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專題:檢修季開啟,影響幾何

一、檢修去庫是二季度的主旋律

每年的4-6月份是PVC生產企業的集中檢修時期,該階段上游開工率會有顯著的下滑。剛剛經歷春節前後的累庫,2-3月份現貨壓力達到年內頂峰,價格偏弱運行,大多數電石法裝置,尤其是外採電石路徑的企業,通常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啟動一年一次的大修,儘可能地規避低利潤階段。由於生產企業紛紛檢修,而下游需求已經恢復至高位,庫存去化比較順利,價格一路上行,生產利潤不斷改善。

2018年春節後一個月,上游平均開工率81.8%,4月份開工率降至78.7%,5月份開工率小幅回升至79.6%。反映到產量上,4月份產量環比下降6.6%,5月份較3月份下降1.8%。社會庫存方面,4月份庫存下降19%,5月份庫存下降23%。

PVC專題:檢修季開啟,影響幾何


二、低利潤是驅動檢修的根本原因

從節奏上看,集中檢修開啟的時間與利潤低谷重合度非常高。當現貨價格受制於高庫存偏弱運行時,利潤下滑,企業生產積極性受到打壓,驅動企業擇機檢修。

2017年,春節時間偏晚,4月底時外採電石制PVC毛利率下滑至5%,企業實際經營利潤為負,此時企業開始檢修,四月份以後,開工率一路下滑。供應的大幅收縮極大地減輕了現貨壓力,生產利潤迅速觸底回升。

從PVC毛利率來看,今年PVC檢修節奏與去年更為接近。一季度由於PVC的超高開工率,電石緊俏,疊加區域限電、安全檢查等因素,成本端不斷抬升,電石價格一季度上漲450元/噸左右。然而今年整體需求恢復偏慢,導致庫存高點整整延後三週左右,極大地壓制了PVC價格的抬升。整個一季度PVC生產利潤不斷下行,三月底已降至10%以下,為三年來同期的最低位置。再看綜合利潤的另一塊,燒鹼主要下游氧化鋁處於下行週期中,燒鹼的價格也大幅下挫19%,一季度末已跌至成本線附近,如果後期燒鹼出貨繼續不順,脹庫風險有可能倒逼企業擴大檢修。兩者綜合影響下,企業的生產利潤已觸及上半年的底線,檢修驅動充分。

PVC專題:檢修季開啟,影響幾何


三、4-5月份檢修計劃多,屆時供應顯著收縮

從最新的檢修計劃來看,四月份檢修涉及產能241萬噸,其中電石法198萬噸,五月份檢修涉及產能356萬噸,全部為電石法。兩個月的月度檢修規模佔現行有效產能規模的11%和16%,按照平均檢修週期一週左右測算,開工率中樞將下移至81%左右附近。無論從下降幅度還是持續時間來看,檢修力度都是偏強的。

節後創新高的開工率已經證明了具備86%左右的一個供應能力,同比對應4.4%左右的產量提升。從節後庫存增速衰減的角度看,上半年的需求還是能消化掉額外多出來的供應量的。在需求穩定,並維持一定程度的正增長的背景下,檢修留下的供應缺口是比較可觀的。

PVC專題:檢修季開啟,影響幾何


四、檢修驅動,二季度PVC中樞抬升

2017年集中檢修開啟後,主力合約價格經歷的三波上漲依次是從5455至6295,從5730至7580,從6955至7975,漲幅分別為15.4%,32.3%,14.7%。期間九一月差從四月底的15附近,上衝至7月上旬的370。

去年PVC單邊及月差走勢相對平穩很多。2018年四月起,主力合約的三波明顯上漲依次是從6145至7030,從6610至7160,從6685至7490,漲幅分別為9.6%,8.3%,12.0%。期間九一月差從3月下旬的5附近,上衝至6月上旬的250。

2019年對於檢修的預期比較充分,價格價差的波動性進一步收窄。一季度主力合約的最低點為6225,這已是近一年來的最低位置,九一價差持續在100上下徘徊,最低也有55。但從中期角度來看,估值並沒有偏高,由於PVC成本端電石價格在一季度抬升450元/噸,PVC盤面利潤同比相差不大,二季度突破7000,乃至達到7400附近也只是時間問題。從九一價差的角度看,仍然會有50-100左右的上漲空間。

風險因素:1.一季度外盤低迷,進口利潤打開至較高位置,限制短期價格高度;2.目前新增產能有限,僅2%左右,若後續投產加快,價格可能提前轉弱;3.中美貿易戰惡化,宏觀經濟邊際繼續轉差。

PVC專題:檢修季開啟,影響幾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