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清倉式分紅”到底是不是好事?

A股“清倉式分紅”到底是不是好事?

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一種重要方式。2018年年報顯示,上市公司進行現金分紅逐漸成為主流。數據還顯示,截至4月4日,滬深兩市共有1032家上市公司發佈2018年度分配預案,其中涉及現金分紅的公司有1025家,佔比高達99.32%。

這主要得益於監管層一直在大力倡導現金分紅。因此,上市公司以現金回報股東的形式越來越多,這本身是件好事。從股息率角度看,按照4月10日收盤價測算,蘭州民百、方大特鋼等5家上市公司的股息率都超過8%。股民投資取得了不錯的現金分紅回報。

不過,也有股民提出質疑:部分上市公司採取的是“清倉式分紅”真的是好事嗎?舉例說明,吉比特公佈2018年報,並披露利潤分配預案,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按照總股本7188萬股計算,涉及分紅金額7.19億元。而年報顯示,吉比特在2018年實現淨利潤7.23億元,此次分紅的股息支付率達99.45%,幾乎將2018年全年淨利潤一分而光。

A股“清倉式分紅”到底是不是好事?

就在稍早之前,華寶股份推出每10股派40元(含稅)高分紅方案,就因“大股民持股81%”,而備受市場質疑,被市場解讀為“分紅為了回報大股東”,涉嫌利益輸送。而吉比特的股權結構中,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也達到了近63%,第一大股東持股也超過了30%。因此,與其說這樣的分紅是為了“回報所有股東”,倒不如說是在“回報前十大股東”更為貼切。

此外,“清倉式分紅”的背後,還隱藏著重要股東的減持身影。因為大比例現金分紅必然會抬高該股的股價,這樣大股東有機會可以進行高位減持。2019年以來,吉比特多次發佈關於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股份的進展報告。顯然,“清倉式分紅”的另一個目的,就是分紅預案披露後,股價會有不俗表現,這在客觀上為大股東的高位減持創造了條件。

更要命的是,一些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平平,盈利能力不足,卻也熱衷於現金分紅,雖然在短期內回報了股東,卻在日後的經營發展的資金投入上明顯不足。例如,國風塑業已經連續三年在扣非淨利潤都出現虧損,卻每年都向股東分紅。對此,我們倒覺得,與其虧損、微利也分紅,上市公司不如把資金投入到生產經營領域,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至少先在短期內提升業績為重吧。

A股“清倉式分紅”到底是不是好事?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這使得A股市場上的價值投資理念得以迴歸,但也要兼顧股東回報與企業長遠的發展。如果上市公司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也有回報股東的真實心願,向股東實施高比例的現金分紅這是理所當然的。不過,千萬不要為了再融資,為了大股東能夠減持,為了重要股東能夠分得更多現金,在犧牲企業未來發展資金的情況下進行“清倉式分紅”這就不足取了。

而作為監管層應對於這樣的“清倉式分紅”方式要進行嚴格監管,並加以窗口指導。我們建議,上市公司每年可實施現金分紅的金額,應控制在當年實現淨利潤的60%以內為宜,這樣既可兼顧對股東的回報,又能留下足夠的資金給企業發展留下充足的運營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