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人不糾纏,智慧的人不糾結

細雨說: 有時候善是一種本意,有時候善是一種偽裝。善是有能力的退讓,絕不是無原則的遷就。沒有害人之心,當然也不存愧疚之意。人們常說道法自然,沒在道中,當然也就不得法。聰明的人不糾纏,智慧的人不糾結,庸人才會自擾之,僅此。

聰明的人不糾纏,智慧的人不糾結

無需在一件事情上感動的沒完沒了,感動是為了觸動,心有所悟就好。因為還有下一次的打動。其實,心裡永遠揣著一個最好的自己,還到哪裡去找。不得不說,最高級的交流不是心照不宣,就是心領神會,那個時候語言不過就成了一種擺設。就如藝術,懂與不懂彷彿就在那驚鴻一瞥中。有一種語言叫,說什麼都多餘。與懂的人不必說,與不懂的人不想說。讀的多,看得多,一落筆,才知道,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別人的。

聰明的人不糾纏,智慧的人不糾結

等不等春天都會來。相比於乾等,傻等,坐等的人,那些,會等,願等,樂等的人,都會等來不一樣的春天。如果把接受不能改變的,當成不想改變的藉口就誤讀了它的深意。從來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在寒來暑往之中,樹都能變粗,人不應該只有變老吧。拿的起,是知道需要什麼;放的下,是明白不需要什麼。仔細想想,生活的如意,抑或不如意,都是自己要來的。

聰明的人不糾纏,智慧的人不糾結

純粹這件事兒,往往帶有欺騙性,先別急著說。明明連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卻讓別人去相信,怎麼可能?都不是聖人,談利益不掉面兒。人與人交往重要的不是利益,而是,通過人對利益的態度,看清背後的人性與人品才是關鍵。如果說,活在他人眼中的幸福是一種淺薄,那麼源於心中的幸福才深刻。幸福根本就是自我體驗,無需他人捧場。鳥兒飛翔不是為了喝彩,花兒綻放也不是為了芳香。

在施與受中,不談時間成本,不談金錢成本,最好的性價比莫過於施受同體。在時間與金錢之外,收穫了未曾料想,那才是物超所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