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之後,我是怎麼和孃家越來越疏遠的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媽媽愛我勝過哥哥。雖然在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已紮根,但我總以為我們家是個例外。

出嫁之後,我是怎麼和孃家越來越疏遠的

01

未出嫁時,我就是家裡實實在在的“小霸王”。只要我看上的東西,哥哥再不捨得也得給我。

記得我五歲那年,媽媽第一次動手打了哥哥。我看上了哥哥新買的文具盒,但哥哥死活不給我。雖然那時我還不會寫幾個字,根本用不到它,但就是霸道的要搶走他的。

我兩聲哭泣,媽媽把哥哥打了一頓,文具終於是我的了。可惜,三五天後我便把對它失去了興趣,扔在家裡不再理會他。

這件事助長了我在家裡的囂張氣焰,之後凡事我看上的東西,哥哥都會送給我。

那時,我覺得爸媽是最疼我的,一度還偷偷思考,哥哥是不是抱養來的。

出嫁之後,我是怎麼和孃家越來越疏遠的

02

大學畢業那年,我想回到老家工作。面試後我感覺不太理想,便想著讓爸媽託個關係以求穩當。但爸爸打聽一圈回來後,對我們直言要找人就得花錢送禮。

那年,哥哥正好準備結婚。

媽媽說,找工作這種事得靠自己的實力,現在家裡確實沒有能力給你出錢找人。

哥哥的婚禮舉行的很隆重,彩禮比別人多一份,各種家電傢俱準備齊全。雖然無法與現在相比,但在當時的確算是頭一份。

哥哥結婚時,家裡來了好多人,三姑六婆能攀上點關係的,媽媽都請了過來。

那一天,她非常開心。

她說,自己只有一個兒子,就娶一次媳婦。彩禮要重,場面要大,不給兒子和兒媳留遺憾。

那一刻,我突然就想到一件事。如果我出嫁時,媽媽會不會想著一輩子就嫁一次女兒,所以要讓她風光大嫁。

出嫁之後,我是怎麼和孃家越來越疏遠的

03

如果說,世界上有什麼東西可以預測未來,那就是女人的第六感了。

那次考試,我果然未被錄取。想回老家工作的夢想就這麼破滅,我只能帶著失落感離開家鄉。

在外漂泊三年嚐盡世間冷暖,我終於在另外一座城市安居。雖然在這裡生活工作都很滿足,但依舊傷感遠離家鄉親人。

兩年後,我有了自己的小家庭,緊接著孩子出生。作為一個女人,我也算人生圓滿。

隨著孩子的出生後,由於婆家突遭變故,無法前來照看孩子。眼看我的產假就要結束了,單位催著要讓上班,孩子卻沒有人照看。

媽媽來給我看孩子,我真的很感激她。這些年雖然在外不能天天陪伴在媽媽身邊,但只要一有時間,我都會回家陪她,每年至少兩個月。

我知道她牽掛我,其實我何嘗不是時時刻刻想著媽媽。我獨身在外生活,在心裡覺得很虧欠父母。所以總是想盡辦法彌補,平時回去自然也是大包小包的。

養兒方知父母恩,以後的日子只想加倍對他們好。

出嫁之後,我是怎麼和孃家越來越疏遠的

04

人與人的感情,走著走著就淡了。友情如此,愛情如此,親情也不例外。

媽媽來幫忙帶孩子,整天唸叨的卻是哥哥家的孩子。她總告訴,侄子侄女沒有她會吃不好喝不好,尤其侄女會受委屈。

哥哥家的兩個孩子,一個七歲一個五歲。嫂子不用上班,哥哥就在家附近上班,可媽媽還是每天擔心的吃不下睡不著。

也難怪,這兩個孩子都是媽媽幫忙帶大的,感情深厚可以理解。

兩個月,媽媽回老家去了,至此再也沒有過來帶。沒有老人的幫忙,我們每天忙成陀螺。一邊挨老闆罵,一邊因為照顧不周孩子而自責,那段日子至今不想回想。

後來,家裡的事處理好了,婆婆便來帶孩子了,生活才算明朗了。她很勤快每天很辛苦,我也十分感謝她。

我每天忙著工作,下班回家便是陪伴孩子,所以和爸媽的聯繫也就少了。

其實,在成年之後我就明白自己和哥哥不一樣,所以也不想去計較這些事情。

十八歲之前的幸福是父母給的,後半生的幸福就要靠自己創造。曾經我也是家中的小公主,這應該感謝父母的厚愛。

如今再也回不到從前,小公主的位子或許再也不屬於我了,但心裡依舊深愛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