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你的育兒焦慮?

如何缓解你的育儿焦虑?

一個兩歲半的小男孩在早教課上躺在教室的地毯上,手腳並用推開媽媽,一臉憤怒,哭的歇斯底里。

原因就是他媽媽想讓他回到座位上,而他卻想推著一個塑料三色桶玩。

他媽媽苦口婆心地在他身邊勸說:“現在老師在上課,我們下課再玩好嗎?”

一會恐嚇:“你要再不聽話,媽媽就不帶你來了!”

說到最後,媽媽也憤怒了:“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為什麼非要滿足你呢,不滿足你就一直哭鬧,你到底怎麼回事?!”

孩子不聽,執意要拿那個三色桶。他媽媽急了,把三色桶推到拐角,自己用身體抵在拐角口就是不讓孩子碰。

孩子一看,邊哭邊使勁擠他媽媽,要拿那個三色桶。

哭聲越演越烈,孩子躺在地上,媽媽蹲在他旁邊,又急又氣,而孩子像一隻困住的小獸,手腳不停地揮舞,試圖阻擋媽媽的手碰自己。

看的出來孩子語言發展比較滯後,只能說出簡單的幾個字,而他媽媽不瞭解孩子的感受,只是一味地強制孩子要按照自己的來。

那個兩歲半的孩子,在面對媽媽的不同意見時,只能哭鬧躺在地上,都不能用一言半語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樣的孩子,太讓人心疼。

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孩子,他們的感受不被父母看見和接納,所以就沒有辦法克服自己的焦慮,於是在身體上會有各種症狀的出現,比如不愛說話、便秘、尿床、咬人、厭食等等。

對於這些只有軀體症狀卻沒有生理病因的問題,英國醫學博士布拉夫曼通過50年豐富的臨床經驗,解讀兒童與青少年隱藏的心理焦慮,把自己的經驗匯聚成這本書《看見孩子,看見自己:與不開心的孩子聊聊內心衝突》。

如何缓解你的育儿焦虑?

書中24個真實的案例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是父母的問題。

1、看不見孩子感受的父母,成為不了滋養孩子成長的環境。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中有個故事我印象很深刻。

傑瑞米是三歲半的孩子,卻經常便秘。最近的一次便秘是因為家裡一個親戚的離開,再上一次便秘是傑瑞米和媽媽一起去度假,而爸爸留在英國工作。

傑瑞米的父母都是30出頭,都在為各自事業拼搏,沒有太多時間陪傑瑞米。

所以傑瑞米講話不太清晰,詞彙量也很有限。親戚的離開和爸爸缺少陪伴讓他有一種深深的分離焦慮,但是他無法用語言表達自己。

弗洛伊德說,未被表達的情緒永遠都不會消失。它們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會以更醜惡的方式爆發出來。

正如傑瑞米通過便秘獲得關注一樣,這已經變成了惡性循環,他也不自覺地用這種手段來操縱父母,讓父母更重視他。

可是傑瑞米的父母一心只想著如何改善他的便秘問題,沒能真正理解傑瑞米的焦慮。他們甚至覺得傑瑞米得了嚴重的生理疾病,於是越努力,越無效,越沮喪。

而傑瑞米也一直被便秘困擾著。

如何缓解你的育儿焦虑?

2、看不見孩子情緒的背後,是急於滿足自己的需求。

書中安琪拉是一個2歲多的小女孩,平時點心吃的多,進餐時間不好好吃飯。

媽媽跟博士的交流中,我們知道她40多歲才有的安琪拉,所以特別寶貝安琪拉。

當博士提問安琪拉的時候,無論提出什麼問題,安琪拉都說不知道,並看著媽媽,媽媽立刻就替她回答。

看得出安琪拉媽媽一直活在自己的焦慮中。很遲才懷上孩子,她焦慮;孩子回答不出來,她焦慮;孩子不好好吃飯,她焦慮,而她的過度保護看上去是在緩解自己的焦慮,其實是內心想得到別人的認可。

而她無處不在的焦慮讓安琪拉沒有辦法獨立。

3、說出孩子的感受,是緩解焦慮的開始。

十歲的亨利,很難一個人過夜。他不能睡在自己的床上,他也要麼就回哥哥或弟弟的臥室,要麼就會去媽媽的臥室,這些都發生在自從爺爺去世了之後。

博士開始跟亨利在聊天,他剛開始懷疑亨利是在害怕死亡,於是說:“看起來你似乎害怕失望。”

亨利說:“我不害怕死亡,我害怕死亡的過程。博士,你是想被一顆子彈打死,還是想被人切斷每一根手指,接著再被人切斷每一根腳趾,然後身體也被一點一點地切掉而死?你會選擇哪一個?”

亨利媽媽說他常常提出這個問題。

博士根據和他幾次聊天后,開始問亨利:“你知道你為什麼說自己不是因為

夢境的內容而驚醒嗎?我推測,這是因為當你醒來的時候,你不知道自己是死是活,所以你才要去看看其他人是否還活著,從而確定你自己是否也還活著。”

亨利出人意料地點點頭。“我覺得是這麼回事”,把博士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一個星期後,亨利媽媽打電話,說亨利沒那麼焦慮了,大部分時間都可以自己睡。

原來,生命最根本的需求,就是渴望被看見。當你能看見孩子的感受,他的感受通道就被打開了,感覺好了才會做的更好,行為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如何缓解你的育儿焦虑?

4、看見孩子的感受後,我們的本真也被釋放了

在最近一次正面管教的課堂中,有一位學員媽媽說起她的經歷,她說孩子經常會問她“你要是死了怎麼辦?”

她會想盡方法去解答,說:“我不會那麼早的死的,我還年輕呢。”

但是過了幾天,孩子還會問:“媽媽你要是死了怎麼辦?”她說:“不會的,媽媽不會那麼早的離開你的。”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孩子還是不依不饒在問:“媽媽,你要是死了怎麼辦?”她想起正面管教當中頻頻提到的感受,她想來實踐一下,說出孩子的感受。

有一天晚上睡覺前,孩子又問:“媽媽,你要是死了怎麼辦?”她就跟孩子說:“你是不是害怕媽媽離開你?當提到死的時候,你覺得擔心、害怕,有些恐懼,是嗎?”

孩子看了媽媽一會,說:“是的”,半天沒有說話。

學員媽媽說孩子很久都沒有再去問這個問題。

原來說出感受有這麼神奇的效果,於是她經常會跟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你這樣我好擔心”、“現在媽媽有些煩躁,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孩子會過一會再跑過來問她:“媽媽,你好了嗎?”孩子也會等待媽媽的情緒變好。

她說不是指望孩子會理解自己的感受,而是自己在說出感受時,更放鬆,更舒坦,像被釋放一樣。

武志紅說:“我的感受,傳遞給你,兩個人,或兩個生命體之間,好像建立了一種鏈接,而在這刻,‘我’和‘你’都消失了一樣。有了這種感覺發生,才叫愛吧。”

當愛發生時,我們就從“自我”中解放,鏈接到孩子的內心,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種不斷髮生的過程,愛更是一種自我完善。

我們都渴求被看見,孩子也是一樣。我們曾經無數次的渴望被外界認可,到最後才發現,自己才是那個真正需要認可自己的人。

看見自己,才能真正的看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