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佝偻病和补钙过量症状相似,认清佝偻病,别耽误了宝宝

文| David 妈咪育儿经

小兜兜的妈妈已经几天没合眼了,一到夜里总是胡思乱想,她决定明天带小兜兜去看医生。小兜兜出生第26天,爸爸妈妈抱着小兜兜来到了儿童医院,验血的结果出来了。医生拿着化验单说:“小兜兜不是佝偻病,你们好糊涂,差一点儿延误了病情,回家要及时调整喂药,维生素AD过量”。

小兜兜的爸爸妈妈听医生这样说面面相觑,异口同声的问:“医生,我们觉得她的症状很像是佝偻病。”

医生又说:“看着像,也不能误以为就直接给孩子加量喂药,好在送来的及时,现在孩子的症状是维生素AD过量,很危险的。”小兜兜的爸爸妈妈很不解,难道不是佝偻病?

新生儿佝偻病和补钙过量症状相似,认清佝偻病,别耽误了宝宝

佝偻病已经不是新生儿高发的病症了

佝偻病是因为维生素D缺乏,钙吸收障碍导致的一种疾病状态。钙的不足会导致骨头的钙化不够,全身的骨头变软,从而出现驼背、鸡胸、其关节内翻等畸形。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小儿常见病。但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医疗条件、医疗水平的提高、补充维生素d的普及使得发病率明显下降

外在表现为:骨骼病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头部可出现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等,胸部可出现肋骨串珠、肋膈沟、甚至影响呼吸、并发肺部感染、

新生儿佝偻病和补钙过量症状相似,认清佝偻病,别耽误了宝宝

睡觉不安稳、夜啼、烦躁、易惊、O型腿、X型腿不一定就是佝偻病

小兜兜出生后一直是妈妈精心照顾,从第14天起就开始贝特令(每粒含维生素D600IU,维生素A1800IU)每天一粒,直到去医院检查当天一共服了12粒。

妈妈发现孩子多汗、烦躁、易激怒,易惊,睡眠时间短,就决定带宝宝看医生,幸亏送的早,小兜兜才有救。妈妈判断错误,认为小兜兜是佝偻病,自己做主加大了用药量。

正确的喂服量应该是,每日维生素A400IU,维生素D800IU。小兜兜的用药量远远超出了标准。

新生儿佝偻病和补钙过量症状相似,认清佝偻病,别耽误了宝宝

医生说的很清楚,婴儿的哭闹、烦躁、睡眠短等状况是诸多因素造成的,不能仅凭这样的表现就给孩子按照佝偻病治疗。新生儿宝宝各个器官发育都还不完善,稍加不注意就会酿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维生素AD中毒的症状和佝偻病症状很相似,现在医学设备检测就能得出相应的结果。

是否患有佝偻病要经过血、尿的相关项目的检查,不能单凭一个症状就判断小宝宝得了佝偻病,这样的做法是违背医学的,要用一项一项检查排除。

孩子如果有O型腿或X型腿,要先带宝宝到儿科就诊,让医生根据孩子的自身发育情况给出治疗的建议。

新生儿佝偻病和补钙过量症状相似,认清佝偻病,别耽误了宝宝

如何预防佝偻病

预防佝偻病要从孕期开始,在怀孕早期就要有规律的在户外活动,阳光光充足空气新鲜的天气里每天有1~2小时晒太阳的时间。还要从饮食上加以注意,正餐中多吃鱼、虾、海带、贝类等含钙高的食物,蔬菜水果也搭配食用,每日所需营养要均衡。

新生儿宝宝出生14天龄每日摄取维生素D400单位,伊可新一日一粒,不建议给宝宝服用鱼肝油型以免造成维生素A过量的情况。每日适当的日照时间。

新生儿佝偻病和补钙过量症状相似,认清佝偻病,别耽误了宝宝

患有佝偻病的小婴儿生活和饮食需要注意

小婴儿母乳喂养补充足量的维生素AD(一定在医生确诊后,遵医嘱)。不建议阳光暴晒,阳光中的高能蓝光可以透过晶状体对婴儿视网膜发育不利,暴晒对婴儿娇嫩的皮肤造成损伤。每日保持1~2小时户外。

服用制剂的剂型、疗程长短、次数、严重畸形不要存有侥幸心理,配合儿科医生转诊外科,必要时行采取手术治疗。

任何怀疑都是无效的,只有通过医院检查

小兜兜的妈妈怀疑宝宝得了佝偻病,自行加大药量以为可以帮助孩子。这样的惨痛的教训还在继续,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血、尿化验是可以得出结论的。

以下相关检查诊断佝偻病

包括(骨华二醇,是维生素D 的一种活性代谢产物)血清、血清磷、血清钙、尿钙、血清甲状腺素、碱性磷酸酶、和尿磷等以及骨骼X线。这一系列检查在医生与宝宝面诊之后,听取医生吃的要求再去做。

新生儿的降生牵动着爸爸妈妈的心,小心翼翼的呵护还有可能酿成大错。科学育儿是每一对父母的必修课,从孕期开始就要树立正确养育观。而且,佝偻病及早发现是可治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