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秀才,舉人和進士,相當於現在高考的什麼水平?

kikilala75


秀才,也叫生員,是通過各省裡通過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成為秀才,就可以參加鄉試,成為舉人。而取得生員資格,也就是成為秀才的考試叫做童試,也叫童生試,秀才之前均稱為童生。

童試分為縣試、府試、院試,可以視為縣考,市考,省考,院試的主持者就是各省的學政,最後一關院試的合格者就是生員了,也就是秀才了。這個生員也分了好幾等,分別是廩生、增生、附生。

其中,廩生是由官府每月供給糧食的,而增生就是增加的名額生員,附生就是再增加的名額生員,有些生員沒有參加科舉考試,而是去國子監,成為監生。

而真正的科舉考試是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個級別的。

鄉試,可不要認為是由鄉組織的考試哦,其實由各省組織的考試,每三年一次,是在鼠、兔、馬、雞年舉行,鄉試的合格者就是舉人了,第一名呢,就是解元,而鄉試的榜叫做乙榜。

每省每次鄉試成為舉人的數量可不多,一般在幾十至一百之間,我們取個平均值大約在八十左右,另外再考慮到是三年舉辦一次,實際就是每年不到三十人,另外高考也是按省內排名錄取的,再考慮到文理分科。

另外,再考慮到清代人口平均有兩億左右,而現在按十四億來算,那麼相當於現在的高考文理科前一百名,這個就相當於清華、北大每年在各省的錄取人數了,可見中舉人是多麼的不容易了。

舉人有兩大好處,第一就是可以出來做官了,像我們所熟知的海瑞,就是舉人,不是進士,先是擔任南平教渝,後來擔任淳安知縣,最後官至二品的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所以范進中舉之後,就有很多人送田送糧送錢。第二個好處就是舉人名下的土地是不用納糧的。

舉人就能參加會試了,會試是在鄉試的第二年,顯然也是每三年舉行一次,及及格者還不是進士,而是貢生,也可以視為準進士,會試的第一名叫會元。

殿試與會試同一年,參加者為貢士,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個,賜進士及第,就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叫賜進士出身,三甲叫賜同進士出身,每次殿試產生幾百名進士。

殿試榜,也就是進士榜,叫做甲榜,進士榜與舉人榜合稱為甲乙榜。殿試第一名就是狀元,如果有人是殿試第一名,會試第一名,鄉試第一名,那就是狀元、會元、解元,那就是連中三元,這個就更加罕見了。新科狀元會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比七品的知縣要高,可以相當於副廳級了。


歷史簡單說


考中秀才,舉人和進士,相當於現在高考的什麼水平?

個人認為,古時候的秀才,相當於高考後考上大專院校乃至考上普通二、三本的考生。這類考生範圍比較廣,和父輩中的文盲、半文盲比起來,他們稍微有點優越感的,但優越感畢竟有限。

古時候的舉人,相當於考上普通一本的本科生,他們可以名正言順地鄙視那些大專院校、二本三本的“秀才”,但他們並非處於“學歷鏈”的頂端。

古時候的進士,相當於考上985、211的學霸,他們在高考中叱吒風雲、傲視群雄,無論是高考分數,還是就業機會,還是擇偶機遇,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話說回來,古時候的秀才、舉人和進士,其含金量應該比現在的大學生要稍微高一些,但他們考試的難度相對來說要比現在的考生要小一點:畢竟現在高考考的是一大堆科目,而古時候的文人墨客單單隻考語文中的作文,二者在正常情況下不可同日而語。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微雨潤苗


如果你這麼想,我只能說你太小看古代功名的分量了。古代最不入流的秀才也相當於現在區縣一級下轄部門的一把手,大學講師、教授的級別。學術能力相當於大學博士,是縣試當中的佼佼者。給你說一組數據你就清楚秀才的含金量了。

清朝260多年曆史,大概3、4億人左右,總共才有大概46萬人的秀才,每年錄取的秀才佔總人口的1/15000,目前我國錄取博士7.5萬,約佔人口的1/20000。所以,說秀才和現在的博士地位差不多,應該是不存在問題的。

在古代,秀才也算是縣裡的有頭有臉,算是有特權的統治階級了。可以見官不用跪,受審不用刑,免稅免徭役。而且秀才可以在下轄的各級私塾、學校當講師,如果運氣好的話,遇到極品的皇帝,甚至可以當個縣老爺。萬曆朝年間由於官少,皇帝又遲遲不下批文,搞得陝西,尤其是陝北的官特別少。最後在縣令辭職後都沒人接任,最後巡撫只能提拔幾個秀才來當縣太爺來補缺。

至於舉人嘛,是由鄉試選拔出來的,要去省裡考。大清朝260年的歷史,總共才有15萬的舉人,平均一年不到600個而已。你覺得現在高考全國超過650分的考生才不到600?

在古代,舉人就已經是“官”了,一般來說,舉人可以非常輕易地當上縣丞(副縣長),想一下范進中舉你就清楚了,縣裡最大的土豪來送銀子,稱兄道弟,一夕之間從窮屌絲逆襲成副縣長,擱你你不瘋?所以,有人說,舉人相當於現在考中副處級(或者處級)選調生,或者頂尖大學畢業的博士生中的拔尖兒。

中了舉之後你可能不甘心,想從鉑金打到王者,那就只能考進士。進士一般跟普通老百姓沒啥關係了,大多都是一些官宦世家的子弟。進士多難考?每三年一次的會試,大概全國才300人左右的進士。三年才三百人,現在全國高考三年時間裡700分以上的不會才300人吧?

而且進士入仕的時候,最差的,最無能的進士,最慘也不過是個縣令。一般來說,即使是碌碌無為的書呆子型的進士,你究其一生都混不進中央,那麼至少你退休的時候混到五品知府,也就是市委書記這個職位是沒問題的。而絕大部分的進士,十幾年下來,混個布政使,也就是省長級別都屬於正常,能力強的可以混個巡撫(省委書記)。當然,一甲進士以及二甲的佼佼者肯定又是另一種境況了。當其他的同學被下派地方當縣令的時候,或者入中央六部從主事做起熬資歷的時候,他們不用。這種優等生就直接進翰林院了,擔任“庶吉士”,雖然官職差不多,但是前途卻不一樣。在明朝的時候,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宰相必須是“庶吉士”,當然可能也有特例。不過一般只要當了“庶吉士”,入閣拜相早晚的事。就算當不了宰相,最差也不過是正二品的尚書都御史,等於實權的正國級或者是副國級的職位。

所以,我很慶幸生活在現在這個社會,至少我可以通過網絡跨過階級壁壘,看到不屬於我這個階級的東西。如果是古代,我估計像我這樣的普通人,最多考個“童生”。以上言論純屬個人觀點,勿噴。


小灰陪讀


我們所熟悉的“秀才”就明清兩朝。比如我們讀過一篇課文叫《范進中舉》,范進在沒有中舉之前,其實也是一個秀才,就一個上過學的讀書人。也就是說“秀才”在明清時期就是讀書人的別稱。此外,在秀才之前還有“監生(兒童組成)”和“童生(上過學校的)”,上過學校的童生可以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讀書人就是秀才。成為秀才,才有資格參加省上組織的考試。明清時,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鄉試”三年舉辦一次,相當於現在省一級的考試,這種考試和新中國剛建立時的高考差不多,考上了大學本科就可以包分配工作。在古代也是這樣,一旦鄉試考中了舉人,不僅僅包分配工作。還可以去京城參加“會試”,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公務員考試。其實,“會試”中不了沒關係,舉人已經可以到地方做官,一般就是縣令級別。

會試:“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和現在中央組織的公務員考試差不多。在古代,考中了舉人的第二年,就可以去京城參加“會試”。會試被錄取者就是“貢士”又稱作“進士”。考中進士的人可以留在京城做官了,絕對是飛黃騰達,光宗耀祖。比如紀曉嵐,就是這個級別,最後做到了禮部尚書(中央宣傳部部長)和兵部尚書(國防部部長)。

殿試:“殿試”為科舉考試的最高等級,參加“殿試”的人都是進士。進士們參加殿試的時候,需要試前複試,在紫禁城內的保和殿應試。複試完畢,也在保和殿參加。考試完畢,監考官閱卷,優秀的交給主考官報告給皇上過目,被皇上欽點的第一名就是我們在電視劇裡面看到的“狀元”,這個比高考狀元牛逼多了。古代中了狀元,可以立刻授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比如唐代的王維、宋代的文天祥、明代的楊慎、清代的翁同龢都是狀元出生。

總結一下: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畢業生,但是沒有考中大學本科,這類人都可以被稱作秀才。而古代的“舉人”就是那些考上了大學,且已經取得本科畢業證書的人,有資格靠公務員,這類人都可以被稱作“舉人”。而古代的“進士”,就是那些本科大學生,且考取了國家公務人員,都可以被稱作進士。成為進士的人,已經在地方政府機構做官了,且有機會提幹。優秀的進士,還有機會進入中央,我們可以理解為“狀元”。所以說,如果你高中沒畢業,連秀才都不是。你如果是本科畢業生,也就一個“舉人”,如果你是公務員,你就是一個進士。如果,你曾在地方做公務員,最後被提拔到了中央,恭喜你,你就是狀元。


謀士說


秀才,舉人和進士,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含義。這裡以清代為背景進行分析。

有學者估計,清代中後期,士人階層的總數大約在20萬人左右。在古代,通過秀才考試者可以稱之為讀書人,也就有了進入士人階層的資格。因此這個數量可以大體理解為,取得秀才以上功名者。清代的人口數量,沒有準確的統計數據。但普遍認為,清初在康熙時期就已經破億。乾隆時期至少在2億以上,晚清時期應當接近4億。但人口增加並沒有引起世人階層數量的顯著增加。因此士人階層佔社會總人口的比例逐年下降。由此可見,秀才佔社會總人口的比例,也就約1‰。我國目前擁有高等教育經歷者佔社會總人口的比例,大約為11%。可見用大學學歷來對比秀才,實在是太小看秀才。如果硬要比較的話,那麼應當是進入全國排名前十高校的學生,大致相當於清代時期的秀才水平。

舉人是會試考試的合格者。地位要比秀才高得多,數量目前也沒有詳細的統計報告。以士人階層的數量進行估計,按20%的比例計算,全國大約4萬人。中國著名大學,有副教授以上職稱者,每校數量在2000人左右。因此古代舉人的水平應當是現在全國排名前20大學的副教授以上水準。如果考慮到人口比例,可以適當放寬,那也是全國排名前百強大學的副教授以上水平。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實際上也內部也有不同層次的區分,比如進士及第,進士出身,賜同進士出身。這裡不做區分,統一視為進士。清代時每次殿試錄取進士數量在400人左右。應試成功者以中年,也就是40歲左右居多。30歲以下青年和50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可以用40歲作為取得進士功名的平均年齡。古人的平均壽命不高,但是進士由於生活條件較好,所以會比一般人更長壽一些。取65歲,作為有進士功名者的期望壽命。再考慮朝廷每三年開一次殿試,因此全國的進士數量大約為3200人左右。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機構,兩大科學院的院士,數量總計大約1600人左右。因此進士雖然比院士的水平可能略低一些,但實際上也差不多了。

總的來說,用現在的大學來比擬古代的科舉,嚴重低估了古代科舉考試的難度。就算是985大學,相比於古代的秀才來說,還是比較好考的。


zyb38537240



考取秀才相當於高考錄取者,也就是考上大學了。

考取舉人則相當於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為領導幹部或後備幹部。

考取進士則相當於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為領導幹部。

而狀元則相當於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成績第一名並錄用者!

古時的讀書人,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稱為童生,俗稱白衣。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經唐、宋不斷完善,至明清時期,形成嚴密完備的公開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

明、清時,科舉考試分為縣試、院試、鄉試、會試、殿式等層次考試,考取者獲得不同的功名、入學、教學、出仕為官。

一.秀才,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俗稱秀才。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大學公費生;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則沒有這個待遇,相當於大學擴招的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為貢生中的優貢相當於大學生保研。

秀才只是取得入縣、府學校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可免除差徭; 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府州縣衙為吏等謀生。

你看,秀才相當於參加高考,考上大學;有公費的、自費的、擴招的、保研的(拔貢)。


二.舉人,鄉試,省級舉行考試,生員(秀才)參加,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

舉人不同於秀才,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你看吧,舉人是相當於省級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者。

三.貢士,會試,中央政府禮部(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務)舉行考試,舉人參加,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四.進士,殿試,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對會試錄取者——貢士,分等定級,皆稱進士。

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皆出仕為官,授予京官者,有擇優進翰林院備皇帝諮詢、學習為仕經驗,含有培養後備幹部之意,也有分發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則可為知縣主官或府、州附官。

瞧瞧,進士是不是相當於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者,狀元是不是相當於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成績第一名,並錄用為領導幹部者!


z山海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想拿古時的秀才、舉人、進士來對照現在高考考生的什麼水平,首先要清楚這秀才、舉人、進士的分量

以清朝為例

秀才:

清朝時期,通過了“童試”的考生稱為秀才,秀才中第一名稱“案首”

童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三個階段都合格的人便通過“童試”

童試是縣和府(地級市)地區的考試,三年兩考,通過了童試的人才能正式參加科舉考試
(考生的考試場所“一人一桌一間”)

清康熙年間童試的錄取人數約為5%左右

而我記得我們縣去年的高考成績是有一名北大


舉人:

通過了“鄉試”的考生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三年一考

鄉試在各省省城舉行,考試的監考官員都是由皇帝欽派的

考試分三場,每場考三日。考試期間考生吃喝拉撒都在考間內,不能外出

(為鄉試建造的“貢院”)

清乾隆九年規定:

“直隸、江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廣為大省,準其每舉人一名,錄送科舉八十名;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廣東為中省,每舉人一名,錄送科舉六十名,廣西、雲南、貴州為小省,每舉一人,錄送科舉五十名(錄送科舉: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因此當年各省錄取人數和參考人數為:

舉人名額 102 114 94 94 93 85 69 71 60 72 61 60 45 54 40 科試人數 8160 9152 7520 7520 7440 6800 4140 4240 3600 4320 3660 3660 2250 2700 2000

因此舉人相當於一些人口多的省分前100名左右;一些人口少的省分前50名左右


進士:

參加了“殿試”的考試都被稱為進士,殿試為科舉考試中的最高一段,參與了的考生不能“復讀”重考

明清殿試考生分三甲,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稱“進士及第”;二甲(清朝)七人,稱“進士出身”;其餘考生都為第三甲,稱“同進士出身”


清朝267年間,共取中進士總計26849人,平均每年取約100人,每次考試錄取240人

因此進士就相當於每年高考全國前100名左右了
狀元:

而殿試自唐朝以來,到1905年廢止的1300年間,共有狀元500餘人,其中文狀元357人


而只要中了舉人,便可以當官(相當於公務員考試),一般都是縣長之類的七八品官員;而進士中一二甲,一般都是以後的朝廷重臣


五葉談


這個問題很有趣,很多人肯定認為古代的難考,蜉蝣君認為真是想多了。

我們看待秀才、舉人,不能單純看人數比例。如果按照5%的童試錄用來看,秀才真不容易能中,但是大家別忘了,全國人口雖然很多,但是真正讀書的能有多少?讀書人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能有多少?學習的內容能有多少?也就是少數人讀書,讀書的時間不長,學習的是四書五經。這些和我們的高考相比,大巫見小巫了。高考競爭壓力遠遠大於古代,學習的內容遠遠大於古代,投入的精力更不用多說,不是一個人的精力,是全家的精力都放在裡面了。所以說,按照秀才的水準,600分綽綽有餘,考600分所用的功完爆秀才。


至於舉人,650的水平,也就是985水準,其實也夠了。985水平的學習能力,在古代考舉人應該是沒有難度的,舉人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另一個進士,我覺得就不是700分可以比擬的了。進士得有真知灼見,不僅僅考察學習的能力,還考察實際的能力和見解。700分裡不乏下死功夫的人,中進士還是夠嗆的。按照唐代的標準,不僅文采風揚,字跡工整,而且還要求相貌堂堂,顏值爆表,不是700幾個數字能夠說明的。



所以說,秀才,舉人不如600分和650分,但進士不是700分能單方面比的。


蜉蝣在塵埃


明清文人進階的順序是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童試及格的便算是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可得秀才的稱號。


但秀才仍舊是白丁書生,接下來就得厲兵秣馬繼續準備三年一度的縣教育部門準備的鄉試了,鄉試達標便是舉人了。到了舉人從此告別寒門,正式為仕,國家正式認其為朝廷命官,每月撥給俸祿以讓他衣食無憂,繼續準備朝廷在京城準備的會試。

(殿試)

就是會試不中也可回縣為縣級幹部。會試是朝廷教育部門負責,會試通過者便是進士了。進士一般是朝廷大學士或者六部尚書主考,題目皇帝出題,皇帝就是走個過場掛名主考,不過三甲只能皇帝確認,選出狀元,榜眼,探花以引為心腹。皇帝說誰是狀元,誰就是狀元! 其他排名,主考官排名,這就是天子門生的由來!

說白了殿試就是給皇帝選趁手的人而誕生的。

鑑於以上,也就是說秀才相當於完成九年義務教育者,初中畢業水平。

舉人已經開始為朝廷命官,得是高考之後的優秀畢業生,且屬於二本打底後又自己報考通過了公務員考核的優秀人才。他們都是省提學官主考(等同於省教育部副部長或者教育廳廳長主考)一般在省會城市主考通過! 舉人頂天能幹到五品退休,沒有門子的,也就縣委書記幹到死!

進士則是國內一流大學畢業,公務員幹到京官類型的人。他們先去國務院或者中央部門觀政實習,然後有門路的留京,沒門路的外放,起步縣委書記,幹到天也就三四品!留京的,努力一下說不定可以做到大學士六部尚書(國務院總理)退休!

包公科考中了第二十三名進士,因沒有沒門路,翰林無分,奉旨榜下即用知縣,得了鳳陽府定遠縣知縣。 顏查散後來科考得中,仁宗親點當朝狀元,進了翰林苑,升了翰林院修撰,後來升任樞密院掌院。 倪繼祖中了第九名進士,到了殿試皇帝又欽點了榜眼,杭州太守出缺,放了他杭州太守。


(殿試首名狀元郎)

至於三甲這類人除了自身天賦異稟,家世也過硬,屬於食物鏈頂端的培養人才。

唉~千古儒生寒窗事,不過“學而優則仕”,古今概莫能外。


不書公子


這僅僅適合描述明清時代的相關制度。

秀才、舉人和進士雖說都和科舉相關,但其實身份上有一點差異,不能和現在的高考進行類比。舉人、進士的考試屬於銓選考試,目的是選拔官員,而非更進一步學習【中進士後少數人成為庶吉士,繼續學習三年,屬於在職深造了】,所以和高考有本質的不同,倒是和現在的公務員考試性質差不多。


形式上接近高考考試的是秀才【童生通過考試獲得生員身份】,秀才在形式上還是學生身份,需要進入學校學習。學校則有國子監【相當於國立大學】,國子生又稱監生,已經具備做官的資格;此外就是府州縣衛所學,學習的內容和國子監一樣,在這點上相當於地方大學;但學校地位低於國子監,國子監的學生主要來源於地方學校,在這點上又近似於現在的中學。


地方學校的學生還有廩膳生、增廣生、附學生之不同。廩膳生有缺,自增廣生考補;增廣生有缺,自附學生考補。廩膳生的出路除參加科舉【廩膳生、增廣生、附學生如果能通過科舉入試資格考試,都可以參加科舉】外,還有歲貢、優貢、恩貢等途徑進入國子監或出任教職。地方學校中,清代還有各種考優,比如優廩生、優增生、優附生之類。


秀才、舉人、進士對比現代的高考,上面的表述應該可以說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