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平安蕉城的“守望者”

在電影《特警雲豹》中,導演通過藝術手段講述了戰鬥在反恐制暴一線的公安特警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的故事。而在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隊,同樣有一名特警,以生命詮釋忠誠、憑熱血澆築警魂,用懷揣的勇氣與揮灑的汗水,向群眾展示了他守護這座城市的點滴。他叫陳健,一名戰鬥在反恐維穩一線的尖兵,一位平安蕉城的“守望者”。

從小時候第一次見到身著警服、配槍巡邏的民警,陳健便對這份職業有了不同的嚮往。因著這份兒時的憧憬,在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他毅然決然選擇了警校。對他來說,警察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職業,這份職業很神聖、很光榮。2012年,當他從警校畢業,順利進入公安隊伍,這份持續了十多年的情結不僅沒隨時間減淡,反而愈加濃厚。

2014年,經過在基層派出所、治安大隊兩年的錘鍊後,陳健被調入巡特警反恐大隊,這個父母眼中“高危中的高危”崗位。一開始,家人並不贊同,他也曾猶豫,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追尋自己的夢想,而後一干就是5年。

在陳健看來,特警並不總是像影視作品中槍林彈雨、出生入死般驚險刺激,但是每天在太陽底下所作的基礎素質訓練、射擊訓練、搏擊訓練、越障訓練、制暴術訓練等卻是紮紮實實的。此外,日復一日的機動巡邏、盤查可疑人員、預防制止現行違法犯罪活動、突發暴力犯罪的前期現場封控等日常勤務,更是成為生活的重心。“一次執勤就是一個24小時,次日仍要進行必要的訓練,說實話很苦,但巡特警不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警察嗎?”陳健告訴記者,他認為一名合格的巡特警首先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要有堅定的政治素質,具備敢打必勝的心理;要有一定的業務知識能力與過硬的身體、心理素質,才能從容應對複雜危險的突發事件。

嚴規範方能練就高標準,憑藉對自我的嚴苛要求,陳健換來了亮眼的業績:2017年至今,陳健共組織警力參加巡邏15650人次,帶領隊伍強化武裝聯勤“四項機制”,圓滿完成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省運會等安保工作96場次,並連續兩年帶隊參加全市巡特警大比武,獲得比武團體總分第一、多個單項團體第一的優異成績。因工作突出,陳健先後三次榮獲個人嘉獎,一次獲評優秀公務員、一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打擊犯罪的“急先鋒”

如果說,公安是打擊違法犯罪的一把尖刀,那麼特警就是尖刀上的刀刃。而在與暴力犯罪分子較量的現場,陳健就是這樣一把鋼刀利刃。

2016年12月12日,蕉城公安接到福州長樂警方協查通報,故意殺人在逃犯罪嫌疑人肖某可能藏匿在蕉城,請求協助抓捕。接到指令後,陳健立即率隊趕往現場,可經初期分析研判,發現肖某所藏匿的民房為一房一梯設計,且每層之間皆有防盜鐵門阻隔。如果要到達肖某所在的3樓,必須叫醒底層的多戶居民,費時費力不說,甚至可能打草驚蛇貽誤抓捕時機。

如何在不驚動肖某的前提下,順利潛入三樓?通過對該民房結構的仔細觀察,陳健當即決定:以民房一樓防盜網為借力點,架起人梯徒手攀爬至三樓!抬腿,騰挪,再一個輕盈的翻身,依靠日常訓練打下的紮實基礎,陳健順利抵達三樓。可就在這時,異動發生了!潛逃後神經緊繃的嫌疑人僅憑著房外輕微的聲響,立即意識到了警察的到來,迅速鎖上了房門。“快,配合我撞開房門!”察覺不妙的陳健立即大喊,在隊員的配合下三兩下踹開房門,但肖某此時已從三樓窗口跳下。

“窗外是一座相鄰的二樓民房,危險不大,不影響抓捕!”快速做出判斷後,衝在最前的陳健與兩名巡特警隊員緊跟著跳窗而下,沿著屋頂和房梁一路追至二樓、一樓。最後,將無力抵抗的肖某成功制伏。

“如果沒有陳健,這次犯罪嫌疑人肯定抓不到。”時任蕉城刑偵大隊中隊長的黃安全回憶起這次抓捕行動,對陳健的英勇果敢仍讚不絕口。但在陳健的特警生涯中,這樣的場面其實並不少見,最危險的一次,嫌疑人的槍支甚至已經上膛。

據瞭解,2015年至今,陳健共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1000餘人,為維護轄區社會治安築起了一到堅實穩固的防線。

如果說陳健肩負的是維穩重擔,那麼心繫的便是百姓民生。作為基層的一名優秀民警,陳健始終牢記“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工作理念,在日常執勤中堅持為民辦好事、辦實事、解難事。近兩年來,他共救助精神病人、走失迷路、輕生自殺等人員23名。

2016年1月26日,家住蕉城區九都鎮的4位老人在早上外出後於九仙山附近走失,當晚20時48分,遍尋不到老人的家屬焦急報警。得知消息後,原本正在休假的陳健立即放棄假期,主動請纓帶隊前往參與搜救。

當晚9時許,陳健頂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在零下2℃的深山裡展開第一輪搜救。可由於家屬並未能提供老人走失的大致範圍,兩個小時後,陳健仍沒有尋到老人蹤跡。“因為早前訓練抓捕留下的暗疾,那時候我的雙膝其實已經有些隱隱的刺痛了,有同事勸我下山休息,可我家裡也有老人,代入想想就知道家屬該有多著急。”陳健告訴記者,正是這種同理心,讓他咬牙堅持了下來。

23時許,經過無數次的嘗試,民警和家屬終於打通了開展救援行動後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電話。“我已經很累了,走不動了,也沒有力氣呼救。”電話那頭,老人虛弱的回答令陳健心揪,顧不上修整,才從山上下來的他又馬不停蹄進入第二輪搜救,可4個多小時候後搜救仍以失敗告終。

27日凌晨4時許,淅瀝的小雨不知在何時轉成了瓢潑大雨,全身溼透的陳健手腳都已凍得麻木僵直。在這種艱難的條件下,他接下了第三波指令——前往險峻的五峰山搜救。“當時我們面對的幾乎是懸崖和陡坡邊沿的狹小山徑,一個不留意,就可能滾下崖坡。”在爬兩步滑一步的困難中,陳健搜尋到了早上8時。

9時許,經過短暫的修整,陳健第四次挺入深山,體力的嚴重流失令他一次次跌倒,又重新爬起來。直到11時20分,聽聞前方一陣歡呼,同事傳來尋回老人的消息,他才癱坐在泥濘的山坳中笑了,而此時他的雙膝已經因嚴重積水腫脹如饅頭。

“陳健的身上有股‘倔’勁,無論在訓練、巡防、抓捕還是救助中總是身先士卒。同時他又樂於思考,勤於研究,在日常工作中總能與我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也是因為這樣,年紀輕輕的他就能成為隊中的‘主心骨’、‘領頭羊’,對我的隊伍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協助作用。”談起對陳健的評價,該大隊負責人林春錦滿是自豪。

(記者 龔麗雯 通訊員 胡玉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