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的茶饼,到底是何方神圣?

我从小跟着外婆长大,印象中最深的就是外婆特别爱喝茶。不管是红茶、绿茶、乌龙茶、花茶还是普洱;无论高档的精品茶包还是外婆自己去茶园采回来炒制的粗茶,外婆总是能喝出她自己的调调来。也可能是受外婆的影响,我自小也对茶有着特殊的情感,要是朋友们说起茶,我总是能把外婆的事翻出来侃侃而谈许久。

江西九江的茶饼,到底是何方神圣?

九江茶饼

每每说到茶饼,许多爱茶喜茶的人,就会想到制成饼状的茶叶饼,可我要说的是九江的茶饼。是九江当地特有的一种伴茶点心。

相传,九江茶饼起源于宋朝庐山区姑塘镇,繁荣于明清时期,宋朝诗人苏东坡曾赋诗赞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其实茶饼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江西九江的茶饼,到底是何方神圣?

话说宋朝有一个姓杨的渔夫,每天出船捕鱼以维持生计,家中有个妻子,相貌丑陋,新婚之夜又透露出自己患有鼻塞之症,渔夫深以为恶,但奈何自己穷苦出身又是低等的渔夫,没有其他女子愿意委身于他,尽管他相貌清秀,却一身洗不掉的鱼腥味,姑娘们看到他老远就要跑开,他只得忍耐下来,况且自己的妻子能干异常,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他也无话可说。

江西九江的茶饼,到底是何方神圣?

每天清晨,渔夫和妻子都分工劳作,他出海,妻子和其他农妇上不远处的小山坡采茶,渔夫的妻子手脚麻利,往往比其他农妇更早的能够回来,她开始每天在吃食上琢磨,渔夫回家吃的饭菜总比其他人吃的别致一些,虽然如此她依然不安于现状,她看着来来往往的渡海回来的行人都会经过自家门前的山路,于是决定弄个小茶摊子,也好减轻渔夫的压力。

江西九江的茶饼,到底是何方神圣?

渔夫开始心里有些不耐烦,觉得没什么必要,但耐不住自己妻子的劝说,于是不情不愿的开始在家门口搭建小棚子,建完之后便不管不顾了,渔夫的妻子没有怨言,每天摸黑起来揉面,做馅,制成一些点心和茶饮一起卖,因为没有什么其他材料便用茶叶水和特制的一些油籽混合面粉制成点心,没想到备受欢迎,邻居也都跟着捧场,然而这一切渔夫都不知道的样子。

江西九江的茶饼,到底是何方神圣?

有一次渔夫出海捕鱼,收获极少,偏偏天公不作美,海上竟刮起风暴来,于是和一群渔夫赶忙到最近的岛上躲避风暴,大家在岛上休息时,都是饥寒交迫,偏偏杨渔夫出门着急,没有拿上妻子准备好的干粮,一旁的渔夫看到他这副样子,于是从自己的干粮中拿出一个面饼分给他,他感激不尽接过来便大嚼起来,连声称赞好吃。

江西九江的茶饼,到底是何方神圣?

一旁的渔夫看见他这般饿死鬼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你日日吃惯了的东西怎么还这副吃相”,杨渔夫愣住了,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旁边年纪大的渔夫用烟袋锅子敲了他一下,"还装啥子?你家婆娘做的这点心我的婆娘都跟着她学呢!你日日吃着还没吃腻啊?“渔夫瞧了瞧自己手中的饼子,心里有些愧疚涌出来,自己的妻子是这般的能干贤惠,自己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江西九江的茶饼,到底是何方神圣?

回去之后渔夫看到妻子一个人忙里忙外的身影有些歉疚,吃晚饭的时候他夹了一块妻子做的面饼,哽咽着说,以后我们一起经营小摊子吧。

江西九江的茶饼,到底是何方神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