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竇太后不喜歡景帝,而喜歡樑王劉武?

小胖


太后偏疼小兒子,此乃人之常情。梁王是太后最得意的兒子,首先他在封地而不在竇太后身邊,遠方的孩子什麼都是好的,身邊的孩子怎麼都是錯的,這是老人的通病;其次,太后認為梁王聰明,認為他文治武功不在漢景帝劉啟之下,尤其是哄太后高興的情商,絕對高出劉啟幾個段位--這點史書上不可能記載得很詳細,我們可以腦補。父母總是偏疼那些善於揣摩他們心思的孩子,也就是所謂“聽話”,當然,要聽話,首先要聽得懂話。

劉啟不是個太會來事的孩子,他處理國事也是一板一眼,兢兢業業,開始什麼都聽晁錯的,後來受了袁盎的蠱惑,竟然把他老師晁錯給腰斬了,斬了也沒阻止七國之亂的爆發,足以見其人情商也不是很高的。

劉武作為諸侯王,其功勞是很大的,說起來也搞笑,七國之亂的時候劉武本來沒打算摻和進去,結果其他諸侯國差點把他幹掉,劉武一怒之下參與了七國之亂,並且保住了漢景帝,成為最大的功臣。也是,劉武不保自家人保誰?幹掉了漢景帝就等於幹掉了劉武,基於這個原因,兩兄弟感情一直很好。

景帝對劉武也很好,尤其是平定七國之亂後,他甚至獲得了皇帝旗幟,“出言蹕入言警”,與皇兄入則同輦,出則同車,劉武的家中錢庫裡的錢有百萬之巨,他三輩子也花不完,珍奇古玩比皇帝還多。

漢景帝和太后對梁王近乎溺愛的態度,讓梁王越發囂張跋扈起來,他的性格為他日後的悲劇埋下隱患。

帝王之家跟尋常百姓不同,每一句話都要小心,其實最終劉武和竇太后如此逼迫漢景帝,都是因為漢景帝酒後出言不慎引起的。

他在一次喝酒後,對劉武說:“千秋萬代後傳位於王”,意思是他死後,王位可傳給劉武,劉武當時心砰砰地跳,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在宴會上一直思慮重重的竇太后也展顏歡笑。可偏偏有人不讓她稱心如意,這人還是竇太后孃家的人,他叫竇嬰。

竇嬰斬釘截鐵地說:“自高祖以來,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故得擅傳梁王!”

梁王心中大怒,太后亦是不悅,而竇嬰接著打圓場說:“陛下是不是喝醉了,酒後戲言。”漢景帝聰明,當場說確實是酒後戲言耳!

梁王心中還存有僥倖,畢竟是天子一言,所以他回家後,宮殿和出行馬車都按照皇家制式打造,還私自打造兵器,更可怕的是——很多野心家和陰謀家,企圖借“擁立之功”上位的,一個勁攛掇梁王劉武,給他猛灌迷魂湯,時間長了,劉武不想反,也有反心了。

而這個時候,漢景帝聽從謀臣的意見,尤其是袁盎、竇嬰的意見,遵漢高祖之制,立劉榮為太子。劉武非常痛恨朝臣,但仍然沒放棄天子夢。

三年後,劉榮被廢,劉武再次看到希望。而此時謀臣又勸阻不要立梁王為太子,梁王的謀士們給他出了個主意——暗殺那些大臣——這的確是劉武最大的敗筆,也說明了這個人沒腦子,不適合當皇帝。

謀殺袁盎是一件很搞笑的政治事件,因為誰都知道,人是誰暗殺的,這是歷史上最明顯的“暗殺”事件,還有十幾名反對立劉武的大臣集體遇害,這件事情震驚了朝野。

劉武拿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姿態,就是不承認,朝廷派人追捕公孫詭、羊勝,本來想給劉武一個臺階,結果劉武直接將兩人殺了,交出了兩人的屍體。

景帝大怒,劉武才知道害怕。他通過長公主,向漢景帝“負荊請罪”,在竇太后的壓力下,景帝原諒了他,但他一直對劉武心存芥蒂,不在跟他同乘一輛車,兩人再也沒有恢復之前融洽的關係。

後來劉武一直請求要進宮陪伴竇太后,漢景帝冷冷地拒絕了,劉武也是膽子小的,越想越後怕,不久竟然得熱病死了。

有人根據這段歷史,說竇太后偏寵梁王劉武,而不喜歡漢景帝劉啟,其實,竇太后從來沒有不喜歡過劉啟,只是她偏心小兒子,心疼他多些罷了,因為在竇太后眼裡,漢景帝已經是皇帝了,是強者,而劉武是弱者,她愛的天平是傾向弱者的,僅此而已。


靜說歷史


竇氏是窮苦出身,年少時吃過很多苦,後來進宮做了呂后身邊的宮女。由於她謹小慎微,為人又機敏,得呂后欣賞,後來被呂后賞給代王劉恆,得到劉恆的寵幸,生下一女二子,即長女劉嫖,長子劉啟和次子劉武。

劉恆繼位後,由於之前的四子皆夭折,於是立竇氏所生長子劉啟為太子,同時封長女劉嫖為館陶公主,而次子劉武則被封為梁王。

(竇太后塑像)

由於劉恆的先王后(大老婆)已病逝,在封劉啟為太子後的第二年,竇氏又母以子貴,被立為皇后。

然而,苦盡甘來的竇皇后,卻因一場疾病導致失明,很快就失去了劉恆的寵愛。

由於不得寵愛,慎夫人恃寵而驕,竟坐與她同席,出與她同車,壓根沒有把她這個皇后放在眼裡。

所幸,在大臣們的據理力爭下,劉恆不僅不敢將她的皇后之位廢掉,還讓慎夫人在行為上要多加收斂,好歹竇皇后免除了危機。

沒有丈夫疼愛的竇皇后,把一腔的希望都寄託在兩個兒子身上了。劉啟和劉武對她也很孝順,這對她來說,還是很高興的。

公元前157年,劉恆駕崩。劉啟順利繼位,是為漢景帝。竇氏也被尊為太后,顯貴榮耀之極。

劉啟不光是國家的明君,對竇太后亦孝順有加。凡是外邦進貢的好東西,都緊著讓她先挑。不過,畢竟劉啟是皇帝,每天日理萬機。除了早晚問安,平日陪她的時間也不多。

幸好小兒子劉武有心,常常從封地到京城來陪竇太后,哄她開心。

(劉武見竇太后)

竇太后覺得劉武年紀輕輕就離開她,獨自一人在梁國過活,實在是很吃苦。

另外,劉武也是個文武全才,和劉啟站在一起,雖說是君臣,但以劉武的能力,也不見得比劉啟差,所以她很為劉武驕傲,覺得劉武只是被封為梁王實在是大材小用。

因此,竇太后總想補償劉武,但劉武已封無可封了,那就只能大加賞賜。

除了大把大把的給錢,竇太后還要劉啟賞賜形同天子的儀仗隊給了劉武,好讓劉武進出有千乘車馬隨行,浩浩蕩蕩堪比天子出行。

劉武有錢,又得了不少封地,便在梁國大肆修建宮殿,其宮殿富麗堂皇,堪比都城裡的宮殿。

劉啟知道竇太后寵愛劉武,為了讓竇太后高興,每次劉武進京,他都派使臣持符節,駕駛著他平日出行乘坐的駟馬車出城去接他。

入宮後,劉啟和他亦同乘步輦,狩獵亦是同車而行。而且還特批,但凡是梁國的使臣,只需要在宮裡做登記,便可以在宮裡自由出進,待遇等同於朝中大臣。

有次宴會,席間劉啟見竇太后心事重重,便知道竇太后是因為劉武的緣故而不能歡顏。再加上他和劉武又喝了些酒,因此便當著竇太后的面對劉武說:“兄弟,我千秋萬歲後,便將帝位傳於你。”

(劉啟和劉武)

當時劉啟尚未立太子,劉武聽他這麼說,覺得他是天子之言,必然是認真的,所以心裡竊喜。竇太后亦是非常高興。

劉武回到梁國後,便廣招賢人志士,又招兵買馬,鍛造了許多兵器,指望有一天能接劉啟的班後,一展宏圖。

但是後來。劉啟卻封了他的兒子劉榮為太子。

不過,公元前150年,劉啟又廢黜了劉榮太子之位。

竇太后覺得這是個機會,於是旁敲側擊地對劉啟說:“我聽說殷商的制度親如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我年事已高,唯獨放不下劉武,我若百年之後,便把劉武託付給你了。”

劉啟是個孝子,怎麼會不明白竇太后的心意呢?也動了要封劉武為皇太弟的心思。可是重臣袁盎等人極力反對,最後劉啟才作罷,並將另一個兒子劉徹立為太子。

事情發生後,劉武覺得之所以自己沒能接劉啟的班,全是袁盎一夥大臣壞了他的好事。所以,他花重金,讓跟隨他的死士去刺殺袁盎等大臣。

劉武的死士很快就暗殺了十幾名曾與袁盎一起阻止竇太后的大臣。這下,事情鬧大了,畢竟朝廷命官,又是重臣,怎麼能說死就死呢?於是劉啟將此作為重案來查。很快,通過各種蛛絲馬跡,劉啟查到是劉武幕後指揮。

劉武懼怕,於是命死士自殺,交給劉啟後,又上書請求朝見,希望能得到寬恕。

(館陶公主劉嫖)

竇太后也數次給劉啟做思想工作。於是劉啟冰釋前嫌,像以前一樣派使臣出城迎接劉武,誰知並沒有接到。

竇太后得知後,找劉啟大哭,非說他殺了劉武。

就在劉啟恐慌時,劉武卻揹負刑具隨館陶公主劉嫖入宮。原來他擔心劉啟不會寬恕他,所以請來劉嫖與他一同進宮,好為他說話。

後來,劉武數次上書想住在京城陪竇太后,劉啟都不同意。

劉武見劉啟日漸冷落自己,知道他並未寬恕自己,心裡更加憂懼,不久便得熱病而死。

劉武死後,竇太后悲痛欲絕,和劉啟母子關係漸生隔閡,再不如當初子孝母慈的時候了。

由此可見,竇太后不喜歡漢景帝劉啟,而喜歡梁王劉武,本來是不存在的,但因為劉啟身為天子,卻說話不算數,最終讓劉武因此喪了命,她能對劉啟沒有意見嗎?

(參考史料:《史記·外戚本紀》)


張生全精彩歷史


封建社會里中國婦女地位低下,但在歷史上濃墨重彩的婦女可不少,竇太后就是成功逆襲的婦女。

她不僅從普通的農家女變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一度還左右漢景帝的心情。

竇太后與漢文帝劉恆生了三個兒女:長公主,景帝和梁王。

竇太后似乎更偏愛小兒子梁王,一度曾熱衷慫恿景帝把帝位傳給梁王,有書君現在就把這其中的來龍去脈說道說道。

一、梁王是個有城府的么兒

中國曆來有“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的習俗,從本質上講,竇太后也有普通母親的天性,梁王是老么,當然從心裡就更喜歡梁王一些。

按照漢朝制度,皇子成年後就得去自己的封地生活。

竇太后的三個兒女,只有梁王長期不在京城,父母對於孩子更多的時候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竇太后也不例外,長公主和景帝在身邊,當然想見就能看見,可梁王一年才能見一次,皇帝不召見的時候也許一年也難得見上一面,偏愛梁王也在情理之中。

梁王是個極有城府的人,他在竇太后面前總是表現得忠厚老實溫和有禮,並且極盡孝心。

回到京城就天天噓寒問暖,陪伴聊天。

與日理萬機的景帝相比,竇太后當然覺得梁王更有孝心,於是對他更加寵愛,賞賜更多的財物表達母愛。

梁王用這些錢財在自己的封地上大興土木,還將自己封地的面積不斷擴大,出行的規格也比肩景帝,珍寶財富比京師還多,這樣也為他的野心提供了物質基礎。

二、景帝在家宴上酒後許諾傳皇位給梁王

封建社會一向以孝治天下,經常舉行家宴。

一次劉氏和竇氏的家宴上,景帝喝酒喝高了,又看到氣氛那麼好。

特別是看到母親竇太后對坐在身邊的弟弟梁王心疼的樣子,漢景帝非但沒有吃醋,反而想逗母親開心,竟然舉杯對弟弟梁王說,等他百年之後要把皇位傳給他。

竇太后一聽當然喜不自勝,於是就有了這份心事。

哪知太后的侄子竇嬰馬上站出來說道:

“漢法規定,帝位傳給長子、長孫,現在陛下怎可傳給弟弟,擅自搞亂高皇帝的規定呢!”

這一番話驚醒了景帝,景帝馬上改口:酒言戲言不作數。

由此竇太后恨死竇嬰,找機會懲治了竇嬰,由此愛的太平就更傾向梁王。

三、竇太后認為梁王當皇帝自己實惠更大

竇太后是在後宮鬥爭中成長起來的,對皇位繼承人之間的殘忍爭奪更是深有體會,她當然知道誰當皇帝她實惠更多的道理。

太子劉榮的母親因為得罪了竇太后和長公主,他的太子之位被廢。

當時景帝的其他兒子年紀都比較小。

竇太后信奉“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認為劉武要比景帝那些年幼的兒子更加有利於江山社稷。

於是竇太后便對景帝說:“我聽說殷商的制度親其兄弟,周朝的制度尊其祖先,其道理是一樣的。百年之後,我把梁王託付給你。”

其意非常明顯,要求景帝立梁王,遭到了袁盎等大臣的反對。

後來梁王派人殺了袁盎,從此以後竇太后雖然仍然寵愛梁王,但沒再提傳位之事了。

景帝雖然沒有得到母親的寵愛,但他繼承了文帝重視農業生產的政策,重視“以德化民”。

使得漢朝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是中華文明邁入帝國時代後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一個偉大時代,同時也是為漢武帝征伐匈奴奠定堅實物質基礎的養精蓄銳時期。


有書共讀


竇太后是漢文帝劉恆的皇后,她與文帝生下大女兒劉嫖、大兒子漢景帝劉啟及小兒子梁王劉武。同為一母所生,但是竇太后對兩個兒子的態度卻很不一樣,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

1. 梁王為幼子,且非君王

中國婦女多喜歡幼子,竇太后也不例外,她對小兒子梁王劉武本就更關心一些。後來大兒子劉啟繼位,劉武被封到河南商丘一帶為梁王,竇太后認為劉啟當了皇帝,富有四海,而劉武卻被分封到那麼偏遠的地方,愛子之心氾濫,覺得對劉武不公平,因此對劉武格外的照顧。

2. 漢景帝曾答應讓梁王繼位,後又反悔

一次,劉武入朝,漢景帝設宴款待,竇太后和竇嬰也在。景帝酒後失言說“我死後傳位於梁王”,竇太<strong>後聽了非常高興。而後竇嬰出來提醒了景帝,景帝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就不再提這事。這件事讓竇太后對景帝和竇嬰很不滿,也為梁王感到可惜,因為煮熟的鴨子飛了。

3. 梁王時常陪伴在竇太后身邊,得到竇太后歡心

梁王深知竇太后有意讓景帝傳位於他,因此經常從梁國趕往長安看望竇太后,希望能從太后那裡謀求自己的利益。據說梁王每次來長安都會帶一大堆禮物,不僅是給竇太后,太后身邊的人也都有,這讓整個太后東宮對梁王一片讚美。而且梁王在竇太后身邊極盡溫柔,深得太后歡心。而景帝呢,由於忙於朝政,很少有時間來陪伴老母親,這使得竇太后對梁王更加疼愛。

4. 梁王在七國之亂中立下大功

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讓景帝政權陷於危機。當時的首功之臣都認為是周亞夫,但是周亞夫的計劃是讓梁王在梁過阻擊叛軍,拖住叛軍的主力,而自己主攻叛軍的後勤線,拖垮叛軍,最後再與叛軍決戰,可見梁王的功勞不小。而當時梁國被圍,梁王數次向朝廷求救,都沒有得到景帝的回覆,只能苦苦堅守,讓梁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當時竇太后認為梁王當居首功,且對景帝不救梁王的決定很生氣。

5. 竇太后權利慾很強,兒子比孫子對自己更有利

竇太后為漢文帝皇后時,因眼睛失明導致了失寵,隨後得寵的慎夫人恃寵而驕,不把當時的竇太后放在眼裡,竇太后體會過無權無勢的淒涼,這對竇太后強烈的權利慾有一定的影響。當時景帝身體不好,竇太后深知只要梁王繼位,自己仍能對皇帝及朝政起重大作用,這比讓孫子繼位對自己更有利,因此對劉武的疼愛也算是對景帝的一種施壓。


大耳朵金絲猴


竇太后疼愛小兒子劉武是真的,不過歷史記載從沒說過竇太后不喜歡漢景帝劉啟。即便如今的父母,疼愛幼子也是非常常見的。

民間有句老話叫做“皇帝愛長子,百姓疼么兒”,竇氏貴為國母卻也是個母親,她疼愛自己的小兒子劉武也是非常正常的。或許,竇氏的行為更加偏向於小兒子,最多隻是算有些偏心而已,並不能說竇氏喜歡劉武而厭惡劉啟。


從孤兒宮女,成為代王妾室、代王王后乃至漢朝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竇氏的人生可以算得上傳奇。竇氏與漢文帝劉恆生育了三個兒女,長女館陶公主劉嫖、漢景帝劉啟與梁王劉武。按照漢朝的制度,皇子們到了一定年紀之後除了儲君外全都要前往封地就藩,不得隨意入京。

雖然貴為嫡子,劉武依然也不例外,而劉武最初就藩之地並非梁國而是代國——其父皇劉恆當年的封地。對於竇氏來說,館陶公主與景帝劉啟就在自己身邊時常都能見到,而劉武卻常年不在身邊,竇氏自然更加想念。


而更重要的是,劉啟是一國的皇帝日理萬機,雖然對母親非常孝順,但也做不到那麼體貼入微。就像如今很多家庭,父母與子女之間,並非感情不夠深厚而是交流不夠,所以導致了很多問題。劉武不能時常陪伴,但是一旦入京就對竇氏各種侍奉至孝,平日有事沒事給竇氏送送家書禮物啥的問候問候。自然惹得老太太非常疼愛。

不過歷史上,“梁王爭儲”事件結束以後回到封地,不久後就得病死去。竇太后大呼“帝殺吾子”,惹得漢景帝非常憂桑。

就是這麼四個字,也能夠看得出,竇氏將劉啟視作皇帝,而將劉啟才視作自己的兒子。從情感上來說,竇太后還是更加偏心小兒子一些。


澹奕


我一直以為,中國千古年代裡,能稱呼得上賢后的不多,戰國時期楚國羋太后算一位,滿清孝莊算一位,竇太后因爭執不能算整的也算是半位吧。

實際上,竇漪房活著的時候,做下的大多數糊塗事,都與他的小兒子劉武有關。除此之外,她所作所為,並未達到呂太后那樣禍亂朝綱或者垂簾聽政,實際上她大多數時候替景帝與武帝父子兩穩持了一下江山,時常以呂太后自戒,提醒自己後宮不得干政。


(彩畫人物竇漪房)

竇漪房和她的婆婆薄姬一樣,都是上天垂憐的幸運兒。他婆婆陰差陽錯就做了皇太后,她更青出於藍,不僅母憑子貴做了皇后,還做了皇太后,乃至太皇太后。而她原本不過是貧賤奴婢出身的官奴而已。

竇漪房生有兩兒一女,長女館陶公主劉嫖,長子就啟,次子劉武。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劉啟做了皇帝,是為後來漢景帝,劉武就必須遠離故土到封地去做親王,館陶公主自然在京都找了個好人家嫁了。

且不說兩個大的不用她竇漪房操心了,就是依著民間百姓多疼么兒的規律來看,她竇漪房有一萬個理由思念劉武,日日夜夜在漢景帝面前絮叨自己如何想念劉武,就盼望著劉啟打破組制把劉武接回宮裡來一同居住才是。

加上,劉武是個頗有心機的人,本就有竇漪房的偏愛,再加上他那一套三分真情,七分演技的噓寒問暖下來,竇漪房就更想念,偏愛劉武了。


(劉武)

那個時候,竇漪房眼睛已經瞎了,最疼愛的么兒又遠在封地,一年沒有傳喚見不了幾次面,自然十分擔心自己哪天一口氣沒過來死了,小兒子都趕不回來,所以在這種心理下,她時常私下裡替劉武盤算著各種出路與前程。不過總得來說,竇漪房也算是其情可憫,當劉武所作所為涉及到亂家國天下的時候,她還是能夠持正中立,不為私情所困,並不替劉武求情,而是要求漢景帝善待他的後代便作罷了。

晚年,在彌留之際,又手把手教劉據何為為君之道,把自己一輩子所見所聞所想傾囊相授,把所有大權交還給漢武帝,並且教他如何防外戚。


不書公子


竇太后共有三個孩子,大兒子景帝劉啟,小兒子梁王劉武和館陶長公主。對於自己的三個孩子都很喜歡,對於小兒子劉武更加喜愛。


其實劉武是公元前168年被漢文帝封為梁王的,剛封為梁王的時候,還一直住在長安,直到公元前161年才動身前往封地梁國的,梁國即是今河南商丘一帶。也許是景帝和長公主離自己比較近的原因吧,就對千里之外的小兒子集思念和疼愛於一身,其實,竇太后對劉武的愛更多的是牽掛,兒行千里母擔憂嘛。

有一次,哥哥劉啟設宴招待弟弟劉武,由於當時還沒有立太子,不知是酒喝多了還是說漏嘴了,景帝說:“千秋萬歲之後傳位於王"。意思是說,我之後皇位傳給梁王。這不經意的一句話,竟然被竇太后當真了,時間一長,梁王竟然也當真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只是說竇太后喜歡小兒子劉武竟能到這種地步。



其實,劉武是個很孝順的人,也很能討的母親的喜歡。有幾次給景帝提議,回來長安照顧母親,均被景帝拒絕,最後鬱悶而死。


秦野雁


竇太后是漢文帝劉恆的皇后,為漢文帝生育有兩子一女,分別是漢景帝劉啟,梁王劉武,館陶長公主劉嫖,竇太后對她的這些兒女都十分喜歡。劉啟已經是皇帝了,自然是全天下最尊貴的,不用竇太后再操心了。而竇太后的小兒子劉武和女兒劉嫖卻只是正常的封賞,竇太后自然也想為自己的這兩個孩子也謀取最大的權益。

漢景帝劉啟本身也是兄弟情深的一個人,而且也十分的孝順。於是在竇太后的建議下,長公主劉嫖嫁給世襲列侯堂邑侯陳午為妻,封邑在館陶縣,而她的權勢比一些諸侯還要強盛。劉武作為竇太后的小兒子,更是受寵,封國很大,而且富裕,有皇帝賜予的儀仗,出行有千乘萬騎隨從,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而劉武還是個極有城府的人,他在竇太后面前總是裝成忠厚老實、溫和有禮的樣子,並且極盡孝心,經常到她那裡噓寒問暖,讓竇太后對他更是寵愛有加。再加上竇太后長年經歷後宮的鬥爭,對皇位繼承人之間的殘忍爭奪更是深有體會,於是竇太后便產生了讓劉武接漢景帝之位的想法。

按照漢朝制度,皇子成年後就要去自己的封地生活,劉武雖然受到寵愛,但是也不能例外。有一年劉武從封地趕到京城拜見母親和漢景帝,於是漢景帝設家宴招待弟弟,參與的都是劉家和竇氏的人。在喝酒喝到高潮的時候,漢景帝竟然對劉武說等他百年之後要把皇位傳給劉武。竇太后聽了很高興,但是竇太后的侄子竇嬰卻當場反對,他說這不符合漢朝的制度,漢景帝聽了之後也就酒醒了,不再提這件事,但是竇太后卻因此恨上了竇嬰,還對他漸漸疏遠了。

但是從此之後,竇太后就多次在漢景帝面前提議立劉武為太子的事,漢景帝又不好直接拒絕母親,於是就將劉榮立為太子,絕了竇太后的想法。但是竇太后也以年紀大了,讓小兒子劉武留在了京城。

後來因為漢景帝本來對這個太子就不滿意,再加上太子的母親有點跋扈,連長公主也不放在眼裡。於是在長公主的挑撥下,劉榮的太子被廢。這讓竇太后又看到了機會,於是又在漢景帝面前勸說他立劉武為太子。但是卻遭到了大臣袁昂的反對,認為不符合宗法禮制。漢景帝也正好借坡下驢的沒答應。

這讓劉武非常生氣,自己眼看離皇位就近了,又被人攪和了,對竇嬰他沒辦法,對袁昂他可沒放在眼裡。於是就派殺手將袁昂殺了,手下大臣被刺殺,自然要重點調查,最後竟然查到了劉武的頭上。漢景帝大怒,而劉武也害怕,於是就委託大姐劉嫖向漢景帝說豪華,而他自己也赴京請罪。隨後漢景帝的怒火消了,沒有對劉武重罰,但是兄弟二人之間也有了隔閡。

漢景帝知道竇太后還是不會死心的,就把劉徹立為了太子,徹底斷了劉武和竇太后的想法。而劉武眼看皇位無望,於是就回到了封地,整天鬱鬱寡歡,沒過幾年就病死了。而劉徹就是後來的漢武大帝,正是因為父親漢景帝的堅持,所以才造就了後來的西漢盛世。


我的歷史情節


我是歷史微旅者,帶你走進歷史旅程!

首先要澄清一點竇太后沒有不喜歡漢景帝,竇太后有一女兩子,分別是長女劉嫖,長子劉啟,次子劉武。漢景帝和梁王都是竇太后的兒子,怎麼會不喜歡呢!只是更喜歡梁王罷了,主要原因有三:

劉武為小兒子

基本上所有人都會偏愛最小的孩子,就比如我家,我妹就是最大,我爸媽最疼她。竇太后也是同理疼愛小兒子,而且大兒子當上皇帝了,竇太后也希望小兒子坐坐皇位。


劉武能力強

劉武和他哥哥漢景帝都是很優秀的,只是因為嫡長子讓漢景帝繼位,從七國之亂梁國頂住叛軍圍攻,給周亞夫足夠的時間,從而平叛可以看出劉武也是一個文韜武略之人。

劉武陪竇太后時間久

漢景帝與梁王都是孝子,兩人都會經常去看望竇太后,而漢景帝治理天下空閒時間也會減少,很多時候都是梁王去陪伴竇太后,竇太后自然會更喜愛梁王。


害怕梁王被殺

當時削藩沒有削到梁王因為胞弟的緣故,漢景帝在世時還能護佑一波,但是一旦漢景帝兒子上位,恐怕就不會允許這麼強大的梁王存在,肯定會處理他。所以竇太后乾脆就直接將梁王推上皇位,所以在漢景帝在世時,不斷地扶持梁王,讓梁王越來越強大,可惜最終還是失敗了。

孫子肯定沒有自己兒子親,讓自己兩個兒子都做皇帝,竇太后就會很高興,而且竇太后也是個權力慾望比較強的,漢景帝有時也會問竇太后一些政事,想必梁王也不例外,所以竇太后的算計一舉多得,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


尊重歷史,方能以史為鑑,我是歷史微旅者,歡迎關注點贊留言,一起討論學習進步!


歷史微旅者


歷史上的竇太后一般是指西漢的孝文太后竇氏(一說為竇漪房),她是西漢文帝劉恆的皇后,也就是漢景帝劉啟的母親與漢武帝劉徹的祖母。竇氏原本出生在一個貧寒家庭,在機緣巧合之下才嫁給了當時還不是皇帝的代王劉恆。


劉恆與她一共育有一女二男:長女劉嫖,後封為館陶公主;長子劉啟,也就是後來的漢景帝;幼子劉武,後被封為梁王。俗話說“皇帝愛長子,百姓寵么兒”,這個竇太后偏愛小兒子也是出了名的。在自己所生一女二男中,竇太后最偏愛的就是她的小兒子劉武了,以至於在他成年後就迫不及待地讓他做了梁國國君(西漢的諸侯國)。

另外,竇太后覺得大兒子劉啟可以在長安繼承大統為帝,而小兒子劉武卻要遠離自己到遙遠的梁國去擔任國君。為此,她經常讓劉武到長安來拜見自己,藉機讓劉武在長安多逗留一段時間。不過,竇太后對他的寵愛還遠不止如此。

竇太后希望漢景帝劉啟在百年之後,可以將皇位傳給於弟弟劉武。可漢景帝劉啟立有太子,怎會捨得將皇位傳給弟弟劉武呢。後來,漢景帝讓弟弟劉武返回梁國,不讓他繼續在京師逗留。

劉武對此十分懊惱,自知沒有機會繼承皇位了,於是在梁國悶悶不樂、終日飲酒,不久就突發惡疾去世了。竇太后對此雖然十分痛心,但也無可奈何,這才放棄了立小兒子劉武為嗣君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