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岱庙是什么景点?岱庙的景观有哪些?

与君博览天下


岱庙座落在泰山脚下,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泰安市博物馆所在地。最著名的景观莫过于“唐槐”和“汉柏”。



说起槐树和柏树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岱庙里大家就会发现“槐无心”和“柏无皮”,年代久远的槐树是空心的,年代久远的柏树是没有树皮的。
这一座始建于汉代的著名建筑的每一处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所在,我们来看一下岱庙的其他主要景观:正阳门一配天门一宣和碑一汉柏院-汉柏亭-东御座- 仁安门-雨花道院-秦山地质博物馆-阁老池-扶桑石-天贶殿-历代碑刻陈列馆-后寝宫-铜亭-后花园- 厚载门。

其中
天贶殿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宫殿之一,雨花道院里的有许多的刻石,后有铜亭铁塔等等等等,总之,岱庙堪称泰山历史文化的缩影,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泰山王二小


被誉为“华夏名山第一庙”的泰山岱庙始建于汉代,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和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祭把泰山神的圣地。这座规模宏大的庙宇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建筑群,素有“游泰山不游岱庙不成游也”之说。

其实从人文角度来说,殿阁辉煌的岱庙比泰山更具视觉冲击力。古代帝王来泰山举行祭典时,必须先到位于正阳门前的遥参亭举行参拜仪式,再入庙祭祀,以示对泰山神的虔诚。而高大的岱庙正门“正阳门”,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从这里进入。

以中国古代最高规格建造的天贶殿始建于北宋时期,历经千年至今保存完好,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为中国三大宫殿式建筑之一。参观时不要错过殿内三面墙壁上的巨幅《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相传为宋代所绘。

岱庙以石刻闻名,现存自秦汉以来的历代碑碣石刻300余通,是仅次于西安和曲阜的全国第三大碑林,号称“天然的中国历代书法博物馆”,其中一块中国现存最早的刻石——秦代李斯小篆碑,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稀世珍宝。此外,雕刻于公元1672年的“岱庙坊”是泰山现存牌坊中最高大雄伟、最精美的一座,非常值得一看。

岱庙院内的千株柏树为汉武帝时期栽种,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其中一棵双干连理的古柏相传为汉武帝亲手栽种,乾隆皇帝还亲自手绘“御制汉柏图”立于树旁。游览时不要错过连理柏附近的泰山0001号汉柏“赤眉斧痕”,以及唐槐院内一棵虽死犹生的唐代古槐“唐槐抱子”。


乱码


泰山岱庙属于泰山景点,我们来爬泰山的时候,一共有三条路,可以上泰山,我们由东向西来说一下,第一条路是从桃花峪上泰山,这条路可以说是上泰山最美的一条路,尤其是在三四月份也就是这个季节,桃花盛开,沿途风景十分的美丽,而且路途也比较近,适合带着小朋友一起爬泰山,但是实在是太小了,小朋的话还是不建议带着去爬泰山的,毕竟也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如果不多加照看的话,可能会引发危险,所以说,尽量等着啊小朋友上初中以后就可以带着她爬一次泰山,祈福学业有成,健康成长,幸福快乐



然后第二条路就是由天外村上泰山,这一条路呢,可以说是三条路中最短的一条路了,而且这条路我们就可以坐车一段路程,所以整个路程下来就比较省力了,而且也有索道可以坐,所以说很适合一些老年人或者是一家子出游的时候可以选择坐索道,然后再坐车下来,这样的话,整个行程就可以缩短了,也不是那么的劳累



第三条路就是最经典的一条路了,也就是游览完岱庙之后由岱庙上红门,再从红门上泰山,这条路也是很多人,第一次爬泰山所选择的路,而且要经过18盘很多人都会选择晚上去爬泰山,但在这里,我建议大家还是中午的时候去,这样就可以看一下日落,然后在那里呆一晚上,找一个酒店或者是租一个大衣在外面过一夜,然后等到第二天看日出后再下山,正好周末两天,这样可以错过日出日落,这样是最合适的一种方法,总之欢迎大家来泰山旅游,然后岱庙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游览完。



春日盛宴


岱庙相当于泰安的历史博物馆,登泰山却错过了岱庙,还是会有遗憾的!里面有中国三大殿之一的宋天贶殿,有国宝级的沉香狮子,碑石林立、古树成荫!看一下吧,经典不容错过!

1、岱庙

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是古代祭岱的主要场所。今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86间,碑碣184块,汉画像石48块,古桧、侧柏212株,观赏植物292种。建国后,曾为泰山管理机构驻地,今为泰安市博物馆。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岱庙,旧称"东岳庙",又叫泰庙,主祀"东岳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来泰山封禅告祭时居住和举行大典的地方。 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始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唐开远十三年(公元725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据《重修泰岳庙记碑》所载,时有“殿、寝、堂、阖、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八百一十有三楹。”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再次修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恰在南起旧泰城南门,北的岱顶南天门中轴线上。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岱庙的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划分为东、中西三轴。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主体建筑宋天贶殿位于岱庙内后半部,高踞台基之上,其他建筑则设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这种建筑布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宫城的格局构思设计的,形成分区鲜明,主次有序,庄严古朴的独特风格,并通过建筑空间的变幻,在庄重、肃穆和幽深、雅朴的相互渗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体。庙中巍峨的殿宇与高入云端的南天门遥相呼应,给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优美感。岱庙城堞高筑,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向南开的5个,中为正阳门,左为东掖门,再左名仰高门;右为西掖门,再右名见大门;向东的名青阳门,也叫东华门;向西的名素景门,也叫西华门;向北的名鲁瞻门,也叫厚载门。每个城门上皆有城楼,岱庙的四隅分别建有巽、艮、乾、刊角楼,整座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犹如一座帝王的宫阙。

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这里保存了琳琅满目的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也有闪烁着华夏文明光华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并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更为珍贵的是还有184块历代碑刻和48块汉画像石,成为我国继西安、曲阜之后的第三座碑林。 岱庙又是一座赏心悦目的古典园林。虬龙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银杏,玲珑精美的盆景,争奇斗艳的花卉,又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增添了万种风情的媚态。岱庙,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庄严、雄伟的岱庙,殿宇辉煌,文物荟萃。这里的每一处建筑都体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风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发展。漫步在这艺术的世界里,抬眼望到的,举手触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宝,无不使观者动力容,令游人感慨。巍巍岱庙,是一座熔建筑、园林、雕刻、绘画和祖国传统于一体的古代 艺术博物馆。

2、岱庙坊

岱庙坊:遥参亭与岱庙之间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建于清代康熙十一年即公元1672年,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高低错落,通体浮雕,造型雄伟,精工细琢,为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

坊顶是歇山式仿木结构,螭吻凌空,斗拱层叠,檐角飞翘,脊兽欲驰。正脊之中竖立着宝瓶,两侧有四大金刚拽引加固。中柱小额枋上透雕着二龙戏珠,龙门枋上浮雕着丹凤朝阳。坊下奠立方形石座,座上均竖立双柱,柱下侧是滚墩石,石上前后有立雕蹲狮两对:雄者戏耍绣球,雌者嬉闹幼狮,姿态各异,生动可爱。坊的梁、柱、额板及滚墩石上分别雕有铺首衔环、丹凤朝阳、二龙戏珠及群鹤闹莲、天马行空、神牛角斗、麒麟送宝等30多幅栩栩如生的祥兽瑞禽图。图案设计采用对称手法,构图和雕刻技术变化多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坊的内柱阴阳面均有刻联。南面是当年的创建者山东提督布政使施天裔撰书:“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意思是高峻的泰山与天齐,它辅助天地化生万物;主宰宇宙的泰山神,显赫的威灵镇慑东方。北面是山东巡抚兵部右侍郎赵祥星题联并书:“为众岳之统宗,万国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掺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与京。”大意是:泰山为五岳之宗,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来瞻仰它的雄伟气概,它那化生万物的德泽恩惠谁能超过呢?泰山之神把持操纵着群神仙界,天下都听从其命,它那保佑苍生的功劳广大远博,谁能与之相比?双联精辟地概括了泰山的神威。

3、遥参亭

又名草参亭,前临通天街,后与岱庙正阳门连通,为岱庙的前庭。历代帝王及王公大臣来泰山举行祭祀典礼,必先在此举行简单参拜之后,才能进入岱庙举行正式大典。唐代称“遥参门”;宋代在门内筑亭,改称“草参亭”;明代扩建,建殿围墙,并奉碧霞元君像于其中,遂成为完整的庭院建筑。遥参亭为纵向二进式庭院,南山门、仪门、正殿、方亭、北山门依次坐落在通天街至岱庙的轴线上,正殿左右置配殿及厢房,其中轴线与岱庙中轴线一致。院中正殿5间,建于明代,黄瓦歇山顶,施五架梁,殿内祀碧霞元君像。南山门前为遥参坊,为四柱门式,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石坊左右雄踞清代铁铸狮子一对。再南,一巨株唐槐掩映下,有一池,池内一龙首吐水,一龙首吞水,题刻“龙跃天池”,为清光绪六年(1880年)所建,很是添景。

4、正阳门

出岱庙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宽阔的“正阳门”,正阳门始建于宋,毁于二十世纪中叶,现在的正阳门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进入正阳门,两扇朱红大门,门上镶有81个铁制馒钉,有铺首,象征着岱庙的尊严,古时候只有帝王才能从此门进入。正阳门高8.6米,上面的五凤楼高11米,共5间,为九脊单檐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24根四方明柱,檐下斗拱出三翘四,墨线大点金彩绘,额枋金龙飞舞,远远望去翘檐翼然,翩翩欲飞。正阳门两旁置有东、西掖门。

5、唐槐院

唐槐院位于岱庙西,与东侧的汉柏院相对。原有延禧殿,旧称延禧殿院,清末时殿废,因院内有唐槐而名唐槐院。原树高大茂盛,蔽荫亩许,民国年间枯死。1952年在枯槐内植新槐,今已扶疏郁茂,俗称“唐槐抱子”。树下有明万历年间甘一骥书“唐槐”大字碑,又有清康熙年间张鹏翮题《唐槐诗》碑。西树立有清乾隆帝亲笔题刻:“兔目当年李氏槐,枒槎老干倚春阶、何当绿叶生齐日、高枕羲皇梦亦佳。”院内遍植槐树,春夏之际,满院飘香。百碑墙、古槐荫山、槐香池,再加上点缀其间的盆景,别有一番情境。

6、东御座

东御座位于岱庙东华门内,旧称迎宾堂,创建于元代,是达官贵人的住憩之所。清乾隆三十五(1770年)拓建,改为驻跸亭,成为御用之所。是岱庙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清代院落,由垂花门、仪门、大门、正殿和配殿组成,正殿、配殿、大门之间周以环廊相连。正殿明间是帝王召见群臣的场所;两个次间,东为书房,西为寝室;殿内陈列有“泰山三宝”(沉香狮子、温凉玉、黄蓝釉瓷葫芦瓶)及龙墩、龙椅、立柜、方桌等紫檀古木家具和各种大理石花饰挂屏。东西配殿现为乾隆皇帝与泰山陈列展室。

院内保存有著名的秦《泰山刻石》,是中国时代最早的石刻遗迹,也是研究秦代历史和文字的珍贵资料,历来备受青睐。元朝的郝经在其《太平顶读秦碑》的诗中赞道:“拳如钗股直如筋,屈铁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 清代王家榕赞之:“零星两片石,卓越两千年”。鲁迅先生称其:“质而能状,实汉晋碑铭从出也。”南环廊内遍刻郭沫若1961年登岱吟咏。整个院落松柏掩映,清静雅致。

7、秦泰山刻石

位于岱庙东御座内,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铭文为秦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在岱顶玉女池旁,后迭移至此。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十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泐。秦泰山刻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

8、铜亭

铜亭,又名“金阙”,位于庙内东北隅的台基上。亭系铜铸件,仿木结构, 重檐歇山式。明万历年间始建于岱顶碧 霞祠内,称金殿。20世纪70年代迁入岱 庙,为我国几座著名铜亭(北京颐和园 宝云阁、武当山天柱峰顶金殿、昆明金 殿)之一。 泰山人文景观之二绝——秦刻石, 也称李斯碑。此刻石是秦二世胡亥于公 元前209年下诏书,由丞相李斯以小篆 字体书刻制成的。小篆字体笔画简易而 形体整齐秀美,较繁赘的大篆更为人们所喜爱。《泰山秦刻石》原在 岱顶,后渐磨损。至清代移存山下岱庙,曾被盗而又追回。尚存完整 者7个字“臣去疾臣请矣臣”,半残者三字“斯昧死”。《泰山秦刻石》已成为稀世瑰宝。

9、泰山神启跸回銮图

天贶殿内北、东和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泰山神启跸回銮图》。 壁画高3米多,长有62米。“启”是出发,“跸”是清道静街,亦作 停留意,“回銮”是返回之意。描绘了泰山神出巡的浩荡壮观的场面。 画中人马,千姿百态,造型生动逼真。是泰山人文景观之一绝。

10、宋宣和碑

位于岱庙配天门东侧,碑名为《宣和重修泰岳庙记碑》,宋宣和六年(1124年)为重修岱庙而立。翰林学士宇文粹中撰,朝散大夫张??书。碑高9.52米,宽2.1米,厚0.7米,碑阴镌“万代瞻仰”四大字,系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山东巡按吴龙征题,田东正书。

11、汉柏

在岱庙的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树形奇特,扭结上耸,若虬蟠旋,苍古葱郁。“汉柏凌寒”为泰安八景之一,据汉《郡国志》载,为汉武帝登封泰山时所植。乾隆南巡时,曾御绘《汉柏图》并赋《题汉柏作》一诗刻于石。

12、宋天贶殿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是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宫殿。位于岱庙中轴线的中后部,始建于北宋,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缘自宋真宗假造“天书”之事。“天贶”即天赐的意思。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书”降于泰山,宋真宗即于次年在泰山兴建天贶殿,以谢上天。整座大殿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

大殿面阔9间,进深5间,通高22.3米,为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重檐之间有竖匾,上书“宋天贶殿”。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红色大檐柱耸立廊前,采用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明间和次间内槽顶设藻井,周围施斗拱,余为方形天花板,上绘金色升龙。殿正中祀泰山神,像高4.4米,头顶冕旒,身着衮袍,手持圭板,俨然帝君,龛上悬清康熙皇帝题“配天作镇”匾,与此相对的明间大门内上悬乾隆皇帝题“大德曰生”匾。像前陈列清代铜五供一套及铜缶、铜釜等。在殿内的东、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美学价值,壁画高3.3米,长62米,描绘了泰山神出巡回銮的盛况。而这场面也正是宋真宗当年封禅泰山的真实写照,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大殿殿前露台高筑,雕栏环绕,云形望柱齐列,玉阶曲回,气象庄严,中置明代铁铸大香炉和宋代两大铁桶;两侧有御碑亭,内立乾隆皇帝谒岱庙诗碑。露台南侧台上一石卓然中立,名扶桑石,俗称迷糊石。天贶殿周围施以环廊,形成一个大院落,把一座重檐庑殿顶的大建筑紧紧地怀抱着,更激起了人们对天贶殿的崇仰。这富丽唐皇的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


与君博览天下


岱庙又称东岳庙,泰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境内,是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举行大典的场所。始建于秦汉,拓建于唐宋,金元明清多次重修,是泰山下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建筑群。景点级别为:AAA 。自然景观有:丘陵,江河,乡野,泉潭,保护区,稀植物。适合家庭,公司,朋友,白领,商务,参团,或者火车,或自驾出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