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岱廟是什麼景點?岱廟的景觀有哪些?

與君博覽天下


岱廟座落在泰山腳下,是著名的旅遊景點,也是泰安市博物館所在地。最著名的景觀莫過於“唐槐”和“漢柏”。



說起槐樹和柏樹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岱廟裡大家就會發現“槐無心”和“柏無皮”,年代久遠的槐樹是空心的,年代久遠的柏樹是沒有樹皮的。
這一座始建於漢代的著名建築的每一處都有著獨特的魅力所在,我們來看一下岱廟的其他主要景觀:正陽門一配天門一宣和碑一漢柏院-漢柏亭-東御座- 仁安門-雨花道院-秦山地質博物館-閣老池-扶桑石-天貺殿-歷代碑刻陳列館-後寢宮-銅亭-後花園- 厚載門。

其中
天貺殿是我國古代著名的三大宮殿之一,雨花道院裡的有許多的刻石,後有銅亭鐵塔等等等等,總之,岱廟堪稱泰山歷史文化的縮影,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泰山王二小


被譽為“華夏名山第一廟”的泰山岱廟始建於漢代,是著名的道教聖地和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祭把泰山神的聖地。這座規模宏大的廟宇與北京故宮、山東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建築群,素有“遊泰山不遊岱廟不成遊也”之說。

其實從人文角度來說,殿閣輝煌的岱廟比泰山更具視覺衝擊力。古代帝王來泰山舉行祭典時,必須先到位於正陽門前的遙參亭舉行參拜儀式,再入廟祭祀,以示對泰山神的虔誠。而高大的岱廟正門“正陽門”,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從這裡進入。

以中國古代最高規格建造的天貺殿始建於北宋時期,歷經千年至今保存完好,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並稱為中國三大宮殿式建築之一。參觀時不要錯過殿內三面牆壁上的巨幅《泰山神啟蹕迴鑾圖》,相傳為宋代所繪。

岱廟以石刻聞名,現存自秦漢以來的歷代碑碣石刻300餘通,是僅次於西安和曲阜的全國第三大碑林,號稱“天然的中國曆代書法博物館”,其中一塊中國現存最早的刻石——秦代李斯小篆碑,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稀世珍寶。此外,雕刻於公元1672年的“岱廟坊”是泰山現存牌坊中最高大雄偉、最精美的一座,非常值得一看。

岱廟院內的千株柏樹為漢武帝時期栽種,距今已有2100多年曆史,其中一棵雙干連理的古柏相傳為漢武帝親手栽種,乾隆皇帝還親自手繪“御製漢柏圖”立於樹旁。遊覽時不要錯過連理柏附近的泰山0001號漢柏“赤眉斧痕”,以及唐槐院內一棵雖死猶生的唐代古槐“唐槐抱子”。


亂碼


泰山岱廟屬於泰山景點,我們來爬泰山的時候,一共有三條路,可以上泰山,我們由東向西來說一下,第一條路是從桃花峪上泰山,這條路可以說是上泰山最美的一條路,尤其是在三四月份也就是這個季節,桃花盛開,沿途風景十分的美麗,而且路途也比較近,適合帶著小朋友一起爬泰山,但是實在是太小了,小朋的話還是不建議帶著去爬泰山的,畢竟也是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如果不多加照看的話,可能會引發危險,所以說,儘量等著啊小朋友上初中以後就可以帶著她爬一次泰山,祈福學業有成,健康成長,幸福快樂



然後第二條路就是由天外村上泰山,這一條路呢,可以說是三條路中最短的一條路了,而且這條路我們就可以坐車一段路程,所以整個路程下來就比較省力了,而且也有索道可以坐,所以說很適合一些老年人或者是一家子出遊的時候可以選擇坐索道,然後再坐車下來,這樣的話,整個行程就可以縮短了,也不是那麼的勞累



第三條路就是最經典的一條路了,也就是遊覽完岱廟之後由岱廟上紅門,再從紅門上泰山,這條路也是很多人,第一次爬泰山所選擇的路,而且要經過18盤很多人都會選擇晚上去爬泰山,但在這裡,我建議大家還是中午的時候去,這樣就可以看一下日落,然後在那裡呆一晚上,找一個酒店或者是租一個大衣在外面過一夜,然後等到第二天看日出後再下山,正好週末兩天,這樣可以錯過日出日落,這樣是最合適的一種方法,總之歡迎大家來泰山旅遊,然後岱廟大概半個小時就可以遊覽完。



春日盛宴


岱廟相當於泰安的歷史博物館,登泰山卻錯過了岱廟,還是會有遺憾的!裡面有中國三大殿之一的宋天貺殿,有國寶級的沉香獅子,碑石林立、古樹成蔭!看一下吧,經典不容錯過!

1、岱廟

岱廟位於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東嶽廟、泰岳廟、岱嶽廟,俗稱泰廟,是古代祭岱的主要場所。今廟內有古建築和仿古建築186間,碑碣184塊,漢畫像石48塊,古檜、側柏212株,觀賞植物292種。建國後,曾為泰山管理機構駐地,今為泰安市博物館。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岱廟,舊稱"東嶽廟",又叫泰廟,主祀"東嶽泰山之神",也是古代帝王來泰山封禪告祭時居住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岱廟創建歷史悠久,西漢史料始有"秦即作疇,漢亦起宮"的記載。唐開遠十三年(公元725年)增修宋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據《重修泰岳廟記碑》所載,時有“殿、寢、堂、闔、門、亭、庫、館、樓、觀、廊、廡八百一十有三楹。”金代部分建築被毀,元時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廟內大部分建築遭到焚燬,清代再次修繕,逐漸形成了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岱廟位於泰安市城區北部,恰在南起舊泰城南門,北的岱頂南天門中軸線上。南北長405.7米,東西寬236.7米,呈長方形,面積為9.6萬平方米。岱廟的建築,採用了中國古代縱橫雙方擴展的形式,總體佈局以南北為縱軸線,劃分為東、中西三軸。東軸前後設漢柏院、東御座、花園;西軸前後有唐槐院、環詠亭院、雨花道院;中軸前後建有正陽門、配天門、仁安門、天貺殿、後寢宮、厚載門。主體建築宋天貺殿位於岱廟內後半部,高踞臺基之上,其他建築則設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獨立,又有內在聯繫。這種建築佈局是按照宗教的需要和宮城的格局構思設計的,形成分區鮮明,主次有序,莊嚴古樸的獨特風格,並通過建築空間的變幻,在莊重、肅穆和幽深、雅樸的相互滲透中相映成趣,完整一體。廟中巍峨的殿宇與高入雲端的南天門遙相呼應,給人以置身泰山之中的優美感。岱廟城堞高築,周長三華里,高三丈,四周8個門,向南開的5個,中為正陽門,左為東掖門,再左名仰高門;右為西掖門,再右名見大門;向東的名青陽門,也叫東華門;向西的名素景門,也叫西華門;向北的名魯瞻門,也叫厚載門。每個城門上皆有城樓,岱廟的四隅分別建有巽、艮、乾、刊角樓,整座建築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猶如一座帝王的宮闕。

岱廟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這裡保存了琳琅滿目的歷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藝品,也有閃爍著華夏文明光華的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歷史文物,並保存了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經。更為珍貴的是還有184塊歷代碑刻和48塊漢畫像石,成為我國繼西安、曲阜之後的第三座碑林。 岱廟又是一座賞心悅目的古典園林。虯龍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的銀杏,玲瓏精美的盆景,爭奇鬥豔的花卉,又為古樸典雅的亭、臺、樓、閣增添了萬種風情的媚態。岱廟,一年四季景色如畫,吸引了眾多的中外遊客。莊嚴、雄偉的岱廟,殿宇輝煌,文物薈萃。這裡的每一處建築都體現著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風采,每一件文物都反映了泰山的文明發展。漫步在這藝術的世界裡,抬眼望到的,舉手觸到的都是民族的瑰寶,無不使觀者動力容,令遊人感慨。巍巍岱廟,是一座熔建築、園林、雕刻、繪畫和祖國傳統於一體的古代 藝術博物館。

2、岱廟坊

岱廟坊:遙參亭與岱廟之間是岱廟坊,又名玲瓏坊,建於清代康熙十一年即公元1672年,為四柱三間三樓式牌坊,高低錯落,通體浮雕,造型雄偉,精工細琢,為清代石雕建築的珍品。

坊頂是歇山式仿木結構,螭吻凌空,斗拱層疊,簷角飛翹,脊獸慾馳。正脊之中豎立著寶瓶,兩側有四大金剛拽引加固。中柱小額枋上透雕著二龍戲珠,龍門枋上浮雕著丹鳳朝陽。坊下奠立方形石座,座上均豎立雙柱,柱下側是滾墩石,石上前後有立雕蹲獅兩對:雄者戲耍繡球,雌者嬉鬧幼獅,姿態各異,生動可愛。坊的梁、柱、額板及滾墩石上分別雕有鋪首銜環、丹鳳朝陽、二龍戲珠及群鶴鬧蓮、天馬行空、神牛角鬥、麒麟送寶等30多幅栩栩如生的祥獸瑞禽圖。圖案設計採用對稱手法,構圖和雕刻技術變化多端,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坊的內柱陰陽面均有刻聯。南面是當年的創建者山東提督布政使施天裔撰書:“峻極於天,贊化體元生萬物;帝出乎震,赫聲濯靈鎮東方。”意思是高峻的泰山與天齊,它輔助天地化生萬物;主宰宇宙的泰山神,顯赫的威靈鎮懾東方。北面是山東巡撫兵部右侍郎趙祥星題聯並書:“為眾嶽之統宗,萬國是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摻群靈之總攝,九州待命蕩蕩乎功孰與京。”大意是:泰山為五嶽之宗,全國各地的人們都來瞻仰它的雄偉氣概,它那化生萬物的德澤恩惠誰能超過呢?泰山之神把持操縱著群神仙界,天下都聽從其命,它那保佑蒼生的功勞廣大遠博,誰能與之相比?雙聯精闢地概括了泰山的神威。

3、遙參亭

又名草參亭,前臨通天街,後與岱廟正陽門連通,為岱廟的前庭。歷代帝王及王公大臣來泰山舉行祭祀典禮,必先在此舉行簡單參拜之後,才能進入岱廟舉行正式大典。唐代稱“遙參門”;宋代在門內築亭,改稱“草參亭”;明代擴建,建殿圍牆,並奉碧霞元君像於其中,遂成為完整的庭院建築。遙參亭為縱向二進式庭院,南山門、儀門、正殿、方亭、北山門依次坐落在通天街至岱廟的軸線上,正殿左右置配殿及廂房,其中軸線與岱廟中軸線一致。院中正殿5間,建於明代,黃瓦歇山頂,施五架樑,殿內祀碧霞元君像。南山門前為遙參坊,為四柱門式,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建,石坊左右雄踞清代鐵鑄獅子一對。再南,一巨株唐槐掩映下,有一池,池內一龍首吐水,一龍首吞水,題刻“龍躍天池”,為清光緒六年(1880年)所建,很是添景。

4、正陽門

出岱廟坊,迎面看到的高大寬闊的“正陽門”,正陽門始建於宋,毀於二十世紀中葉,現在的正陽門是1985年按照宋代建築風格重新修建的。進入正陽門,兩扇硃紅大門,門上鑲有81個鐵製饅釘,有鋪首,象徵著岱廟的尊嚴,古時候只有帝王才能從此門進入。正陽門高8.6米,上面的五鳳樓高11米,共5間,為九脊單簷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24根四方明柱,簷下斗拱出三翹四,墨線大點金彩繪,額枋金龍飛舞,遠遠望去翹簷翼然,翩翩欲飛。正陽門兩旁置有東、西掖門。

5、唐槐院

唐槐院位於岱廟西,與東側的漢柏院相對。原有延禧殿,舊稱延禧殿院,清末時殿廢,因院內有唐槐而名唐槐院。原樹高大茂盛,蔽蔭畝許,民國年間枯死。1952年在枯槐內植新槐,今已扶疏鬱茂,俗稱“唐槐抱子”。樹下有明萬曆年間甘一驥書“唐槐”大字碑,又有清康熙年間張鵬翮題《唐槐詩》碑。西樹立有清乾隆帝親筆題刻:“兔目當年李氏槐,枒槎老幹倚春階、何當綠葉生齊日、高枕羲皇夢亦佳。”院內遍植槐樹,春夏之際,滿院飄香。百碑牆、古槐蔭山、槐香池,再加上點綴其間的盆景,別有一番情境。

6、東御座

東御座位於岱廟東華門內,舊稱迎賓堂,創建於元代,是達官貴人的住憩之所。清乾隆三十五(1770年)拓建,改為駐蹕亭,成為御用之所。是岱廟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清代院落,由垂花門、儀門、大門、正殿和配殿組成,正殿、配殿、大門之間周以環廊相連。正殿明間是帝王召見群臣的場所;兩個次間,東為書房,西為寢室;殿內陳列有“泰山三寶”(沉香獅子、溫涼玉、黃藍釉瓷葫蘆瓶)及龍墩、龍椅、立櫃、方桌等紫檀古木傢俱和各種大理石花飾掛屏。東西配殿現為乾隆皇帝與泰山陳列展室。

院內保存有著名的秦《泰山刻石》,是中國時代最早的石刻遺蹟,也是研究秦代歷史和文字的珍貴資料,歷來備受青睞。元朝的郝經在其《太平頂讀秦碑》的詩中讚道:“拳如釵股直如筋,屈鐵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勁益飛動,回視諸家肥更痴。” 清代王家榕贊之:“零星兩片石,卓越兩千年”。魯迅先生稱其:“質而能狀,實漢晉碑銘從出也。”南環廊內遍刻郭沫若1961年登岱吟詠。整個院落松柏掩映,清靜雅緻。

7、秦泰山刻石

位於岱廟東御座內,是泰山石刻中時代最早的作品。銘文為秦始皇功德銘和二世詔書,由丞相李斯篆書。刻石原在岱頂玉女池旁,後迭移至此。刻石原文222字,歷經滄桑,現僅存十字“臣去疾臣請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殘泐。秦泰山刻石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堪稱稀世珍寶。

8、銅亭

銅亭,又名“金闕”,位於廟內東北隅的臺基上。亭系銅鑄件,仿木結構, 重簷歇山式。明萬曆年間始建於岱頂碧 霞祠內,稱金殿。20世紀70年代遷入岱 廟,為我國幾座著名銅亭(北京頤和園 寶雲閣、武當山天柱峰頂金殿、昆明金 殿)之一。 泰山人文景觀之二絕——秦刻石, 也稱李斯碑。此刻石是秦二世胡亥於公 元前209年下詔書,由丞相李斯以小篆 字體書刻製成的。小篆字體筆畫簡易而 形體整齊秀美,較繁贅的大篆更為人們所喜愛。《泰山秦刻石》原在 岱頂,後漸磨損。至清代移存山下岱廟,曾被盜而又追回。尚存完整 者7個字“臣去疾臣請矣臣”,半殘者三字“斯昧死”。《泰山秦刻石》已成為稀世瑰寶。

9、泰山神啟蹕迴鑾圖

天貺殿內北、東和西三面牆壁上繪有巨幅《泰山神啟蹕迴鑾圖》。 壁畫高3米多,長有62米。“啟”是出發,“蹕”是清道靜街,亦作 停留意,“迴鑾”是返回之意。描繪了泰山神出巡的浩蕩壯觀的場面。 畫中人馬,千姿百態,造型生動逼真。是泰山人文景觀之一絕。

10、宋宣和碑

位於岱廟配天門東側,碑名為《宣和重修泰岳廟記碑》,宋宣和六年(1124年)為重修岱廟而立。翰林學士宇文粹中撰,朝散大夫張??書。碑高9.52米,寬2.1米,厚0.7米,碑陰鐫“萬代瞻仰”四大字,系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山東巡按吳龍徵題,田東正書。

11、漢柏

在岱廟的漢柏院內,有五株漢柏,樹形奇特,扭結上聳,若虯蟠旋,蒼古蔥鬱。“漢柏凌寒”為泰安八景之一,據漢《郡國志》載,為漢武帝登封泰山時所植。乾隆南巡時,曾御繪《漢柏圖》並賦《題漢柏作》一詩刻於石。

12、宋天貺殿

天貺殿是岱廟的主體建築,是泰山神東嶽大帝的宮殿。位於岱廟中軸線的中後部,始建於北宋,元稱仁安殿,明稱峻極殿,民國始稱今名,緣自宋真宗假造“天書”之事。“天貺”即天賜的意思。相傳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書”降於泰山,宋真宗即於次年在泰山興建天貺殿,以謝上天。整座大殿雕樑彩棟,貼金繪垣,丹牆壁立,峻極雄偉,雖歷經數朝,古貌猶存。

大殿面闊9間,進深5間,通高22.3米,為重簷廡殿頂,上覆黃琉璃瓦。重簷之間有豎匾,上書“宋天貺殿”。簷下施以密集的斗栱,紅色大簷柱聳立廊前,採用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門窗。明間和次間內槽頂設藻井,周圍施斗拱,餘為方形天花板,上繪金色升龍。殿正中祀泰山神,像高4.4米,頭頂冕旒,身著袞袍,手持圭板,儼然帝君,龕上懸清康熙皇帝題“配天作鎮”匾,與此相對的明間大門內上懸乾隆皇帝題“大德曰生”匾。像前陳列清代銅五供一套及銅缶、銅釜等。在殿內的東、北、西三面牆壁上繪有巨幅壁畫《泰山神啟蹕迴鑾圖》,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美學價值,壁畫高3.3米,長62米,描繪了泰山神出巡迴鑾的盛況。而這場面也正是宋真宗當年封禪泰山的真實寫照,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大殿殿前露臺高築,雕欄環繞,雲形望柱齊列,玉階曲回,氣象莊嚴,中置明代鐵鑄大香爐和宋代兩大鐵桶;兩側有御碑亭,內立乾隆皇帝謁岱廟詩碑。露臺南側臺上一石卓然中立,名扶桑石,俗稱迷糊石。天貺殿周圍施以環廊,形成一個大院落,把一座重簷廡殿頂的大建築緊緊地懷抱著,更激起了人們對天貺殿的崇仰。這富麗唐皇的天貺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並稱“中國古代三大宮殿”。


與君博覽天下


岱廟又稱東嶽廟,泰廟,位於泰山南麓,泰安市境內,是古代帝王奉祀泰山神,舉行大典的場所。始建於秦漢,拓建於唐宋,金元明清多次重修,是泰山下延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處古建築群。景點級別為:AAA 。自然景觀有:丘陵,江河,鄉野,泉潭,保護區,稀植物。適合家庭,公司,朋友,白領,商務,參團,或者火車,或自駕出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