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發律師函後,飯圈卻迎來首次“控評”失敗?

在剛剛過去的週末,突然有群友放出了這樣一張圖片,顯示有網友以9300元的高價,將B站五級號成功賣出。為了不錯過這個“發家致富”的好機會,有群友火速登陸閒魚,卻發現已經有大量網友在兜售B站賬號。其中不乏“B站正式會員3級,硬幣329個,衝啊!守護ikun!踏平B站,快來購買”;“B站,4級會員,如果你真的ikun,那就拍下來,最好的kunkun由你們來守護”。

而不同等級的B站賬號,售價便宜的只需幾元,貴的卻標價上千,但在描述中卻不約而同地提到了ikun和kun等字樣。


蔡徐坤發律師函後,飯圈卻迎來首次“控評”失敗?


老粉絲為何突然賣號,賬號價格為何層次不齊,“ikun”是何特殊信號,“守護kunkun”又是什麼暗語,是什麼讓網友掏出成千上萬購買一個B站賬號,又是誰在背後擾亂市場?

而這一切的背後,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是情緒的爆發還是現實的無奈?敬請收看本期三易生活。

【當流量遇上硬茬,控評還能實現嗎?】

時間回溯到4月12日下午,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的一封律師函,宣告了蔡徐坤與B站之間的聲譽侵權口水戰。


蔡徐坤發律師函後,飯圈卻迎來首次“控評”失敗?


隨後B站官方微博回應稱,“法律的問題交給專業人士處理,相信法律自有公斷。推薦閱讀【人民網——看輿論監督中”公眾人物“的名譽權問題】”。而在這篇推薦閱讀的文章中寫道,“……公眾人物為了社會公眾的利益應該犧牲已經的個人隱私,忍受可能發生的輕微名譽損害”。因此,這也被網友視作B站官方的反擊。


蔡徐坤發律師函後,飯圈卻迎來首次“控評”失敗?


由於大多數社交平臺都具有開放性的用戶註冊系統,粉絲往往勢xiao力hao龐大,經常能憑藉標準模板的回應製造刷屏,從而將某位明星的評價包裝完美。當粉絲髮現輿論並不如自己所希望呈現的那般歲月靜好時,往往會積極以各種形式“奉勸”營銷號或者網友刪評。然而這次面對B站的反擊,飯圈常用的“控評”手段似乎失靈了。

且不用B站引經據典,在看到律師函的那一刻,這場口水戰就已經在社交網絡中迅速發酵。一邊是粉絲的集體訴苦,一邊則是網友的實錘打臉和各種嘲諷。在知乎上一位網友的評價稱,“一個還在微博用虛假流量的人,起訴自己最大最真實的流量來源 。這波操作秀到我了”。截至目前,這一評論獲得3萬8千個贊同。而在B站上,有關“蔡徐坤”的視頻內容更是報復似的一夜激增。


蔡徐坤發律師函後,飯圈卻迎來首次“控評”失敗?


【天下控評共一升,飯圈獨佔八斗】

其實不管國內還是國外,不管是“飯圈”或別的什麼圈子,多少都存在這種“控評”現象。在許多商業活動中多多少少都能見到,比如某款手機問世時,大部分評測機構都從各個角度讚美它的優勢;又比如某部電影上映前後,也會有粉絲及影評人進行吹捧,鼓勵路人買票觀看;甚至連社交平臺本身,偶爾也會因為牽涉自己利益採取更為隱蔽的“控評”手段。

去年11月《紐約時報》刊文指責Facebook,在意識到來自他國的水軍已經把其變成一個巨大的虛假信息平臺後,公司高層對於這一壞消息迅速選擇了“控評”以掩蓋真相。這篇報道中還聲稱,“在大部分情況下,Facebook都會使用熟練的公關策略師來‘管理’社交網絡中,有關有爭議的改變的言論”。


蔡徐坤發律師函後,飯圈卻迎來首次“控評”失敗?


當然,除了這種過於隱蔽,也過於聳人聽聞的“控評”指控之外,普通用戶能夠察覺到的商家“控評”行為都還算人畜無害,至少不會干擾到日常生活,也不會阻止用戶發表自己的真實感想。

只不過,前文中提到的粉絲控評就不一樣了。隨著“飯圈鐵律”逐漸進化,以至於網友只是說出某位明星的大名,都很有可能會被粉絲聞訊找上門來,軟磨硬泡勸你刪除相應的動態,以便其他網友在搜索明星大名時,能夠看到清一水的讚美之詞,從而實現“控評”的效果。如果被粉絲髮現你正在講明星的壞話,比如此前有網友吐槽“染頭髮算什麼福利,神經病吧”,很遺憾,你將會有大概率受到粉絲的人肉攻擊。


蔡徐坤發律師函後,飯圈卻迎來首次“控評”失敗?


【網友苦控評久矣】

在一般的情況下,面對團結一致、群情激憤的粉絲,普通用戶是難有還手之力的,大多都以刪除相關言論甚至道歉告終。天下苦這種控評久矣,而在這次蔡徐坤與B站的矛盾中,網友終於迎來喜聞樂見的水軍翻車。目前據相關消息顯示,儘管粉絲摩拳擦掌準備衝入B站實現“爆破”,但是被會員註冊100問給難住。因此,也就出現了前文中提到的粉絲高價收購高等級賬戶的情況。


蔡徐坤發律師函後,飯圈卻迎來首次“控評”失敗?


B站用戶可以肆意在流量明星的大本營微博上發言,但是粉絲卻難使用常規的“控評”操作拿下B站,這對於很多被“飯圈鐵律”所戕害的路人網友來說,無疑是揚眉吐氣的一刻。然而戰況發展成如今的局勢,“流量明星粉絲團”的威力之所以暫落下風,主要還是得益於B站會員機制的設計。在更多更加開放的平臺中,用戶如果想要對抗控評,恐怕依然沒有很好的方法。

但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想要抵抗“控評”大軍的掃蕩,僅僅零散幾個用戶的自發抗議是遠遠不足以成事的,最有效的方法,依然是仰仗平臺的管理。

雖然我們在前文中提到平臺自身也有“控評”的行為,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出於用戶使用體驗等方面的考量,這些社交網絡巨頭還是樂於平臺脫水的。比如Facebook和Ins,就在上個月正式以販賣虛假賬號和充當點贊轉發水軍等行為,起訴了位於中國的4家公司。

而在水軍消散之後,“控評”的力量也將被大大削弱,那些真實的聲音也才終將得以傳達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