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州士燮为什么不参加十八路诸侯?如果派兵的话能出多少士兵?

乌陵与土明


187年,朝廷任命士燮为交趾太守。

士家从此开始经略岭南。

190年,收到袁绍讨贼檄文的各路诸侯会盟于河内郡(今河南武陟县),共推袁绍为盟主讨伐董卓。

虽然此时董卓被吓的不轻,但袁绍却迟迟不进兵,为何?

因为目前赶来的都是附近州县的诸侯,已经回信说正在路上的队伍还没来。其中就有士燮的兵马。

袁绍有心想利用这次会盟当盟主的机会,提高自己争霸天下的筹码。

这一等就是数月,孙坚、曹操、刘备这几位早等不及了。纷纷领兵出战,结果都打了败仗。

双方又相持了一年,讨伐董卓最终以董卓焚毁洛阳迁都长安,孙坚得了玉玺,心怀鬼胎的诸侯们不欢而散。

九年后,官渡之战。曹操正在和袁绍大军隔河对峙。

忽有一日,许昌守军来报,打南边杀来一支部队,声称是打岭南前来会盟袁绍的。

曹操大惊,忙要安排人马防守。

还没等曹操调集好人马,程昱却来报警报解除。

原来程昱见这些士兵衣衫褴褛,好像行军数年一般,就遣使前往细问。

问后才知这群士兵是奉士燮之命,打岭南出发赶来会盟袁绍讨伐董卓的。

可恨由于路途遥远,又有群山阻搁,部队行军又不同于个人旅行,队列、粮草、辎重都是难题。

这群可怜的士兵由于路途遥远,又有群山阻搁,整整走了九年。

一万士卒只剩下不足六千。

领头的大将士孪一听曹操现在是汉朝丞相,袁绍成了反贼,本来还绝的这剧情太反转了。

可等他面见了献帝,终于确认了情况。

既然来都来了,就别转头无功而返了。

索性这帮人就加入了曹操,为汉献帝防御袁绍,并在官渡战场立下不少战功。



难得浮生闲半日




而交州,实际上就是今天的广西广东越南北部一带,那么现在回到问题,士燮为什么不加入袁绍的十八路诸侯呢?我认为是有以下原因的:

远离中原,无意参战

就像我上面说的一样,士燮主管的地方主要是今天的广西广东一带,而当时的十八路诸侯主要是讨伐董卓。那董卓在哪?在河南河北一带啊。即使是我们今天从广东去河南河北有高铁也要7.8个小时,何况是当时呢?起码也要一两个月吧,这样的远征无疑是劳民伤财的一件事。再者,去这样远的地方作战,即使打赢了也很难获得很多的油水,那就没有必要去了。



封闭自守,无意争霸

在对外政策上,士燮采取的策略和刘表类似,采取了拥兵自重的正确政策,尽量避免发生大的冲突,以免造成老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在经济上,士燮有效利用了当地温暖湿润的气候,推行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对于远离中原,而且在当时不受重视,被誉为“南蛮之地”的两广地区来说,北有南岭阻隔,自身实力较若,与外界交流困难,无意争霸。



交州兵弱,于事无补

上文也提到,南蛮之地,整体发展程度不高,士兵较弱,野蛮,装备差,所以可能士燮有心出征,袁绍等北方士族也会看不起交州之兵。

距离遥远,交通闭塞

还有一种可能是当时距离遥远,中间隔着众多山区山脉,信使南北往来数月都不在话下,因此士燮可能当时根本不知道北方讨董之事。



所以,交州士燮没有加入十八路诸侯,即使加入,以当时交州发展,也不过是出兵数千,而且极有可能是装备不良的数千兵马,毕竟精兵肯定要留守交州。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理由,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进一步讨论。


蘑菇雅说


士老板这边,首先,路途太远了,从河北到广州预计最快需要半年能把音信传达到位。这穷山恶水间,还有不少土匪,还有不少山大王,还有本地土豪,为数不多的兵,为数不多的汉人,安土守边就不错了,假如真起来凑这个热闹,估计士老板办公室顷刻间也要被当地土豪盗匪给干了。

再说了,中原王朝是谁,和他说实话关系不大,他需要做的,是把土皇帝当好,当稳当了,应该做赵佗第二。参与中原混战,一点便宜也捞不到,不参加中原混战,一点损失都没有。

因此,那些讨伐董卓的诸侯,或是想着逐鹿中原,或是想着混水摸鱼,对于士老板一个管着一群土匪混蛋山大王的刺史大人而言,不参与,不支持,不反对,不表态,就是最好的态度,最有利的选择。


今夜聊史


信息不对称,从事发到收到信息差不多很长时间了,从准备过程到地点又要很长时间。古代交通落后 信息情报不能快速传递 事情往往会有极大的变化。后勤保障问题也会非常的突出,秦灭六国也是一步一步的打 由近到远。古代所有的战争都在围绕一个问题随军征战的军粮,我们只是在此评论体会不到将领的抉择多部门多情况的协同保障。毕竟主席曾经提出:政治合格 军事过硬 作风优良 记录严明 保障有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