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孟子

《仁者之爱》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孟子


心得分享: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看一个人的心量大小,不在于他对远在天边事情的态度,而在于如何对待发生在自己周遭事情的态度。”这句话在另一个切面似乎契合了孟子的话:“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一个真正仁爱的人,他会将自己的爱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推而广之,不断的扩充爱的力量和范围。而一个不具备仁爱的人呢,他会将自己对待陌生人的方式,由远及近、由疏及亲的复制效法。孟子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对自己身边的人都如对待陌生人那样冷漠甚至残忍,那么这个人麻木不仁到了极致了。”基于此,孟子论述道:“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这句话又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论述:不仁之人,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仁之人,祸必殃及自身。


下面我们主要来论述我所关注的角度:我们对那些和我们毫无关联的成功人士,每天津津乐道,就好像他们真的对我们有什么直接效用。可是当我们的朋友、同学、同事等身边经常关联的人突然哪天发达了,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内心不起波澜吗?真的可以做到佛家讲得“随喜心”吗?试问我们有没有过这样的卑劣心思:当曾经的室友同学,毕业5年后,同学聚会,有个室友开着保时捷来了。试问我们的

第一意识会怎么思考,我相信很多人有过这样的意念:他肯定是靠父母帮忙才发达的。他肯定是通过非正当手段赚到的钱,我的能力比他强多了,正常情况下,这怎么可能?她是白天工作还是晚上工作?。。。。。这就是人性黑暗的角落,我们有时候不愿面对它,但它却真实的存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面。一个人的第一意识、第一思维、第一行为是“利他”还是“利己”,直接决定了这个人是“本善”的还是“本恶”的。我这里没有说要毫不利己,而是一个人面对任何人和任何事情的时候,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有先后顺序。


所谓的超脱,就在于这些事情上。马云、任正非、柳传志、赵薇、范冰冰等名人很多时候和你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何曾去用心体会和关心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情: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成功,我们由衷的高兴而不是嫉妒;他们的失落,我们感同身受并尽绵薄之力去帮助。孔子讲:“由近取譬,可谓仁之方矣。”儒家向来没有空中楼阁式的仁爱,他们推崇的仁爱都是可以力行和落实到生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