现类似的问题或者报废级碰撞,损失会非常离谱。

①·以此次案例为例,假设该车辆泄露的不是机油而是燃油,这台车一定是达到退换车标准的;但是车辆开票价为56万,如选择退车该车辆只能按照开票价赔偿,走法律程序也许能够获得原价赔偿但是双方都避免不了要对逃税行为负法律责任。

②·如果车辆没有质量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导致车辆报废,商业险中的车损险是按照车辆开票价定额赔偿的,即使车辆的实际价值为66万但是在碰撞报废后也只能赔偿56万,10万的差值得自己承担。之后的数年中车损险中的评估保价也是在开票价逐年递减,所以不论到何时这台车都存在获赔和实际价值不对等的问题。

这就是购车环节节省8.5K后期要承担的高昂用车风险,但很诡异的是汽车销售商对这种行为乐此不疲、而很多消费者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有些甚至会主动要求销售商低开发票;所以有些漏洞还真不是单方的责任,两方对法律的漠视都值得反思。


不过奔驰漏油事件似乎并不存在这一问题,以上只是基于多年经验对消费者的忠告;奔驰事件最终达成和解不出意料之外,结果也与预测的大致相同,“研究生”一方的答复如下,摘录部分比较有意思的内容。

1:刚开始的时候我是不想跟他们见(奔驰总部工作人员),那么今天我们在工商局进行的一系列的调解工作之下,同时他们给我展示了一系列关于该车辆的检测报告、相关认证的一些东西,包括在销售商的一些流程,都是非常有理有据的。

2:但是现在的话,反而我身上背着这么多网民的关注,那我更不能因为我现在是强势的一方反而去斜坡他们。

3:那我的话现在看检测报告那不是一个故障车,那我不能去给人家泼这个脏水对不对?

有这几点解释已经说明了两方达成的结果,车辆不存在所谓的假一赔三这是当事人的言论,赔偿的结果是更换同款车辆并且仍以分期购车的方式则说明没有漏税行为;所以这起案例按照法规的赔偿方案应该是更换发动机,不过在广大的网民的共同努力中奔驰还是予以更换了整车。

结果对于两方都算皆大欢喜,但从这起案例中也看到了汽车销售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许奔驰事件能够成为一个行业变革的导火索吧。不过同时也要看到另一个问题,以三包政策为例即使其存在漏洞也是法规,如果按照法规正常履行责任也要被口诛笔伐的话,只能说舆论真的太可怕。

  • 奔驰需要给“研究生”一个道歉,已经道歉。

  • 三包政策需要给奔驰“一个道歉”,因为奔驰的处理方式并没有错,当事人承认、参与的调查机构也默认了,对不对呢?

当然法制社会不应该让维权靠闹,应该成立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结构专门从事这一类问题的调解,类似于法律援助为消费者提供保障;同时规范行业本身之前也应该完善相关条款,没有漏洞才能让消费者有理有据有节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天和Auto


显而易见,没查之前就己曝出金融服务费,现在进行核查,如果是厂家金融公司则涉嫌偷税漏税,而且数目会很大,象奔驰这样的公司是不会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如果是第三方金融公司,首先金融公司是否有资质参与车贷,如果沒有则属于诈骗,如果有资质,则是否乱收费以及偷税漏税的问题。








阿郎豆


中国的传统,和为贵,既现在的结局。对于维权的王女士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之后深层次的问题却需要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持续关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 美 德 欧等 )以及社会各群体利益(奔驰厂家,经销商,保险公司,税局,市场监管局)的矛盾都不会一时半会解决。一种舆情持续爆发需要把控,更需要智慧和彻底解决的勇气。希望这件事能带动相关法规的完善以及企业诚信服务的提升。期待后续。。。


Ilaiqian


这个需要一些时间,如果在账上反映了,可能不会偷税。如果没在账面上反映,象视频看到的,由顾客直接支付给个人账户,就可能涉嫌偷税。

这需要调查取证,也需要知情人提供线索,因为税务机关需要查到那些个人账户划入过金融服务费,全部弄清楚、准确需要时间。


财税观察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国几千年都一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和蔼才是重点!


往事285448117


他们的行为是对法律的践踏,对国家的无视,对人民的欺诈!应严格按照逃税、偷税相关法律条款依法对其责任人实施打击,彻底整治汽车行业的不正之风,同时,也希望这股风能吹遍全国,还法律之公平公正,还人民之幸福快乐,还国家之正义尊严!


稳稳地串串


查了又能怎么样啊?该干嘛干嘛!涛声依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