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剛披露一個視頻引關注,發現了一件奇怪裝備,其中卻暗藏玄機

官方剛披露一個視頻引關注,發現了一件奇怪裝備,其中卻暗藏玄機

近日,央視在報道某集團軍防空旅的演習視頻畫面中,發現了一件奇怪的裝備,一型火箭發射器——卻引起關注,其中卻暗藏玄機?

小編雖孤陋寡聞,但是對我軍的主戰裝備還是能認個七七八八的,對於這款火箭發射器,我是從來沒見過。這款火箭發射器有點粗製濫造的趕腳——支架是簡單的焊接、鉚接,方向、高低全靠手搖,一根電線連著電擊發。所有這些都顯示,這款火箭發射器與那些“高大上”的功能(如,對空攔截、發射干擾彈)不沾邊,唯一靠譜的功能也就是發射靶彈了。

根據推算,這種尺寸的火箭靶彈射高、射程均大約在8000~10000米左右,主要是用於中低空防空導彈的打靶訓練。

官方剛披露一個視頻引關注,發現了一件奇怪裝備,其中卻暗藏玄機

2017年8月,軍報曾報道了我軍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射手葉茂林的事蹟,文中就介紹了以導彈打火箭彈的情況——不久前,南部某海域波譎雲詭,一枚火箭彈騰空而起,流星般刺破天空。“距離4000米、速度300米/秒……”站在顛簸的戰車上,葉茂林雙眼緊緊鎖定天空那個飛行的光點,快速完成射擊準備。“轟!”他手中的導彈拖著尾焰出膛,高速飛向火箭彈,逼近、再逼近,命中!

中國軍網特約記者吳蘇琳在“晴空2017”防空兵技能大賽的現場,拍下了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準確擊落火箭彈的全過程——

官方剛披露一個視頻引關注,發現了一件奇怪裝備,其中卻暗藏玄機

靶機、靶彈雖然是輔助裝備,卻對提高部隊的戰鬥力有極大的幫助。人們往往是看到的是各型導彈、火炮的精確打擊,卻忽視了靶彈的存在。實際上,就像影視劇中既要有大英雄、也要有夠狠的一號反派,這才能飆起戲來。在和平時期,沒有功能強大的靶彈,也難以錘鍊出部隊過硬的技戰術。

由於通過靶彈的性能可以推導出主戰裝備的性能,因此,靶彈的保密程度並不低。目前我們只知道,有在網絡上曝光的“圖強”系列靶彈,還有展會上亮相的“北威”系列靶彈,但是據說我們五花八門的靶彈肯定不止這兩個系列。

有人會問,防空導彈既然能攔截火箭式靶彈,那麼,能否攔截火箭彈呢?這個有點難!防空導彈之所以能夠攔截火箭式靶彈,關鍵在於這些靶彈為了模擬飛機之類的目標,或有紅外輻射源,或有雷達輻(反)射源。真正用於打擊目標的火箭彈,則沒有這些輻射源;而且,他們體積都很小(如,122毫米火箭彈的彈長2.8米左右),這就對攔截系統的搜索、制導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官方剛披露一個視頻引關注,發現了一件奇怪裝備,其中卻暗藏玄機

目前,只有以色列的“鐵穹”防禦系統在實戰中做到了有效攔截。據以色列方面的數據,針對形成威脅的來襲火箭彈(不構成威脅的火箭彈系統自動過濾)攔截成功率達到85~92%,攔截的火箭彈數量超過1000多枚。最經典的一次攔截,是“鐵穹”對一串射向空中的12.7毫米高射機槍子彈做出了反應,連射20多枚攔截彈。儘管搞笑,也可以看出“鐵穹”系統的功力不凡。

“鐵穹”系統使用的是塔米爾(Tamir)攔截導彈,該型攔截彈比起我軍裝備的紅旗7、紅旗10、紅旗17、“前衛”等中近程防空導彈,在攔截火箭彈時,表現出了在尺寸、射程、射高、制導精度、系統集成度上的優勢,畢竟我國現役防空導彈在設計之初都沒有考慮攔截火箭彈的問題。

儘管如此,從我軍在演習中展現的擊落火箭式靶彈的能力看,研發出一款火箭彈攔截系統並不是特別困難的事情,關鍵在於對是否研發要有一個決斷。對於大陸軍來說,攔截火箭彈似乎意義不大,但是,考慮到防衛要害目標的需要,具備這種攔截能力還是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