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梁楷 潑墨仙人圖 紙本水墨畫 48.7×27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

潑墨仙人圖:潑墨與禪意

《潑墨仙人圖》是梁楷減筆畫的代表作,此畫以酣暢的潑墨法,繪出仙人步履蹣跚的醉態,再以簡括細筆,誇張地畫出帶有幽默感的沉醉神情。梁楷也成為後代畫家心儀手追的大寫意的楷模。但是,此所謂的“潑墨”,與今天我們所見張大千創制的“潑墨潑彩”完全不同。

張大千潑墨不用筆,而將墨水或顏料盛在缽內,用手執缽直接將墨水或顏料潑在畫上,然後依其自然形成的痕跡用筆適當加以引導。而梁楷的潑墨,則是先用“蘸墨法”在粗筆中飽蓄濃、淡尚未完全混合的墨水,然後以手執筆,按程序疾速在畫上橫塗豎抹,使留下的濃、淡墨色自然滲化,似墨汁潑翻,卻又留有用筆的軌跡。嚴格地講,梁楷的潑墨,是用筆所致,有潑墨之意,而無潑墨之舉。這一種表現力極其震撼,而又極具難度的繪畫技術,歷代備受推崇,明徐渭、清八大、金農乃至現在,無數畫家奉若聖明,趨之若鶩。

《潑墨仙人圖》的產生,與南宋佛教禪宗思想的盛行密不可分。此圖標題為後人所加,從其大頭鼓腹的形象來看,倒有點像當時民間信奉的布袋和尚;其精神體態的描寫又有點像與梁楷同時的濟顛和尚。此圖不但體現了禪宗思想,也是梁楷所生活的南宋時代的必然產物。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充分體現了梁楷對人物畫體系“離經叛道”的大膽革新精神。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南宋及梁楷繪畫為何在日本受到追捧。

梁楷 八高僧故事圖卷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梁楷 八高僧故事圖卷 絹本設色 上海博物館藏

共有圖8段,每段各縱26.6釐米,橫64釐米左右。分別描繪南北朝至唐代8高僧的遺事佚聞。在圖第二、三、五、八各段佈景的樹、石及船體上,逐段署有作者的細楷籤款“梁楷”2字,在每段圖畫之後,均附有後人行書對題的故事題解。圖一《達摩面壁·神光參問》;圖二《弘忍童身·道逢杖叟》;圖三《白居易拱謁·鳥窠指說》;圖四《智閒擁帚·回睨竹林》;圖五《李源圓澤系舟·女子行汲》;圖六《灌溪索飲·童子方汲》;圖七《酒樓一角·樓子參拜》;圖八《孤蓬蘆岸·僧倚釣車》。畫卷人物生動傳神,筆法工整豪放,是梁楷早年的作品。

此卷曾經清代宮廷收藏,《秘殿珠林續編》著錄編著者疏於考察,未曾察見隱於樹幹、石面及船體上的梁楷小字落款,誤定為“宋人無款畫”。經鑑定,確是梁楷真跡,已正名為梁楷《八高僧故事圖》卷。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梁楷 八高僧故事圖卷(局部)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梁楷 八高僧故事圖(局部)

日本國寶 梁楷出山釋迦圖/雪景山水圖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梁楷 釋迦出山圖軸絹本設色 119×52釐米 日本日野原宣藏

釋迦著單衣跣足站於枯樹旁,手舉胸前,雙眸微微下視,面容清瘦,鬚髮密長。儘管已值冬季,衣帶在寒風中飄舉,但釋迦似乎並未感受到寒冷,絲毫沒有瑟瑟呵凍之態,而是神情專注,愈顯入山苦修悟道後,意志彌堅。畫家以勁利的線條畫排疊的衣紋,用筆謹嚴,於人物神情刻畫尤見功力;蒼幹枯枝,用筆勁硬,很好地烘托了環境。背景的坡石略加勾皴,樹石的畫法還可看出受到李唐的影響,此圖與其傳世減筆人物畫相比,屬較為工緻的畫作。畫幅左側的石壁上署有“御前圖畫梁楷”六字款。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梁楷 雪景山水圖(1)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梁楷 雪景山水圖(2) 絹本墨畫淡彩 110.8 × 50.1 cm 東京國立博物館

《雪景山水圖》是梁楷山水畫的代表作,該圖描畫了兩個身著白色披風、頭戴風雪帽的騎驢人穿行山谷的情景。畫面右邊的兩棵老樹,有著虯曲的枝幹和稀疏的樹葉,是梁楷以細緻的筆法刻畫出來的。畫面中部以簇點畫密林,而山體的皴筆則較少,在以淡墨渲染的天空映襯下,給人以白雪皚皚之感,整個畫面呈現出一種荒涼蕭瑟的氛圍,堪稱南宋院體山水畫的經典之作。東京國立博物館是這樣介紹該畫的,“作品以雪山為背景展現了荒漠所獨具的巨大山水空間,而騎驢人和雁群等微小的存在也得到了精細的表現,可謂是一幅顯示了梁楷也同樣擅長精密畫風的力作”。

十四世紀中葉,當時統治日本的室町幕府將軍足利家族極為喜愛中國的藝術品,於是來往中日之間的商旅僧人便在中國蒐集大量美術和書法作品獻給足利將軍,其中便包括《雪景山水圖》等多幅梁楷的真跡。《雪景山水圖》在傳到日本之後,先是被收為足利將軍家的「東山御物」,以三幅一組的形式鑑賞,而其中的中幅為〈出山釋迦圖〉(東山御物指足利義政將軍於別邸東山山莊所評定收藏的茶道具名品)。之後歷經若狹(今福井縣)小濱藩主酒井家及三井家收藏,最終在1948年被東京國立博物館購入,並在1951年被指定為國寶。

畫壇瘋子:梁楷

梁楷,活動於十三世紀初期,生卒年不詳,南宋人,祖籍山東,南渡後流寓錢塘 ( 今杭州 ) 。 他是名滿中日的大書法家,曾於南宋寧宗擔任畫院最高級的宮廷畫師待詔,皇帝曾特別賜給最高榮譽金帶,但梁楷卻不接受,把金帶掛在院中,飄然而去,完全不想受制於他人。他是一個行逕相當特異的畫家,善畫山水、佛道、鬼神,師法賈師古,而且青出於藍。 他喜好飲酒,酒後的行為不拘禮法,人稱是“梁風(瘋)子”。 梁楷傳世的作品包含了《六祖伐竹圖》、《李白行吟圖》、《潑墨仙人圖》等,但以《潑墨仙人圖》最為有名。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梁楷 親蠶圖卷 克利夫蘭美術館藏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梁楷 右軍書扇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

圖繪王羲之為老嫗書扇故事。本幅右邊有梁楷題款,系後人添加,卷尾有元初趙由儁、張淵、錢良右、張世昌、石巖等人題跋,簡筆人物的風格系仿自梁楷。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傳)梁楷 戴雪歸漁圖 團扇 美國弗利爾博物館藏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圖頁 上博藏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梁楷 六祖斫竹圖紙本墨筆 73×31.8釐米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圖繪禪宗六祖蹲踞執刀斫竹時的情景。六祖為唐高僧慧能,是佛教禪宗的南宗開創者,提倡頓悟法門。畫家繪人物衣紋用爽勁的折蘆描,用筆寥寥而形神畢現,且僅略勾眉目、鼻耳,人物雖為側影,而專注、自如的神情躍然紙上。人物身後的樹幹直接用間有飛白的淡墨皴出,不事勾染,竹子亦不雙鉤。全圖用筆率略草草,這在當時是一種大膽的創新,豐富了人物畫的表現手法,對後世的人物畫創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畫幅左側署“梁楷”二字款。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梁楷 六祖撕經圖紙本墨筆 70×30.3cm 日本三井紀念美術館

《六祖撕經圖》又名《祖師破經圖》、《六祖像》、《六祖圖》等。畫幅右下方鈐“道有”收藏印。曾經日本豐臣秀吉、西本原寺、松平直亮等收藏。

梁楷畫過一幅名畫《六祖撕經圖》,是描繪六祖慧能大師手拿被他撕壞的佛經, 疾步狂呼,歇斯底里的場景, 畫家把六祖藐視佛教舊傳統時那種玩世不恭的狂態,用乾枯的焦墨筆觸 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為之振奮,觀者深受感染。

該圖風格與現藏於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六祖截竹圖》非常接近,線條極具表現力,僧衣用線簡括削勁,松針、樹枝用筆爽利乾淨,眉眼五官和經卷則以淡墨略作勾畫,六祖慧能撕經時狂顛和玩世不恭的神態已躍然紙上。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南宋 梁楷 太白行吟圖 紙本墨筆81.2×30.4釐米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太白行吟圖》是梁楷減筆人物畫的代表作之一。寥寥數筆就把“詩仙”那種縱酒飄逸、才思橫溢的風度神韻,勾畫得惟妙惟肖。畫家不拘泥於瑣末細節,而是突出詩人的性格特徵,選取最能反映詩人精神狀態和思想情緒的瞬間動作,加以概略的描繪。雖是逸筆草草,卻言簡意賅,以一當十,毫無雕琢造作之氣。人物神韻的體現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人物畫自梁楷一變後,從傳神進入寫意的層次,得意而忘形,畫家的精神創造獲得更大的空間。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宋 梁楷 布袋和尚圖絹本設色 82×33.2cm日本香雪美術館藏

畫繪布袋和尚半身像,構圖簡明而有力,用筆簡練粗放,尤其以布袋和尚的衣袍最為突出,寥寥數筆,神態活現,猶如畫山石一樣雄渾有力,又不失衣袍的柔和隨意,筆意十足,重墨渲染。如除去布袋和尚的上半身不看,其構圖彷彿是一座雄健的遠山,穩健而廣闊,而繪布袋和尚的圓顱碩軀時,轉而用工細流暢的筆法,以工筆繪眉眼唇齒,笑容可掬,其淡泊而又嘻笑於世的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雖有一股玩世的態度,卻又顯示出其寬厚、仁慈、悲天憫人的另一面,這也正是梁楷處世態度的一種寫照。

畫壇瘋子 南宋 梁楷畫選賞析

宋 梁楷(舊傳) 寒山拾得圖軸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