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盲目追高不可取,長久穩定才真!

核心提示:在股市中大家很容易追高,而在P2P投資中,也存在著不少追高者,不斷提升收益要求。但是盲目的追高背後有很多危害,下面給大家幾點正確投資的建議……

P2P行業中的追高者,指的是對於收益不斷提升要求的投資人群,他們大多從低息平臺入門,在穩定獲取一段時間收益後,因受到輿論或行情的影響,開始不斷的追求更高的收益,從而讓投資的風險越來越高。

有些追高者可能很快就會遭遇踩雷,導致本金受損,然後暫時放棄追高;而有些追高者因為運氣較好,一直沒有踩雷,從而對於收益的要求越來越高,投入也越來越大。

追高是一種正常現象,但是當追求的收益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同時投資人自身水平嚴重跟不上的時候,追高就會變成一種純粹的投機行為,讓人上癮,忽視掉風險,最後造成無法挽回的結局。

下面就來詳細跟大家分析下,盲目追高具體有哪些危害:

1、被迫降低選平臺的標準

收益偏高的平臺在很多方面和一些低收益的穩定平臺都有一定差距,如運營、業務、背景、人氣和危機應對能力等,很多人為了去追高,不得不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降低選平臺的標準,久而久之經過對比就會覺得問題大的平臺只是小問題,問題小的平臺等於沒問題,對風險的敏感度也會越來越低。

這時候如果遇到包裝比較好,運營套路深的老騙子或資深老賴開的平臺,就很容易中招。

2、容易被平臺設套

有些人雖然喜歡追高,但僅限於一些大平臺的活動,不會直接去投野雞平臺,自認為這樣就能做到“安全高收益”了。

但是隻看活動追高投資,又很容易被平臺給套路,特別是一些店大欺客的大平臺,動不動就調整和取消活動,很容易導致收益大打折扣。 還有些平臺活動標量少,搶標人數多,充值進去發現只能天天站崗,直接提現還有鉅額手續費,讓很多追高者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P2P盲目追高不可取,長久穩定才真!

3、風險無法把控

網貸行業的整體收益逐年降低這是不爭的事實,就算是收益偏高的平臺,跟往年相比也沒有那麼誇張了。

但追高時間長的人,標準一旦上去了,就很難降的下來,比如習慣了30%+收益的追高者,你讓他突然去投10%左右的,他會覺得跟踩雷沒區別。

所以長時間維持高收益標準的後果,就是遇到的平臺風險越來越高,以至於很多平臺已經完全不是P2P了,為了維持高收益而跑到一些傳銷、資金盤甚至詐騙性質的平臺去,風險已經完全無法把控了,把投資活生生的玩成了賭博。

4、容易造成擠兌

追高的人多了,就會造成一個平臺全是短期投機性質的追高者,缺少豐富的投資人結構,讓平臺壓力更大,更加弱不禁風。

特別是當這類平臺遇到技術故障、爆料預警和行情波動時,擠兌的速度和規模都會比普通平臺更大,更容易導致一夜崩盤。

P2P盲目追高不可取,長久穩定才真!

既然盲目追高不可取,那麼正確的投資理念應該是怎樣的呢? 請往下看:

1、追求長久穩定的複利收益

對於長期投資的人而言,刻意去追高是完全沒必要的,只需要保證長久穩定,複利的額外收益就已經足夠驚人了。

投資時儘量選擇按月付息或者週期較短的標種,就能保證足夠的複利收益,總體收益絕不會比那些冒著風險去追高的人低多少。

2、通過控倉策略把追高風險降到最低

在面對收益較高但是風險較大的平臺時,可以考慮適當控制倉位,即使出現問題,也可以把損失降到最低,至少給自己留點後路,以方便重新調整。

控制倉位的主要方法就是通過多賬號來分階段投資,因為目前大部分收益較高的平臺都僅限於首投的羊毛活動,而且週期都不會太長,有的人急於獲取高收益,但是號又不多,只能去重倉,這樣就存在不小的隱患。 一個號到期後再換號參與活動,保持每個平臺的倉位都在可承受範圍內,總體風險自然會降的更低。

3、更應該追求投資性價比

很多人在對比收益的時候總是忽略了平臺本身的質量,比如拿兩個檔次差很遠的平臺來對比,就完全沒任何意義。

對於高質量的平臺而言(如宜人貸、信而富等),平臺本身的實力和安全性在整個行業都是出類拔萃的,大部分直接投資的人收益都很難超過10%,當一些特殊節假日和平臺短期大幅度的推廣活動出現時,收益可以提升5%甚至更高時,就是頗具性價比的選擇。

對於質量一般的非知名平臺而言,收益再怎麼高都沒意義,因為穩定性差太多,再高的收益也無法與本金的安全相提並論。

總結: 追高要根據自身情況量力而行,如果你對行業瞭解不深,經驗不足,平日的時間和精力也不夠的話,建議還是老老實實待在收益低一點但穩健一些的平臺裡。

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追高的能力,也需要給自己設好底限,明知道有問題的平臺堅決不能去碰

最後想告訴大家一個道理,想成為網貸投資的真正贏家,比的絕不是一時的高收益,而是比誰能更穩健更長久

P2P盲目追高不可取,長久穩定才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