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產力低下的春秋戰國,為何能出現眾多影響後世幾千年的大思想家,而現在卻沒有了?

XZZ13184630101


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鑑。

關於這個問題我並不完全認同,春秋戰國時期的確出現了諸子百家這樣影響後世幾千年的大思想家,但是後世也陸續產生了朱熹、王陽明這樣的大思想家。近現代的東西方也誕生了許多的思想偉人。


但是題目中的這個描述的確很有意思,其實,不僅僅在中國歷史上影響中國幾千年的諸子百家,都誕生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全球歷史上,影響東南亞的佛陀,影響西方几千年的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等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幾乎誕生在同一時期。

這一個特殊的時期被西方歷史學家稱之為軸心時代。

聞一多1943年在《文學的歷史動向》一文中有過涉及到軸心時代的說法:

“人類在進化的途程中蹣跚了多少萬年,忽然這對近世文明影響最大最深的四個古老民族——中國、印度、以色列、希臘都在差不多同時猛抬頭,邁開了大步。”

如果僅僅研究為何世界各大文明幾乎同時在公元前4-500年的時間內湧現出了極為重要的思想家這一話題,大家去搜索一下“軸心時代”相關的文章,雖然各種說法已經解釋的很詳細了,但是很遺憾的是各國學者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既然學者們都沒有給出有效的解釋,以史為鑑就大概瞎猜一番,如果您有好的猜想,也可以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首先,誕生思想家的時代往往是一個大變局的時代

誕生了老子、孔子、孟子、墨子、孫子、韓非子……等無數百家諸子的年代其實是處於一個“禮樂崩壞”的時代。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在這個時代中,從夏商周延續數千年的原始社會樸素的社會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當時人們的各種需求。土地政策上,井田制已經不能滿足人口的增長和新興貴族的需要;

政治制度上,雖然春秋各國沒有像後來的秦國一樣廢分封實行郡縣,但是分封諸侯的弊端也開始顯現,對於周天子來說,各諸侯國尾大不掉;對於諸侯國來說,國內的卿大夫尾大不掉……

再加上各國之間頻繁的戰爭,為富國強兵而不斷嘗試的各種變法……

在從夏商周比較有序的上下規則,短短几十年就變成這種極為混亂的社會狀況,這種情況就引起了當時精英階層的思考,思考的人越多,能帶來有價值的思想就越多,在各種思維火花的碰撞之下,就誕生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代。

其次,誕生思想家的時代往往是一個悲傷的時代

人類是感情非常豐富的動物,魯迅先生在評價喜劇和悲劇的力量時說過:“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喜劇將那無價值的撕破給人看。”

其實之所以悲劇更容易成為經典,就是因為越是經典的悲劇,毀滅了越有價值的東西。

其實思想家的誕生也可以這麼理解。當人們生活在安定平和的生活中時,人民一般都不會太在意衣食住行等普通小事,但是到了亂世的時候,這些生存的基本需求都成了問題。這種強烈的反差逼迫人類去記錄,去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未來如何避免這樣的情況?

於是我們看到在中世紀經過了黑死病的肆虐後,死了一半人口的歐洲人開始思考。於是誕生了文藝復興,湧現出來了許多著名的哲學家、藝術家、思想家……

於是我們看到在經過封建制度的衰亡、資本主義的興起,為了爭奪殖民地、爭奪帝國主義霸權,各國開始瘋狂的壓榨人民,準備戰爭。湧現出了馬克思和恩格斯這樣的大思想家,在1887年就準確預言了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工人階級的興起。

“……舊的國家及其世代相因的治國才略一齊崩潰,以致王冠成打地滾在街上而無人拾取;絕對無法預料,這一切將怎樣了結,誰會成為鬥爭中的勝利者;只有一個結果是絕對沒有疑問的,那就是普遍的衰竭和為工人階級的最後勝利創造條件。”——1887年,恩格斯在《波克罕“紀念1806至1807年德意志極端愛國主義者”一書引言》

所以說誕生思想家的時代是一個悲傷的時代,因為許多思想的巨人在亂世中前夕,明明白白的看到了未來,他們的呼籲無人傾聽,被大家認為是瘋子,但是歷史的趨勢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個時候人們恐怕才會懷念這些思想家的遠見吧。


以上是以史為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如果各位讀者有更好的想法,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靠譜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那時利用人才環境好,一個平民只要對統治者有用,可以被破格錄用,委以重任的。

如改變秦朝命運的商鞅,經濟改革,把秦朝推向繁榮富強,使大秦被魏國吊打的歷史結束,走向問鼎天下的道路。

特別是軍事改革,一反過去奴隸打仗為領主,打仗好壞只是自保,不犧牲就行,商業改革是秦兵立功是自己的,殺一人頭可獎勵九畝地,這在遠古時代,有地才有一切,那是現在如同公司,鈔票一樣,士兵那不是在打仗了是搶錢,所以秦兵是虎狼之師,打仗只要說開打,那就嗷嗷叫往上衝,搶啊。三歲小孩也能指揮。神勇。

商鞅何許人?一個幕僚而已,不得地文人,這還不算出奇,百里奚被秦穆公五張羊皮買來的奴隸。

這還不算稀奇蘇秦一個平民百姓,一下子配六國象印。現在陳泳貴副總理,一個字皮不識,人家就有才,人家的操守,現在那些貪汙上億的幾乎給人家提鞋,都嫌髒。也激勵多少人發憤圖強,全國打造一盤棋,蔑視世界兩大超級大國,紙老虎,打的印度阿三,都不知哪是北,打的美國從不啜使臺灣製造海峽兩岸有戰事,每當大陸發發怒,美國總是當滅火大隊長。壓壓臺灣,不要輕舉妄動。

這樣事例在春秋戰國那是太多了,不這樣就會亡國,是愚蠢的國家,所以產生許多大思想家,他們想被利用必須把你思想顯示出來,你包包裹裹誰知道,商鞅被秦孝公重用不是說了三次,前兩次不是被轟出來,最後一次一下子,談了兩天兩夜都不知疲倦,蘇秦一次沒成,頭懸樑,錐刺股,發奮學習,提高學問,再次出山完成自己志向的。


賺點沒法再小的小錢


我想對比一下同期光榮的希臘。

希臘的思想家都生活在一座小城雅典。這個城市小到什麼程度呢?他們時不時召開“全體公民大會”來決定國家的事物。所有的貴族衣食無憂,靠奴隸養活,每天沒事坐在一起談理想談未來,塑造了世界第一個文化盛世。所以說,希臘文明的主題叫“愛智慧”,說白話就是吃飽了撐的。

春秋戰國時候的中國可不是這樣一幅場景。春秋時候的思想家生活在非常廣闊的空間,彼此之間沒什麼機會一起辯論,連促膝談心都是奢望。整個中國禮崩樂壞,很多貴族的生活都被破壞,他們不得不求助和寄生於國君。中國的思想家都是在挖空心思如何為國君所接受,給自己換一碗飯吃。所以,中國文明的主題叫“治亂世”。

可以看到,貴族生活是文明的土壤,思想碰撞是文明的催化劑。希臘思想家吃飽了撐的相互碰撞,中國的思想家飢腸轆轆和國君去碰撞。

用社會制度和生產關係變動來解釋這種繁榮是有明顯缺陷的。因為“戰國封建論”越來越缺乏說服力,而且這也解釋不了古雅典的文明的繁榮。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亂世出英雄》

華夏五千年,英雄豪傑輩出。但是細看秦漢隋唐,宋元明清,幾乎太平盛世大一統的朝代,出現的大思想家,大哲學家,大文學家,幾乎鳳毛麟角屈指可數,這是為什麼呢?

再來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諸子稱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可謂人才輩出,各領風騷。其人才井噴式湧現,蓋壓秦漢時代。

還有魏晉南北朝時期,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王羲之父子,大畫家顧愷之,山水詩人謝靈運,陶淵明等等,都在各個領域有風流韻事。

由此可見,亂世出的人才太多了,那是為什麼呢?可能亂世的社會中央政府統治力下降,無法有效管制地方社會的思想言論,相對而言比太平盛世時,格外寬鬆一些,也就造就了很多大思想家,大哲學家,大文學家!

總而言之,言論自由,才能產生先進的思想!



歲月靜好聊個球


《中國古代史》裡對此的解釋是:春秋時代是奴隸制逐漸解體,封建制逐漸形成的時代。

也就是說,諸子百家所處的時代是兩個社會形態之間過渡的階段,它是政治經濟劇變所導致的結果。那麼同理可證,從封建時代向資本主義時代轉變的過程當中,也應當會出現這樣的思想家。如果你不抱偏見的,民國時代的大師們可以被看作是封建制向資本主義轉變過程中出現的思想家們。

我這樣認為,出生的時間越早,就越容易成為大思想家。比如輕天重民思想、比如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又或是法家思想,你只要在當時提出一個,那麼你在後世可能就是大思想家。而如果是你現在提出這些思想,哪怕是獨立提出的,對不起晚了,現在資訊越來越豐富,人們的認識層次都比古人有了很大提升的基礎之上,你必須要提出古人思想之外的思想。

這就像英國物理學家威廉湯姆森說過的那句話:“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飾工作。”所以你要在近現代還能提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思想理論,是比以前要難的,雖然不是沒有可能,應該會出現在社會形態交替的時期。


鼓樓博牛志


開頭說句題外話,年前工作比較忙,以及春節假期期間事比較多,現在開始補積荒了。

其實生產力和低不低和學術發展沒有關係,或者說沒有什麼必然關係,最重要的一點是和社會環境有關。寬鬆的社會環境往往能產生能夠影響人類社會發展的思想,這種情況的代表時期是清朝康熙、乾隆年間;同樣的,亂世由於軍閥林立以及爭奪地盤、權勢的關係,政府無法干預學術發展,所以亂世學術往往也會取得較大的發展,比如說春秋戰國、民國時期。

準確點說,這兩種情況的共同點都是政府沒有對社會進行全面管控,只不過前者屬於社會風氣較為寬鬆,後者屬於政府無法管控社會。從經濟生產方式的方面來說,古典中國只有君主專制這一種政治制度,也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句話也就從側面反應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古典中國從方方面面都體現著君主的個人意志。對於專制君主來說,所謂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都是點綴,不好聽的話說,都是狗屁,全國一盤棋才是專制君主的追求。我覺得古典時代西方的君主應該都很羨慕中國的皇帝,因為中國的皇帝可以為所欲為,因為皇權不受限制。所以,古典中國只需要儒家這個主張君主崇拜的思想就已經足夠了,不需要那麼多的思想流派。因為中國的皇帝不需要那些有著獨立思想的人,更不需要思想家、哲學家,因為他們只需要那些沒有思想的、聽話的奴才,只有奴才才會對主人的命令無條件的服從。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會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為只有儒教符合君主的追求,只有儒教才能把人馴化奴才。

而為什麼西方會有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孟德斯鳩、盧梭、牛頓、達爾文、伏爾泰、馬克思、愛因斯坦等偉人,因為西方文明主張質疑、思考,因為只有那些有獨立人格的人才會去質疑,有獨立思想的人才會去思考,進而推翻所謂的真理,得出更為科學的結論。而古典中國主張的是崇拜,是對君主絕對的服從,所以古典中國只會大量的生產只會人云亦云的奴才而不會出現人才。

所以春秋戰國就是這麼一回事,因為周天子已經成了擺設,諸侯各自為政,甚至楚莊王都公然舉兵問鼎,沒人有功夫去管控思想,所以才有所謂的百家爭鳴,而且還產生了一個主張威權崇拜的儒家。等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需要的是天下人無條件的服從於皇權,所以就有了始皇焚書;等到了西漢,皇權專制進一步被加強,此時經過實踐證明,只有主張威權崇拜的儒教能夠把人馴化成奴才,所以就有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總的來說,春秋戰國這個歷史時期並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此話錯矣!犯了刻舟求劍的毛病。春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生產力空前發達的時期。正因為生產力的解放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沒落的周王朝江河日下,舊的禮制風雨飄搖,奴隸制被唾棄,新生地主和勞民爭地位,推動了社會大變革。文化、思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幾百年的探討終於推出了秦王朝的封建統治,同時也催生了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明,包括文字、散文、詩歌、思想、理論、藝術,等等,等等,並形成了奠定中華民族倫理、道德、觀念的深厚基礎。直至清末中華民族深陷危亡,面對破碎的山河,不甘落後的仁人志士探討出路,才再次出現了民國之初的思想、文化、藝術的活躍現象。最終產出了共產黨,推出了新中國!


江山無恙2


大家好,就作者這個問題,我來作個膚淺回答:春秋戰國時代,戰亂紛紛,諸子百家齊爭鳴。適應時代,國家利益,在混戰中求生存,其中法家思想受到諸候青睞,韓,魏,趙,齊,秦皆因變法而強大,其中秦國最成功,對其它國家形成法治社會對人治社會的制度優勢,從而碾壓六國,統一華夏!

但當法治全力開動,目的是強國雄兵,統一天下的戰略目標達到後,統治階級又不調整法治的目的,即惠民養國,法治機器就沒了開動目標,傷害百姓,飛車了!

漢武帝時,儒家與中央集權(皇權)勾結,奴化百姓,從思想上壓制扼殺其它學派,禁止異說,再開科舉,將儒學思想與廣大學子利益掛勾,又從現實中剷除其它學說的生存土壤,以至於後面朱程理學,王陰明心學,作為儒學本派,開宗立派都小心翼翼!

明清統治者,更大興文字獄,絞殺非儒字說,形成秦後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人治制度國家!影響至今!現代中國是建立在這種兩千年人治土壤上的!

所以,難出大思想家!從根源上說,是歷史文化原因!

除非現代中國統治者能存古納今,留精吸華,將現代中國從文化,政治,制度等開放!

讓華夏以嶄新的姿態屹立與世界!

但很難!


阿里4703


思想意識形態的發生、發展規律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規律和路徑沒有必然的聯繫。

人的思想活動受制於人的天賦和對世界的觀察理解。而生產力主要受制於科學技術水平和社會的分工協作和穩定程度。

所以在古希臘產生了諸多偉大的人類思想里程碑一般的思想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而同期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還處於原始狀態。

中國也如此。但是社會生產力的狀態對思想家觀察和理鮮世界有影響。比如布魯諾對星體的認知受益於光學的進步。


alfa628


春秋戰國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亂世,群雄並起,諸侯林立,吞併和分裂戰爭不斷,社會矛盾重重。既然社會有問題,就會有思考解決問題的人,思想家也隨之而生。春秋社會矛盾相對緩和,思想家的思考圍繞著理想的國家是怎樣的、應該如何治國齊家以及如何理人與社會關係等問題展開。到了戰國,社會矛盾加劇,戰亂更加頻繁,各諸侯國之間競爭加劇,思想家的思考則富國強兵為主。另外一點,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頻繁往來,人才流動性大,各種文化與思想交流,也有利於新思想的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