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市場,牛市還會繼續嗎?

一季度金融數據,想必大家都看到了。

寬信用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但是這意味著債券市場轉熊了嗎?

好像也不是。

我們回顧一下一季度以來的債券市場,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糾結。

一方面2月份工業增加值很低,但是大家預期的經濟下行沒有如期出現,各項高頻經濟指標顯示宏觀的韌性十足,而且金融數據足夠給力;

一方面期待的資金面寬鬆也碰到了天花板,4月到期的大量MLF如何續作是個問題,央行似乎有意維持目前的資金局面,很難期待進一步寬鬆,當然資金緊張的局面更難出現;

另外,豬油共振引起的通脹越來越讓人擔心,我們目前是否進入了一個“類滯脹”的局面。

這一切,都源自我們有一雙看得見的手。

在經濟趨勢向下的大背景下,強力托住,造成GDP增長率,幾乎成了一條直線。

在國內做宏觀經濟研究,實際GDP增長率的預測技術含量是最低的,只要你在6.5%上下拍,誤差都不會太大。

種種的既矛盾又讓人迷茫的數據,讓我們不得不懷疑,今年的債券市場,既不是牛市,也不是熊市,而有可能是猴市。

所謂猴市,就是很難形成明顯的牛熊趨勢,市場在一個很窄的幅度的,上下震盪,讓市場的參與者們欲仙欲死。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通脹,供給側改革以來,PPI向CPI的傳導路徑有所弱化,但是大家年初一致預期工業品通縮的局面似乎沒有形成。


債券市場,牛市還會繼續嗎?



南華工業品指數,是PPI的領先指標之一。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南華工業品指數已經出現了超預期的上行,這是否預示PPI會在接下來的時間超預期上行?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宏觀研究入門系列:通脹分析)中指出,豬週期對國內CPI的領先意義,現在完全驗證了我們的預期。

所以,如果PPI和CPI均出現超預期的上行,那麼,名義GDP可能會出現明顯的企穩甚至回升,這對長期利率形成利空。

而且,社融數據出現明顯的企穩回升趨勢。有些時候,你不得不佩服銀行系統的執行力,當市場還對寬信用半信半疑的時候,銀行已經在加班加點放貸了。

中國式寬信用最大的特點是:說到做到

而作為貨幣的另一面,貨幣供應量也是有明顯有觸底回升,最讓我驚喜的,其實並不是M2,而是M1的回升。

實際上,M1是一個橋樑,一頭是銀行,一頭是企業。M1的這次回升,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實體經濟有錢了,這對債券市場仍然形成壓制。

但是,另外一頭,工業增加值、工業企業利潤仍然連續下行,要說經濟企穩好轉,也很難有說服力。

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也顯示在下行當中,我們很難說,長端利率債收益率在上行通道當中。


債券市場,牛市還會繼續嗎?



所以,我們面臨一個多空交織矛盾重重的環境,多方和空方都很難說服對方,當然,也很難說服自己。

這就很難受了。當市場一直找不到方向的時候,所有市場參與者都非常難受。

從歷史上看,窄幅震盪維持半年以上的的時期:

有2012年四季度到2013年一季度,另外就是2016年一季度到二季度。

這兩個時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行情震盪半年以後迎來一波小牛市行情,隨後要麼是慘烈的2013年錢荒,要麼是劇烈的2016年債災。

從做債的角度看,我們現在面臨的環境稍微好一些。

即使是如此力度的寬信用,最多能做到的,就是不讓經濟失速。想要重新回到高速發展的軌道,難於上青天。所以,做多債券在方向上沒有大的問題。

另外一個就是流動性,央行對金融體系流動性的把握已臻化境,可以預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太會出現流動性衝擊產生的債券市場風險。

最大的變數,在政策

我們很難確定,當下的經濟局面在決策層看來是不是合理的。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在和看得見的手掰手腕。

會不會有新的刺激政策出臺?

繼減稅之後,房地產限制措施會不會鬆綁?

一季度的金融數據,用力是不是過猛?會不會一鼓作氣,再二衰,三而竭?接下來,銀行的油箱裡,還有多少油?

都很難說。

我想大家也是在這糾結。

在這糾結當中,想走出熊市或者牛市行情來,著實難。

所以,今年的債券市場,可能會是一個以震盪行情為主的猴市。

但是猴市之後,市場會選擇方向。

前兩次猴市之後,市場選擇了大熊市。

但是歷史不會簡單的重複。

日本一位保險業前輩說過,當年他把4%收益的日本長期國債賣出去之後,再也沒有機會買回來了,日本國債走出了歷史級的大牛市。

我們會選擇什麼方向?

債券市場,牛市還會繼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