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上)》学习之十四

《孟子·公孙丑(上)》学习之十四

第一章(三):

夏后21、殷22、周23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24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25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译:夏、商、周三代始盛,地未有超过方圆千里,而齐国却超过了;鸡鸣狗叫之声相闻,达到四方边境,这说明齐国人口众多。国土不必新开辟,百姓不必新增,施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有谁能阻挡。

贤明之君不出,从未隔过这么久的;百姓受暴政的压榨,未有这么严重过的。饥饿的人不择食物,口渴的人不择饮料。

孔子说:‘道德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迅速。’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之国行仁政,百姓悦,就如解救倒挂之人。所以事古人之半,倍古人之功。只有此时才能做到。”

注:21.夏后:即夏朝,大禹:姒(sì音四)姓名文命,被尊称为“大禹”,夏朝开国君王。《史记·夏本纪》“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22.殷:殷商,商太祖(商汤)是开国君王,子姓名履,又名天乙,契十四代孙,建都于亳(今河南省商丘市)。

23.周武王:姬姓名发,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周文王(姬姓名昌)次子。

24.置邮: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25.倒悬:人倒挂着。比喻处境危难:生民倒悬。

《孟子•公孙丑(上)》学习之十四

《北京博物馆——夏朝铜爵》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议:孟子在认识梁(魏)惠王时是惠王三十五年,惠王三十六年卒。后登位“望之不似人君”的梁(魏)襄王后离去。

孟子见齐宣王记载有十二次,讲述王道的原因,也是他认为最可行王(仁)道之政的诸侯国。

孟子这里所讲,到秦始皇大一统,实际还需近八十余年历史进程,仁政不行,最后总是以暴制暴结束。年青人犹如一堆柴薪,烧完了,最后剩下的便是胜利者。

第二章(一):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1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2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3之养勇也,不肤挠4,不目逃5。思以一毫挫6于人,若挞7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8,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译:公孙丑问:“先生如任齐国卿相,并能推行自己的主张,由此而成就霸道或王道,也不奇怪。这种位置您会动心吗?”

孟子说:“不。我四十岁后就不动心了。”

公孙丑说:“若是这样,先生超过孟贲很多了。”

孟子说:“这个并不难,告子比我先做到不动心。”

公孙丑问:“做到不动心有法则吗?”

孟子说:“有。北宫黝培养勇敢的方法,肌肤被刺不屈服,目被刺不转睛。有一毫被伤害,犹如早市处遭鞭打。他不受制于百姓所束,也不受制于君主所缚。把刺杀大国君主,若刺杀平民。他不畏诸侯。听到恶言,必定回击。

《孟子•公孙丑(上)》学习之十四

《湖南博物馆——商朝猪尊》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注:1.孟贲(bēn音奔):齐国人,勇士。

2.告子:告姓名不害,孟子弟子,后受墨子(墨姓名翟〔dí音敌〕)思想的影响轻大。

3.北宫黝(yǒu音友):北宫姓,名黝,勇士。

4.肤挠(náo音尧):谓肌肤被刺而挠屈。

5.目逃:目被剌而转睛逃避也。形容心存怯懦。6.挫:摧也。

7.挞:用鞭棍等打人。8.褐:(hè音贺)粗麻织成的衣服。宽博:宽大衣服,贱者之服。

议:北宫黝之勇属于武士道精神的培养。

第二章(二):

孟施舍9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10,北宫黝似子夏11。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12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13,虽褐宽博,吾不惴14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译:孟施舍培养勇敢的方法不同,他说:‘把不能取胜当作能够取胜。估量敌方的强弱然后前进,考虑到胜败后才交锋,这是畏惧敌方的三军。我哪能做到必胜呢?只是无所畏惧罢了。’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这两人的勇敢,不知谁更贤,然而孟施舍能保持勇气。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崇尚勇敢?我曾听闻孔子说过大勇,反省而觉理亏,虽然是对百姓,我不恐吓;反省而觉理直,虽然有千万人,我也前往。’孟施舍的保持勇气,又不如曾子把握住要领。”

《孟子•公孙丑(上)》学习之十四

《上海博物馆——西周仲姞鬲》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注:9.孟施舍:人名,勇士。

10.曾子:曾姓名参,字子舆,《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子夏:卜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时晋国人,孔子弟子,“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 文学著名。

12.子襄:曾子弟子。13.缩:直,理直。14.惴:(zhuì音坠)忧惧也。

议:心有不安,正心以制,不求助于气,应固守正心而不妄动。故志固为最,而气即次之。人可有高远之志,但不可意气去求也。

北宫黝之勇如顽石也,有外力即反弹也。平常人皆如此,连一句话之辱,即反击至生命之危,想想实在可怜。

孟施舍之勇思虑再三,缺之用勇气补也。此处最经典的说明便是《左传·庄公十年》曹刿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战事、处事、做人皆一理也,这属于比较好一点的,有人情也。

曾子之勇,乃仁之所为当勇,不仁而畏也,是守理之大道也,是心有所秉承,常自省可做到也,不可同日而语焉。故孟子赞之。

《孟子•公孙丑(上)》学习之十四

《漓江渔火》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