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總是聽不清你在說什麼?可能因為你脣舌力度不夠!

我們在說話過程中,為什麼會出現咬字不清,字音乾癟的情況?

大部分原因就出現在口腔狀態上,我們知道,口腔是語音的“製造場”,是聲音的“集散地”,是保證我們發聲質量的關鍵環節,口腔內任何一處的細微變化都會影響一個音節的出聲位置與舌位的變化。

因此,在掌握好氣息的運用後,加強口腔控制也是塑造好聲音的關鍵步驟!

別人總是聽不清你在說什麼?可能因為你唇舌力度不夠!

今天的文章就跟大家講一些鍛鍊唇舌的方法,在這之前先跟大家普及下播音發聲的基本要求:準確、清晰、集中、飽滿、圓潤、流暢。

瞭解這些標準後,我們就可以通過訓練向這些要求逐漸靠近。

口腔內包含主動發音器官與被動發音器官,今天主要跟大家說唇舌,其他的有興趣可以後面陸續講到。

在普通話發聲中,唇舌的作用直接關係到吐字歸音的強弱,比如說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很多人,尤其是男生,說話時唇舌無力,感覺嘴巴都不張開,另外有些人以為只要張大嘴就能加大音量,結果往往下巴用力,導致聲音乾癟難聽。

其實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有講過打開口腔四步驟“提顴肌,打牙關,挺軟顎,松下巴”,忘了的同學可以翻記錄。

這其中,除了下巴要放鬆,其他的口腔器官都要保持一個相對緊張的狀態,以讓我們的發音更加圓潤飽滿。而容易被人忽視的就是對舌體的訓練,我們通常稱口齒不清的人為“舌頭不利索”,意思就是在語流過程中,舌頭難以靈活的運動,影響字音之間的連接。

別人總是聽不清你在說什麼?可能因為你唇舌力度不夠!

(一)舌體力度的訓練

1.伸舌

伸舌主要訓練發音時舌體的收束感以及舌尖的穩定性。在保持打開口腔狀態下,讓舌體儘量向外伸一定要把力量用在舌體和舌尖上,看著鏡子裡的舌體,先用力向正前方伸,伸的越瘦、越長、越尖越好。

2.探舌

探舌主要訓練舌頭在發音時舌中縱線到舌根的力度和靈活性,利於發後鼻音和舌根音。在保持打開口腔的狀態下,看著鏡子裡的舌體,讓舌後部儘量向外探,力量集中在舌正中溝,使舌體兩邊儘量向內收,舌體呈“跪式”向外探,探的越多越好。

(二)唇部力度訓練

1.聚唇

聚唇主要訓練雙唇力量的集中度。訓練時提顴肌閉唇,儘量打開牙關,舌尖抵住下齒齦,挺軟顎,雙唇肌肉集中於唇中央三分之一處,形成一緊一鬆的控制狀態,反覆進行。

2.轉唇

轉唇訓練雙唇的靈活度。首先雙唇攏起順時針轉一圈,然後逆時針轉一圈,反覆進行。

3.噴唇

噴唇訓練雙唇的爆發力。首先舌尖抵住下齒齦,聲帶打開,氣流蓄滿口腔並衝擊雙唇成阻的部位彈發打響,發出“ba”音,反覆進行。

別人總是聽不清你在說什麼?可能因為你唇舌力度不夠!

以上就是唇舌的訓練方法,在練習的時候,可以通過舌體顏色判斷收束力度,如果是光滑的粉白色,說明舌體鬆軟,如果呈現紫紅色,說明力度已經增強。

另外一定要結合之前教給大家的口腔控制方法,結合訓練,養成良好的口腔控制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