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文章導讀:每個孩子都會有說謊的經歷→父母的態度是決定孩子會不會繼續說謊因素→解決孩子只是經歷說謊,阻止孩子繼續說謊的三個實戰步驟

昨晚整理孩子成長筆記,當我翻到孩子去年在讀一年級的第一次說謊經歷時,手指停止了翻動筆記的動作,雖然已過去半年,這半年時間裡孩子沒有說謊,對於那次的處理方法,但現在回憶起來觸動還是很大的。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1

每個孩子都會有說謊的經歷

記得那個晚上和往常一樣,孩子在一個桌子上做作業,我在電腦桌寫作孩子他爸也坐沙發刷手機。各自做自己的事,大概90分鐘後,我聽到孩子說媽媽我做完作業了。

但我記得在孩子的作業中,老師佈置有要《口算題卡》完成1頁,而這本《口算題卡》是放在我電腦桌上。這其中的時間孩子也沒有來過電腦桌。沒拿過《口算題卡》,怎麼就可以說自己已經完全做完作業了呢?這就明顯的孩子在說謊。

我們有一個習慣就是,先事列好所有要做的作業,做完一項就打一個勾,看著《口算題卡》安靜的躺在我的電腦桌前,孩子沒曾寫這項作業卻打了勾。

先生雖然在刷著手機,但也是位細心的人,他看了過來,我欲言又止用眼神示意告訴他,孩子並沒有做玩作業,指了指電腦桌的《口算題卡》。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先生瞬間明白了,因為孩子的老師每天都有佈置口算題卡作業習慣。我看著他瞬間變臉從沙發彈了起來,很衝動的大聲質問孩子,你的作業都做完了嗎?孩子表面努力地控制,也用含糊不清楚的聲音回應他爸爸,再看先生的舉動,他連打的姿勢都準備好了,看樣子他是要好好教訓謊的孩子了。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可以不像先生那樣衝動,是因為平時的我特別喜歡讀育兒書籍和關注育兒處理問題。在這樣的情景就會讓我腦海產生這方面信息的連接,記得曾看過一個視頻,多倫多大學教授李康和他的團隊花了20多年的時間來研究,孩子為什麼會說謊的這個課題: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根據他提供的數字顯示,大部分的孩子都會說謊,有的小朋友從兩歲就開始,兩歲說謊的比例30%,4歲比例50%,4~10歲以上達到80%,所以說,孩子說謊是在成長過程中一件很正常的事。但父母對待這件事的態度是可以決定孩子以後還會不會繼續說謊的因素。

2

父母的態度是決定孩子會不會繼續說謊的因素

既然每個孩子在成長中都會經歷說謊這件事,那如何讓說謊只是從孩子成長經歷中路過而已,而不會留下痕跡呢?其實,家長當場的態度是決定孩子會不會繼續說謊重要的因素。

哲學家柏特蘭.羅素曾說過:孩子不誠實,幾乎總是恐懼的結果。面對孩子說謊,家長第一反應就是生氣,都會選擇在孩子身上找原因,然後就開始體罰孩子,讓孩子產生恐懼,孩子也害怕父母,就越會說謊來哄父母,由於孩子的恐懼而不敢說真話的。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曾經看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人問一個經常謊的孩子,為什麼會經常說謊呢?孩子告訴他真話假話結果都是一樣,所以他並不認為假話是不能說的。

有一天,他在家裡玩彈珠,突然把家裡喝茶紫砂壺給打爛了,媽媽下班回來看到了,就問他,是誰把紫砂壺打爛了?孩子因為害怕媽媽會打他。

所以就跟媽媽說了真話,是他不小心打爛的。誰知道媽媽聽完之後就開始大聲斥責,並狠狠打了他一頓,還教訓他以後再家裡不能亂跳亂。孩子說了真話卻還要受罰。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另外一次是他說了假話的經歷,那次他也是一個人在家,他為了找一個玩具,小心的時候又碰爛了媽媽喜歡的花瓶。

媽媽回來看到花瓶碎了,就問是誰把它打爛了,因為有了上次的經歷,這次孩子選擇說假話,他說是貓跳上去桌子,碰倒花瓶掉了下來。

媽媽因為不相信是貓碰下來,就認定孩子是說假話,為了教訓孩子,他依然狠狠的打孩子一頓。說真話和說假話,結果一樣都是捱打,孩子不知不覺就養成經常說謊的習慣了。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這位媽媽不分青紅皂白,體罰孩子,讓孩子在說謊的路上越走越遠,我們來看一下另外一位媽媽他面對孩子說謊這件事上有什麼態度呢?

這位媽媽是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她在她書上曾說過這樣的一個例子,在他大兒子上小學低年級一次的測驗中,孩子本來已經知道試卷測驗的分數了,但他卻告訴媽媽試卷還沒有發下來,那是她孩子第一次說謊。

當陳美齡他知道他兒子說謊是是怕自己考不好才不敢讓媽媽知道後,陳美齡聽後不單沒有大發脾氣,反而過去抱住孩子,告訴孩子,她愛他無論孩子考的分數是多少,她都是很愛她。對於孩子撒謊陳美齡他沒有打罵孩子,而是心平氣和孩子進行了一個很長時間的談話,到後來,孩子就再也沒有說過謊話了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心理學者阿爾費雷德.阿德勒曾經說過:當我們面對說謊案例時,一定要看其背後是否有嚴厲的父母。所以說,父母對於孩子說話謊當前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他決定著孩子會不會繼續說謊!說謊是是不好的行為,決定我們的人格魅的標準。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3

我們不能讓孩子繼續說謊,但又不能不面對孩子自成長的經歷。當我們遇到孩子說謊的時,應該怎樣做才有效阻止孩子不再說謊呢?有以下三個步驟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1.第一個步驟,再生氣也不在孩子初次說謊時體罰孩子。

本來孩子對我們說謊,此刻他的心情是忐忑的,被父母發現他說謊,他更是害怕,要明白,我們打了孩子,孩子可能在我們的威嚴下,暫時向我們承認錯誤道歉。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以後還會犯這樣同樣的錯誤,因為孩子並不是在心裡接受你的教育。就像上面愛說謊孩子例子,他媽媽總用體罰來解決孩子問題,只會讓孩子撒謊,方法越來越圓滑,並沒有任何其他的改變。

打,只會讓孩子有恐懼感,但解決不了孩子真實的問題。孩子在心裡是不接受。我們要明白,體罰解決不了問題要讓孩子從心底裡面接受你的教育,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2第二步.正視問題,深挖孩子說謊背後的實質原因,解決問題。(通過深層的交流這個方法適用於6歲以上的孩子)

我覺得這一點比較重要,回到我孩子上學期說謊的事情說明,當時孩子爸爸很生氣的樣子,孩子當場就有想哭的感覺了。

我先請孩子來到我身邊抱抱他,在拿出他的《口算題卡》本子,用平和聲調去問他:為什麼沒說寫作業卻要跟媽媽說已寫並打勾了呢?

看得出來,孩子有點羞愧,他低下頭,小聲說: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是因為不想寫。

那不想寫的原因是什麼?可以告訴媽媽嗎?

因為你買給我這本口算題卡比較難,其他同學的比較容易。(是給孩子買口算題卡時,我買錯了,的確和其他同學的題目內容不一樣,但依然是一年級的內容)

你是不是不信任媽媽?(孩子很愕然,我為什麼會這樣問?)

我很信任媽媽

那為什麼你沒有把真正的想法告訴我呢?請你相信媽媽,媽媽無論任何時候都是很愛你的,有什麼話就直接跟媽媽說,好嗎?

孩子真誠的看了我一眼,說好的。

於是我拿出了本子,讓孩子想一下,除了這件事,還有什麼事跟媽媽說過謊嗎?孩子也認真想後,也把他認為他說的話寫了下來:(繼續加深溝通)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1.今天沒寫完作業,卻說寫完作業了

2.有一次,羅老師沒有表揚我,我卻跟媽媽說羅老師表揚我了。

是當我們直視問題,深挖孩子說謊的背後,才知道原來孩子說謊們背後,一切都是為了媽媽開心或者怕媽媽不開心就會說出謊言來。那我們深挖問題回到孩子說謊的本質的時候,孩子說謊的本意都不是壞的。

真誠的與孩子交流,把我們的想法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在我們這裡說真話是安全的,無論他怎麼樣?都希望他能夠相信媽媽是愛他的。媽媽是非常重視與他之間的親子關係,我們兩個人互相坦白,媽媽也不會是說謊的人,我們要互相監督,說謊是不對的,是會把愛你的人推的遠遠的。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3.第三步,保護孩子的尊嚴,為了建立良好親子關係,小小慶祝一下讓孩子體驗坦白溝通帶來的快樂。

與孩子溝通完之後,千萬不要在家人和朋友面前說孩子說謊的這件事,要給孩子肯定保護孩子的尊嚴,為了更好建立親子關係可以稍微小小和孩子慶祝一下,讓孩子體會到真誠溝通帶的快樂。

還是要說我孩子上個學期說話的例子,我們那天晚上溝通完已經很晚了,但是我依然和孩子還有孩子爸爸一起拿著零食圍一起坐下來坐在一起愉快的聊聊天,在愉快的聊天過程中,我們拋下剛才不好的情緒,更好的體驗了坦白溝通帶來的快樂。

每位孩子都有說謊的經歷,但可不可阻止孩子繼續說謊卻取決於父母

我們以這種小形式的慶祝是告訴孩子,跟家人真誠的溝通,帶來更多的快樂。說謊是不可能能體驗到這種快樂的,說真話和真誠坦白的溝通,讓我們關係更緊密。我們之間要有建立比前互相信任的關係。

其實孩子說謊並不可怕,可怕是家長不理智的行為,會把孩子推向繼續說謊的循環當中。在處理孩子說謊這件事,我們父母的格局和態度決定孩子只成歷說謊,而不會成為真正習慣說謊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