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闲暇时创作,已成为邹元辉生活的日常。

当上帝关上了面前那道门,你的选择是什么?是消沉颓废、得过且过?还是主动伸手打开一扇窗?

邹元辉选择后者。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病痛,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F枪”,弃“武”从“文”。从车间操作工转而成为中国作协会员,他把写作刻进了生活。

坚持创作19年,邹元辉共发表三百余篇作品。其中包括长篇历史小说《雄镇海战》《水师管带》和中篇小说集《回眸》。去年12月,他的新作《历程》出版后,不但读者好评不断,业界人士也给了较高的评价。

人生的赛道上,他仍选择努力向前奔跑。

年轻的班长

邹元辉形容自己是个简单、固执的人。确定一个目标,就会沿着既定路线一直走下去。

学生时期,因为偏科明显,他上了技校读工艺班。1988年技校毕业后,顺理成章进了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成了装置的一线操作工。

《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偏爱理科的他,曾经最大的梦想是成为“大国工匠”。

几何数学和制图曾是他的最爱,进入企业后,邹元辉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繁杂的流程图他看过几遍就懂,师傅叮嘱的操作要领更是讲过一次就记住。当初的笨学生顿时成了同进厂新职工的佼佼者。

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1995年初,邹元辉成为当时车间最年轻的操作工班长。

装置检修、事故处置永远冲在第一线……都说车间工作繁重辛苦,邹元辉却从中体会到无限的快乐,也因为干劲十足,同事们也戏称他为“小豹子”。

《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现在,邹元辉依旧怀念当初在一线车间的生活。

“当上班长后,我曾暗暗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向车间副主任岗位努力。”就在他憧憬着干出一番事业时,1997年,邹元辉因过度劳累患重症肝炎被送进医院抢救。

生活的重击

曾经活力无限的“小豹子”,却因突如其来的疾病倒在了病床上,加之当时重症肝炎的死亡率高达80%,一时间,邹元辉人生失意到了极点。

“和我同病房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说没就没了,能活下来是个概率问题。”所幸,他只是在“鬼门关”兜了一圈。住院一周后,他的病情终于没有再恶化,逐渐稳定下来。在长达三个月的持续治疗后,终于出了院。

《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病愈后,邹元辉也更加注重劳逸结合。

治疗期间,单位给予了莫大的帮助,不但解决了邹元辉用血紧张的问题,职工医保也为他的医疗费提供了保障。

命捡回来了,但新的问题随即接踵而来。

按当时的身体状况,邹元辉已不适合继续倒班工作。单位出于人文关怀,及时将他调整到装置辅助岗位。

《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邹元辉现在的工作大多与文字相关。

病愈后依旧虚弱的身体,失去目标后的困惑迷茫,生理心理的双重压力,邹元辉一度陷入自卑之中。除了上班,他拒绝外出社交;亲戚朋友的关心问候,在他眼里也成了变相的嘲讽。

心中的苦闷无处发泄。于是,邹元辉尝试在书中寻找寄托。

命运的馈赠

1997年—2000年,“闭关”的邹元辉精读了上百本书。散文、杂记、小说、政治论述……对于书的类型,他并不挑剔。

《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邹元辉的家里到处摆着书架,书架上也放满了书。

当读到《平凡的世界》《基督山伯爵》时,他被主人公数次面对命运的不公,身处逆境依旧不断进取的精神深深震撼。“迄今为止,《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我看了7遍,每看一次都会泪流满面。”

字里行间,邹元辉找到人生的启迪与共鸣,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写作的欲望油然而生。2000年,他尝试撰写了两篇小散文,分别偷偷投给《宁波日报》《宁波晚报》,竟然相继发表了。

《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除了写作,邹元辉依旧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人的第一步往往很关键。”得到肯定后,邹元辉的写作激情一发不可收拾。

文字,让邹元辉获得“重生”,也让他找到新的目标。

从此,每天下班吃完晚饭,他就迫不及待钻进书房投入创作。这一坚持,就是19年。

用文字记录历史

随着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邹元辉在圈内渐渐出名。他不仅如愿成为中国作协会员,还是2011年浙江省作协的签约作家,并在被誉为文学的黄浦军校——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进修。在与同行的交流中,他也逐渐意识到文学创作者承担的重要使命——记录历史。

于是他决定从“喃喃自语”中走出来,去创作长篇小说,用文字刻画时代变迁。而他,始终把深情的目光洒向脚下的土地。

《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2016年10月,《水师馆带》首发式签名售书活动。

他的首部长篇小说《雄镇海战》讲述了一百多年前发生在招宝山的中法战役,这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对外胜利海战;《水师管带》叙述了镇海籍晚清名将贝锦泉的成长奋斗史;新作《历程》则是邹元辉对镇海炼化这个大型国企40余年发展历史的记录。

《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邹元辉的长篇小说《水师馆带》,还召开了专门的改稿会。

作品出版后,得到了各方支持。《雄镇海战》列入中国作协2011年重点扶持项目,并获2012年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水师管带》列为浙江省作协五年二十部重点作品助推计划和宁波文联重点扶持作品;《历程》列入中国作协2017年定点生活项目和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扶持项目……

写作让他获得了快乐,也走出了闭塞的心境。“只要用心去体会,命运永远待你不薄。”邹元辉说。

《平凡的世界》看了七遍,车间操作工坚持写作19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写作让他获得了快乐,也走出了闭塞的心境,获得“重生”。

从操作工到作家,写下三百余篇作品,邹元辉用了十九年;但写人生这本书,或厚或薄、或平淡或起伏,或顺从或反抗,却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在思索并不断尝试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