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数据跟踪(2019年4月第2期)

解读:

1、经济增长:生产同比回落,需求温和复苏

生产同比回落。4月前2周,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66.5万吨,与上个月66.0万吨基本持平,略低于去年同期67.3万吨,导致同比增速再次由正转负为-1.2%,但第2周同比跌幅较第1周已有收窄。同时,随着北方环保限产结束、部分检修高炉开始复产,高炉开工率连续4周强势反弹。按照“金三银四”规律,4月仍是开工旺季;不过受春节错位、增值税调整落地等影响,同比涨幅较3月可能回落。

需求温和复苏。4月前2周,房地产方面,土地成交周均面积(三月移动平均)延续下行,商品房成交周均面积开始回落,房地产销售节后连升7周的态势在4月初有所放缓。行业方面,水泥需求延续3月中旬以来的复苏态势,价格止跌转升,库存继续下降;钢材需求尚可,在供给增加的情况下社会库存仍能继续下降;玻璃需求不佳,价格依然下跌,上周末部分玻璃生产企业召开区域市场协调会议,以提振市场信心,但是会后各企业不仅没有上涨价格,反而采取降价措施以刺激出库。

总体上,下游需求仅是季节性复苏,并没有表现出需求强劲复苏和价格趋势性上涨。

2、通货膨胀:食品涨幅收窄,油价窄幅震荡

CPI方面,4月前2周,商务部公布的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月环比0.0%,仍高于历史同期均值(-2.2%),但涨幅较3月明显收窄。其中,蔬菜环比下跌1.1%(同期均值-8.2%)、禽类环比下跌0.2%(同期均值-0.3%)、蛋类环比上涨1.3%(同期均值-1.6%)。4月以来,22个省市猪价暂停发布,但4月17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称,考虑到猪肉上半年仍有库存以及季节性消费相对平稳等因素,二季度猪肉价格有望保持波动上行走势,大幅上涨的区间不大,而下半年猪肉价格同比涨幅可能超过70%。该表态与我们前期判断一致,对应年底生猪均价达到23元,可能给CPI同比带来1.8个百分点的额外涨幅(详见《“猪周期”的通胀含义——逻辑、测算与展望》)。预计4月CPI同比仍超季节性上涨,短期压力相对可控,长期压力仍在酝酿。

PPI方面,4月前2周,布油现货均价维持在70美元/桶。油价反弹在3月底重返“快车道”,快速突破70美元关口之后进入窄幅震荡。受此影响,CRB指数上涨1.44%,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涨幅由上个月的-0.5%反弹至3.0%,商务部公布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环比涨幅由上个月的0.2%继续上涨至0.4%。不过基于去年同期的油价较高(月均72美元/桶),预计4月PPI同比的涨幅依然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