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武器到底是好用还是难用?

近卫步兵师


我是东斯坦因,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尽最大努力详尽透彻的回答每一道问题。(当然有时可能篇幅有点长)。


苏联武器,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傻、大、黑、糙。确实与一些西方研制的武器相比,苏联武器做得确实是比较糙。但是糙却不一定难用。

AK-47突击步枪,可以说是苏制武器的代表之作,军队、黑社会、恐怖分子都有装备AK。与美国的M16、M4相比,AK-47的做工很粗糙。可是AK-47却凭借,动作可靠,勤务性好;坚实耐用,故障率低,射击性能优良;结构简单,分解容易等特点,成为了枪械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步枪。据统计AK系列包括了未经许可的仿制品,产量超过一亿支,是世界上历来累积产量最多的枪械。

武器的作战表现是否优秀,除了武器自身性能是否先进以外;武器使用者的素质,也是影响武器作战表现,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比如,沙特等中东土豪,经常一掷千金从美国、欧洲,大量采购先进的武器,来装备自己的军队。可是在也门,面对武器简陋的胡塞武装,装备世界顶级先进武器的沙特军队,却被打了个落花流水。原来沙特等国依靠石油资源非常富足,可数十年富足安逸的生活,使得这些国家早就文恬武嬉。他们的军队不仅训练稀松,战斗意志更差,经常刚看到敌人的影子,就溃败了。

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美国笑到了最后,并成为“世界警察”。美国自然要大肆宣扬自己,并打压曾经的对手。大肆的贬低苏联,以及苏联研制的武器。于是在美国大力的宣传下,苏联武器特别难用,逐渐的深入人心。

比如,海湾战争,数十万装备苏制武器的伊拉克军队,被美国打的满地找牙。结果这个事,一直被美国吹到现在,以此来先是美军的赫赫武功。(苏联武器不行,被我分分钟按在地上摩擦)

而越南战争,数十万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鏖战数年,却拿越南游击队没有办法,灰溜溜的撤走,不过现在却很少提了,大有要把其遗忘的意思。至于 ,黑鹰坠落更是连提都不提。(我美军是战无不胜的,这些影响我的光辉形象)

至于苏联武器如何,我想作为对手,美国应该是最清楚的。(此地无银三百两)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东斯坦因


这个问题太笼统了,苏联武器范围非常广,不能一概而论,说好用,比如AK-47自动步枪,RPG火箭筒等,不需要有啥文化,简单教一下就能使用,而且还特别能吃苦,什么沙漠,高温低寒,泥浆浸泡,拿起来照样开火,这种武器当然属于好用,但能不能打准,就看射手的悟性和本事了。

说不好用,苏联武器确实不太考虑人机工程,什么舒适性之类,不在设计考虑之列,坐苏联坦克上跑一圈和坐西方坦克上跑一圈,感觉绝对两样。苏联的战斗机也同样如此, 看看大名鼎鼎的双座版米格-31的后座,立刻明白憋屈是啥感觉。

操作体验也非常差,举个例子,美军曾从秘密渠道获得一些米格-23,这种变后掠翼的战机与美军的F-111,F-14是同时代产物,但操作感受可谓天壤之别,这种变后掠翼设计初衷是兼顾高速和低速性能,美制战机对后掠角度是机载电脑自动控制,而米格-23则粗暴地仅设置3个固定档位,最要命的是,每个档位,飞机的操作特性都相差巨大,对应操作“好像精神分裂症患者切换了人格一般”,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失控状况,美军曾有一位中将飞行员驾驶米格-23,对其性能仅粗浅了解就凭着自己多年飞行经验的十足自信,要体验米格-23出色的超音速性能,结果超过2倍音速后,出现无法关闭加力,无法减速又导致飞机水平尾翼无法动作,这位中将选择2倍音速下跳伞,当即颈椎被折断身亡。

美军飞行员评论米格-23,“这就是台工业垃圾,粗制滥造极易失控,敌人拥有得越多越好,这样他们在飞行时就死光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但也代表了苏联时代的武器的粗劣特性,华约解体后,捷克,匈牙利等原来使用苏制武器等国家,有点条件都换装了美欧武器,很多国家自产武器也摆脱了苏制武器风格,连俄罗斯新研制的武器也讲究很多,在信息化时代,那种靠蛮力冲锋式的武器装备,可能根本没机会打击敌人就被精确智能的武器干掉了。L


联合防务


苏联这个曾经的红色帝国已经消失,但是苏联时期的经典武器装备至今却不曾忘却,往大了说4万吨的台风级战略核潜艇已成为人类建造过排水量最大的潜艇了,往小了说谁见谁爱的AK47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步枪。


但是这两种体型差距明显的苏联武器,也代表了苏联武器发展的两个方向,台风级战略核潜艇体型之所以这么大,是为了在潜艇内部塞下20枚潜射导弹发射筒,而且潜艇不能出现龟背现象,所以体型才会出现这种鬼斧神工的设计,说到底还是因为苏联的潜射导弹小型化不如美帝的结果;反过来AK47并不追求高射速、精度等性能参数,其对士兵的素质要求很低,只需要简单掌握最最最最基本的上膛、瞄准、扣扳机就行,和美帝的M16相比虽然超神很难,但是上手容易,而且有着结构简约但是杀伤力却不简单,还兼备射程与精度的优点,可以说哪里有战争,哪里就一定有这款枪的身影。


但是综合来说武器装备的好不好用除了看武器的基本性能外,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还是看体系建设问题,武器装备不光是需要定期保养升级的,也是需要后勤不间断支持的。比如给你一辆射程超远、精度超高、穿甲威力超强、防护能力特强、机动性特优秀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但是只给你5发穿甲弹,你能打赢一个只装备了T72坦克的坦克团吗?结果是不能,因为再先进的装备武器终究讲究的还是合不合适的问题,因为面对一大群坦克团你需要的并不是装备了穿甲威力强悍的反坦克导弹发射车,而是一架装备了大量贫铀穿甲弹和大量反坦克导弹的固定翼攻击机。



苏联武器装备虽然在有些人眼中比任何武器都好用,说到底还是顺手适用的问题,反观在有些人眼中苏联武器和美帝武器相比就是垃圾说到底也是不顺手的问题。因为苏联的武器装备发展思路并不是和美帝一样的高精尖艺术品,而是将其仅限于战争的消耗品,设计思路不一样到了不同人手中也就有了不一样的答案,长此以往也奠定了美帝武器高精尖美、苏制武器简单粗暴的风格,虽然在同级别性能对比中苏制武器不如美帝武器,但是苏联武器最大的魅力就是用落后于美帝的技术去实现了与美帝相似的效果,所以在最终的表现上不会和美帝武器有很大差异,而且有时候还会有一些颠覆性经典之作。


魑魅涅槃


不请自答,我的特点。苏联武器好不好用?这个问题不用我来回答,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贫困国家对苏联武器的喜爱,就能给出答案了。当非洲黑叔叔手拿ak47,肩扛RPG,驰骋在战场时,谁能说苏联的武器不好用?

与西方一些国家的武器相比,苏联的武器的确给人一种“傻,大,笨”的印象,但是同时也给人留下了皮实耐操实用的使用后的感觉。以ak47步枪为例,它不仅大量装备苏联的军队,而且被各个国家争相仿制,中国的56冲锋枪,以色列的加利尔步枪,波兰的m762步枪等都是根据ak47仿制而成,特别是以色列,被认为是美国的铁杆盟友,可以轻松从美国和西方国家获得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本该对苏联武器不屑一顾,可是经过以色列研究后发现,ak47能适应中东地区恶劣的沙漠气候,还把ak47称为“沙漠之虎”,这不能不说是对苏联武器的最好的评价。此外多个非洲国家甚至把ak47的图像印在国旗上,足见对苏联武器的喜爱。

Ak47简单容易制造的特点,也是让它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侣行》团队曾经造访过阿富汗,在一间简陋的作坊里,阿富汗手艺人使用简陋的工具就能制造ak47,虽然品质上绝对没有大厂的生产水平好,但是对于战乱国家来说,这是保护自己的根本,所以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支ak47步枪,恐怕谁也无法说清。

苏联武器到底是怎么形成这种“简单,粗暴,耐用”的风格的?我认为除了苏联人性格因素之外,苏联人制造武器的理念都是来源于战争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二战中,苏联军队虽然战胜了法西斯德国,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牺牲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质。战后苏联专家经过对战场的损伤程度,得出以下结论,一名战士在战场上的平均生存时间只有25秒,一辆坦克在战场上的评价生存时间只有三分钟,一架飞机在战场上的生存时间不超过5分钟,可想而知,战争打到了一定程度,制胜的关键不是武器多先进,多精良,而是看有没有足够的后勤补给。

纳粹德国的“虎式坦克”可是以说是当时最好的坦克,它拥有坚固的装甲,有最优秀的88毫米坦克炮,精密的机械结构,强大的动力,令盟军的坦克对它毫无办法,即便是以多辆坦克对战一辆虎式坦克也未必有决胜的把握,因此也造就了很多的战斗英雄,奥托·卡里乌斯就其中一位,他驾驶坦克和战友一起共摧毁178辆坦克以及130门火炮。可是到了战争的后期,德国本土遭到盟军飞机的轰炸,坦克工厂被迫躲入山中隧道内,过于精细坦克的制造过程,反而严重的降低了坦克的生产进度,战士没有武器可用结果可想而知。反观苏联的T-34坦克,制造简单,工艺流程简化,反而更容易建造,即便有较大的战场损失,也因为利于生产得到足够的补充,在战争最激烈的时期,有的T34坦克刚刚走下生产线,还没有涂刷油漆就被排上战场。处于同样尴尬的地位的还有美国的M4坦克,美国士兵曾用“黄油”坦克来形容它的不堪一击,电影《狂怒》里,美国四辆M4坦克,对战一辆虎式坦克,结果还是有三辆M4被虎式击毁,要不是有主角光环,余下的电影还有主角参演,恐怕最后一辆M4也会被虎式击毁,但是美国并不害怕,因为在战场上有一辆M4被击毁,就会有四辆M4坦克,被送上战场,这样强大的补给能力,才是支持战争走向胜利的决定因素,这正好验证了那句话:量变产生质变,数量也是质量的一部分!

在这种战争理论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发现,二战后苏联的大多武器简单实用,易于建造,比如大名鼎鼎的T54坦克,光苏联自己就生产了超过一万辆,生产线被中国引进后,以T54为原型的59坦克,又被生产了接近一万辆,其典型的特征就是半卵型的铸造炮塔,铸造炮塔从技术角度来讲,要比西方的焊接炮塔简单的多,更容易操作,但是防护效果却出其的好,在当时的反坦克火力下,半卵型的炮塔更利于跳弹的产生。从操作机构上来讲,T54依然沿用了拉杆操作,要知道,比它更早的虎式坦克,已经使用方向盘操作,但是这些依然不能阻止T54成为一型优秀的坦克。此后的苏联坦克依然沿用了卵式炮塔,T62,T64,乃至T72,都是这种简单实用主义的产物。当美国大兵坐在M1A1坦克里吹着空调时,而以T72为代表的苏式坦克依然没有装空调,因为在苏联专家看来这些东西与实战无关。

还有大名鼎鼎的苏27战斗机,同样也犯这个“毛病”,上个世纪90年代,当中国引进俄罗斯的苏27时,中国的工程师发现,苏27的发动机使用寿命只有1000个小时,就要维修,而同时期的西方发动机能达到2000个小时以上,为此中国的专家还特意请教了俄罗斯专家,得到的答复是在战场上一架飞机根本活不到那么长的时间,这种回答貌似在推卸责任,可是细细一想,并不是没有道理,打掉一架价值几千万美元战斗机的可能是价值只有几百万美元的空空导弹,时间也就是几十秒钟。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陋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标胸魅


苏联的武器设计理念是根据战场损耗率而定的,无论你的武器多么好,都会有必然的战损率,如何迅速把武器生产出来才是关键。美国的高端武器,欺负小的国家是没有问题,因为和他们作战,没有太高的战损,但和苏联、中国开战的话,他们的F35生产周期这么长 ,就是损耗一架就少一架。压根没办法几时补给。


行摄清远


从军队的角度,好用。从个人的角度难用。苏联武器的特点就是什么都考虑到了,就是不考虑个人的舒适度。就像t-34,可以说是坦克设计历史上的里程碑,但是个人体验极度差,密封不好,空间狭小,操作费劲,从坦克兵的角度来说,这就是一款垃圾,但是从整个军队来说,来说,这是通往胜利的武器。


霹雳3586


粗制滥造,简单可靠,


90的旅途


苏联的武器都经过了战争的洗礼和考验,不少武器都是时代的经典


水晶球217591423


苏制武器皮实耐用,粗糙!但维护简单,看看二战时苏联坦克对阵德国坦克,在维护和简单可操控上略见一斑!


笑傲江湖1374269


苏联武器看上去大多简单粗劣,但都是实实在在的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