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医教材把《伤寒-九十七条》“往来寒热”解释成“半表半里”,你怎么理解?

手机用户落霞孤鹜


中医学唯“阴阳”二字,个人认为我们应用阴阳学说解读医圣《伤寒-九十七条》“往来寒热”,中医认为人体做为一个开放系统,要与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自我调节,以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气化运动是人向自然界交换物质和能量以维持动态稳定的具体表现,自然节律的变化可引起生命体外部环境中能量流与物质流的随机涨落,使人体新成代谢表现出相应的节律性变化(天人相应)。阴阳消长是一种随机涨落,“阴平阳秘”状态则是在一个确定的阈值上涨落,阴阳失调的病理现象则是突破常阈空间使系统偏离原来的轨道而消长…外邪因入使人体偏离阴阳平衡时,由于复杂因素而出现阴阳态势的涨落。当人体这个开放系统的参量阴或阳达到阈值偏之极时,就会产生非平衡相变,即“往来寒热”,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个状态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来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不因外界的微小扰动而消失,阳卫于外,阴守于内,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邪耗伤于阴则寒,因人体需要吸收调节外界与本体阴之能量来补允自体阴的耗散与邪相抗争,所以人感到寒冷。同理因邪侵袭,当阳达偏之极时,你感到热。所以正邪相争,往来寒热是阴阳二气(正气)共同抗邪,逼邪外出的生理反应。因阴阳自和的天然属性,往来寒热可人为介入干予(拮抗疗法)小柴胡汤就是绝佳药证对应的拮抗方药 ,符合“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阴阳学说的深度认知,小柴胡汤为和剂之首,和的是啥?和的是“冲气”,而不是诸伤寒大家注解的那些东西。适症服用,病即向愈。《内经》云:“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是说人体这个开放系统的平衡,是通过阴阳合作、相互为用来达到调节的目的地。自成无已、方有执“半表半里”之谬论起,近代又有刘渡舟、胡希恕等继承此谬论,还编入中医药大学课本。这严重违逆了仲景六经辨证的学术观点,更是不符中医阴阳学说之原理,“半表半里”之谬论,只可描述阴阳运动的某一种运动态势,而不能定义为病位,阴阳学说只有“阴”和“阳”一对不停运动着的矛盾,诚如“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阴阳逆顺妙难穷,二至还乡一九宫”。故此“半表半里”的发挥,与医学阴阳理论严重违忤不通。寒热往来,是正邪分争,休作有时,是人体阴阳二气与邪气相博的病理反应,不是所谓的“出阴入阳”和“半表半里”。


手机用户落霞孤鹜


实际所谓的半表半里,和解少阳这些东西,都是后世医家自己添上去的。少阳病本身伤寒论根本就没提,哪里和解了?柴芩清热之峻品,柴胡方用八两之多,这是和解?少阳病少阳相火过亢为主,过亢才能蒸干湿气,发为口苦咽干,过亢津液干涸才能有后文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之言,过亢则用柴芩清之!姜枣草参全是味甘生湿之品,津液不足,湿气因涸则补之,自然用这些甘润生阴之品。


程再遷



用户67479858大难不死苦难出真工


这又牵涉到有些所谓人?所说的中医科不科学。寒热往来乃伤寒六经的少阳症,胆经受邪位于三阴三阳之交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故现此症状,一般以小柴胡汤治疗,也叫小柴胡症。

那么现代医学所叫的夏科氏征,是啥,高热寒颤黄疸三者并存。黄疸又是哪里?与胆有关吗?中医几干年前早就认识到位,且用小柴胡汤非常有效,不知比现代医学早了多少倍。又先进了多少?也不知中医糸不糸统?科不科学?让井蛙M开开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