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秦观词,品读千古伤心之人的巨作,每首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读秦观词,品读千古伤心之人的巨作,每首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说道宋词名家,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各有特色。但最具风格的词人,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这么说:“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前此温、韦,后此姜、吴,皆不与焉。”王国维推崇的几位词人按顺序是南唐后主李煜、冯延巳、欧阳修、秦观、周邦彦,后面的温是温庭筠、韦是韦庄、姜是姜夔、吴是吴文英

为什么连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二晏等名家都没有算在内,偏偏把苏轼的门生秦观算在其内了呢?这里说的风格,并不完全是指在词坛上的名望。自古“诗以言志,词以抒情”,且来看一下秦观对于“情”字领悟的透彻之处。

读秦观词,品读千古伤心之人的巨作,每首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秦观,字少游,学者称其淮海居士。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是苏轼非常看重的学生。秦观曾填《满庭芳》词, 苏轼看到开头两句便判案叫绝,故苏轼戏为句云:“山抹微云秦学士 ,露花倒影柳屯田 。”词的开头便是“山抹微云”四字,四字就把天空那一抹云描绘的传神又有画面感。秦观不仅在遣词用句上很有造诣,对于情字的表达,更是达到了很多人无法达到的高度。

秦观其代表作《望海潮·洛阳怀古》:“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清代周济在《宋四家词选》这么说:“两两相形,以整见劲,以两‘到’(指‘乱分春色到人家’与‘暗随流水到天涯’)字作眼,点出‘换’(指‘东风暗换年华’)字精神。”秦观用了一个“乱”字来形容姹紫嫣红的春色无处不在,设想奇绝,语意妙绝,极受前人称赏。而“无奈”只能随流水的“归心”许以“天涯”暗表归心无门,思路幽绝,其中的妙处不可思议。

读秦观词,品读千古伤心之人的巨作,每首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在《鹊桥仙》中:“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以“鹊桥相会”的古典故事来起笔,把爱情欢愉的短暂, 分别时相思的凄苦高度凝练于笔端,不仅把情字的缠绵浩荡注入笔墨,更抒发了正确的恋爱观“又岂在朝朝暮暮”。对于爱情观,这首词就是“教科书”般的存在。

在《减字木兰花》中:“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虽以老套的离情别绪起笔,但是句句递进,字字凝愁,这就是王国维说的:“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的高超手法。正是因为心里有一腔离情别绪,所以看那金炉升起盘香的袅袅烟雾,都能让人觉得那是自己回肠百转的心事。这心事啊,上了眉头即便是春风也难舒展,就连那天上的飞鸿见了,也会排成愁字。

读秦观词,品读千古伤心之人的巨作,每首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在《虞美人》中:“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潆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沈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以人名写仙树,以仙树来喻人。“不是凡花数”本来是天上仙树,误入凡尘,隐含了不愿接受的现实。“乱山深处水萦回”中的“乱”和“深”,表明了托身非所,以荒僻之地隐喻身世。尽管萦回盘旋的溪水边开得如一幅美丽的图画,“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没人欣赏没人问,美又何然?从而表现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难耐的凄苦心境。这之中有这么一个故事,秦观在京师参加宴会,席间一贵官宠妾碧桃劝酒助兴,少游举杯敬酒碧桃。贵官云:‘碧桃素不善饮’,意思不让少游勉强。碧桃曰:‘今日为学士拼了一醉!”引巨觞长饮。少游即席赠《虞美人》。贵官云:‘今后永不令此姬出来!’满座大笑。”

读秦观词,品读千古伤心之人的巨作,每首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在《鹧鸪天》中:“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雨打梨花深闭门。”依然是写闺怨词,词中的“关山”让人联想这位思妇的丈夫应该是征戍在外千山万水之远,音书不达,即便是听那莺歌也是愁音盈耳,借酒浇愁却让愁绪更难以排遣。有人点评李清照"守着窗儿独自,怎生是黑?"和此处词意相似。但李词音涩,声情凄苦;此词音滑,似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然无限深愁却蕴于浅语滑调之中,读之令人凄然欲绝。

在《如梦令·春景》中:“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伤春怀人,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因党祸被贬后又被削职继而流放,心中无限忧郁,即便是看到这明媚的春景,也难掩心中的孤独落寞。王夫之《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秦观正是以此手法娓娓道来自己的伤感,看那啄花的莺嘴都红了,那湖波被燕尾点皱,可春寒尚未停止,玉笙吹出的梅花曲调,只吹得诗人和那绿杨都瘦了一般。本来人瘦是因愁,绿杨瘦是因天寒叶儿不茂盛,可是让诗人写来都怨那玉笙,风味别致愁肠百转。

读秦观词,品读千古伤心之人的巨作,每首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秦观《沁园春》中又有“相忆事,纵蛮笺万叠,难写微茫”,以有限词写无限情,以相忆之事写无限意。秦观的感伤词作形成了词史上影响巨大的抒情范式。与词坛众多“名匠”不同的是,秦观的作品在于“情”字上的表达更为透彻,使其成了很多人师法的对象。

冯煦曾说:”淮海、小山真古之伤心人也“,要想打动人心,必须先伤人心,他正是千古伤心之人。“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对于情字理解的太为透彻,往往是因为这个人的心脆弱、敏感、多情。后来新皇继位,迁臣多被召回。秦观也复命宣德郎,放还横州路上,51岁的秦观心力交瘁客死异乡,苏轼听到消息后伤心不已,说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读秦观词,品读千古伤心之人的巨作,每首都离不开一个情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