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功高震主,却得善终的人?

鸢飞九天2018


1、“天下归心”的周公旦;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周公旦是周武王姬发之弟,是周朝初期的重要奠基人。

在《尚书》中,对周公旦一生的功绩总结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他人生权力的巅峰,是在辅助成王的七年摄政时间里。周公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等重要的礼乐典章,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基础。



然而,如此功高震主的人物却得以善终。最后在自己的封地病终。

2、战国名将王翦;

秦始皇攻灭六国的战争中,除了最弱鸡的韩国外,其余的赵、魏、楚、齐、燕五国,都是王翦和王贲父子率军攻灭的。如此功高,王翦却懂得急流勇退,最终得以善终。

其实,王翦是一个十分精明,深谙进退之道的名将。当初秦始皇让李信率二十万大军伐楚,结果大败。



之后,秦始皇再度启用王翦,并将六十万秦国大军交到他手上。而他出征后不久,就开始不断遣人向秦始皇索要封赏,接连五次向秦始皇索求求赐自己美田,就连手下部将都看不下去了。

其实,王翦这么做绝非贪得无厌,而是十分高明的自保之举。他手握六十万秦军,能灭楚的同时,也能自立为王或是倒戈反扑,生性多疑的秦始皇岂能不焦虑。而如果在大军征讨期间,有奸险小人从中挑拨,那很可能就让灭楚战争功亏一篑。



所以,王翦只有不断向秦始皇索要钱财,也表明自己除了这些,对其他别无所求,才能让秦始皇打消对自己的顾虑。

3、“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导;

王导可以说是权臣中的典范了,作为东晋的主要奠基人,历仕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朝,位极人臣。王导与他的从兄王敦,一内一外,权侵朝野,一度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如此功高震主,其家族居然能够达到一度与司马家共享天下的地步,这怕是中国历代都不曾有过的。



关键是,即便爆发了“王敦之乱”,王导在东晋之地位仍屹立不倒。直到公元339年离世,享年六十四岁,而且死后以极高的规格下葬,位列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4、中唐名将郭子仪;

郭子仪的人生也是相当的成功,在安史之乱中,他率兵收复河北和河东地区,助广平王李俶收复两京,为大唐江山的光复立下赫赫战功,一路进封至汾阳王。而且,郭子仪六子国暧更是娶了升平公主,家势显赫,位极人臣。



然而,郭子仪同样得以善终,并且相当的高寿,享年八十五岁。郭子仪离世后,唐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赐谥号忠武……



这些历史要读


在这里说的功高震主却得善终,我认为,不仅仅要死的风风光光,还要子孙后代不受清算,自己名气也没受损失。因此,魏征、霍光、张居正、多尔衮等人就不符合这个标准了;像霍去病这种,二十三岁就暴死,死后就被夺掉封爵的也不能算。粗粗算一下,大约有这些人:

1、诸葛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他死以后,不要国家一切抚恤,只把武乡侯的爵位留给了儿子诸葛瞻。而诸葛瞻也真没辱没自己武侯的封爵,和自己的儿子为蜀汉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可谓三代满门忠烈。

2、郭子仪:郭令公是毫无疑问的中兴李唐的名将,是再造唐朝的元勋。相比于他的战友李光弼,郭子仪能屈能伸,能妥善处理好和上下级的关系,最后也能够得以善终。

3、李泌: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的宰相,每次出山都能帮唐朝解决燃眉之急,而后却又飘然离去,这样的名相,是可以和郭子仪争辉的。

4、徐达:当之无愧的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四百年后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汉人大功臣。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在大杀功臣的朱元璋手下善终(不是吃烧鹅死的),其子徐辉祖也是一代名将,女儿徐皇后更成为了国母加太后,可谓荣宠备至。

5、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为清朝续命五十年,却能够急流勇退,解散湘军,还能妥善处理天津教案,还培养出一位外交家儿子,实在不辱没“曾圣人”的名号。



青言论史


古代的时候,能够做到功高盖主,却能得善终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汉朝的萧何和张良,都是这样的优秀的代表。

他们被刘邦称为“汉初三杰”,另一个就是韩信,但是,韩信没有这么幸运,他被吕后杀掉了。

为何同样功高盖主的萧何和张良,能够善终呢?

这和张良和萧何的委曲求全有关。

我们先说张良,毕竟张良是古代少有的,能做到明哲保身的,最为典范的人。

张良在为刘邦打天下的时候,立下了赫赫功绩。

但是,到了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之后,按理说这时候该是张良享受成果的时候了。但是,在张良的人生顶峰的时候,他却选择了退隐。

张良为何能够得善终,缘由就是在这里。

张良跟随刘邦打仗的时候,他已经把刘邦这个人给看的透透的了。他明白刘邦这个人,是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享福的人。

所以,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他只有选择退隐了。本来刘邦想让他,在齐地选三万户,作为自己的食邑的,但是,都被他给拒绝了。

张良只是在最为贫瘠的留县,选了一万户作为自己的食邑。

这些做法,都是刘邦比较欣赏张良的地方。

所以,谦卑到这种地步的张良,刘邦也就不可能在找人家的事,给人家定一个罪,或者杀人家的头了。

萧何在刘邦建立大汉的过程中,又是补充粮草,又是输送兵力。可以说没有萧何,就没有刘邦的大汉王朝。

当然了萧何在和刘邦建立大汉之后,刘邦也封给了他高官厚禄,让他当了宰相。

可是,在刘邦晚年就要去世的那一年。

他对萧何产生了猜疑,想把萧何抓起来处死。

因为萧何的名声太好了,刘邦怕自己去世之后,萧何会代替他的儿子当皇帝。这就是刘邦对萧何的猜疑。

萧何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很害怕。

不过,为了自保,他马上开始自毁名节了,萧何用低价大量收购老百姓的土地。

一时之间,整个关中的老百姓,都在骂萧何。

尽管萧何都这样做了,但是,刘邦还是不想放过他。

最终,刘邦还是把萧何给关起来了。

不过萧何这个人的人缘比较好,有人给他求情,所以,刘邦念在萧何也不容易的份上。最终才放了他一马的。

你看萧何就是这样死里逃生的。

当然了汉朝时候,名将周亚夫的父亲,周勃也是一个功高盖主,且得善终的人。

你还知道那些功高盖主,且能得善终的人。

参考文献:司马迁《史记》


汉史趣闻


一,诸葛亮,在劝刘备为汉中王的劝进表里,劝进大臣依次是马超、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李严,马超排在第一,主要是马超原来跟刘备一样是一方诸侯,而诸葛亮是排在关羽和张飞之前的。

刘备进益州后,得到五百黄金、一千白银、五千万钱、千匹锦的赏赐的共有四个人,分别是诸葛亮、法正、张飞、关羽。刘备称帝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录尚书事,刘备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并让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

刘禅称帝之后,再加益州牧,蜀汉政事,不管大小,都由诸葛亮来处理,这个时候诸葛亮已不仅仅是功高震主了,完全可以功高换主了。诸葛亮虽然是权臣,但他是一个忠心的权臣,自然不会像曹操与司马懿,去抢刘备的江山,最终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得以善终。

二,王翦,王翦是秦国名将,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为四大名将,但是白起被秦王所杀,李牧被赵王所杀,廉颇被迫离开赵国,跑到魏国去,最后病死于楚地,只有王翦的结局是最好的,因为他会审时度势。

秦灭六国里,功劳最大的是王翦、王贲父子,六国几乎被王翦父子所灭,当秦王赵政将六十万秦军交给王翦的时候,王翦知道秦王赵政是很犹豫的,因为这个是秦国的全部家当,秦王赵政是很担心王翦的,毕竟只要王翦有野心、反心,那么秦王是要换人的了。

正因为如此,王翦就向秦王赵政求田问舍,不断的派人去向秦王赵政索要田地与屋舍,这样子,秦王赵政才彻底放心,王翦也最终率领秦军打败了楚国,当他得胜的时候,他选择的是归隐山林,没有再率军打仗了,自然得以善终。

三,萧何、张良为什么要将他们两个放在一起呢,因为他们两个是汉初三杰之一,而且另外一个韩信,也因为功高震主,最后被吕后杀于长乐宫的钟室,萧何是通过自污的方式,多买一些田地和屋舍,代表自己没有野心,虽然被刘邦下了狱,但是没多久还是放了出来,最后得以善终。<strong>

而张良,更是简单明了,在帮助刘邦取得天下的时候,刘邦想要赐给他三万户的时候,他选择了拒绝,只要了小小留县做为自己的封邑,因为这是他与刘邦第一次相遇的地方,张良之后选择了归隐山林,但是在刘邦要废立太子的时候,他又出来说话了,后面还帮吕后出主意,让吕后请出商山四皓,最终刘盈的太子之位就保住了。


历史简单说


功高震主,以我的理解应是如此: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

见有答主说了其标准是:

在这里说的功高震主却得善终,我认为,不仅仅要死的风风光光,还要子孙后代不受清算,自己名气也没受损失。

我想最合适的人选自然是七子八婿笏满床的汾阳王郭子仪了。

郭暧尝与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恚,奔车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慰谕令归。子仪闻之,囚暧,入待罪。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子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子仪归,杖暧数十。

功高盖主而得善终,福及身后,汾阳王郭子仪。

关于汾阳王郭子仪,他是山西人。

要说的有几点:

首先,山西晋剧里有一句俗语,打不完的金枝,算不完的粮。

前半句,说的就是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因给郭子仪拜寿闹下矛盾的故事。郭子仪在八十岁高龄的情况下,绑子上殿,向皇帝请罪。且不说他资本有多雄厚,这个姿态,非常重要。这是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 的重要原因~

人的很多悲剧,就是因为不知道分寸。所以,本分是他所有荣耀的基本~

第二,郭子仪是中国过去五千年中,不敢说唯一,但绝对是top1的“五福老人”。我们经常说,五福临门,究竟是哪五福?《尚书》上所记载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我们来对应郭子仪看看,一福,寿,郭子仪享岁84,在当时绝对是高寿了!二福,富,郭子仪被封汾阳郡王,封户两千户,退休时被尊为尚父,到现在汾阳爱子村,相传就是其三子郭暧的后代,而郭家的主要封地在栗家庄。老爷子怎么可能穷了~三福,康宁,《打金枝》在晋剧里又叫《满床笏》,什么意思呢?郭子仪过八十岁寿辰,七子八婿拜寿,把上朝用的笏板放在榻上,竟然放了一榻。康宁啊~四福,攸好德,郭子仪最威风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手提两京还天子,长安洛阳皆是他收复的,一不居功自傲,二不恃宠生娇。德行如何,一看便知。五福,考终命,郭子仪一生历仕七朝,七子八婿皆是朝廷命官,无忧无悔。当真是五福老人!

因此我说,唐朝时候的汾阳王郭子仪,是历史上功高盖主,却得善终之人。


夜饮东坡醉复醒


为大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天子保驾护航的郭子仪,无疑是历史上功高震主,却得善终的第一人。

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也是功高震主,却得善终之人,但比起郭子仪,曾国藩的自保之道多少显得太处心积虑,太纠结,没有郭子仪来的坦荡,更缺少郭子仪的赤胆忠心,君子风范。

当然,曾国藩稍逊一筹也是有原因的,一者郭子仪是武人出身,曾国藩是文人领兵,两人骨子里秉承的东西不同;二者唐朝的君臣关系也是清朝无法比拟的,大唐可以做到君臣同德,大清却无法实现满汉同心。

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郭子仪有大胸襟、大智慧。

郭子仪这个历史人物很值得品读,一身的正能量,千百年来也是难得一遇。他功起玄宗末年的安史之乱,克河北,收两京,战邺城,大唐的国运几乎系在他一人身上;安史之乱后,他又计退吐蕃,二复两京;之后又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完了又威服叛将,平定河东。

真正的”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大唐江山社稷的再造之人。

但话又说回来,功劳大到如此程度,在历史上一般是难有善终结局的,但郭子仪不仅善终了,而且还是“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主不疑功,众不嫉位,人不非奢,如此“高调”,郭子仪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让咱们由大处朝小处说。

在大处,郭子仪不贪权,不恋权。天下无事时,皇帝命其归野就归野,丝毫没有拥兵自重的意思;国家有难,皇帝令其出山就出山,从来没有丝毫怨言,更没有见危要价的念头。

为江山社稷如此赤胆忠心,说起来容易,手里握有重兵的时候就难了。

正是因为这屡黜屡起,忠心无二,从无怨言,大唐四朝天子才会如此倚重于他。

在郭子仪身上,这样的大胸襟、正能量很鲜明——让人心服口服的赤胆忠心,从来不在口头上,也不在人生巅峰时,它只在起起伏伏,荣辱交错的人生过程里。

荣不骄,辱不怨的典范。

再说小处。

郭子仪的功高盖主,且能善终,有一点是其他功臣不敢做,也无法比的。历史上功臣自保求善终,一般都是什么套路?要么自剪羽翼,要么归隐乡间,总之功高盖主之后,久居权位、奢侈无度这样的公私两事是不敢干的。

通俗点说,就是先剪羽翼,再夹起尾巴做人。

但郭子仪的自保求善终,却是不剪羽翼,不夹尾巴。你看郭子仪,门生部属很多都高居显位,但郭子仪一点不避嫌,这些人在郭子仪跟前都跟家奴是的,这威望难道朝廷不忌惮,朝中小人难道不会借此编造罪名打击报复?还有,郭子仪的生活太豪了,家产富可敌国,生活奢靡无度,一处大宅子里就有一千多人,如此高调难道就不怕被人抓把柄?

然而郭子仪却用他的大智慧、大胸襟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伟岸君子的坦坦荡荡、不拘小节。

剪掉羽翼,夹起尾巴,说到底是不给人抓把柄的机会,是防范。

而郭子仪的做法却是征服。

当所有人尤其是小人都由衷佩服你的时候,这世上也就没有所谓的把柄了。

不妨举几个很能启发人的例子。

权宦鱼朝恩是个小人,多次想找把柄扳倒郭子仪,甚至干出过扒郭子仪祖坟的恶事。但郭子仪是怎么对待这小人的呢?

鱼朝恩扒了他的祖坟,他不用手里的权力兴师问罪,而是说这是自己没管理好军队,老天在惩罚自己的不忠不孝。

一次郭子仪进京,鱼朝恩想缓和一下关系,邀请他同游章敬寺。宰相元载提醒郭子仪,当心权宦搞阴谋小动作,谋害你。众将也纷纷表示担心,一致主张郭子仪带三百甲士随行护卫。郭子仪却说,我是朝廷重臣,没有天子命令,他怎敢害我!如果他要这么做,那就是受皇命,你们这样动刀动枪,严加提防,岂不是想造反?

结果,郭子仪仅带家僮如约而至。一见到鱼朝恩,郭子仪话说得极坦荡,他说,之所以这样来,是怕你杀我太费周折。

就这一句话,彻底征服了权宦小人。

御史中丞卢杞长相奇丑,肤色发蓝,口才甚佳,心肠却狠毒异常。一次,卢杞来访,郭子仪一改往日不拘小节,侍女陪侍左右的做派,甚是庄重地整好衣冠,退去侍女,礼迎卢杞。

事后,家人问他,为何如此?

郭子仪说,卢杞这个人面丑心狠,侍女们见他这副嘴脸一定会嘲笑,此人心胸狭窄,一定会怀恨在心,他日如果得志,郭家必遭灾祸。

后来,卢杞果然发迹,但唯独对郭子仪尊崇有加,不为别的,就因为郭子仪当初尊重他。

所以说,以诚待小人,心胸狭窄之人,往往更显一个人的智慧、胸襟。

小人都被集体征服了,祸事的根源自然也就扼杀了七七八八。

最后说的这件事也很值得深思。郭子仪被封汾阳王后,王府豪华讲究,但有一条,从不关门,一切人等均可自由出入。

不仅如此,在府内,郭子仪平易近人甚至到了让人嘲笑的程度,妻女洗个头,他可以当着部下的面侍奉左右,一会添水,一会拿毛巾啥的。

不关门,那是因为君子坦荡荡,王府虽奢,但无秘密,无秘密就是无异志。

对世人无戒心,世人又岂能对他有戒心。

侍奉妻女,那是因为君子真实,虽位高权重,但却始终是个真实的人,通透的人。

如此真实,世人又岂能对他心生猜忌。

大处赤子心,小处坦荡荡,如此郭子仪其实是一部为人处世的教科书,不管你是功高,还是无为。


黑句本


说到历史上功高震主,却得善终的人,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唐朝名将郭子仪。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功封汾阳郡王。

郭子仪功高吗?高,非常高,可以说,唐朝能延续,他占至少一半功劳,安庆之乱,史思明之乱,仆固怀恩之乱,均是他所平定,战功卓著,以功封王。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争中,郭子仪指挥或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诸郡之战、收复两京之战、邺城之战等重大作战;安史之乱后,他计退吐蕃,二复长安;说服回纥,再败吐蕃;威服叛将,平定河东。他戎马一生,功勋卓著。史书称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

郭子仪震主了吗?回答是肯定的,功高到人未死,已封王,这在唐朝不多见的,开国将领也都是封公而已,曾经有个典故,郭子仪儿子郭暧曾和升平公主发生了口角,骂道:“你仗着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不稀罕当皇帝!”公主大怒,回宫告诉父亲。代宗道:“他说的没有错,郭令公要是想当皇帝的话,天下就不是我们家的了。”并命公主回家。郭子仪得知后,将郭暧关起来,自己去向皇帝请罪。代宗道:“俗话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阿翁’,子女夫妻间的事,不用理他。”郭子仪回来后,将郭暧杖打数十。如此,怎么可能不震主?

然而,郭子仪善终了,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代宗庙廷,陪葬建陵。德宗废朝五日,命群臣吊唁,又亲临安福门送葬,并违反礼制,将他的坟墓加高一丈。如此荣宠,在古代并不多见!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由玄宗开始,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都由郭子仪保驾。郭子仪一人,为四朝帝王倚重,保汾阳郭氏百年富贵,实在是一大奇人!

郭子仪为何能善终:

其一:始终心怀敬畏,不因功高而跋扈,不结党,不专权,他曾经屡次遭到奸宦鱼朝恩、程元振等人的谗言,被解除兵权,但他丝毫不恋权位,毫无怨言,等到国家有难,他有坦然出山,保江山社稷,如此以德报怨,大公无私,让人抓不到他的把柄,自然无法害他!

其二:唐朝中后期,江山一直不太平,叛乱四起,潘镇割据,郭子仪就是唐朝军队中的定海神针,中流砥柱,毕竟肃宗,代宗,德宗都并非昏庸之君,他们深知郭子仪的重要性,有郭子仪在,江山稳如泰山,毕竟郭子仪南征北战,单骑退回纥。若杀郭子仪,那就是自毁长城!

其三:郭子仪忠心耿耿,且知进退,有大度,深知君臣有别,从不僭越,对皇帝始终怀着敬畏之心,从不做犯上之事.

所以兴唐者,舍郭子仪其谁!

当然,另一位名将李光弼也是战功彪炳,但他因谗言而死,个人觉得不算善终!

当然,功高震主得善终者,历史上还有很多,霍光就是善终的,张居正也善终的,当然,他们的家人有点惨!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奉木吾慰


功高到可以震主的人历史上很多,得善终的也有很多,得善终这些位其实主要是摆好了自己的位置,知道在什么时候勇往直前,什么时候急流勇退。


和君王相处,自古就是个技术活,近之不逊,远了又会被怀疑,所以尺寸很难拿捏。


汉初三杰中,除了韩信,张良和萧何都得了善终。

刘邦认为自己运筹帷幄不如张良,搞后勤搞不过萧何,楚汉之争取得胜利,刘邦认为萧何的功劳大过韩信和张良,毕竟有个稳定的大后方,对于刘邦来说太重要了。


萧何是个天生干后勤的料,攻下咸阳,别人都去看咸阳城的壮丽风情,刘邦忙着去皇宫里看秦始皇从六国搜罗来的美女,萧何则把秦朝的典籍文书,地图户籍资料等东西一股脑搬个干净。


这些东西就是秦朝的大数据啊,掌握了这些等于掌握了秦朝政治经济命脉,为刘邦日后战胜项羽打下了基础。


但是大汉开国后,萧何成了首个被怀疑的对象,毕竟他是丞相掌握着帝国的命脉,刘邦对他不太放心。萧何怎么办呢?自污。

自己给自己泼脏水,自己给皇帝送小辫子让他抓住。


他以低于市场价的价钱强占民田,强买强卖,导致民怨沸腾,有的人甚至找刘邦告御状,刘邦很高兴,说相国也会敛财了。


这种自污的手段,后人有很多人学,像郭子仪,像韩世忠,用敛财这招像君王表明自己对您的江山社稷没啥企图,我就想做个富家翁。


和萧何不同,张良比较超脱,汉朝建立以后他不再过问世事,整天闭门炼丹,皇帝有事会找他咨询,不找他时他则闭门谢客,修炼神仙术。


对于张良刘邦是很放心的,其一,张良是韩国后裔,在大汉军中没有根基,他最大的根基就是刘邦。其二他不像萧何一样掌握着帝国的经济命脉,也不像韩信在大汉帝国军中资历深厚。他的目标就是消灭暴秦,为家族报仇。


梦想实现了,他也从入世人变成了出世人,张良看刘邦看的很准,活的很明白。

后世还有个人也想学张良,入世做帝王师,出世当隐居客。


这人就是刘伯温。


但是刘伯温的老板不是刘邦,而是朱元璋。


朱元璋比刘邦心眼小多了,大明朝建立后,刘伯温以养病为名回到老家,想学张良隐居不出,不再过问朝廷政事,但是朱元璋对他不放心,派人下旨就是养病也得在京城养,走不了路抬也要抬来京城。


刘伯温没办法,只好回到都城,回到南京城他的生命就不由他说做主了,据说他是被胡惟庸给毒死的。


明朝开国功臣想有个好结果的,难。

唯一得善终的大约就是汤和了。


当年引导朱元璋加入起义军的就是汤和,他是朱元璋的老乡。


朱元璋晚年大杀四方,当年一起打天下的哥们弟兄几乎被他杀光,只有汤和还活着,有一天听说汤和病了,朱元璋亲自去探望他,毕竟是一起创业的老哥们了,他大约也盘算着是否给汤和送个烧鹅啥的?


病重的汤和看到朱元璋来了,挣扎着在病床上跪倒,说:陛下您看我都一把老骨头了,病的快要死了,您就念在咱俩一块儿长大,我陪着您东征西讨这么多年,饶我一命吧。


朱元璋搀扶起他来,勉励他好好养病,心里默默想:烧鹅还是不送了。


汤和也算得了善终,但是得来的很卑微,很悲凉。


==============



薛白袍


得善终的不少,像张良、范蠡这种功成身退的,但要说得到好下场的纵观历史只有郭子仪一人而已。

所谓的好下场是指主上不猜忌,共享富贵,同座江山的才算。数数看,大宋朝杯酒释兵权,功高盖主的都回家当富翁了,没权了;大明朝都杀光了;大清朝多尔衮、鳌拜都那样了。大唐朝的也都退居二线了。

提个问题啊?历史上当宰相时间最长的人是谁?

答案:郭子仪!

有一部戏叫《醉打金枝》,里面的京剧唱段很好听,郭暧:‘听我把往事提一提,安禄山起兵范京幾。。。’

郭子仪之所以能如此,不是皇帝一点不猜忌,也曾两三次剥夺他的兵权,主要是郭子仪为人极其小心,儿子打了公主,立即绑了儿子进宫请罪。

能忍,谦逊,印证了那句话‘低调是王道啊!’


口水丁羊羽


功高、震主、善终,这样的人不算太多,比较有名的有西汉的张良、平定安史之乱的唐朝汾阳王郭子仪等,但是可能是受今天(9月18日)这个特殊日子影响的缘故,我想到了张学良。

首先得要切题不是,先看功高:张学良对蒋介石这个“主”最起码有两大功:一是1928年12月29日顶住奉军内部和日本关东军压力,实行“东北易帜”,服从国民政府,使蒋介石完成了形势上的统一全国。当然这对国家也是一功。

第二功就和张学良的第一个“9月18日”有关系了。1930年,蒋桂冯阎中原大战爆发,战争打了几个月,本来反蒋势力占优势,但是在蒋的分化瓦解下,西北军几个将领反水,优势转到了中央军这边。一直在东北观望的张学良在1930年9月18日发布和平通电,并把东北军开进关内,支持蒋介石。反蒋势力无力再战,蒋介石取得了胜利。然而,东北军的势力也延伸到华北,蒋介石也投桃报李,任命张学良为仅次于自己的副总司令,后又晋升陆军一级上将。一时风光无两!

1931年9月18日,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东北,张学良时在北京,下达了不抵抗命令,东北沦陷。虽说丢了东北,但是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算不合拍,因此在蒋那里,还不算大过。他也正好趁此机会吧东北军调往西北剿共前线,达到与红军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

再看震主:刚才说了,东北军势力进入华北当然就已经震了主,而九一八事变后蒋也把东北军调往剿共一线开始削藩了。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张学良这次不但震主,还“扣主”,1936年12月12日,和杨虎城一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对蒋是震主,对将来新中国的主人却是大功一件!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从此失去自由,先后被蒋氏父子软禁在大陆和台湾,直到蒋经国去世后的一年多1990年重获自由,1995年移居美国夏威夷,直到2001年以近101岁高龄在檀香山逝世,绝对的善终啊!虽然失去了几十年自由,但是和杨虎城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杨虎城全家在1949年9月都被杀了,连秘书保姆小孩都不能幸免。而张学良虽然行动受限制,但是物质上并不受委屈,还经常有党国要人来探望,身边有一往深情的赵四小姐陪伴,加上张少帅心胸宽广,不钻牛角尖,高寿善终也就不奇怪了。

据张学良晚年回忆,1949年蒋介石在大陆失败,觉得失败原因之一就是杀人太少,因此大开杀戒,杨虎城就是其中之一。本来也要枪毙张学良,张自己认为是蒋夫人宋美龄救了他,说如果对张学良下手就离开台湾。但据知情人回忆,应该是宋子文说的话,而且是在1936放蒋以后说的,说如果对张不利就出去宣布内幕云云。个人觉得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初西安事变张学良从一开始就绝无杀蒋介石之意,这点和杨虎城是不同的,这也是造成两人命运不同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