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怎么样才能让他改过来?

今天的文章,是关于很多父母都会感到头疼的话题:如果孩子进入“拖——拖——拉——拉——“

的模式,应该怎么办呢?

比如早上出门如果对孩子们说,“要上学啦,我们迟到了”,尽管我们认真说,可对孩子们似乎一点意义都没有,他们可能还是会蹲在角落里翻自己的玩具车,一定要从一大堆玩具车里选出自己喜欢的。如果我们比孩子们还紧张嘛,他们或者就会发脾气,甚至情绪更紧张,然后速度就更是受影响。

如果这样子的拖拉行为每天重复一次,那足够让我们崩溃。我的好闺蜜就有一个拖拉的孩子,我经常听她说上学路上她一边怒气冲冲地在前面走,后面孩子边迈着沉重的步伐,跟着后头挪步哭泣,一段3分钟的路程,硬是得花上30分钟才能走完

崩溃!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怎么样才能让他改过来?

我也跟闺蜜讨论过孩子的情况。实际上大多数人拖延是因为他们对特定的任务缺乏热情,或者因为手头上有更有趣、更让人兴奋或者对自己而言更紧迫、重要的事情在跟进,所以相比他们手头上在做的事情,他们的行为确实对另外一些事情造成了“拖延”。今天的文章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01

孩子为什么会拖拉?

表面上看拖延只是孩子针对某一个事情的选择,为什么上学总迟到,为什么起床后半天都不穿衣服……最开始的时候,孩子拖拉大多数情况是因为“没概念”

一是可能对日程和规划没概念。日程和规划在成年生活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意义。他们活在当下,对时间只有模糊的理解,他们没有办法估量后果以及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二是拖拉背后往往都有孩子行为的“困境”,比如孩子有可能半天不穿衣服,是因为没有想好自己要穿哪种颜色的衣服。

三是孩子卡在情绪困境中,比如紧张、恐惧、害怕和愤怒,都会加剧孩子拖延的现象。

崩溃!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怎么样才能让他改过来?

很多时候孩子的拖拉磨蹭是一个长久行为,这并不是孩子的“专利”,很多成人到现在都还在拖拉呢。比如到了最后期限还在赶任务这同样也是“拖延”的一种表现,或者对于自己兴致寥寥的事情虽然答应了别人却拖着不去兑现,这些都是属于拖延现象。

但孩子并非“成人的缩小版”,孩子的思维方式跟成人完全不一样,某种程度上年幼孩子的行为都不是拖拉,因为我们在观察孩子拖拉当下的表现时,他们手头上都有自己认为更重要、更让他兴奋、更有趣的事情让他全情投入、专注参与,这难道又不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专注”吗?

就像昨天有很多妈妈分享的在优陪课堂学习中的改变,如何从不理解不明白到最后终于看见孩子、放下焦虑,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解决,其实面对拖拉的孩子,我们也需要先懂得孩子,不要轻易把孩子的拖拉跟“拖延症患者”等同起来,更不要把后果跟成人在工作、生活中的拖拉联系起来。

拖拉这件事情本身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性格,但是我们面对拖拉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大部分孩子越来越拖拉,恰恰是因为我们的处理方式跑偏了。

02

越催促、孩子越拖拉

大部分孩子越来越拖拉,都不是先天基因形成,而是后天环境塑造。我闺蜜发现面对孩子的拖拉,特别难处理的点是自己本身性子特别急,最害怕迟到,或者自己原先设定好的安排都打乱了,因此当她发现她需要孩子配合上这个节奏孩子跟不上的时候,她就会特别急躁。

不停催促、或者变着法子来要求孩子,实际上她越这么做,孩子的拖拉行为越严重,每天都在循环发生的对峙,也几乎让她们的亲子关系崩溃。

这里面的深层次原因是孩子的热情消退。本来是孩子主动得去做的一件事情,这个过程是带给孩子自我实现的快感,但是一被人催,这感觉就变了。主观能动变成了客观被动,

原本是自己能独立取得到好结果,被别人一催,反而自己的行动成了别人催促的结果,这对于孩子来说,就不酷了,成就感也会大幅下降,自然想去做的兴趣就更低了。

崩溃!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怎么样才能让他改过来?

3岁孩子的拖拉,跟10岁孩子的拖拉,一定是不一样。如果说最开始3岁孩子的拖拉只是因为没概念,那么如果这个情况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孩子的拖拉行为就会越来越严重,10岁孩子可能就会认为父母要求太多、太难相处,从而产生更多的

反抗行为,反抗的唯一方法就是故意不做,或者拖延着做父母让他们做的事情。

03

重新调整对拖拉的期待

要帮助孩子顺利过渡拖拉的情况,反而需要我们先对拖拉给出合理的期望,并且不要对孩子期望太多。拖拉首先是一个自我意识的过程,孩子得先明白拖拉跟自己有什么关联,以及可能会怎么样影响自己的生活,孩子才会更有主动性去调整自己的拖拉。

1)平常心面对拖拉的后果

在孩子出现拖拉行为的当下,不适合说大道理,因为说了只会让事情更加恶化。但就拖拉这件事情发生的当下,哪怕因为孩子的拖拉导致迟到、延期等,都属于孩子的“自然后果”,他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甚至承担相应的结果,我们就让这个自然后果发生

崩溃!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怎么样才能让他改过来?

我家两孩子都曾经在上学这件事情上拖拉,因为我家到学校交通不算太顺利,如果出门太晚,基本上堵车就是一个小时,影响了上课不说,还需要去学校秘书室那里领取“迟到牌”。这些后果都是我家孩子们亲身感受的,我们只需要客观、平静地在当下把这件事情说出来,“因为出门晚了5分钟,所以我们堵在路上1个小时。这个过程是挺难受的,我也能感受到你的焦虑。”

有时候真的要学会“Let Go”(放手),不要跟孩子说“你看,早就跟你说过了,你不听”,这些都是会产生反效果的话。在孩子拖拉的当下,后果往往已经造成,无论是迟到还是耽误事情,都并不能够完全逆转拖拉这件事情。

因此调整自己的心态,暂时把喋喋不休放在一边。我们对孩子的行为的期待并不是看到孩子随时随刻完成它,而是确保孩子知道完成它是自己的责任,我们尊重孩子当下的决定,但在选择不当的情况下,孩子也要去面对自己的后果,比如接受堵车、等待的结果等,这也是孩子需要去体验的过程。

崩溃!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怎么样才能让他改过来?

2)帮助孩子想象时间的旅行

要克服拖延这个情况,其实关键不是拖延当下的惩罚,而是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预防并了解拖延。我们需要帮助孩子积累“守时”的成就感,让孩子有机会想象自己想要的东西,看它,感觉它,孩子就能更好地相信它。

举个例子,当孩子因为拖拉而迟到的时候,我们最好的方式并不是总强调拖拉有什么后果,因为这个在出现自然后果的时候孩子已经可以亲身感受了。我们更多的笔墨应该是放在引导孩子看向未来,让孩子感觉到如果能够及时完成一些事情的话,我们可以有哪些不同的感受。

崩溃!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怎么样才能让他改过来?

比如告诉孩子,“我们下一次早点到学校的话,我们就可以去图书馆里做一会儿,借些你特别喜欢的书,或者去操场上跑两圈,看到同学们都一起踢足球是不是也很好玩呢”。让孩子时刻保持对明天生活的想象,而不是停留在现在的事情有多糟糕,孩子才会更有动力去为了自己内心的渴望而去克服拖拉这件事情。

3)及时帮助孩子拆解任务

很多时候拖延的大部分问题是对整个任务感觉到不知所措。比如孩子不知道选择什么颜色的衣服,或者不知道该如何完成作业(特别是小学生写作业拖延的情况基本上都是这种),对孩子来说能够迈出一小步让孩子明白实现一个大目标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小目标,每一个小目标都是容易实现的事情,会让孩子更有可能开始去做这个任务

比如让孩子明白“每天只要提前5分钟出门,我们就不会迟到了”,这些具体化后的目标都可以让孩子降低改变的难度,让孩子更有可能积极地去找到破解自己拖拉的方式。

崩溃!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怎么样才能让他改过来?

包括做作业也是的,如果孩子在做作业方面总是拖拉,不要让孩子选择最难的那部分任务,这会产生不必要的压力,让孩子先从自己比较能把握、兴趣最浓的部分开始,会让孩子在整个参与的过程中保持被激励的状态,积累成就感也是克服拖延最好的武器之一。



我很喜欢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你不必看到整个楼梯,只需要迈出第一步”。

无论对孩子还是成人,我们都会拖拉,我们也都会守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件事情,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修炼。我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节奏和期待强加到孩子身上,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着急唠叨,是因为自己本身比孩子更加失控

要相信自然后果也是孩子克服拖拉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牵着孩子的手一起去体验,让孩子明白原来守时是有更美好的期待,原来拖拉的后果是这样子的,那么如果想要改善我们还可以怎么去做更好。

孩子终究需要自己慢慢意识到拖拉是他人生的修行,他才更有力量去面对。在这个过程中,唠叨是一把最钝的刀刃,一定不要用!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 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