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朱元璋陪葬的女人的死法有多慘?

別酒怯流年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鑑於前朝女禍,用十分粗暴的方式從根本上斷絕妃嬪弄權的可能性,開啟了妃嬪殉葬制度,有五代皇帝的妃嬪死於這項慘無人道之制,明太祖妃嬪、明成祖妃嬪、明仁宗妃嬪、明宣宗妃嬪、明代宗妃嬪(建文帝妃嬪不詳)。朱元璋的妃嬪是如何被執行殉葬的史料沒有任何記載,根據《李朝實錄》裡是這麼記載朱棣妃子殉葬情形的

朱棣一共有十六個妃嬪,十五個被他寵幸過但沒有位分的宮女,一共三十一個全部殉葬。殉葬那天她們先被聚在一起吃頓上路飯,然後被帶到堂上,她們知道自己要被殉葬了,又無力反抗這樣的命運,所以嚎哭聲震天。在這個期間,仁宗皇帝親自過去和這群庶母辭別,其中朱棣的朝鮮妃嬪韓氏下跪苦苦哀求仁宗,請求將她放回朝鮮贍養老母,但被仁宗拒絕。

太監們在堂上放了三十多張小木床,木床上方已經吊好了繩子,妃嬪們被推上去之後,把脖子套在繩子上,然後太監們再把木床抽掉,這樣就自經而死完成殉葬。妃嬪韓氏臨死前和她的乳母金黑哭喊道:“娘,我去了!娘,我去了!”她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旁邊的太監撤掉了木床。

後來仁宗和宣宗皇帝的妃嬪也是通過這種方式殉葬的,在她們死後都會被追封妃號和諡號,冊文是這樣讚美她們的節義和美德的:茲委身而蹈義,隨龍馭以上賓。宜薦徽稱,用彰節行!意思是,現在這群妃嬪獻身於仁義之道,追隨太宗皇帝而得道成仙了,應當給予她們讚美的稱號,來表彰她們的節操品行!

仁宗駕崩後,他的妻子張太后是個能幹又有想法的女性,對這群妃嬪們動了惻隱之心,但又沒有辦法直接否認太祖成規,於是利用自己的特權赦免了幾個生育過子女的妃嬪,又將剛入宮才幾個月、重臣張輔之女張敬妃赦免了。其中明仁宗有個寵妃郭貴妃是武定侯郭英的孫女,乃勳門之後,而且生育了三位皇子,但作為第一個弱化殉葬制度的張太后反而順水推舟讓她也殉葬了,因此張太后被口誅筆伐是個冷酷無情陰狠的女人。

其實這樣評價張太后是不夠公允的,因為朱元璋制定殉葬制度時並沒有規定有子妃嬪可以免殉,而且無差別對待全部一網打盡,野史說朱元璋小女兒寶慶公主之母張美人被免於殉葬,這是沒有正史依據的,朱元璋後宮是全部殉葬的。他也沒有規定勳門貴女可以倖免,朱棣後宮的恭順伯之女吳惠妃、寧陽侯之女陳麗妃、宣德後宮的恭順侯之女吳惠妃全部都是名門貴女,她們的父親頗受皇帝器重,也沒有被特批可以不殉葬。

郭貴妃雖然是開國功臣武定侯郭英的孫女,但郭英在靖難時站隊建文帝,朱棣繼位後直接被打入冷宮而失勢,他死後武定侯的爵位也被停止世襲,郭貴妃能成為仁宗的側妃,因為她的母親是徐皇后堂姑,而被朱棣另眼相看,功臣之後的身份並沒給她加分。

張太后在處理殉葬妃嬪時,放過了和她相處多年的仁宗舊妾,也放過了部分宣宗之妾,最終為仁宗殉葬的妃嬪只有五個,為宣宗殉葬的妃嬪只有十個,兩者相加不過是為朱棣殉葬妃嬪數量的一半。

到了張太后的孫子明英宗臨死前,因為顧念妃嬪們在南宮與他患難與共、為他生兒育女的情分,於是下旨將她們赦免,並規定在她們壽終正寢後全部和他合葬。後面繼位的皇帝遂引為故事,將本不該實施在妃嬪身上的制度取消,妃嬪們得以在後宮安享天年。

因為大眾普遍對女統治者的要求更為嚴苛,對於殉葬制度的弱化者張太后也好,北魏子貴母死制度的強化者馮太后也好,都註定會承受後人更多的責難,而制度的發起者朱元璋和道武帝反而沒有多少人因為他們是這件事罪魁禍首而責怪他們。


坤寧宮的故事


1398年閏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皇宮內一片哀嚎。

朱元璋貧苦出身他當過和尚要過飯,他知道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擔心子孫的江山會如劉邦一樣被外戚專權,又迷信死後會孤獨,需要人伺候,他看到元朝皇帝也有殉葬,元末不能管理後宮,後宮嬪妃私通外臣,收受賄絡淫亂無禮法,為了防微杜漸永絕後患,他就在彌留之際給即將登上寶座的朱允炆留下一道遺詔,其中有四個字:責殉諸妃!


嬪妃宮女凡是沒有生育過的都要殉葬。這是赤裸裸的活人殉葬啊,朱允炆接詔後立即執行,他將附和條件的後宮女人都列入名單,被稱作“朝天女”。死者家屬會得到一些撫卹金,另外對他們安排帶薪看護孝陵衛,直到明亡。朱棣代替朱允炆時仍允許這一制度存留。

給朱元璋殉葬的具體人數,史上並無確切的記載,據明末人毛奇齡所著《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陪葬嬪妃46人,宮女有十幾人。


這些即將殉葬的女人掙扎痛哭哀嚎但都無濟於事,皇命難違,她們具體是怎麼被處死的呢?

一,有一種說法是,注入水銀,為了保持她們的容顏不變,監管者會把她們安排到後宮的一個屋子裡,用迷藥迷暈後,在頭部或者身體裡,或者嘴巴里注入一定量的水銀,所灌水銀者無一人生還。

二,還有一種死法是自縊。

她們被安排到一個特殊的屋子裡,頭上空是長長的橫樑,樑上一條條七尺白綾,提前挽好的頭套結,頭套下面是一把把的太師椅,待她們頭部伸入頭套,太監們便會把椅子抽掉,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戛然而止。如果她們掙扎不配合上路的話,太監們會幫忙用弓弦或者白綾把她們勒死。朱棣死後嬪妃自縊殉葬《朝鮮李朝世宗實錄》記載,殉葬嬪妃中有兩位朝鮮選獻的美女韓氏和崔氏。韓氏臨死前提出:年老的母親沒人照顧,能否解決照顧。“仁宗許之”。她臨死前站在椅子上大喊:“娘,我去了,娘,我去……”話音未落椅子被抽掉。




三,另外一種死法是在飯菜裡或者酒水裡下劇毒。負責人會讓這些可憐的人提前禁食,然後把她們帶到一處備好上好飯菜的房子裡,告訴她們吃飽好上路。如果不吃,太監們會強行灌酒水毒死她們。

這一萬惡的人殉制度直到清朝康熙時才被永遠徹底廢除。


一代開國草根皇帝朱元璋,懲治貪官汙吏好不手軟,體恤民情屢次微服私訪,興修水利,解放奴婢,減免稅負,抓教育,興科舉,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等等受萬民敬仰,但是恢復人殉制度令人感到血腥殘酷!


小姐姐講史


為朱元璋陪葬的女人的死法有多慘?

殉葬是古代極為可怕的一種制度,在大明朝之前,這種制度其實已經被廢除了。但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後,又採用了這種制度,由於這一位明朝的開國之君都採用這種制度,這就導致當時的整個明朝中,都興起了殉葬的風氣。當年,朱元璋的兒子比他要先去世,他嚐到了兒子去世的痛苦。為了給自己的心裡多一點慰藉,他將兒子的妃子一同殺了,讓她們去陪葬。他認為,如此一來,兒子去往黃泉的路上就不會覺得孤單了。而且去到地府以後,這兩個妃子也能夠依然的侍奉他。


從這些方面其實也能看出,這位明太祖是一位心腸特別狠毒的人,為了讓自己的心裡得到安慰,他就不在意其他人的死活了。明太祖是在公元前的1398年駕崩的,在他去世之後,他的孫子坐上了這個寶座。繼位後的皇帝,效仿著祖父的所作所為,他下令那些沒有為他祖父身下過孩子的妃子們都要陪葬。這個命令一頒發,後宮當中就傳來了悽慘無比的哀嚎聲。無數妃嬪們都在不停地痛哭,為自己悽慘的命運而悲傷。



但在明朝時期,後宮中還是有不少妃子們背後都有家族勢力。許多官員們也並不是冷血無情的人,為了保下自己的女兒,朝中大臣們借用手中的權勢,或者手裡的錢財,偷偷的去和後宮的太監們拉拉關係,讓他們私放了妃子。有權有勢的妃子倒是能被保下來,但她們一旦保下來,陪葬妃子的數量就不對了。為了保證下葬之時,妃子的數量核對得上,他們就想到了一個方法,將那些生過孩子,但是背後沒有權勢的妃子拿來頂替。所以說,後宮中的女人,若背後沒有權勢依靠,即使生下孩子,下場也可能很悲慘。


根據一些史書記載,當年朱元璋去世之時,他的陪葬妃子就有46人。那這麼多妃子,她們是怎樣死的?死狀又有多麼悽慘呢?對於妃子們的死狀,史書裡面並沒有記載,但是據考古學家的考證表明,妃子們最有可能是死於縊刑。這種刑法,指的是把所有妃子們關到一個屋子中,然後給他們一人準備好一條白綾,一人一把太師椅。之後由太監們將白綾掛好,請妃子們站上太師椅,頭套入這些掛好的白綾中。隨後太監們撤走太師椅,就這樣活活將妃子們吊死。想想看,這一群人在房間裡上吊,那得有多可怕?一個個妃子因為被勒住了脖子,而顯得面目猙獰,手腳還不停地晃動著,那樣的場景,若膽小的人看了,估計得連續做好幾天的噩夢。



當然,上吊這種事情也不是任何一個妃子都能接受的事情。有的妃子不願意死,就會不停地哭鬧,想要逃跑。對於這類不配合的人,太監們就不會給他們留情面,抓住以後,不讓她上吊了,而是直接讓人勒死。活活將人勒死的場景,也是相當可怕的。但其實說來說去,最可怕的並非是妃子們死時的場景,最可怕的應該是殉葬這種制度的存在。


紫禁公子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人殉,是一個古老而殘暴的制度。

帝王將相這些大人物死後,也要拉著一些身邊的人一起死,這個制度在先秦時期曾大為流行,漢代之後就逐漸式微,在唐代的時候,甚至有大臣願意追隨大行皇帝離去,而不被允許的情況。

但是到了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這裡,這項殘暴的制度又開始萌芽了。史料記載,朱元璋死後,“宮人多從死者”,具體數量,可能有後宮嬪妃三十餘人,宮女十幾個人,都是沒有子嗣的可憐宮中女性。

朱元璋像

這麼多人要捨棄自己的大好年華,陪著老皇帝下土,有沒有不願意的,會不會死得很慘。

當然了,誰願意輕易放棄活著的機會,肯定會有不願意一死的。

大明時候,身在京師的朝鮮使臣,有幸見到這一震撼人心的場景,在《朝鮮李朝實錄》對此有一個比較詳細的記載:

及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綴,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堆頸而死。

這說得很清楚,這些宮人都是上吊死的,但是如果有人拖拖拉拉,不肯上吊,那麼旁邊的宦官親自動手,上去把妃嬪勒死。

有這樣一個案例:韓氏臨死,顧謂金黑(韓氏奶母)……語未竟,旁有宦者去床,乃與崔氏俱死。

總而言之,君叫妾死,妾不想死也得死。對於不肯主動死的妃嬪,旁邊的宦官會直接把人吊死。


更多歷史文化類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歷史寶藏


關於殉葬,漢之前都是有的,直到漢武帝繼位之後,廢除了殉葬。後來我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帶頭搞起了殉葬,所以在明朝殉葬的還是有很多的,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繼位,按照規律是需要妃子來殉葬的,那朱允炆用什麼方法來殺死這些妃子的那?

1.據史書記載,朱元璋死後大概有三個殉葬坑,幾十個妃子殉葬,朱允炆先對這些美女的家人給於一些撫卹,給家人們官職,這些被稱為“朝天女戶”。

2.正是因為大明有十三個城門,朱元璋死後,十三城門同時抬棺而出,因為看到的人多了,於是便形成了猜測,有“十三城門抬棺材”的怪事。

3傳聞一共有兩種死法:

一.朱元璋死後,朱允炆下令所有沒有生育能力的妃子殉葬,殉葬的當晚都會安排一個安放了很多凳子的房間,上面掛著一個七尺白綾,供她們自縊,旁邊會安排太監,一旦沒完成就有太監動手。

二.為了保證宮女們時候面容不會猙獰,有人提議在他們身體裡安放水銀。於是便趁他們不注意,休息的時候,給她們吃上安眠藥,愛他們睡著後,給她們身體裡注入水銀,讓她們在夢境中死亡。

直到六代皇帝明英宗,死前下詔,取消了殉葬。






愛歷史的小蝸牛


朱元璋的髮妻馬氏,原是淮西紅巾軍元帥郭子興的養女,兩人是患難夫妻,感情甚篤,朱投軍後,從軍中一卒逐漸發跡,一路扶搖直上,作了鎮撫、總管、元帥、丞相、吳國公、吳王,最後掃滅群雄,作了皇帝,馬氏妻以夫貴,從夫人變為皇后。朱元璋登基稱帝后,治國理政堪稱勤奮,但他性情殘暴,將隨他一起出生入死的開國功臣幾乎誅戮一空,唯獨對馬皇后尊敬有加,遇事總和她商量,幾乎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馬皇后病故,年51歲。據說馬皇后善良仁厚,病重時怕牽累太醫得罪,不肯服藥。朱皇帝雖心硬如鐵,冷酷嗜殺,但馬皇后死時,亦慟哭不已,並再也不立皇后。

多妻是封建統治者的特權之一,元璋雖與馬皇后感情深厚,但並不妨礙他坐擁後宮佳麗三千,他的嬪妃很多,據說獲得封號的妃子就有19人(還有40幾人一說),無封號者2人,共生有26個兒子,16個女兒。

《明史》記載,朱皇帝的嬪妃來源複雜,其中有高麗(今朝鮮)人、蒙古人,還有從元朝宮廷、大漢皇帝陳友諒後宮裡接收來的,亦有從民間徵選的。

其中蒙古和高麗王妃都生有子女,傳說明成祖朱棣的生母就是蒙古妃。朱氏子孫中有蒙古、高麗血統,應是毫無疑問之事。朱元璋擊滅陳友諒後,霸佔了陳妻闍氏,後來生潭王、齊王。還有一位比較著名的妃子叫胡妃,她本是濠州寡婦,因頗有姿色,被元璋納為妾室......另外,他還娶了青軍元帥馬某之義女孫妃、郭子興女兒郭惠妃等等,這幾個女子也是元璋嬪妃中較出名者。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閏五月,明太祖朱元璋薨逝,年71。由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

根據朱元璋生前立下的遺囑,建文帝朱允炆下令後宮裡所有未曾生育過的嬪妃給老皇帝殉葬。命令下達後,後宮中那些沒有生養的嬪妃們恐懼異常,哭天喊地,秩序大亂。在一片混亂中,一些官員乘機公報私仇,將幾個平時得罪過他們的妃子打入死冊,而另一些並無生養的妃子因賄賂了他們,遂在其庇護下得以不死。就這樣,一些生有子女的妃子因得罪過官員而被陪葬者有之,而沒有生育的嬪妃幸運地逃過一劫者亦有之。

《明太祖實錄》中稱這些被迫殉葬的嬪妃叫“朝天女”。用活人陪葬,其殘忍讓人瞠目。

早在商、周時期,人殉制度即已盛行。秦、漢之際,用活人為帝王陪葬的制度依舊存在,但已經逐漸用陶俑、牲殉替代。漢末到魏晉時期,統治者發覺人殉制度太殘忍、太不人道,便逐漸廢除 了這一令人毛骨悚然的葬制。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又恢復了已被廢除上千年的人殉制度。明朝的特殊之處,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朱元璋墓穴裡那些陪葬女子是怎樣死的?是生殉還是死殉?死法有多慘烈?

對這個問題,史學界一直有爭議。按明史專家馬渭源先生的觀點,這些可憐的女子應該是先被縊死後再下葬的。

馬先生推測:建文帝下令後宮中沒有生育過子女的嬪妃為朱元璋殉葬,命令下達後,太監們把這些上了死亡名單的女子集中到宮裡的一所房間內。

事先,太監已在屋子裡已安放好了與殉人數量同等的椅子,每把椅子的上方的樑上均懸掛著七尺白綾。太監們逼迫這些已被唬的魂飛魄喪的嬪妃綵女們一一登椅上吊,再一腳踢開椅子,待她們嚥氣後再裝殮入棺隨葬。另外還有縊死後從腦袋灌入水銀(以永保青春容顏),再一一從葬之說。從朱元璋墓裡一堆堆白骨看,此說應該可信度不高。

出身微賤,以率領底層民眾而登上皇位的明太祖朱元璋,竟明目張膽地恢復人殉制度。考古發現,位於南京明孝陵的幽深地宮裡,為朱元璋殉葬的嬪妃(或許包括一些宮女)竟多達40人,其中只有兩人死在他前面,其他38人都是治喪時被勒令而殉的。

【插圖源自網絡】

【寫作辛苦 搬運必究】


鐵馬冰河wu


我是“方圓”,歷史文學愛好者,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從一個放牛娃一步步的走到了整個國家的領導人,可以說,朱元璋其魄力和能力都是很強的。朱元璋在位的時候確實也做了不少的事實,當然了,中國歷史上的開國皇帝其作為都是很不錯的,但同時其手段也是很嚴厲的,甚至用“殘忍”來形容都不過分。

朱元璋在晚年的時候,為了鞏固皇權和保證皇權的繼承,他幾乎將所有的開國元勳都給殺掉了,不僅如此,但凡是和案件有一點牽扯的人,也基本上都會喪命。最典型的就是藍玉案,藍玉飛揚跋扈確實讓皇帝難以忍受,但即便是處決他和他的家人,那也不至於有一萬五千多人這麼多,所以可想而知,朱元璋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有多少人是無辜的,有些即便有一點關聯,但也罪不至死,不過基本上還是除掉了。

此外,朱元璋在臨終前還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要求讓自己的妃子為自己陪葬。

根據明末人毛奇齡的《彤史拾遺記》記載:

“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解釋一下就是,朱元璋要求殉葬的妃子有46人,宮女有數十人。雖然這有一定的記載,但是在朱元璋的遺詔中卻沒有提到;他的遺詔如下: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憂危積心,日勤不怠,務有益於民。奈起自寒微,無古人之博知,好善惡惡,不及遠矣。今得萬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孫允炆仁明孝友,天下歸心,宜登大位。內外文武臣僚同心輔政,以安吾民。喪祭儀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從事。”

雖然沒有提到陪葬這件事,但是“喪祭儀物,毋用金玉”,這句話卻展現了朱元璋節儉的品德,不過至於裡面有沒有金珠寶器,我們也沒有進去過,不過單從這句話來看,朱元璋還算是一個節儉的帝王。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朱元璋要讓這些妃子陪葬,那麼都是咋做的呢?要知道,這些可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啊。

筆者看了很多回答,無外乎就兩種方法,一種是“注入水銀”,這種說法比較殘忍,筆者就不過多贅述了。可以看一段摘抄:

執行人先在燻暈或在杯中放入安眠成分的藥物,等熟睡後,刨開頭部,然後向體內注入水銀,如此她們便可長睡不起。——摘抄至網頁

但是說實話,筆者對這種說法存在很大的疑問,認為這不太可能。

第二種便是“縊刑”。什麼叫做“縊刑”呢?說白了就是用白綾勒死。其實說白了兩種方法都很殘忍,畢竟誰活得好好的,想主動去給皇帝陪葬呢?所以,想要全憑自願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是那種真的愛得死去活來的那種還有可能,但是在帝王的愛情有多少是真心的呢?所以,想要讓其為自己殉葬,那麼就得采用較為殘忍的方法。

不過歷史上只給了簡單的幾個字,並沒有明確指出其具體過程,也許是真的太殘忍了吧!不過為了探尋這個問題,筆者將會去查閱史籍,證明一下,給各位讀者一個滿意的答案,而不是單單看點野史和胡編亂造寫的一些答案。

請關注作者,以便及時閱讀。


方圓文史


陪葬與殉葬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

殉葬制度,是使用“活人殉葬”,在我國封建社會由來已久,在我們看來是一種抹滅人性的制度,應該廢除。

陪葬制度,實際上是到了漢唐時期,因為人口減少和地位提高,改殉葬制度為“陪葬制度”,也就是功勳大臣死後陪葬於皇陵,這也成為了一種忠臣獨有的榮耀。

可惜到了明朝,在朱元璋的統治下“殉葬制度”又開始抬頭。

給朱元璋殉葬的妃子到底有多少?

朱元璋在臨死之前重新開啟了殉葬的惡例,但是給朱元璋殉葬的嬪妃數量有多種說法。

其一:“初,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具體數量根本沒說,也許是數量過多駭人聽聞,根本不敢留下記載;

其二:“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這似乎是說朱元璋僅僅有十幾個殉葬的宮女,有一點不切實際;

其三:朱元璋死後,繼位的皇太孫朱允文,遵從朱元璋遺旨,令所有沒有生育的妃子殉葬,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這個數量也很驚人了;

其四: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朱元璋臨死之前下旨命令所有的女人殉葬,但是因為偶然間看見了幾歲大的寶慶公主,動了惻隱之心,放過她的生母張美人一條生路,成為朱元璋後宮裡唯一免於殉葬的妃子,這樣的話殉葬人數就極為驚人了。

而這些給朱元璋殉葬的妃子,主要有兩種死法。

其一:朱元璋死後,所有要殉葬的嬪妃、宮女,都被集中到宮殿裡面一起吃了一頓“斷頭飯”也就是“最後的晚餐”,然後在宮殿裡面賜與白綾自殺。

因為恐懼、害怕,不願意自殺的,當然是被太監強制性的勒死。

其二:傳說中水銀可以在人死後,保持屍體不腐爛,因此這些殉葬的嬪妃和宮女,都被迷昏以後灌入水銀,在睡夢中死去。

古時候還有更殘忍的砍頭的、活埋的、釘死在墓室牆壁上的,更加殘忍。

在清兵入關以後,殉葬制度逐漸的從皇室擴展到了八旗子弟,雖然被康熙下令禁止卻沒有嚴查嚴辦,因此一直在民間流行,流毒甚遠

對此,我只能借用孔夫子的一句話來形容“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實的一面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對這個問題我倒要唱唱反調了。

誰說給老朱陪葬的女人死法慘了?她們的死法並不慘,慘的是給一個糟老頭子陪葬這件事本身。

先說死法的問題。根據史料記載,明朝的宮妃在殉葬時,都是採用上吊自盡的方式。例如,《朝鮮李朝實錄》記載道:

及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綴,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小木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堆頸而死。

總結一下步驟就是:

1、先確定殉葬人選。有些皇妃是可以免於殉葬的。

2、殉葬當天,所有宮妃被聚集在某殿,嗣皇帝先賜宴,大家痛哭流涕告別後,恭送先皇的妃子們昇天。

3、皇妃都是吊死在大堂上。如果不想死的話,負責這件事的宦官就直接把她們勒死。

這個死法怎麼算都是不慘的。

畢竟,皇妃們是先皇的女人。讓她們殉葬,是要繼續到地底下伺候老皇帝。你搞的太慘,實在是不成體統,人家還怎麼侍奉先皇啊?像是有些傳言說,給妃子們的頭皮刮開活生生從頭部灌水銀,這都沒有根據。

因此,殉葬的悲慘之處不在於死法,而在於殉葬這件事本身。

沒有哪個花容月貌的妃嬪,願意給糟老頭子陪葬,對生的渴望以及死的恐懼,才體現出殉葬這件事的野蠻。

總而言之,不要被奇葩的死法謠言,模糊了殉葬這種野蠻政策的重點。


HuiNanHistory


死法一點都不慘,只有兩種死法勒死和毒死!當然在人道主義的前提下,人殉制度可以說是反人類的!

在中國歷史上,朱元璋開創了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功勞自然是無與倫比的。朱元璋也自認如此,認為自己可以與秦始皇相提並論,在世之前便再三叮囑朱允文,死後讓所有未生育的嬪妃宮女陪葬!



人殉制度從原始社會時就已存在,是秦朝時廢止了人殉制度,抹殺了這個慘無人道的制度。朱元璋卻是再次恢復了人殉制度,萬幸的是,朱元璋的繼承人朱允文宅心仁厚,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沒有繼續實行人殉制度,篡權的朱棣亦是如此!這對於中國歷史實屬萬幸,不然真是文明的嚴重倒退!



在秦朝廢止人殉制度以前,人殉制度在商朝達到了巔峰!此時殉葬的人死法及其慘烈,死前飽受折磨,甚至被肢解,這個的話商朝從土的殉葬坑就可以作為依據!與後來朱元璋讓人陪葬不同的是,商朝屬於奴隸制社會,還是巔峰時期,商朝殉葬的人沒有人權與自由,任人宰割,多數為奴隸或者戰俘,總之,被強迫殉葬時怎麼殘忍怎麼來!



朱元璋則是把要殉葬對象的的目光投向了服務自己的嬪妃宮女,只要是未生育過子女的人一律陪葬!這些要陪葬的人身份不等,有深受朱元璋寵愛的、也有不受待見的,還有朱元璋沒有見過的,總之,朱元璋在死之後還是繼續狠了一把!而朱允文不得不遵循皇爺爺遺願,只是給了這些要殉葬的人最不痛苦的死法:最後的晚餐和自縊兩種!當然不願意死的會被太監強制勒死!

與朱元璋大肆殺虐功臣的死亡人數相比,殉葬的人數微乎極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