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古時候的寡婦如果再婚會面臨什麼?

寡婦再婚,是一個很具有爭議的問題,一個是牽扯到社會道德,另一個是當事人的今後的生活,再有就是兒女的看法意願,即便放到現在,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寡婦不應該再婚,尤其是涉及到老年人的問題,對於寡婦不能再婚中的很大一部人都是思想比較守舊,封建的,大多數這麼想的人一般都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受教育程度低的中老年人。

而寡婦再婚,其實對於當事人而言只要個人願意,其實還是比較有利的,至少在後半生的生活裡有了一個可以常伴身邊的人,生活也會增添許多樂趣,減少幾分孤獨。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古時候的寡婦如果再婚會面臨什麼?

但是寡婦再婚,放到現在而言,阻力最大的還是雙方的子女,如果是小孩子大多都會覺得,如果父母再婚,自己就不會再得到父母的愛了,或者是父母就不會再像從前那樣愛自己了,也有一些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不知道應該怎麼看待父母再婚這一件事,總覺得不能或是不該。

而古時候的人又是怎麼看待寡婦再婚這件事的呢?

其實對於寡婦再婚,古時候的人,基本上都認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所以對於古時候的人來說更難更苦,當然也不乏思想比較開明的,兒女依然孝順的。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古時候的寡婦如果再婚會面臨什麼?

范仲淹兩歲喪父,後來他的母親帶著他嫁到了朱家,范仲淹在朱家改名叫朱說,范仲淹的運氣是比較好的,朱家人對他都比較好,平時也和朱家的各位兄弟學習成長,而朱家人對於范仲淹既沒有歧視也沒有虐待,直到范仲淹長大後,他的母親才把他的身世告訴了他,至此恢復了原來的姓氏。范仲淹考中進士當了官之後,便把母親接回家中奉養,母親故世後,范仲淹辭官守喪。

無論是對於范仲淹還是他的母親無疑都是十分幸運的,找到了一個好人家,范仲淹對於再嫁的母親也是十分體諒母親當時的境遇,對於自己母親再嫁,通情達理,毫無怨恨,愛護尊重,生養死葬。這一點比現在很多人做的都好。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古時候的寡婦如果再婚會面臨什麼?

北宋名臣,太子太師杜衍,他是一名遺腹子,從小跟著祖父生活,到十五六歲的時候,遭到兩位哥哥的虐待,腦袋被劍砍傷,最後不得已逃到了母親那裡,但他的命運卻和范仲淹不同,他的繼父覺得他就是一個累贅,一個拖油瓶,根本不願意收留他,他沒辦法只能在外流浪,後來得到別人的資助,最終高中進士。可以算是屌絲逆襲了。同時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句時下很流行的話,今天你看不起我,明天的我要你高攀不起。

如果在對待寡婦再婚的問題時,兒女們如果能夠做到通情達理,替父母著想,再婚的父母就沒有了後顧之憂,而父母對於對方帶過來的孩子也能視如己出,給予足夠的愛護,大家都愛護彼此前任的孩子也能增進夫妻間的感情,生活就減少了許多煩惱,日子也會更加幸福。更重要的是社會,無論在法律層面還是道德層面都承認寡婦再婚的話,將會為他們的生活減少許多流言蜚語,彼此才會越來越好。

對此你怎麼看呢?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