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長方形板子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我們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或者看一些清代之前官員畫像時,都不難發現上朝大臣手中拿著一塊長形扁平木板。這個木板可是有來歷的,它被叫作「「笏」,官員拿著的就叫「朝笏」,也稱手板、玉板,它多用玉石、象牙或竹片製成,作為指畫及記事之用。東漢劉熙探究詞源著作《釋名》載:「笏,忽也,備忽忘也。」

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長方形板子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影視中的秦檜上朝持「笏」

「笏」板的起源早到可以追溯至夏朝,當時以竹木製成,誰都可以佩戴,系在腰帶上,當有什麼重要事時,就會記一下,以免遺忘。到了西周時期,笏的使用範圍慢慢縮小,只有天子、諸侯、大夫、士才可以使用,其他人均不得持笏。而笏的製作材料及形狀也有了明確規定:天子用璆玉(美玉)、諸侯用象牙、大夫用魚須文竹、士用一般竹製。

笏板的形狀則一律如像牙,狹長而略彎。為了突出周天子位尊權重,當時還規定只有在朝見天子陳奏國事或接受天子詔諭時,才能持笏上朝,用以記載陳奏詔諭要點。一般場合不許隨便攜帶和使用。久而久之,笏並非只為了備忘,也成為區分身分和地位的標誌。

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長方形板子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隋唐官員壁畫像

自周以後直到隋唐的1600多年時間,歷代都沿襲這一制度。到了後來紙張普及,笏便成為禮節性用品。隋唐時期,對朝笏又按官職等級重新劃分:五品以上官員持象笏,六品以下持竹木笏。唐朝規定,官員把笏板插在腰帶上,騎馬上朝。《舊唐書·張九齡傳》記載︰「故事︰皆搢笏於帶,而後乘馬,九齡體羸,常使人持之,因設笏囊。」當時,張九齡為相時已年老體衰,笏板插在腰帶後再上馬策騎甚為困難,於是找人縫製一個放笏的袋子,稱為「笏囊」,讓隨從拿著,跟他上朝。

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長方形板子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范仲淹畫像

五代之後,又有了較大的調整,只有八座尚書上朝時才可以執笏,而且把筆連綴在笏板的上端,用紫色筆袋包著,便於隨時記事。至於其他品官持笏,只表示以笏遮口穢,以表示對帝王尊敬,但不執筆記事。

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長方形板子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清乾隆年間繪畫的袁崇煥像

宋代後,笏的形狀變得大而薄,中間微曲,所以又稱「抱身」,解作抱在身體旁邊。到了明代,又規定四品以上官員持象牙製作的笏,五品以下用槐木笏,並用粉塗在外層,使笏光彩耀眼,分外顯目。笏板作為「備忘簿」和區分官位高低的標誌,它從夏朝起,一直用到明末為止,共延續了三千多年之久,直到清代,據瞭解因為嫌麻煩才被廢除。而我們看得更多就是,清官面聖時都要「甩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