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推行U23政策,京媒称:大部分国奥适龄球员却在中超备受“冷落”,你怎么看?

体坛小说


U23政策从现状来看无疑是失败的,大部分U23球员没有从中受益,反而经过各俱乐部对政策的敷衍,挫伤了球员的自信,对球员心里造成阴影。试想一分半钟换上再换下,球员的挫败感已是难以启齿,私底下的训练中恐怕也很难有动力去争取出场机会,如此施舍上场又瞬间换下,无疑是对球员自尊心的沉重打击!



有能力的U23球员没有政策照顾也会得到充足的上场时间,比如张玉宁 ,其出色的足球意识及中锋支点作用展露无疑,已成球队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没有能力强制上场,除了拉低球队的技战术水平,致使适龄球员场上谨小慎微,心里更加脆弱以外,其实并没有多少可取之处。




中超外援打天下,莫说U23,即便国脚级球员也快成为场上看客,除去防守中还能发挥一些作用 ,进攻端大部分时间也只能跟随外援亦步亦趋,如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球员,场上所能学到的只有依赖与僵化的教条,很难有年轻球员应有的朝气与创造力,与其这样倒不如将预备队联赛做强做大做扎实。



机会自己争取才可贵,施舍的上场时间并不能给予年轻球员真正想要的进步。面对渴望在一线队打上主力的年轻球员,足协所要做的是拿出措施,鼓励年轻球员提高水平参与竞争,而不是强制上场令各俱乐部为难 ,否则不仅是对联赛的一种破坏,对23以上球员的不负责任,对U23球员本身也并没有多少好处。


尼罗河大球场


中超出台的u23政策,执行起来还是困难重重的,单纯的u23政策,试问有多少这个年龄段的球员能达到这个技术水平在中超赛场上生存?

u23球员目前的状态是,国内没有相对应年龄段的赛制,成熟的体制是从u17开始,每个年龄段都有联赛,通过持续的竞技保持状态,优胜者可以提拔上更高的梯队,我国的呢?提了又提,永远停留在原地,一个俱乐部要出成绩,又如何会使用毫无水平的U23球员呢?

目前在政策的保护下,有个别u23球员能立足在中超赛场,更是印证了,只有参与足够的比赛,才能进步。这是关键,像广州恒大,在西班牙设立的分校,学习欧洲足球强国的经验,大力出资投入,对不同年龄段的球员设定每年都参加50场以上不等的比赛,通过持续竞技来提升自己,这难道不值得借鉴吗?

要想让更多的u23和其它年龄段的球员有球可踢,中国的足球就该改革,成立各梯级联赛~~


扬少议球


现有的U23政策的最大弊端就是球员年龄限制在了23岁及23岁以下,使得不少刚冒出头的24岁球员因无政策扶持,加上能力经验尚无法和队中的老大哥相比,遭遇到出场危机。他们要么继续等待,要么转会到其他球队或低级别联赛,不得不说很可惜,如果在中超再踢两年,说不定能有长足进步和发展。当然,23岁其实年龄也不小了,在国外早就不算小将了,在球队中应该挑大梁了,国家应该鼓励更多16-18岁球员尽早踢上正式联赛比赛,而不是在预备队或青年联赛中锻练,它们比赛强度和锻练价值不同。另外建议推出U24和U25政策来补充现有的U23政策,比如上两名24岁球员可以抵一名外援名额,上三名25岁球员可以抵一名外援名额,希望这样做可以帮助那些过了23岁但仍有潜力的球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有一点就是需要规定年轻球员的最低出场时间,杜绝那些钻政策空子的换人行为,保证他们能得到尽可能多的比赛时间和锻练机会。


用户3823643262573


中国足协的U23政策实际上是把双刃剑!初衷是让年轻球员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从而达到锻炼提升的目的。各支球队用真金白银豪购外援、国脚,就是为了确定更加优异的排名。最近的联赛,重庆队在U23的使用上备受诟病,缘由是比赛进行到89分钟,还有两个U23名额未使用,刚换上场的U23球员才上场2分钟就被换下,创下了U23最短出场记录。再看下恒大的邓涵文,去年依托年龄优势多次出场比赛,备受卡拉瓦罗和里皮的喜爱。但是今年24的邓涵文,出场机会却寥寥无几,让人唏嘘不已。同样境遇的还有国安的巴顿,上赛季出场20余次,本赛季却成了U23政策的牺牲品,U23适龄球员张玉宁占据了一个主力位置。不管怎样,还是希望更多的年轻球员有稳定的出场时间,不断提升自我,早日实现为国争光的宏图大志!



老三聊足球


这就是屎一样的政策,不如场上必须保证u23不得少许一人,自己青训培养的球员不得少于三人,外援每场报四,场上最多三个,可以外援换一名外援上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