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刘备已经有了卧龙的庞统,为何还是投靠刘备?

90后女孩打工日记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我们先来分析下,当时的情况,想要成就一番功名的庞统有几方可投。

其一许都曹操

曹操当时实力最强,手下也是人才济济,庞统虽然有才,当是投向曹操也可能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能不能受到重用还是两说,况且它还曾在周瑜账下献计,假意投诚狠狠的坑了曹操一把,所以他最先排除的就是投奔曹操了!

其二江东孙权

庞统去投奔的孙权,但是孙权却以貌取人,见庞统面容古怪便心中不喜,与之对谈又颇有不快,于是不用,其实孙权也并非是以貌取人之辈,还是有礼贤下士之美名的,当鲁肃向孙权提到凤雏先生的大名的时候,孙权也表示久闻其名,并恭敬地邀请安排会见。但是在会见中却对庞统冷遇,最后便是懒懒打发了事,这次会见的结果和庞统本身的意愿有很大关系。庞统其实并不太愿意仕于东吴。故而在会见的时候惹得孙权不快。以庞统的眼光和才学,他有充分的余地来挑选自己应该效力的势力!于是便在周瑜灵堂前大骂,找借口拂袖而去!

其三荆州刘备

像庞统这种持才傲物之辈,心中想的是要创立不世之功,视天下如囊中之物。当时有雄霸天下之心的就只有曹操与刘备,而刘备这边除了诸葛亮其他谋士都是些酒囊饭袋。当时刘备又正处于创业阶段,荆州都是借孙权的,庞统这时的加入无异于雪中送炭,定会受到刘备的重用,一展心中的抱负,刘备也不负他的期望,把他放在了和诸葛亮同等的位置加以重用!

所以我想庞统权衡利弊之下,最终刘备才是他选择的不二人选,虽然刘备手下有了卧龙孔明,可他也是庞统的同门师兄弟,同是出师水镜先生,为刘备将来的进军发展又不谋而合,同是先取西川,没有什么分歧而言,能更好的辅佐刘备,故最终还是会投靠刘备!可惜了,为了让刘备取西川,死的太早了!


海上明月说趣事



庞统(179一214)年、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人。在最初他是周瑜的幕僚,当时东吴孙坚孙策时期有许多的谋士,著名的有张昭、鲁肃、张纮、诸葛瑾等等,其中并没有庞统的名子,可赤壁之战中最关键的连环记又是庞统献的,这时候的庞统只是周瑜的幕僚,也只相当与周瑜的门客家臣。

庞统生于荆州四大家族(蒯、蔡、庞、黄)中的庞氏家族。四大家族与刘表家族都是亲戚,结成一个同盟,荆州从孙坚时期开始就是世仇。庞统远去江东为官刘表自然不高兴。江东文武也怀疑其动机,不敢重用。以庞统的眼光和才学,他完全有能力有余地的挑选应该效力的主人。曹孙刘三家中曹操势力最大,但对于庞统发展不利,首先曹操手下人才济济,曹操重用的谋士太多,实在不利于自己出人头地。其次赤壁之战庞统诈降献连环计,狠狠摆了曹操一道。再说曹操惯于自己带兵,指挥权全在自身。庞统去了充其量只能出谋划策,没有实权。


周瑜死后,三军无主帅留下的位置急需有人填补,当时最合适的人选是鲁肃。然而鲁肃却主动让出兵马大都督的职位,并推荐一人,这人就是旷世奇才庞统。但孙权却以貌取人。见庞统丑陋便心中不喜,与之交谈颇有不快,于是不用。鲁肃修书一封,将庞统推荐给刘备。而刘备这边除了诸葛亮之外其他谋士不值一提。当时的刘备又是创业阶段,就连荆州都是借的。像庞统这种奇才正是发展的好机会,其实这也是庞统正想要去的地方。首先刘备用人把军政权力放给军师,这正合庞统的胃口。其次刘备占据荆襄,庞统又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其地位和人望都是相当有利。再说庞统和诸葛亮不但思路相同,而且两人又是同门师兄弟(两人同为水境先生门生)这里仕途应当平坦的多。
故而以我看来庞统投靠刘备是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选择。


阿祥撩剧


庞统投刘备也是因时因势而为的。

庞统与孔明被水镜先生称为″凤雏"和″卧龙”。才华上互为伯仲,但是孔明被刘备三顾茅庐而请出后,有了建功立业的舞台,得以施展才华。

而庞统却因为面容丑陋而屡屡"大才明主弃″,没有展示才华的舞台!按《三国演义》这部书来讲:庞统先投孙权却不受待见,遭到冷落。投奔被世人称为"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吧?庞统又心有不甘,况且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也未见能够重用庞统!

左思右想之下,庞统只能选择投靠刘备了。刘备有″大汉皇叔″的招牌,又以兴复汉室为囗号。在孙刘曹这三方势力中属于正统的一派!而且刘备这个人又有着"仁义″和"礼贤下士″的名声。并且庞统的好友孔明也在辅佐刘备,而孔明是知道庞统的才华的,有利于庞统在刘备这支"潜力股″中施展才能…



北疆同心


诸葛亮和庞统被世人称为卧龙凤雏,得一者得天下。他们不可能许多被投靠曹操,曹操集团,谋士如雨,勇士如云,他们去了虽然也是顶尖的谋士,但是必定不会在东吴和刘备这里这样受到重视。

其实庞统是去过东吴的,但是他人长得比较丑,而且说话狂妄无比,孙权气的不行,所以没有征召他为官。

后来,去了刘备那边,开始的时候也是因为狂妄无比我比长得又丑,然后被刘备安排了一个耒阳县令的官职。

他到了耒阳以后天天醉酒,适逢张飞来视察,看见了勃然大怒,“你是怎么当官的,怎么能这样当?”



只见他不慌不忙的起身,把积存的几百件案件半天之内就解决完毕,张飞大为叹服。

只可惜他在落凤坡惨死,不然一定会建立更多的功绩,忘记说了赤壁之战中他也有很大的功劳,并给曹操献了连环船的计策。

我是勃勃,关注我我了解更多历史知识,赚到更多的金钱和人生经验。


勃闻汉志


庞统原是东吴手下一功曹,功曹是什么官?功曹只是县令下面的一佐吏。庞统是谁啊江湖人称“凤雏”,这可是与“卧龙”齐名的人,号称得一可安天下之人。可是就这样一个人才只能辅佐一个县令,心中肯定不甘。

庞统在东吴为何不受重用呢?一是东吴是久居江东,各大家族、派系相互关联,庞统没有强大的后台支持在这样的官场上难有作为。二是庞统相貌问题,长的丑点,古代当官都得看相貌的,像唐朝钟馗这都是长得丑惹得错。三是庞统没有有效展示自己的才华,诸葛亮一出面就畅谈天下大事,展示自己一整套的思路,可是放眼三国庞统显然没有这种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就是说大局观没显示出来,让孙权(包括刘备)认为他大局不强,就难有重用。

庞统选择刘备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听说刘备有求才之心,既然在东吴不被重用,去刘备麾下寻求机会。另一方面刘备已得诸葛亮,并且视诸葛亮为心腹,自己再去能有多大机会?所以说这是无奈之举也是冒险之举,做出这个选择也就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

在看刘备怎么对待庞统,表面重用,好话说一顿,可是让他做了一个县令。这就体现刘备心机的地方了:在东吴是你是功曹,到我这我给你升一级做县令,这样显然比东吴重视你,;再有也是出于考察他的才能,还有就是庞统背弃东吴,刘备对此多少也有顾忌;再有刘备也得考虑诸葛亮,得一人可安天下那么需要两个都要吗?两人不和怎么办?其实说到底心腹之臣一个就够了。

至此庞统悲剧已定,原主东吴并不重视,投奔刘备还是这样,他还能去哪?去投奔曹操吗?显然结局仍是这样。作为饱学之士,生逢乱世学了十几年学问为了什么?肯定不是在茅草屋里谈天下,而是要学以致用辅佐一人匡扶天下。显然他失望了,所以最后他说上天赐他的葬身之地,他用生命送了刘备一座城。




上风舷


这个好玩

为啥呢,因为庞统长的实在是太丑了,去投靠孙权,孙权看不上,

曹操也不喜欢长得丑的,后来张松(长的丑)的故事就知道了,而且曹操手下的谋士和人才太多了,长的丑又自视甚高的庞统哪里愿意屈就!

鲁肃和诸葛亮是非常知道庞统的才能的,都写了推荐信给庞统,但是庞统不屑于拿出来,投靠刘备的时候,刘备一看,这个人长得怎么这么丑,就不喜欢

随便就给打发了,做了一个县令,整天不管事,后来诸葛亮和刘备说的时候,刘备才知道庞统是个大才,才开始重用庞统,然后庞统就跟着刘备攻打西川了!


鹏程日志


卧龙、凤雏两人同为旷世奇才,相互欣赏体恤,是因为两人相互了解,彼此之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卧龙心思细腻,条条道道,擅长于文治细化;而凤雏性格豪放,粗狂不羁,更有优势于总揽全局、武功带兵,二人共事能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各有所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