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帮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一招帮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一招帮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我的咨询室曾经接待这样一个案例:萱萱现在是一个高中生了,以前是一个常常把妈妈逼疯的孩子,每一次都会与妈妈发生争斗,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一个能自律,自信负责的孩子了,那么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儿呢?

萱萱以前特别的叛逆,无论做什么事都会顶着干,怎么催促都不管用。每天早上都要经历一场大战,终于赶着出门上学了,还常常迟到。放学回到家同样的情景再现,吃饭洗澡睡觉拖拉磨蹭,作业更是常常很晚的没有办法完成,所以萱萱一天当中接触到最多的就是爸妈的各种唠叨、催促、威逼、利用、讲条件。

在他们家有一个奇异的现象:墙上贴满了很多,按着红手印的纸片,萱萱说那是跟妈妈签的合同及各种补充协议,萱萱一脸不屑的说“切,废纸一张”。我问妈妈这有用吗?她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就是试了各种各样的软的硬的方法都没用。

一招帮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通过亲子的心理互动咨询,逐渐的帮助她们走出困境,也是妈妈和萱萱努力尝试坚持的改变了他们互动的模式。爸爸妈妈都做到了,跟萱萱和善与坚定并行的交流沟通模式。大概持续坚持一年的时间,萱萱六年级的时候,之前的情形已经改善了很多,到了萱萱初中的时候慢慢的,妈妈已经把很多责任、选择权利还回给萱萱了。萱萱基本上可以独立,自觉的完成作业了,而且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和善与坚定并行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以往说起教育孩子常常提到的一句古话说要“宽严结合”。但是呢,通常的理解就是该宽的时候宽,该严的时候严。如果今天你还相信这个观念的话,那么你有可能大错特错喽。和善坚定同时并行,和善指的是要无条件的爱孩子,接纳孩子。坚定指的是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必要的秩序和规则。根据和善与坚定互动用了多少和善与坚定,大致可以把父母分成四种类型。

一招帮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第一种类型的父母高坚定低和善型,俗称控制型父母;第二种爸妈呢是高和善低坚定,俗称娇纵型的父母;第三种爸妈既不和善也不坚定,俗称忽视型的父母;第四种就是和善与坚定并行,俗称民主型的父母。

举个例子说,孩子在家里吃饭的时候,突然发脾气大喊大叫,甚至有可能打翻桌上的东西、扔东西。忽视型的父母可能很生气,直接走开,不理孩子;娇纵型的爸妈呢,很有可能,赶紧安抚孩子,帮孩子收拾东西,还哄着孩子,要赶紧多吃饭;控制型爸妈呢,可能会大发雷霆,批评指责孩子,跟孩子这样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良心,妈妈给你做饭,一把屎一把尿带你妈妈容易吗?”批评指责,外加情感要挟。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民主型爸妈会怎么做呢?会跟孩子这样说“孩子刚才你那样妈妈、打翻东西,妈妈很难过,很伤心。我一个人先回房间冷静一下,你什么时候学会温柔的说话了妈妈就会出来。”这么说就是把妈妈伤心难过的感受告诉孩子,以此代替批评,指责,讲道理。并且也向孩子提出清晰的要求,温柔的说话。这个表达目的在于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比直接批评指责孩子更有效。

然后当孩子跑到房间来找我们的时候,有可能他会说“妈妈,对不起,我学会温柔的说话”。这时候我们可以开心的拥抱她,感谢她的温柔。这个过程让孩子明白他刚才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也给机会他去修正这个错误,这就是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沟通模式。

和善与坚定并行强调的是家长一句话说出去的时候,既和善且坚定。和善的是我们态度、语气和善、不批评、不指责。坚定呢是努力同时帮助孩子认识错误,建立必要的秩序和规则。这种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沟通模式对于孩子独立自立的品格培养,帮助是非常大的!

一招帮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再举个例子:孩子在看电视,你们约定的时间到了,电视还开着没关。忽视型的爸妈很有可能自己就一直在旁边玩着手机,都忘了这个事;娇纵型的父母呢,可能就会一次又一次的跟孩子说“就十分钟,最后一次,不能再拖啦”,完了再加十分钟。控制型的父母呢,很有可能上前直接就把电视关了,孩子可能因此大发脾气,然后家长与孩子又继续上演,后续各种权利斗争。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民主型的爸妈呢,会保持和善的态度,跟孩子沟通说“孩子我们约定的一集结束了,电视是你自己关还是妈妈帮你关,自己关在你这个年龄真的很难得,要不要挑战一下?”无论孩子怎么选都是关电视,潜台词也是告诉孩子,此刻你该做这件事了。孩子说“我再看一会”我们继续和善坚定地给孩子选择“那是三分钟还是五分钟,你是希望妈妈再提醒你,还是你自己主动关了”等等这样的沟通方式。

回到孩子做作业这件事上,如果孩子经常功课做的很晚。过了晚上11点才来找你,他说“功课很多,不会做。”我们就可以这样跟孩子设定界限“儿子如果你学习上需要帮助,我希望你九点前来找我,我很乐意帮你。但是如果不能,九点之后我就无能为力了。”然后你就坚定的这么做,跟孩子建立了这样的界限。

只要我们家长控制好情绪,放下自己的焦虑和急躁,做到平静,和善的跟孩子定规则设界限,并坚持执行,以身作则,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