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我在成長,你看見了嗎

蔡徐坤:我在成长,你看见了吗

身後的赭紅牆面上畫著兩簇花團,色彩模凌,不像男孩頭上戴的花環那麼鮮明。男孩清癯的身子穿著藏青色襯衣,耷著肩,腰桿卻是直的。他手握一隻菸斗,眼神略有陰影,睥睨著我們,唇角鋒利。

這是巴勃羅·畢加索在他的“玫瑰色時期”創作的一幅油畫,名字叫做《握菸斗的男孩》。這位男孩,畢加索叫他小路易;

而今年春天,卻有藝術媒體將他喚做蔡徐坤。

蔡徐坤:我在成长,你看见了吗

蔡徐坤與畢加索畫筆下的小路確也有些放佛。置身花團錦簇的中央,卻同時被一股靉靆的雰圍牽繞,明暗交接處是孤獨、倨傲、委屈卻又固執的少年感,像帶著輕輕的齒音。

蔡徐坤:我在成长,你看见了吗

二〇一八年被稱做“偶像元年”,而所謂的“偶像元年”其實是對一種經濟形態的稱呼,與偶像們本人並無本質關係。蔡徐坤對於許多的素心人而言自是偶像,對於此外的另一些人,卻毋寧說只是一種現象。包圍著他的眾聲喧闐之中,並不是所有人都真的去諦聆了這位少年的內心,甚至包括看上去是擁著他的好一部分粉絲也沒有。

蔡徐坤的自我追求,與大眾——尤其他這好一部分粉絲——對這位二十歲的選秀少年的期許有著偏差。許多人僅僅耽迷於他的秀目,而許多人黑他也恰恰是以這個名目。究竟有多少人果真關心他所關心的音樂生活?

蔡徐坤想做音樂,幾乎是將此視為自己生活的本體。他比偶像市場上的大多數人都更執著於製作的細節,到了事必躬親的地步;可奈他對這方面的執著並不是目前這個偶像市場的必須,音樂製作這件事,在許多人而言,只是一個愛他或者厭他的託詞。資本、受眾、其他流量的威脅、時代動盪的價值觀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年輕,無一不加劇著兩者間的這種偏差。

蔡徐坤因此是有困惑的。這位愛吃肉、愛喝湯、至今仍蝸居二人宿舍的少年,不止一次在私下跟同儕、長輩表達過自己的焦慮。專輯裡的幾首歌,都不是大眾情歌,歌詞與表達方式都可以看到他想傳遞出情愛之外的孤獨與迷茫、理想與渴望。

因此,時尚集團首部電子刊——《TRENDS 時尚》創刊號打算避開“偶像”的標籤,一探這位當紅少年偶像的內心是什麼,他的未來因此又可能是什麼。在本期電子刊中,音樂人、導演梁歡為蔡徐坤拍攝了一支名為《MONOLOGUE OF A 蔡徐坤》的視頻作品,蔡徐坤第一次以獨白的形式,在迷幻的雰圍中低聲向外界訴說他的境況,訴說他的焦慮與困惑——他輕輕的齒音彷彿一個隱喻。

這也是蔡徐坤的第一部藝術短片。臥房內臉上凌亂的殘夢,想象中列車窗外逶迤的森林,現實的掃描儀那冰冷的結構,內心深處的沙漠,一棵孤樹,攀向天空的繩梯……有人真願意等他嗎?有人真願意陪伴他嗎?

蔡徐坤:我在成长,你看见了吗

眾聲喧闐之中,蔡徐坤想穿行的音樂與人生之路,註定是險要而漫長的。蔡徐坤需要陪伴,但他需要的不是人們遠遠看著他自己成長,而是陪著他,一起在這條路上成長。他不需要原地的等待,因為只有當粉絲們、我們也隨著他一同成長了,才可能在終點等他。

那樣,也許有一天,蔡徐坤就可以不再是小路易,不再是油畫上那個握菸斗的男孩,而是巴勃羅·畢加索。這是所有追求藝術的人,都該有的夢與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