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硬傷,是你從不把乾淨當回事


生活的硬傷,是你從不把乾淨當回事


文 | 梁爽

乾淨的生活,更值得過。
生活的硬傷,是你從不把乾淨當回事

這次去日本旅行,第一天到達時,空氣清澈,地面乾淨,落地的櫻花,成為地上唯一的異物。

路上行駛的車輛,像是剛買完開出4S店一樣,沒有灰塵附著;

正在新建或維修的房子,外面罩上一層布,防噪音也防灰塵;

很多建築外表是小格小格的瓷磚,但縫隙之間沒有藏汙納垢;

我在餐館看見客人起身走後,服務員把桌面清潔完畢,連椅子都不放過,一手噴清潔劑,一手用抹布用力擦椅子;

這次六天五夜行,每住一夜就換一家酒店,每家都床單潔白,水槽清爽,沒有氯味,乾淨到連我的潔癖老公都挑不出問題;

我們乘坐的旅行大巴,司機在階梯上鋪了一塊白毛巾,方便乘客上下車時清除鞋底的髒東西;

我還仔細觀察了這位司機,穿著正式,熨燙平整,駕駛室內收納得整潔有序,乾淨如新的鞋子擺在駕駛室一角。

生活的硬傷,是你從不把乾淨當回事

(乾淨的路面)

幾天走馬觀花看下來,我覺得我們很多大都市的建築,比硬件絕對沒問題,但說到乾淨程度還有進步空間,應該師夷長技。

平時出門在外,就算裝潢不錯,但衛生方面總覺得“經不住細看”。

住宿的話,需要準備鋪在枕頭上的毛巾,消毒溼巾,一次性馬桶坐墊紙等;

吃飯的話,落座後用紙巾蘸熱水再擦一遍桌面,吃飯前拿開水燙一下餐具。

這次入住的酒店雖然空間狹窄,但窗明几淨,鏡子發光,床上地上沒有毛髮,我很多提前準備的物資無需使用,在旅店休息變成一件放鬆享受的事。

雖然在街上幾乎看不到保潔員和垃圾桶,但感覺每個人都是持證上崗的保潔員和垃圾桶。

生活的硬傷,是你從不把乾淨當回事

(乾淨的廁所)

生活的硬傷,是你從不把乾淨當回事

通過這次旅行,讓我重新審視“乾淨”的幾重好處。

▷ 乾淨,帶來好心情

電影《永無止盡》裡面的主人公艾迪,剛開始的時候,公寓裡一片混亂狼藉,水槽裡堆疊著用過的餐具,東西雜亂擺放到處都是,被褥床鋪感覺很久沒洗。

主人公的房間,和他本身的精神狀態和生活狀態互相吻合,一樣的灰暗,喪氣,頹廢,沒有盼頭和希望。

後來他把房間收拾乾淨,把垃圾掃地出門,把餐具全部洗淨,雖然租來的房間條件有限,但經過打掃清理,房間煥然一新,他整個人的狀態和心情瞬間提亮。

居住的環境乾淨程度,和居住者的心情好壞成正比。

以前大學住宿時,隔壁寢室的室友因為衛生問題容易鬧彆扭,尤其是夏天。

我猜大概是夏天炎熱,心浮氣躁,回到寢室看到東西亂放,心裡憋著一股無名火,沒壓住就直接爆發了。

我們寢室好得多,一個台州姑娘自己的床鋪疊好,書桌收納得清爽利索,每次經過她的領地,能聞到清淡的香味,她每天掃地和拖地。

她的主動付出,讓我這個寢室長汗顏,我也不能輸,於是也把寢室裡的私人區域和公共區域打掃乾淨,其他室友也在耳濡目染下愛乾淨起來。

每次走進寢室,如果正好碰到有室友打掃,心裡會感受到寢室溫馨感和歸屬感。

衣服床鋪井井有條,個人物品擺放有序,不畏校方突擊檢查,視覺空間曠闊,讓人心情愉悅,脾氣順暢。

▷ 乾淨,帶來高顏值

我有個女同事,左耳附近的皮膚經常長痘,她很苦惱,讓我幫她找原因。

最後我終於發現,罪魁禍首是她電話座機的手柄,上面糊著一層白色和黃色的殘留物,是她平時打電話蹭上去的防曬霜和粉底液,定期清理後,長痘才消停。

把自己生活的環境,尤其是接觸皮膚的環境收拾乾淨,經常認真洗手,沒事別總摸臉,一兩週換洗床上用品,衣服也勤換勤洗,護膚效果堪比各類大牌精華。

很多時候皮膚有炎症,環境中那些髒亂差的因素都是潛在殺手。

我以前提過身邊兩個皮膚最好的姑娘,一個福建妹子,一個湖北妹子,兩個人都是走簡約護膚的路子。

她倆的家我也都分別去過,雜物少顯得空間大,地上沙發一塵不染,乾淨的家更能調理出乾淨的皮膚。

▷ 乾淨,帶來高效率

有檔綜藝節目《女人有話說》,謝依霖和奚夢瑤到韓雪家做客,被韓雪乾淨的房間折服。

韓雪的房屋收拾得乾淨整潔,所有物品擺放得整整齊齊,就連冰箱內食物也都擁有自己的位置。

韓雪說,即使工作很晚,還是習慣把家裡收拾乾淨再去休息。因為“凌亂的房間,會影響自己的工作狀態。”

我也深有同感,我以前能接受亂,但不能髒,所以經常拿著酒精擦桌面和用品,但書桌上、床頭櫃上放著很多書和筆。

後來我試著把書收到書架上,看的時候再拿出來,桌面上儘量保持清爽後,感覺整個人思路清晰很多,更能專心地集中於手上在做的事,分心的情況降低很多,同樣降低的還有我的焦慮感和煩躁感。

想起日本作家高嶋美里曾說“成功的人,會將自己的桌子、所有物、日程安排全部都打理得井井有條”。

▷ 乾淨,帶來幸福感

乾淨的環境真的會給人幸福感,這是我嫁了一個愛乾淨的老公後的人生感悟。

他每天把自己拾掇乾淨,讓人看著就賞心悅目。

每天回到家先洗手洗臉,然後換上乾淨的家居服,每天洗頭洗澡至少兩次,但很少用清潔產品和吹風機。

他每天把家裡收拾乾淨,進衛生間要換鞋;擦不同區域的桌子,要用不同的抹布;拖地不能來回拖,要順著同一方向;用玻璃刮水器,不要留下印記。

洗完手馬上擦乾不要留下水漬,他每晚擦桌面和拖地板,每週用吸塵器和除蟎儀,碎片化的時間也用來打掃衛生。

我常常擔心他累,想去搭把手,他可能一來擔心我寫作已經較累,二來也擔心我也達不到他的衛生標準。

和這個顧家愛乾淨的人一起生活,讓我提升寫作效率,身體免疫力和生活幸福感。


生活的硬傷,是你從不把乾淨當回事

愛乾淨的楊絳,在“文革”期間掃廁所,她連水箱的拉鍊都擦乾淨,而且注意通風。

紅衛兵來了,她就躲進女廁,在汙濁的環境中,這個相對乾淨宜人的小環境,成了她小型的避難所。

電視劇《小姨多鶴》裡,抗戰結束後滯留在中國東北的日本苦命女多鶴,是個愛乾淨的人。

哪怕在塵土飛揚的煤場工作,她也習慣性地把簡陋破敗的屋子打掃得乾淨明朗,家人在門外拍落灰塵後再進門,又黑又髒的翻毛皮鞋禁止入室,把水泥地擦得青藍溜光跟炕一樣潔淨,衣服上有溫馨的米漿香氣,還有刀切一般的熨燙褶痕。

我常常逛書店,會看到一類“人生整理術”的書籍,以前覺得整理下房間怎麼就整理了人生了。

現在我大概明白,那是自己懂得想過什麼樣的生活,追問自己的需求,探索到達的路徑,然後留下最需要的物品,日復一日地保持乾淨,這個過程對整個人生大有裨益。

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覺得大大咧咧,不修邊幅沒什麼不好,甚至還往爽朗這個方向去靠,反而覺得愛乾淨是嬌氣和矯情,是沒事找事。

但我認為,只要是沒上升到強迫症,愛乾淨是個閃光點。

我很欣賞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中,都能自建一塊乾淨的自留地的人。

他們更有人緣,更加勤快,更加自律,更愛生活

海子說,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掃得乾乾淨淨,歸還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

我覺得,我們該儘量把自己身邊的一切打掃得乾乾淨淨,歸還給那個熱愛生活的自己。

- END -


作者:梁爽,理性天蠍女,治拎不清、玻璃心,擰巴症,點燃你挑剔的心。公眾號:哪梁爽哪喜慶(ID:zheliangshuang),微博:@梁爽笑抽筋了,新書《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發光發亮》正在銷魂出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