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車主與奔馳和解:別滿足於輿論倒逼下的個案正義

女車主與奔馳和解:別滿足於輿論倒逼下的個案正義

“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傳來最新進展。4月17日凌晨,記者從女車主家屬陳先生處瞭解到,目前已經接受了奔馳方面的和解協議。“我們對這個結果挺滿意的,一方面西安利之星4s現在暫停營業了,另一方面金融服務費的利益鏈也查明白了,我們的個人訴求也都達到了。”陳先生告訴記者現在準備和愛人去吃個烤肉喝兩瓶啤酒,然後回家睡個好覺。(4月17日 北青網)

“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事件近日來鬧得沸沸揚揚,眼下雙方已經達成和解,女車主及其家屬均表示“很滿意”,並準備“喝酒吃肉”慶祝。我以為,此事並不值得“拍手稱快”,相反,應該“拍案稱慢”才是。

首先,奔馳方面“傲慢”。一是店大欺客。“顧客是上帝”固然不能當真,但對顧客也要有起碼的尊重和誠信。而在此事件中,有著“高大上”形象的奔馳4S店,卻逼得作為“文化人”的女車主不得不坐在車上“哭訴維權”,依靠意外“走紅”來倒逼問題的解決,完全暴露出奔馳方面對顧客的傲慢與欺瞞。

二是店大欺眾。4月13日,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官方微博發佈聲明稱,“無論怎樣,我們都為客戶的經歷深表歉意……力求在合理的基礎上達成多方滿意的解決方案。”“無論怎樣”言外之意是他們自認倒黴,表達了委屈、無奈的“受害者”情緒,而“合理的基礎上”言外之意是女車主提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他們不打算全然接受。這種無恥無畏的姿態,分明是在羞辱廣大網友的智商。

其次,監管部門“散漫”。從總體上看,地方市場監管部門對此事的介入,還是比較及時有力的,值得肯定,但無疑又是輿論倒逼的結果。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高新分局相關負責人稱,包括當事車主在內,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對廣大消費者反映的車輛問題逐一核實,相關查處情況將及時公佈。

同類問題早已長期普遍存在,絕不是個性問題,而是整個汽車銷售行業的共性問題。可是,監管部門只是由於出了這麼一個新聞事件,才想起要對整個行業進行整頓,難道不是“後知後覺”“自由散漫”嗎?這跟此前有關部門因為“權健集團”事件,才想起要對整個保健行業進行整頓一樣,都不過是“不出事不重視”的套路罷了。

再次,專業打假人被“怠慢”。某些行業潛規則、黑規則逐漸成為明規則,廣大消費者深受其害,還與專業打擊人長期被打壓有關。既然一些企業店大欺客,製假售假,監管部門又管不過來,靠消費者個人維權更是極其困難,為什麼不支持專業打假人呢?這些年總有人不遺餘力地抹黑專業打假人,把他們汙名化為“專業假打人”,塑造成為了牟利而不擇手段、擾亂市場秩序的小人。

有人更是指責職業打假人“極大地浪費了行政、司法等公共資源,擾亂了市場秩序,有必要及時加以遏制。”在這樣的氛圍中,保護消費者權益,又怎麼可能真正實現呢?消費者的弱勢地位,又怎麼可能扭轉呢?“哭訴維權”又怎麼可能不重演呢?而且即便重演,也很難奏效,因為第一次是“新聞”,第二次就成了“舊聞”,無人問津,無法“倒逼”了。

總之,“奔馳女車主哭訴維權”事件和解,不該高興而該反省,滿足於輿論倒逼出來的個案正義,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