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報告評估 美國主要競爭對手的太空威脅

4月5日,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佈《太空威脅評估2019》

報告,從反太空武器及手段的角度,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構成的太空威脅進行系統評估。其中,報告花費大量篇幅較全面地梳理了美國的四個戰略競爭對手——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的反太空動能武器、非動能武器、電子戰武器及網絡攻擊手段,並對這些武器和手段產生的不利影響進行了評估,而對“相對友好”的國家和地區(以歐洲、印度、以色列和日本為主)的評估則著墨較少。因此,本文節選報告主要章節進行了整編,內容如下: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评估 美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太空威胁

中國的反太空武器威脅

中國在過去20年中取得了一系列航天成就,正在向全球太空強國穩步發展。中國在發展反太空能力方面的投資沒有放緩跡象,並已測試多種能夠攻擊近地軌道衛星的直升式反衛星武器。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评估 美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太空威胁

①動能武器。中國已多次試驗直升式反衛星系統和常規中程導彈攔截器,這些系統可被用作反衛星。迄今為止,中國主要瞄準低地球軌道,其對中地球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等深空目標的直升式反衛星能力可能仍處於試驗或發展階段,但中國對反衛星武器的投資可能會使得所有軌道上的衛星都面臨潛在威脅。

②非動能武器。2018年,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表示,中國正在定向能技術領域取得進展,這一技術可致盲或摧毀靈敏的天基光學傳感器,如用於遙感或導彈防禦的傳感器。2019年,美國防情報局表示,中國可能正在研製激光武器,以干擾、降級或摧毀衛星及其傳感器,並可能已擁有一定能力運用激光系統對抗衛星傳感器。此外,中國的軍事和技術著作中常將定向能作為成功反太空戰略的一項關鍵技術。

③電子戰武器。中國具備干擾普通衛星通信頻帶和GPS信號的能力,並將衛星干擾系統的研製和部署作為優先任務。美國防情報局表示,中國正在開發干擾技術,針對廣泛頻率範圍內的衛星通信進行干擾,其中還包括幾個軍用保護的通信頻段。

④網絡攻擊。中國擁有高度先進的網絡能力,解放軍在其軍事著作中闡述了信息戰和網絡戰在現代衝突中的有效性,並提倡瞄準敵方的指揮控制和後勤網絡,以在衝突早期階段侵襲敵方的作戰能力。

俄羅斯的反太空武器威脅

雖然俄軍事條令表明,“意圖在外太空部署武器”的行為是一種軍事威脅,俄羅斯將致力於建立一項“防止在外太空部署任何類型武器的國際條約”,但其反太空武器試驗和武器發展計劃均對太空安全構成重大挑戰。俄國防部高級官員表示,俄需開發既能對抗侵略者,又能實施先發制人打擊的防禦系統,美國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和太空行動是俄發展本國反太空武器的主要原因。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评估 美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太空威胁

①動能武器。俄羅斯正在部署多種動能反太空武器,包括地基-空基直升式反衛星系統、共軌反衛星系統等。美情報部門認為,俄羅斯PL-19/Nudol系統測試係為反衛星武器設計,俄武器庫中其他非專門設計用來攻擊衛星的導彈也能命中太空目標,如現有的S-300和S-400地對空導彈等。俄羅斯多樣化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庫構成了重大的反太空威脅。

②非動能武器。俄羅斯將可能使用高空電磁脈衝與定向能武器系統等非動能手段摧毀和降級太空衛星,近期正在更新其蘇聯時期研發的空中和地面激光武器。

③電子戰武器。俄羅斯已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等衝突地區開展了大量干擾GPS和欺騙活動,並正在發展更廣泛的GPS干擾能力。

④網絡攻擊。俄黑客組織曾使用惡意軟件攔截商業衛星互聯網服務,英、法、德等國政府也都指責俄羅斯發動類似的網絡攻擊。美國認為,鑑於俄羅斯在諸多領域大量實施網絡攻擊,其網絡能力將嚴重威脅太空安全。

伊朗的反太空武器威脅

伊朗計劃2025年實現載人航天,企圖通過運載火箭技術的發展,助力洲際彈道導彈研發。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评估 美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太空威胁

①動能武器。儘管伊朗大力投資太空發射能力,但遠未達到直升式反衛星武器的高度。同樣,受限於在軌衛星數量,伊朗不太可能在近期發展共軌式反衛星武器。其可能的方案是利用現有彈道導彈技術發射非制導彈頭至目標衛星附近,即使無法命中也能製造塵埃威脅在軌衛星。

②非動能武器。伊朗可能具備並已使用可通過激光致盲衛星的反衛星武器,其效果尚不明確。

③電子戰武器。伊朗發展的具備欺騙GPS信號能力的電子戰武器,可挫敗美國精確制導武器。

④網絡攻擊。伊朗正在積極探索利用網絡能力破壞敵人的反導系統、遙控飛機、後勤行動以及指控鏈路。

朝鮮的反太空武器威脅

朝鮮目前的導彈能力尚不會對衛星系統構成重大威脅,其是否已開發出用於遠程導彈的大氣再入技術也尚不明確。

①動能武器。朝鮮沒有進行直升式或共軌反衛星能力的試驗,也沒有相關計劃。朝鮮擁有的運載火箭和彈道導彈技術可用於發展反衛星武器,其可從境內發射導彈打擊周邊如位於韓國的GPS地面站,其現有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射程和精度有限,不太可能對遠程地面站構成威脅。

②非動能武器。美國防情報局2017年的一份評估報告認為,朝鮮有能力生產可用於彈道導彈的小型核彈頭。因此,理論上朝鮮有能力向太空發射核武器並實施核電磁脈衝打擊。

③電子戰武器。朝鮮已具備並積極使用電子戰武器攻擊太空系統的能力。自2010以來,朝鮮多次對韓國實施GPS干擾。

④網絡攻擊。朝鮮頻繁動用網絡力量對美、韓等國家發動攻擊。根據韓國國防部報告,朝鮮的網絡戰人員從2013年的3000人左右增加到2015年的6000人。

來源 :美國CSIS網站/圖片來自互聯網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

韋瑋 石強 張明月 張羽豐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國防科技要聞”(ID:CDSTIC)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民融合

人工智能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絡空間

電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先進材料

與製造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試驗鑑定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评估 美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太空威胁

關注全球國防科技發展重大動向 分享國防科技信息優質產品和資源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评估 美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太空威胁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臺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