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自信樂觀,還是自卑膽小,和父母做的這三件事有關

自信樂觀的孩子人見人愛,如果孩子自卑膽小,總是畏畏縮縮的樣子,不但在學校容易不受待見,即使自己的父母也會有恨鐵不成鋼的無奈。

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待人接物自信開朗,落落大方。但為什麼孩子越大越膽小呢?不愛講話,總是低著頭。許多父母沒想到的是,孩子幼年時期性格的形成,大多是受家庭的影響。

孩子是自信樂觀,還是自卑膽小,和父母做的這三件事有關

孩子是自信樂觀,還是自卑膽小,和父母做的這三件事有關。

1、 孩子是否感受到父母充足的愛?

原生家庭帶給孩子最大的影響,在於孩子在原生家庭裡,是否吸收到足夠的養分,感受到足夠的愛。

那些感受到父母充足的愛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裡安全感就會更足,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風浪,他都知道有一個港灣在等著自己,心裡都有一盞明燈在為自己照亮,也就無所畏懼,不再害怕。孩子有了底氣,自然就會自信一些。

而有些父母會覺得,孩子還小,還不懂事,其實恰恰相反,孩子的內心是最靈敏,又是非常脆弱的。如果孩子在幼年時期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愛,缺少父母的陪伴,長期下來就會導致孩子處於一種缺愛、孤獨的狀態,這樣的孩子內心缺乏安全感,也就容易形成自卑膽小的性格。

孩子是自信樂觀,還是自卑膽小,和父母做的這三件事有關

2、 父母是否經常鼓勵孩子?

能經常得到父母鼓勵的孩子,總是信心十足,這是來源於最親近的人對自己的肯定,孩子的狀態都比別的孩子要好許多。

那些自信的孩子,當遇到其他人反駁自己的觀點時,都會昂著頭說,“我爸爸/媽媽就說這樣是對的。”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而膽小的孩子,從不敢和對方爭辯,因為他們都沒有最親近的人肯定、鼓勵自己的記憶。

可能有些父母,也並不是刻意要去傷害孩子,而是相信所謂的“挫折”教育,認為表揚孩子就會導致孩子驕傲,總是說著一些打擊孩子的話,讓孩子以為自己沒有優點,處處比別人差,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勵,慢慢形成了自卑膽小的性格。

孩子是自信樂觀,還是自卑膽小,和父母做的這三件事有關

3、父母是否有給機會,讓孩子勇敢的表達自己?

“你看看,你這樣做是錯的,早跟你說要照我說的去做。”

“你怎麼這麼笨,這也做不好,剛剛教你沒聽懂嗎?”

在一些父母的眼裡,孩子做事總是笨手笨腳的樣子,還怎麼教都做不好,實在看不下去,就讓孩子走開,父母選擇了包攬各種大小事,父母覺得這樣更省心。

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這樣剛開始看起來是省心了,但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和性格的培養是極其不利的,孩子會變得不敢輕易說話,也不敢表達自己,看起來自卑又膽小。

而那些即使孩子做不好,但爸爸媽媽也給孩子嘗試的機會,讓孩子慢慢學習,慢慢成長,不但能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孩子也能體驗到把事情做成功後的喜悅,變得越來越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