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一路上漲,能否打破“4.19魔咒”?

A股一路上漲,能否打破“4.19魔咒”?


本週五就是4月19日,新股民可能對這個日子不甚瞭解,對於老股民來說,這一天卻是令人有些擔憂的日子。因為,A股市場上有一個著名的“4.19魔咒”。

逃不開的“4.19魔咒”

“4.19魔咒”,就是在每年的4月19日,A股幾乎都會出現暴跌。如果19日恰逢雙休日,19日前後的交易日也會出現下跌。

《維度》統計了2007年到2018年間,每年的4月19日A股的漲跌幅情況,發現其中只有2013、2016和2018年呈現上漲趨勢,其餘年份均為下跌,尤其是2007、2008、2010年,上證指數的跌幅更是達到4%左右。

即使是在4月19日當天上漲的年份,其後的交易日均出現了下跌。例如2016年A股雖然躲開了4.19下跌的魔咒,但是第二個交易日就以2.31%的跌幅收盤。


A股一路上漲,能否打破“4.19魔咒”?


這樣的情形已經無法用正常的邏輯來解釋了,因而就有人將其稱之為“4.19魔咒”,是A股的四大魔咒之一。

除了“4.19魔咒”之外,A股還有“招商魔咒”、“兩桶油魔咒”以及“世界盃魔咒”,大致就是說招商證券開策略會前會暴跌;中石化、中石油暴漲時,其他板塊會普遍暴跌;世界盃期間A股普遍低迷。

“4.19魔咒”年年出現,原來是因為它

《維度》向來不相信“魔咒”的說法,那麼為何每年的4.19幾乎都會出現暴跌呢?其實這跟多方面因素都有關係。

按照A股的規定,每年的4月底之前,是上市公司披露上一年財報的最後節點。

一方面,每年的4月底是上市公司上一年度年報和一季度財報公佈的最後時限。越拖到最後時限,越是財報表現差的公司扎堆的時候,而4月19日已經到4月中旬,差不多離截止日期還有一週多的時間。此時正是不少投資者逃離的時刻,容易引起股市的暴跌。

另一方面,4月是財政繳稅的大月,依據以往數據表現看,月中資金流動性可能收緊。流動性放緩,對於進入股市的資金也會造成較大收緊壓力。

此外,股指期貨在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五交割,而4月19日剛好處於這第三個星期五前後,或者它本身就是第三個星期五,此時不排除有機構投資者刻意大量賣出股票打壓股指以實現自己獲利的目的。

總之,哪怕不是4月19日下跌,也是提前或滯後下跌。只是因為4月19日大概率存在於下跌區域,所以才有了“4.19魔咒”。

行情一路上漲,A股能否抵抗“4.19魔咒”?

春節後,A股行情一路向好,大漲超20%。面對A股漲勢如虹的情況,今年還會出現“4.19魔咒”嗎?

4月12日,央行發佈數據顯示,3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86萬億元,預期1.85萬億。其中,人民幣貸款增加1.69萬億,預期1.25萬億。

同時,數據還顯示,3月M2貨幣供應比8.6%,創13個月新高,預期8.2%;M1貨幣供應比4.6%,創8個月新高,預期3.0%。

良好的經濟數據來看,將會對A股的走勢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雖然今年的GDP增速回落,但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和貨幣層面上的放鬆,GDP增速的質量正變得越來越高。而且,科創板即將在第二季度落地。

中國3月CPI和PPI雙雙回升,CPI漲幅重回“2時代”,物價回升對消費有正面刺激,或對A股消費板塊形成較好的支撐。

此外,根據相關機構披露統計數據顯示,不計已經披露一季報的公司,截至4月9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1026家公司披露了2019年一季報預告,其中預增的有244家、預盈48家、扭虧72家、略增229家,總共有593家公司業績預喜,佔比接近六成。

總之,在這些利好因素的影響下,A股並沒有太多大跌的理由,市場中長期上漲的趨勢猶在。

《維度》認為,不管是什麼“魔咒”,不過就是某一天股市的走勢,並不足以逆轉股市的長期走勢,投資者不必為此而驚慌。至於今年,A股能否打破“4.19魔咒“,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